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嘉和(02453)

搜索文档
美中嘉和(02453):成功构建自主进化的多模态智能体架构,智能体检报告系统开始试用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0:27
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突破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优化大模型成功构建自主进化的多模态智能体架构 [1] - 系统采用顶级专家思维链模式持续学习并实时更新医学前沿知识 [1] - 全面分析用户体检影像、检验、病史等多模态数据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 [1] 智能体检系统应用效果 - 系统极大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并通过消除人为偏差精准定位复合型健康风险 [1] - 支持远程医疗节点实时联动实现秒级完成专家级报告生成 [1] - 确保基层机构享有三甲级医院分析能力令优质医疗资源无界触达 [1] 产业变革意义 - 智能体检系统让每份体检数据成为精准健康管理的智能向导 [1] - 从传统体检到智能体检不仅是技术改进更是一场产业变革 [1] - 系统已在合作机构开始试用标志着人工智能医疗应用落地 [1]
美中嘉和(02453.HK)AI医疗突破:多模态智能体检系统试用,商业化落地加速
格隆汇· 2025-09-08 00:06
人工智能医疗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优化大模型并构建自主进化的多模态智能体架构 [1] - 系统采用顶级专家思维链模式持续学习医学前沿知识并实时更新 [1] - 全面分析用户体检影像、检验、病史等多模态数据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 [1] 智能体检系统应用优势 - 消除人为偏差并精准定位复合型健康风险 [1] - 极大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 [1] - 支持远程医疗节点实时联动并秒级完成专家级报告生成 [1] 行业变革与资源优化 - 系统使基层机构享有三甲级医院分析能力 [1] -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无界触达 [1] - 从传统体检到智能体检被定义为产业变革 [1]
美中嘉和(02453) - 自愿公告自研多模态智能体系统进展
2025-09-08 00: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多模態智能體架構,打造智能体檢報告系統并试用[3] - 系统采用顶级专家思维链模式,分析数据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3] - 系统降低误诊、漏诊率,支持远程联动,秒级完成报告生成[3] - 系统让基层机构享有三甲级分析能力,使优质资源无界触达[3] - 系统使体检数据成精准健康管理智能向导[3]
“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 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报名中!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02:18
活动概况 - 智通财经与星耀资本于2025年9月17日在杭州联合举办"大消费投资高峰论坛暨2025智通星耀秋季联合策略会" [1] - 活动主题为"消费新物种·港股进化论" 聚焦中国消费市场与港股投资机会 [1] 消费市场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7% 显示行业高速发展 [1] - 智能家居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反映智能消费需求强劲 [1] - 乡村消费增速反超城镇0.8个百分点 表明下沉市场潜力释放 [1] - 中国品牌加速海外扩张 已进入纽约、伦敦等国际城市 [1] - 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期达5% 消费作为经济"压舱石"地位稳固 [1]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消费类IPO获百倍认购 显示市场热度极高 [1] - 71%消费新股首日高收 体现强劲二级市场表现 [1] - 机构资金与零售资本共同参与消费板块投资 [1] 主会场议程 - 腾讯智慧零售行业总经理何迪将分享零售行业趋势洞察 [4] -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嵇文欣将提供专业分析观点 [4] - 周六福、德康农牧、第四范式等企业高管将输出实战经验 [4] - 圆桌论坛汇聚番茄资本、华映资本、泉果基金、凯辉基金和极物思维等投资机构代表 从多元资本视角探讨2025下半年投资方向 [4] 分会场企业 - 30家顶尖企业参与路演 涵盖消费多个细分领域 [5] - 参与企业包括中国中免(01880)、毛戈平(01318)、德康农牧(02419)、阅文集团(00772)、上海实业控股(00363)、周六福(06168)等港股上市公司 [5] - 同时包括天娱数科(002354SZ)、网易有道(DAOUS)、路特斯科技(LOTUS)等A股及美股上市公司 [5]
美中嘉和(0245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40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3.13874624亿股,股本3.13874624亿元[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4.69787392亿股,股本4.69787392亿元[1] - 2025年8月H股和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及股本无增减[1] - 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7.83662016亿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3.13874624亿股,库存股0[4]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内资股已发行股份4.69787392亿股,库存股0[4] - 2025年8月H股和内资股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无增减[4] 其他情况 - 股份期权不适用[6] - 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7]
美中嘉和20250902
2025-09-02 14:41
