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银行(03968)
icon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给予招商银行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2 06:03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5% 实现由负转正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不良率降至0.93% 拨备覆盖率保持410.93% 维持增持评级 [1][2][6]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 同比下降1.72%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36个百分点 [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25% 较一季度-2.08%改善 拨备释放支撑利润增长 [3] -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 同比增长1.57% 占总营收62.41% 非息收入638.84亿元 同比下降6.73% 占比37.59% [3] -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从Q1的-4%改善至H1的-2.61% [3] 息差表现 - 2025Q2单季净息差1.86% 较Q1的1.91%下降5bp 2025H1累计净息差1.88% 较2024年下降10bp [3] - Q2息差收窄幅度大于Q1 成为二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长放缓主因 [3] 非息收入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76.02亿元 同比下降1.89%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62个百分点 [4]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89% 较一季度提升1.44个百分点 [4] - 净其他非息收入262.82亿元 同比下降12.88%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31个百分点 [4] 资产负债 - 2025上半年末总资产同比增长9.35% 较Q1末8.76%加速扩张 [4] -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5.7% 其中对公贷款增长11.5% 零售贷款增长3.9% 零售信贷需求疲软 [4] - 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8.6% 成为资产扩张主要驱动 [4] - 总负债同比增长8.63% 存款同比增长8.5% 占计息负债比重86.7% 定期存款占比提升至49% [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93% 较2024年末下降2bp 环比下降1bp [5] - 拨备覆盖率410.9% 环比基本持平 拨贷比3.83% 环比下降1bp [5]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0%/3.93%/4.42% [6] - 对应2025-2027年BPS预测为48.54/54.91/60.26元 [6] - 90天内15家机构给出评级 12家买入 3家增持 目标均价56.37元 [11]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上半年日赚超4亿
36氪· 2025-09-02 05:4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净利润749.30亿元同比增长0.25% 日赚约4.09亿元 [1] - 二季度业绩好于一季度 预计下半年呈现稳中求进逐季向好态势 [1] -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非利息净收入638.84亿元同比下降6.73% [4][6] 净息差表现 - 净息差1.88%同比下降12个基点 但仍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42%达46个基点 [4] - 存款成本率1.26%较上年末1.54%下降28个基点 因活期存款占比50.26%处于行业高位 进一步压降空间有限 [4][5]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存量重定价对贷款端影响最大 [6] 存款结构变化 - 活期存款日均余额4.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78% 占客户存款比例50.26%下降0.77个百分点 [5] - 面临存款分流压力 企业资金活化程度改善不显著 居民定期存款需求强烈 [1][5]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金融业务贡献营收和利润占比均超55% [7] - 零售客户总数2.1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2.86%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16.03万亿元增长7.39% [7] - 零售贷款余额3.61万亿元微增0.94% 占贷款总额比例53.43%下降1.21个百分点 [7]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03%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7] - 消费贷不良率从1.04%上升至1.41% 信用卡不良率1.75%与上年末持平 [7] - 零售信贷风险持续暴露 信用卡全市场不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8] 财富管理业务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1.89% 为三年来首次增速转正 [6] - 代销理财、信托、基金收入快速增长 成为非息收入重要亮点 [6] 股东结构变化 - A股股东总数38.36万户 H股股东2.68万户 较3月末43.50万户减少超5% [3] - 年内股价上涨6.85% 但股东数量持续减少 [3] 分红安排 - 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已获股东大会批准 现金分红时间为2026年1月至2月 [2]
招行行长王良最新发声:“办银行是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04:01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管理层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强调公司坚持长期主义战略 聚焦零售业务优势、ROE领先目标及国际化发展 预计下半年业绩将稳中有进并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2][3][4] 全年业绩展望 -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经营情况整体好于一季度 主要因一季度受贷款重定价影响净息差下行带来营收压力 [3][4] - 下半年将通过加快战略转型、加强成本管理、促进中间业务增长及资产质量管控等措施实现稳中有进、逐季向好态势 有信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 [4] 零售业务优势 - 零售业务三大支撑为科技能力(如一卡通、App及AI产品)、全行协同的队伍体系("人人讲零售、人人懂零售、人人做零售")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5][6][7] - 零售AUM达16.03万亿元 半年增量创近年新高 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 [5] - 客户风险偏好稳健为主基调 但进取型偏好边际改善 对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 [3][9] ROE管理目标 - 公司建立以ROE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标保持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 当前ROE为13.85% 较行业平均9%高约4个百分点 [10][11] - ROE水平取决于盈利能力回升 将在利润增长、净资产积累和分红间寻求平衡 但分红比例调整需综合资本实力、业务发展及监管政策等因素 [11][12] 短期与长期平衡 - 强调银行经营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需坚持长期主义 避免为当期业绩牺牲长远利益 [8] - 通过巩固客户、队伍、管理及业务四大基础 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8] 国际化发展 - 国际化是"四化"转型之首 因应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及金融强国建设需求 [13] - 境外机构(如香港永隆银行、招银国际)总资产增速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但对全行贡献仍需三年以上培育期 预计成为新增长点 [13] 财富管理趋势 - 资本市场回暖背景下 客户风险偏好持续改善 含权类产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规模提升有望推动财富管理中收增长 [9]
招行行长王良最新发声:“办银行是马拉松比赛,不是百米冲刺”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03:56
全年业绩展望 - 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经营情况整体好于一季度[4][6] - 下半年预计实现稳中有进 逐季向好的发展态势 有信心完成年初预算目标[4][6] - 将通过加快战略转型 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加强资产质量管控等多措并举[6] 零售业务优势 - 零售AUM达16.03万亿元 半年增量创近年来最高 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5][7] - 三大底层支撑包括科技与业务高度融合 全行协同的零售队伍 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5][8][9][10] - 客户风险偏好稳健为主基调 进取型偏好边际改善 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5][12] ROE管理目标 - 上半年ROE为13.85% 较国内银行业平均9%水平领先约4个百分点[13] - 建立以ROE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目标保持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4][13] - ROE水平取决于盈利能力回升 将在利润增长 净资产积累和分红间寻求平衡[13][14] 国际化战略 - 将国际化作为"四化"转型首要任务 顺应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趋势[15] - 境外机构总资产增速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对全行贡献初见成效[16] - 预计需要3-5年提升能力 国际化将成为新增长点[16] 经营理念 - 强调银行经营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坚持长期主义[2][11] - 需平衡当期利益与长远风险 巩固客户 队伍 管理和业务四大基础[11] - 通过差异化战略形成竞争优势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11]
招商银行将全力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落地
金投网· 2025-09-02 03:30
政策背景与执行范围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全力推动贴息工作落地 [1] -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覆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不含信用卡) [2]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2] 贴息计算规则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约定利率的50% [3] - 单借款人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5万元以上重点消费按5万元额度封顶贴息 [3] 业务办理机制 - 客户需签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补充协议》方可申请贴息 [4] - 系统自动识别银行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贴息 未识别交易需线下提交发票等证明材料人工审核 [5] - 贴息资金在结息时直接扣减利息 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7] 客户服务与风险管控 - 提供App查询/短信通知/客户经理咨询/95555热线等多渠道服务支持 [6][8][9] - 严格禁止虚假交易/不法中介/套取贴息等行为 违规者将纳入不良征信并依法处理 [8][9] - 明确声明未与任何贷款中介机构合作 提醒客户警惕"中介费"等诈骗行为 [8]
港股异动丨内银股逆势上涨 农行涨近3% 浙商银行涨超2% 四大行上半年净利超千亿
格隆汇· 2025-09-02 03:22
港股内银股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股价上涨2.88%至5.350港元,邮储银行上涨2.50%至5.730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2.12%至7.710港元,浙商银行上涨2.24%至2.740港元,光大银行上涨2.01%至3.550港元 [1] - 招商银行上涨1.57%至47.780港元,中信银行上涨1.60%至6.980港元,工商银行上涨1.05%至5.790港元 [1] 上市银行业绩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元 [1] 资产质量状况 - 六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低位 [1]
招商银行(600036):盈利增速稳健,财富管理回暖持续
