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行科工(02543)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大行科工(02543)午后涨超14% 较招股价涨超27%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7:27
股价表现 - 上市后一度破发 今日盘中最高63港元较招股价49.5港元上涨27% [1] - 截至发稿报62.35港元 涨幅13.36% 成交额1.43亿港元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量及零售额计均居中国内地首位 [1] - 零售量市场份额26.3% 零售额市场份额36.5% [1] - 提供超过70款自行车车型(截至2025年4月30日) [1] 专利与技术优势 - 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拥有最多专利的品牌 [1] - 中国内地拥有113项有效专利 海外拥有22项有效专利(截至2025年4月30日) [1] 估值水平 - IPO发行总市值15.67亿港元 [1] - 招股价对应静态PE约27.4倍 高于行业平均估值22倍 [1]
大行科工(02543)股东将股票由花旗银行转入高盛(亚洲)证券 转仓市值5234.76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00:50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将股票由花旗银行转入高盛(亚洲)证券 转仓市值5234.76万港元 占比13.11% [1] 公司市场地位 - 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公司 按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量及零售额计均位居首位 [1]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共收到约22.39万有效申请 认购倍数高达7558.4倍 超越毛记葵涌于2018年创下的6289倍纪录 成为港股新一代"超购王" [1] 公司估值情况 - IPO发行总市值为15.67亿港元 招股价对应静态PE约27.4倍 高于行业平均估值的22倍 [1] 行业地位 - 是自行车行业细分领域龙头 处于增长阶段 [1]
大行科工股东将股票由花旗银行转入高盛(亚洲)证券 转仓市值5234.76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00:36
股票转仓情况 - 股东于9月12日将股票由花旗银行转入高盛(亚洲)证券 [1] - 转仓市值达5234.76万港元 [1] - 转仓股份占比13.11% [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企业 [1] - 按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量及零售额计均位居行业首位 [1] 首次公开发行表现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收到约22.39万份有效申请 [1] - 认购倍数达7558.4倍 [1] - 超越毛记葵涌2018年创下的6289倍纪录 [1] - 成为港股市场新一代"超购王" [1] 估值水平分析 - IPO发行总市值为15.67亿港元 [1] - 招股价对应静态市盈率约27.4倍 [1] - 估值水平高于行业平均的22倍 [1] 行业定位 - 公司被认定为自行车行业细分领域龙头 [1] - 目前处于业务增长阶段 [1]
两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04
资本市场IPO活跃度 - 9月资本市场IPO热度高涨 北交所审议2家企业并全部过会 创业板和港股出现多只新股首日大幅上涨[2] - 储能 机器人 传感器 新能源运营商等硬科技企业集中递表 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思格新能源三年跑出12亿元营收[2] - 全球IPO格局呈现分化 A股和港股积极拥抱专精特新企业 美股纳斯达克提高上市门槛至最低公众持股市值1500万美元[2][16] 北交所过会企业详情 - 巍特环境主营排水管网探测与修复服务 2024年广东省非开挖修复行业排名第一 2024年营收3.29亿元 扣非净利润5129.85万元[3] - 雅图高新主营工业涂料 产品应用于汽车修补和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2024年营收7.42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5.43% 扣非净利润1.45亿元[4] - 两家企业控股集中 雅图高新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96.5%股份 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3][4] 新股上市表现 - 创业板艾芬达上市首日涨幅170.03% 成交额11.09亿元 总市值64.8亿元 发行市盈率20.35倍低于行业平均[5] - 北交所三协电机盘中涨幅超860% 产品应用于光伏 半导体 机器人等领域 客户包括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等龙头企业[6][7] - 港股大行科工高开36.36% 2024年营收4.51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0% 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26.3%[8] 重点递表企业 - 电建新能拟沪主板募资90亿元 控股新能源装机容量2124.61万千瓦 2024年营收98.1亿元 净利润28.22亿元[9] - 希磁科技采用IDM模式提供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 2024年营收7.03亿元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65亿元[10][11] - 思格新能源成立三年 2024年营收13.3亿元 净利润8385万元 创始人为华为前高管 主营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12] 医疗与科技企业IPO动态 - 麦科田生物医疗提交港股申请 产品涵盖生命支持 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 2024年营收14亿元[13][14] - 博铭维机器人主营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 产品进入全球15个国家 2024年营收2.49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23.9%[15] - 两家企业均呈现增长态势 麦科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4%[14][15] 纳斯达克规则变更 - 纳斯达克拟提高最低公众持股市值要求从5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 加强持续上市监管[16] - 新规针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公司设置最低首发募资规模2500万美元要求[16]
大行科工(02543)股东将股票由高盛(亚洲)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1.8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0:48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于9月11日将股票由高盛(亚洲)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1] - 转仓市值为1.83亿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44.49% [1]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公司 [1] - 按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量及零售额计均位居首位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收到约22.39万份有效申请 [1] - 认购倍数达7558.4倍 超越毛记葵涌2018年6289倍纪录 成为港股新一代"超购王" [1] - IPO发行总市值为15.67亿港元 [1] - 招股价对应静态市盈率约27.4倍 高于行业平均估值22倍 [1] 行业分析师观点 - 公司被认定为自行车行业细分领域龙头 [1] - 公司目前处于增长阶段 [1]
大行科工股东将股票由高盛(亚洲)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1.83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00:44
股票转仓动态 - 股东于9月11日将股票由高盛(亚洲)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1] - 转仓市值为1.83亿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44.49% [1]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折叠自行车企业 [1] - 按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量及零售额计均位居行业首位 [1] IPO市场表现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收到约22.39万份有效申请 [1] - 认购倍数达7558.4倍 超越毛记葵涌2018年创下的6289倍纪录 [1] - 成为港股市场新一代"超购王" [1] 估值分析 - IPO发行总市值为15.67亿港元 [1] - 招股价对应静态市盈率约27.4倍 [1] - 估值水平高于行业平均的22倍 [1] 行业定位 - 公司被认定为自行车行业细分领域龙头 [1] - 目前处于业务增长阶段 [1]