**美中嘉和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公司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专注于肿瘤医疗服务 定位中高端患者 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有益补充[3] * 业务模式为ToC端医院业务与ToB端赋能业务双轮驱动[2][3] * ToC端提供全周期肿瘤治疗 包括质子放疗、MDT会诊及进口原研药等差异化服务[2][3] * ToB端以轻资产模式为三四线城市合作机构提供云平台、影像放疗设备及AI整体解决方案[3] * 行业在医保控费背景下 高端差异化服务竞争优势显现[7] **医院布局与建设进展** * 医院布局覆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京津冀三个经济发达地区[2][4] *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为华南首家质子中心 已取得全部牌照并于2024年底开始接诊[4] * 上海泰和肿瘤医院位于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 主体结构已建成 预计2026年底一期投入运营并配置质子设备[5] * 与石药集团合资建设石家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规划400张床位 已取得重离子设备配置许可证 预计2026年开业[5][21] * 上海医院总面积16万平方米 目前楼体已建成 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选型 计划2026年底完成建设并试运行[18] * 河北与石药合作医院处于筹备期 进行内部装修 计划2026年下半年完成装修和设备安装并开始运营[21]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略降 但医院业务收入增长超10%[2][7] * 广州泰和医院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9500万元 二季度同比增长107% 环比增长50%[2][4][7] * 公司毛利首次转正 医疗机构业务扭亏为盈 净亏损同比缩窄[2][7] * 广州医院上半年实现毛利转正 为97万元(去年同期收入5900万元)[22] * 上海门诊部上半年收入约2990万元(去年同期4300万元) 毛利率提高至8%[22] * 上海影像中心上半年收入约2600万元(去年同期3100万元) 毛利率基本持平[22] * 网络业务(ToB)收入下降导致总收入降低 但其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22][23] * 质子治疗定价29.5万元/例 为国内最贵定价之一[2][6] * 患者来源广东省占50% 省外50% 境外约占5% 自费比例超90%[6] * 2025年上半年总治疗人数接近200人 逐月增长[10] * 国内医保限费通过DRG/DIP限制费用 但广州医院原研药不受限制[16] * 广州医院上半年医保比例降低至20%左右 非医保比例占80%[16] * 发达地区(广州、上海)医保坏账率不到1% 不发达地区坏账率较高[17] **未来发展潜力与目标** * 广州医院去年单病床年收入贡献超300万元 今年保持该水平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12] * 广州医院2025年上半年现金流基本打平且正向1000多万元[4][15] * 全年预计收入达3亿元可实现盈亏平衡 2026年上半年有望扭亏为盈[4][15][26] * 公司预计2026年上半年能够扭亏为盈[26] * 通过两次配售补充流动资金及部分上海医院建设资金[25] * 目前医院承担较高折旧成本 短期内借债规模增加导致利息支出较高[25] **市场竞争与优势** * 国内质子治疗市场竞争压力不大[4][13] * 截至2025年8月国内共有10家质子或中子中心运营[11] * 广州泰和医院在技术、设备和治疗方面排名国内第三(第一山东省肿瘤医院 第二上海质子重离子中心)[11] * 中国庞大肿瘤患者基数未来需要30至40台质子设备 预计5至10年时间达到[13] * 新质子中心一年内能达到治疗条件的不多 仅两到三家[13] * 各地区有各自辐射区域 广州医院辐射广东、湖南、江西乃至东南亚[4][14] * 通过处理复杂病例强化精品医院品牌形象[4][14] **科研与技术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完成一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4项广东省自然课题申报及一项广州市卫生科技一般引导项目申报[8] * 成功研发放射治疗数据记录自动审查系统[8] * 头部核磁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及核医学PETCT AI辅助诊断系统正在申请药监局注册证[8] * 自疗垂直大模型已成功部署于广州医院 计划研发更多相关模型[8] * AI布局分为三个同心圆:质子大模型、放疗大模型(作为国家放射治疗流程质量控制数据化标准制定者)、肿瘤治疗大模型[24] **支付体系与合作** * 目前与国内近20家保险公司签订不同阶段质子治疗报销协议[10] * 未来将构建多层次支付网络(商保、医保、自费)提高质子治疗可及性并扩大保险覆盖[9] * 深化与MD Anderson癌症中心及梅奥诊所的合作[9][26] * 与MD Anderson合作十年 每两周召开视频会议 连续四年举办学术会议[26] * 与梅奥诊所合作加深 其直接参与患者会诊及转诊需求 并能快速响应[26] * 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 与东南亚国家大型医院签订合作协议[9][12] * 商业保险与国家医保存在显著差异 但与自费患者收费没有变化 利润率差别不大[19] * 若未来商保患者增加 可能与频繁合作的商保公司讨论折扣[19][20] **行业趋势与公司规划** * 2025年医疗服务行业备受关注且争议不断 部分医疗机构破产清算、停业整顿或主动降级[27] * 商业保险机构认为2025年是其元年 中青年客户投保意愿增强[28] * 公司希望抓住机遇 在全国重要城市布局医院并建立信任品牌[28] * 通过持续控制成本费用策略 实现盈利潜力最大化[9] * 加强科普宣传 让更多患者了解质子治疗适应症及最佳治疗阶段[12] * 目前通过网络及新闻找到公司的患者占比达50% 从公开报道到实际会诊治疗的转化率在25%至30%[12]
美中嘉和2025年中期业绩:质子治疗与AI双轮驱动 毛利润扭亏为盈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1: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1亿元 其中医院业务营收1.53亿元(占比76.3%) 同比增长11.2% [1] - 毛利润4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好转 实现扭亏为盈 [1] - 医院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2.1%提升至0.4% 盈利拐点显现 [1] 业务结构优化 - 医保支付占比从2024年同期41%下降至25% 显示收入结构优化 [1] - 通过高端药品供应体系提供近200个原研药和50多个专利品牌药 覆盖全病种抗肿瘤药物 [3] - 与妙佑医疗国际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战略合作 强化高端医疗壁垒 [3] 质子治疗技术突破 - 华南地区首个质子治疗中心投入运营 配置4间360°旋转机架治疗室 硬件达国际顶尖水平 [2] - 质子治疗可精准打击肿瘤组织 显著降低放疗副作用 [2] - 2025年5月发布国内首个质子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 整合近万例放疗病例数据 [2] 未来增长驱动 - 广州医院经营持续爬坡 质子治疗咨询量及接诊量持续增长 [2] - 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及石家庄石药泰和肿瘤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3] - AI肿瘤大模型有望拓展至肿瘤综合治疗领域 提升运营效率并赋能行业 [2][3]