平安证券· 2025-09-02 02:56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 营收同比负增1.7% 但较一季度(-3.1%)显著回暖 非息收入修复和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是主要驱动力[4][7] - 公司财富管理手续费同比增长11.89% 资产管理手续费负增缺口较一季度收敛9.69个百分点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在资本市场活跃背景下延续修复态势[7] - 净息差小幅下行至1.88% 但负债端成本改善明显 存款成本率较年初下降28BP至1.26%[7]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不良率环比下降1BP至0.93% 拨备覆盖率411% 风险抵补能力稳定[8] - 长期竞争优势稳固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6.01/6.25/6.54元 对应盈利增速2.2%/3.9%/4.7%[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0亿元(同比-1.7%) 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比+0.3%)[4]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 非息收入同比负增6.7%(较一季度-10.6%收窄)[7] - 中收收入同比负增1.9% 但财富管理手续费同比增长11.89%[7] - 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9.4% 贷款规模同比增长5.5% 存款规模同比增长8.8%[4] - 2025年预测营业净收入3304.38亿元(同比+0.0%) 归母净利润1516.98亿元(同比+2.2%)[6] 业务指标 - 零售AUM达160294亿元 同比增长15.7%[9] - 私人银行客户数182,740户 同比增长15.3%[9] - 理财产品余额24600亿元 同比增长0.8%[9] - 活期存款占比49.72% 较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7]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00% 资本充足率18.56%[9] 估值预测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7.0倍 PB 0.96倍[6] - 预计2025-2027年PB分别为0.96x/0.88x/0.81x[8] - ROE水平从2024年15.1%逐步降至2027年13.1%[6]
直击消费贷款贴息落地首日
财联社· 2025-09-01 23:54
政策实施与银行响应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参与试点银行等机构接受贴息申请[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消费[1] - 工行、交行等国有大行设置手机银行贷款贴息专区 方便消费者申请和确认[1] 贴息操作细节与系统部署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2] - 邮储银行已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并开发专项系统功能 完成全行部署和人员培训[2] - 工行系统自动识别当日消费并于次日纳入贴息计算 客户无需手动提交申请[3][4] - 银行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5] - 交行允许对9月1日前已放款未使用的消费贷款通过补充协议补签享受贴息[5] 银行预期与行业影响 - 建行行长表示在政策带动下有信心保持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的稳定增长[6] -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1%贴息比例将产生100倍杠杆作用 国有行和股份行零售信贷投放力度有望加大[6] - 贴息政策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 呵护银行息差[6] - 工行某支行反馈消费贷款贴息系统操作便捷高效 超出预期 对客户操作和同业竞争有促进作用[5] 业务排除与风险警示 - 各家银行明确信用卡分期业务不在贴息范围内[7] - 招行副行长指出信用卡客群风险敏感度更高 其风险变化可作为零售信贷风险先导指标[7][8] - 银行警示违规行为 如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套利 将不予贴息或追回已贴息资金[8]
招商银行1H25业绩点评:非息降幅收窄,营收业绩环比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1 21:02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699.7亿元同比-1.7% 降幅较1Q25收窄1.4个百分点 [1] - 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0.3% 增速较1Q25提升2.3个百分点 [1] - 净利息收入1060.9亿元同比+1.6% 维持稳健增长 [1] 业务结构 - 利息收入维持正增长 非利息收入降幅呈现收窄趋势 [1] - 贷款余额71166亿元同比+5.5% 增速较2024年末的5.8%略有下降 [1] - 对公贷款30897亿元同比+11.5% 增速较前期提升 [1] 息差与定价 - 净息差1.88%同比-12bp 降幅较2024年的-17bp收窄 [1] - 资产收益率承压 受LPR利率与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影响 [1] - 负债成本优化进程加速 [1] 资产质量 - 贷款不良率0.93% 较1Q25下降1bp [1] - 对公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13bp至0.93% [1] - 房地产业与租赁商务服务业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20bp [1] 战略发展 - 持续深化大财富管理战略 [1] - 零售AUM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 - 零售业务护城河保持稳固 [1]
2375亿!17家上市银行中期分红大手笔
深圳商报· 2025-09-01 16:41
上市银行中期分红概况 - 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近半数将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 其中17家已披露分红方案 涉及国有大行 股份行及城商行 已披露中期分红总额共计2375.39亿元[2] - 本次实施中期分红的银行队伍扩容 招商银行 常熟银行 宁波银行 苏农银行 张家港行 江阴银行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均为上市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2] 国有银行分红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稳居分红第一梯队 工商银行以503.96亿元分红总额领跑 每10股派发1.414元[2] - 建设银行分红总额486.05亿元 每10股派发1.858元 农业银行分红总额418.23亿元 每10股派发1.195元[2] - 中国银行分红总额352.50亿元 每10股派发1.094元 邮储银行分红总额147.72亿元 每10股派发1.23元 交通银行分红总额138.11亿元 每10股派发1.563元[2] - 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分红占17家银行总分红额的86%[2] 股份制银行分红情况 - 中信银行拟分红总额104.61亿元 每10股派1.88元 民生银行拟分红59.54亿元 每10股派1.36元[3] - 平安银行分红总额45.80亿元 每10股派2.36元 华夏银行分红总额15.91亿元 每10股派1元[3] 城农商行分红情况 - 宁波银行 上海银行 上海农商行 长沙银行 张家港农商行 常熟农商行 苏州农商行等7家城农商行已官宣中期分红[3] - 长沙银行首次推出中期分红 拟派发8.04亿元 上海农商行中期分红金额为23.24亿元[3] - 上海银行每10股派发3元现金股利 分红金额42.63亿元 宁波银行每10股派发3元现金股利 分红金额19.81亿元[3] 分红比例与后续计划 - 中期分红比例超过30%的银行共4家 分别是上海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 沪农商行[3] - 招商银行明确以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5%用于现金分红 股权登记日等细节将另行公告[3] 行业影响分析 - 中期分红银行的扩容和分红意愿增强反映银行业盈利韧性及响应股东回报需求的积极姿态[4] - 体现部分银行现金流充裕和资本管理能力提升 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