动力新科(600841)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代表企业及前景展望:低空经济赋能巡检智能化多元化,有望推动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1:20
低空经济行业概况 - 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融合无人机和通用航空技术,涵盖载人、载货及作业等多场景,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广阔[4]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达6702.5亿元,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1][4] - 行业覆盖空域通常为距地面1000米以内,可根据需要延伸至3000米,最大限度达6000米,形成"低空经济+农业""低空经济+巡检"等多元化应用场景[3][4] 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定义与构成 - 低空经济+巡检依托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在低空域执行巡检任务,具有高效灵活、应用广泛的优势,可降低人工成本和风险[1][3] - 调度中心作为核心指挥枢纽,统一调度航空器执行任务,无人机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及VR/AR技术实现实时监测,直升机应用人工智能、遥感探测与激光雷达技术承担电力设施巡检[3] - 飞行器基于GPS定位与报警信息技术开展高速公路超速检测与疲劳提醒,数据回传至调度中心形成闭环指挥流程[3] 政策支持 -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纳入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列为新质生产力[5] - 2024年3月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点推动电动垂直起降机适航取证和应用示范[5] - 2024年5月四川省出台政策措施,按项目投入30%给予财政支持,对破解"卡脖子"技术的项目支持比例提高至5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主控芯片、发动机等硬件,以及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遥感、激光雷达等软件与技术[6] - 产业链中游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无人机制造商和航空器制造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6][7]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安防、环保、电力、交通、化工等[7] 核心硬件芯片 - 芯片是飞行控制、数据处理、任务执行与通信传输的核心硬件,承担飞行姿态调控、AI算法运算、图像处理等功能[9] - 中国芯片产量从2017年1564.58亿块增长至2024年4514.2亿块,年复合增长率16.34%,2025年1-7月产量2945.5亿块,同比增长20.49%[9] 下游安防应用 - 安防产业通过无人机、直升机搭载高清摄像、热成像、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全天候监控与智能识别[10] - 中国安防行业产值规模从2017年6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107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2%[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巡检行业市场规模约536.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200亿元[1][11] - 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电力线路、油气管道、农林、城市治理等领域巡检任务[1][11]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专业化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头部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及市场份额占优势[12] - 代表企业包括大疆创新、纵横股份、蜂巢航宇、科比特创新、中飞艾维航空等[2][12] 重点企业分析 - 纵横股份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研发生产,2025年上半年无人机业务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1.72%,主要产品包括CW-15、CW-25E等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12] - 大疆创新成立于2006年,主营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测绘、电力、石油与天然气等[13]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边缘计算技术深度集成,实现数据实时处理与自主决策,提升复杂环境感知与多机协同能力[14] - 新型传感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发展[1][11] 应用场景拓展 - 应用场景从传统电力、能源管道巡查延伸至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监测、交通设施巡检、农林状态评估及应急救援等新兴领域[15] - 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涌现,满足高空、地下、水域等复杂环境的专业化巡检需求[15] 系统集成发展 - 巡检设备、传感终端与数据分析平台加速整合,形成任务调度、实时监控、智能诊断和决策反馈于一体的操作系统[16] - 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孪生建模与云端协同成为标准配置,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的全链路服务[16]
上海微电子要借壳上市?动力新科say no!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04:11
公司声明与市场传闻 - 动力新科否认与上海微电子就借壳上市进行任何实质性商谈或合作 [2] - 市场传闻称上海微电子可能通过借壳上市实现资本化 [2] 上海微电子资本化进程 - 上海微电子成立于2002年 主要从事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开发 [2] - 公司2017年启动IPO筹备 但因2024年董事长换届违反科创板管理层稳定性要求 于当年10月撤回辅导备案 [2] 动力新科业务背景 - 公司始建于1947年 现隶属于上汽集团 1993年在上交所发行A、B股 [3] - 2021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形成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两大产业板块一体化发展格局 [3] - 当前主营业务为生产制造销售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 [3] 动力新科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累计亏损金额达60.73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继续亏损3.01亿元 [4]
动力新科(600841) - 动力新科关于持续督导财务顾问主办人变更的公告
2025-09-08 09:15