美中嘉和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7亿元 同比收窄2.9%
智通财经· 2025-08-28 14:54
财务表现 - 收入约2亿元 同比减少8.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7亿元 同比收窄2.9%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24元 [1]
美中嘉和2025年中报:质子治疗与AI双轮驱动,盈利能力大幅好转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27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收2.01亿元 其中医院业务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11.2%)占整体营收76.3% [1][2] - 毛利润0.4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0.3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医院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2.1%提升至0.4%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医院业务发展 - 华南地区首个质子治疗中心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投入运营 配置4间360°旋转机架治疗室 硬件实力国际顶尖 [2] - 质子治疗中心启用后咨询人数、门诊接诊量及日上机人数持续增长 [2] - 医保支付占比从2024年同期41%下降至25% 显示业务结构优化 [2] 技术创新布局 - 2025年5月发布国内首个质子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 整合近万例放疗病例及专业文献数据 [3] - 该AI模型已部署于广州泰和肿瘤医院 未来可拓展至肿瘤综合治疗领域 [3] - 公司自2015年通过子公司和信康布局人工智能医疗领域 [3] 药品供应体系 -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提供近200个原研药和50多个专利品牌药 覆盖全疾病种抗肿瘤药物 [4] - 与国内外知名药企保持合作 持续更新药品目录以保障创新药可及性 [4] - 通过高效药品引进机制构建差异化市场优势 [4] 战略合作与增长潜力 - 与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达成长期战略合作 同时是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唯一战略合作伙伴 [4] - 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及石家庄石药泰和肿瘤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4] - 质子治疗业务爬坡、AI模型迭代及新医院投运将释放数倍增长潜力 [4]
美中嘉和(0245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4: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219.0百万元减少8.3%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9百万元[6] - 公司实现毛利0.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毛损34.5百万元扭亏为盈[6] - 净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的202.0百万元收窄1.0%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0百万元[6] - 经调整净亏损由2024年上半年的161.1百万元扩大24.2%至200.0百万元[6]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190亿元下降8.3%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9亿元[30]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5.8%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0.2%[36] - 公司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02亿元小幅收窄1.0%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亿元[50]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00021千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02019千元略有收窄[52] - 公司经调整净亏损(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200021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61060千元[52] - 毛利率改善至0.2%(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的-15.8%提升16个百分点[74] - 净亏损率为-99.6%(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的-92.3%扩大7.3个百分点[74][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200.903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8.988百万元人民币下降8.3%[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200.02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2.019百万元人民币略有收窄[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4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25元人民币有所改善[92] - 总收入从人民币218,988千元下降至200,903千元,降幅8.3%[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76,598千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81,876千元略有收窄[111]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24元(2025年)和人民币0.25元(2024年),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721,861千股和717,826千股[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大幅增加至30.7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2.4百万元[7] - 