6688倍超购新王诞生!大行科工上市前分红6000万元,九成落入创始人腰包
华夏时报· 2025-09-11 10:41
资本市场表现 - 大行科工以6688倍超额认购成为港股新一任"超购王" 打破毛记葵涌纪录 [2] - 上市首日股价早盘涨近40% 收盘涨幅缩窄至14.95% 当日换手率达104% 总市值18.02亿港元 [4] - 后续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 分别下跌8.96%和2.7% 报收50.4港元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3.1%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31亿元、0.35亿元、0.52亿元 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3] - 报告期内累计分红约6000万元 创始人通过直接持股88.56%和员工持股平台控制合计90.16%股权 [3][4] 募资用途规划 - 约30%募集资金(约1.03亿港元)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 [3] - 其中6500万港元用于惠州新生产设施建设 预计2027年第一季度投产 年产能20万辆 [3] - 另外约30%资金(约1.03亿港元)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 [3] 市场竞争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量计算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达26.3% [2][6] - 按零售额计算 市场份额为36.5% 显示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2][6] - 折叠自行车销售收入占比持续超过96% 2024年达到97.4% [6] 行业发展状况 - 全球自行车行业零售量从2019年1.65亿辆增至2024年1.79亿辆 复合年增长率1.7% [6] - 零售额从2019年2661亿元增至2024年432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0.2% [6] - 折叠自行车占全球行业零售额5.3% 零售量2.1% 仍属小众细分领域 [6] 业务多元化进展 - 产品组合已扩展至公路自行车、登山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6] - 但目前除折叠自行车外其他产品未见很大起色 收入贡献仍高度依赖主业 [6] - 面临市场天花板低、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偏好多变等发展掣肘 [7]
深圳台企大行科工挂牌上市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9-11 07:20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大行科工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02543HK [1] - 港股IPO募资392亿港元 用于产能提升 设备改造 创新研发产品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由韩德玮博士于1982年创立 上世纪90年代落户深圳 [3] - 拥有百余项境内外专利技术 覆盖折叠车 电助力车等70余款车型产品矩阵 [3] - 2024年中国内地零售量市场份额263% 零售额市场份额365% 稳居行业第一 [3] - 是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领军企业 [3]
深圳这个区一年增加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怎样的增长“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9-10 14:44
宝安区IPO加速表现 - 大行科工(02543 HK)上市首日盘中大涨近40% 收盘涨幅约14% 公众认购超额达7558倍成为港股新"超购王" [1] - 2024年宝安区新增6家上市公司居深圳首位 占全市13家上市企业的近四分之一 A股4家上市企业中宝安占2家 [1][3] - 目前宝安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2家位居全市第三 其中A股上市公司64家数量全市第二 [2] 上市企业培育体系 - 2018年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时仅有36家上市企业 通过"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形成清晰上市梯队 [2] - 现有IPO申报及辅导备案企业45家 新三板挂牌52家 前海股交"专精特新"专板企业162家(规模全市首位) 动态储备拟上市后备企业800多家 [3] - 拥有2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参会企业中三成以上营收增速高于30% [3] 产业基础与配套优势 - 制造业企业在全深圳占比超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深圳2/5 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四 [7] - 2024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宝安有29家上榜 深圳100家上榜居全省榜首 [7] - 高端制造基础雄厚 能提供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配套 满足高精密加工需求 [5] 政府服务与场景支持 - 政府对企业诉求响应迅速 解决租金压力、客户资源对接等实际问题 [3] - 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100+开放场景 推出1000+项新技术新方案 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城区、低空经济打造标杆 [4] -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放五大场景 预计撬动新场景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链接千万家企业 [5] 金融支持体系 - 投融资大会促成9家银行为12家企业授信 5家VC/PE计划投资12家企业 [8] - 平安资管300亿元私募子公司、泰景宏诚100亿元并购基金、君联资本20亿元创新基金、鼎晖投资10亿元空天产业基金等重点项目落地宝安 [8] - 现场签约金额超500亿元 金融资源持续流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9]
大行科工在港交所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10 06:26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HK:02543 发售792万股H股 每股发行价49.5港元 募资总额3.92亿港元 募资净额3.42亿港元[1] - 基石投资者包括安联环球投资亚太、大湾区基金管理、Harvest及维科香港 认购201.38万股股份 总额约1275.98万美元[3] - 上市首日开盘价67.5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36.36% 盘中最高达69.0港元/股 收盘价56.9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14.95% 市值约18亿港元[3] 公司背景 - 前身为2016年12月设立的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8月更名为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韩德玮 注册资本2374.7841万元[3] - 主要股东为韩德玮 持股类型为普通股 担任受益所有人、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4] - 公司为折叠自行车企业 旗下品牌"大行(Dahon)" 按2024年零售量计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26.3%[4]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54亿元、3.00亿元和4.51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5] - 同期毛利分别为7793.2万元、1.01亿元和1.49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分别为3143.4万元、3485.0万元和5229.9万元人民币[5]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1.85亿元人民币 较2024年同期1.26亿元增长46.8% 同期净利润2152.8万元 较2024年同期1273.0万元增长69.1%[5] 业务构成 - 收入主要来自大行自行车销售 2022-2024年自行车收入分别为2.37亿元、2.89亿元和4.42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前4个月自行车销售收入达1.82亿元人民币[6] - 销售成本控制有效 2024年销售成本3.02亿元 对应毛利率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