财务顾问相关 - 国泰海通是公司2021年关联交易独立财务顾问[1] - 持续督导期于2022年12月31日届满,仍对资金未使用完毕事项督导[1] - 原主办人夏浩罡因岗位调动不再担任,卢程鹏接替[1] - 变更后主办人为曾蕴也和卢程鹏[2] 新主办人信息 - 卢程鹏就职于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3] - 曾参与华虹半导体科创板IPO等项目[3]
动力新科(600841) - 动力新科关于新增诉讼、仲裁及有关进展的公告
2025-09-08 09:15
诉讼情况 - 2025年8月新增诉讼、仲裁3项,涉案本金1130.16万元,占净资产0.32%[2] - 8月收到超1000万元诉讼判决书等共4份[4] 判决执行 - 上汽红岩需支付服务费等超5400万元[4][6][7] - 光大银行案已执行到位1.79亿元[5] 影响与提示 - 诉讼影响重卡业务,不影响非重卡日常经营[8] - 公司将披露进展,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8]
动力新科(600841) - 动力新科关于担保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09-08 09:15
担保业务余额 - 2022 - 2024年末上汽红岩回购担保业务对外担保余额分别为81918.36万、13415.40万、638.10万元[4] - 截止2025年8月31日,上汽红岩回购担保业务担保余额为0万元[1][4][7] 保证金与垫款 - 2025年8月新增扣收保证金4.81万元,截止8月31日合计3102.73万元[5] - 截止2025年8月31日,上汽红岩垫付余额25788.82万元[6] 业务开展情况 - 2022年10月,上汽红岩停止新增两项融资担保业务[3] - 2023年4月21日后,未新增有回购担保责任的重卡销售业务[4] 款项管理 - 公司将垫款、扣款转入应收款项管理并追收[6]
动力新科涨2.02%,成交额2761.7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90.0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2:2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6.56元/股 成交额2761.77万元 换手率0.41% 总市值91.0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90.02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37.15万元占比8.59% 大单买入356.56万元占比12.9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9.39% 近5日下跌4.37% 近20日下跌3.81% 近60日上涨17.35%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3月6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9亿元 同比减少23.8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1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56.35% [2] - 股东户数5.95万户 较上期减少13.11% [2]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发动机业务占比69.37% 重卡业务占比29.46% 其他业务1.1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概念板块涵盖发电机概念、小盘、机械、上海国资、IDC电源等 [1] 股东与分红情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82.94万股 较上期减少74.80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8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日期1993年12月27日 上市日期1994年3月11日 [1] - 注册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2636号 [1] - 主营业务为生产制造销售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 [1]
动力新科(600841) - 动力新科关于上海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整改报告
2025-09-03 10:15
业绩问题 - 2019 - 2023年上汽红岩部分收入确认有误,2021 - 2023年收入数据不准[2] 关联交易 - 2021年12月关联交易893.67万元,2022年1 - 12月259.33万元,2023年1 - 3月265.49万元[8] - 关联交易总额占净资产0.5%以下总经理可追加审议批准[8] 业务调整 - 上汽红岩2024年按“交付签收”确认收入,2025年修订合同条款[3] - 上汽红岩7月下旬进入破产重整,8月初法院指定管理人进驻[4] - 2025年初红岩工会处置重卡汇,其不再是下属企业[9] 未来计划 - 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汽红岩收入核实并披露[6] - 组织人员培训,加强法规和准则学习[10] - 审视梳理业务流程,提高财务核算和披露水平[10] 整改情况 - 未披露重卡汇关联关系及交易问题已完成整改[9]
动力新科:整改完成收入错报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9-03 10:01
公司监管合规整改 - 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上海证监局《决定书》后立即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制定整改方案 [1] - 子公司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存在部分商品控制权未转移时确认销售收入的问题 [1] - 已采取加强合同审查、修订合同条款、梳理商品退货内部流程及组织学习企业会计准则等整改措施 [1] 整改进展状态 - 目前所有整改措施已完成实施 [1] - 公司承诺今后将继续保持规范运营 [1]
动力新科全资子公司 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证券时报· 2025-09-02 19:27
核心事件 - 动力新科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日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依法推进破产重整工作 [1] - 上汽红岩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严重资不抵债 于2025年7月1日被债权人重庆安吉物流申请破产重整 [1] - 上汽红岩为动力新科重要子公司及重卡业务生产经营平台 其重整对公司影响重大 成功实施有利于化解债务 [1] 重整投资人招募原则 - 招募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通过公平公正公开方式开展 [1] - 旨在引入具备产业协同能力和雄厚资金实力的重整投资人 以统筹推进完成重整 [1] 投资人资质要求 - 意向投资人需具备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 或其实际控制的附属企业具备该资质 [2] - 若无资质 可与其他具备资质的意向投资人组成联合体报名 联合体成员不超过五名 [2] 资金实力要求 - 意向投资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口径下经审计的资产总额应不低于30亿元 [2] 优先考虑条件 - 在重型卡车相关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配套优势或要素成本等战略优势的意向投资人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