融资成本由2024年上半年的53.7百万元增至66.3百万元[7] - 行政开支由2024年上半年的79.1百万元降至55.3百万元[7] - 收入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2.535亿元下降20.9%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5亿元[33] - 医用设备及软件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0.702亿元下降53.9%至2025年上半年的0.323亿元[35]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0.590亿元下降16.8%至2025年上半年的0.491亿元[35] - 药品及耗材成本同比下降27.3%,从4489万元减少至3260万元[3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15.4%,从2500万元减少至2110万元[40]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30.0%,从7910万元减少至5530万元[41]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6%,从1410万元减少至1360万元[42]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同比下降95.8%,从4360万元大幅减少至190万元[4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大幅增加,从240万元增至3070万元[45]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从150万元增至770万元[4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大幅增加至30.654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53百万元人民币激增1203%[92]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为7.681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73百万元人民币增加421%[92] - 融资成本为66.32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3.696百万元人民币增加23.5%[92] - 利息开支总额从人民币79,817千元增加至88,959千元,增幅11.5%[106] - 员工成本总额约人民币100.2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雇员人数降至573人(2025年6月30日)[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院业务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的137.8百万元增长11.2%至2025年上半年的153.2百万元[6] - 医用设备、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811亿元下降41.3%至2025年上半年的0.477亿元[34] - 销售及安装医用设备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732亿元下降48.9%至2025年上半年的0.374亿元[34] - 管理及技术支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021亿元大幅增长290.9%至2025年上半年的0.082亿元[34] - 经营租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058亿元下降65.5%至2025年上半年的0.020亿元[34] - 公司医院业务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毛损3041.5万元(毛利率-22.1%)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55.5万元(毛利率0.4%)[38] - 医用设备销售安装业务毛利大幅提升,从55.6万元(毛利率0.8%)增至481.0万元(毛利率12.8%)[43] - 肿瘤医院和诊所收入从人民币137,840千元增长至153,244千元,增幅11.2%[105] - 销售及安装医用设备及软件收入从人民币73,208千元下降至37,436千元,降幅48.9%[105] 财务管理和融资活动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1.5百万元增加52.4%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0.0百万元[55]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0.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78.8百万元减少人民币118.4百万元[57]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5.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464.3百万元大幅减少人民币439.1百万元[58]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1.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714.1百万元减少人民币662.9百万元[58]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4.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1.1百万元有所减少[60]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35.9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11.8百万元[54]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624.3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79.9百万元有显著增加[65] - 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994.2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72.2百万元有所减少[66] - 流动负债净值增至人民币529.8百万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2.2百万元增长25.5%[68] - 应收关联方款项减少至人民币305.5百万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4.2百万元下降2.8%[69] - 债务总额为人民币3,220.18百万元(2025年6月30日),其中16.1%(人民币518.8百万元)为固定利率债务[70][71]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到期结构变化:五年以上到期债务占比从44.6%(2024年12月31日)降至25.0%(2025年6月30日)[72] - 流动比率降至0.52(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的0.63下降17.5%[74] - 完成配售48,723,600股新H股(2025年7月29日),配股价每股5.54港元,占已发行H股18.38%[80]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466.36百万港元已全部使用,其中49.4%用于偿付银行借款[81][82]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93.94百万港元,其中40%(37.576百万港元)用于采购医疗设备、耗材及药品,30%(28.182百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30%(28.182百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全部款项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毕[84] - 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0.028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4.544百万元人民币减少16.9%[93] - 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529.750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2.244百万元人民币增加25.5%[93] - 公众持股量百分比从上市时的16.73%增加至31.90%[8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76.6百万元[100] - 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529.8百万元[100] - 总资产净值从人民币1,900,810千元下降至1,821,514千元,降幅4.2%[94] - 总权益从人民币1,900,810千元下降至1,821,514千元,降幅4.2%[94] - 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约为人民币1,555百万元[103] - 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238百万元[103]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51,48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39,154千元,减少23.9%[11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人民币46,505千元增至人民币77,159千元,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111] - 账龄超过1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显著下降,从2024年末的61.2%(人民币31,488千元)降至2025年6月末的16.6%(人民币6,537千元)[113] - 贸易应付款项从人民币112,146千元减少至人民币101,272千元,下降9.7%[113]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从11.3%大幅上升至52.8%,显示付款账期延长[113] - 公司于2025年6月4日配售18,600千股,配售价每股5.38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人民币91,824千元[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增至734,938千股,较2024年末716,338千股增加2.6%[114] - 2024年1月9日上市时发行39,420千股,发行价每股14.28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人民币517,886千极[114] 医院运营和医疗服务 - 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中心于2024年12月投入运营,为华南首家质子治疗机构[9] - 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在建中,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配备质子治疗设备[10] - 公司旗下广州泰和肿瘤医院质子中心截至2025年6月30日接待的最小质子治疗患者年龄为1岁1个月[13] - 公司广州医院药学部提供191个原研药和50多个专利品牌药,覆盖全疾病种抗肿瘤药物[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占比为25%,较2024年同期的41%显著下降[17] - 公司质子治疗中心在《质子中国》"中国质子重离子中心TOP 10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三[14] - 公司广州医院于2025年7月14日完成全国首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质子治疗[13] - 公司鼻咽癌治疗覆盖10至71岁患者且高龄病例仅出现轻度黏膜反应[13] - 深圳惠民保自2025年7月1日起覆盖公司在广州医院的质子治疗费用报销[18] - 公司通过MSH万欣和保险及中间带公司升级直付网络系统[17] 研发和技术创新 - 公司开发"放射治疗数据记录自动审查系统"已投入上海和广州医院使用[19] - 公司新立项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并完成4项广东省自然课题申报[19] - 广州医院上半年发表8篇SCI学术论文并申报2项发明专利在审查中[20] - 广州医院牵头起草制定两项质子治疗相关标准并获批5项继续教育项目[20] - 集团成功研发全球首个质子治疗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基于近万例放疗病例[26] - 质子大模型已在广州泰和肿瘤医院部署并覆盖中国及东亚地区患者[26] - 集团计划通过技术授权和远程诊疗支持实现AI产品在合作医疗机构的多元化应用[27] 合作与交流 - 2025年3月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代表团和6月泰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广州泰和肿瘤医院[21] - 2025年6月举办中美放疗前沿学术交流会特邀美国Benedict教授主讲[22] - 2025年4月妙佑医疗国际对石家庄爱迪森肿瘤医院进行实地考察[22] - 2025年6月日本20余家企业高层包括瑞穗金融和三菱商事考察广州泰和肿瘤医院[23] 战略发展 - 集团采用重资产深耕核心医疗加轻资产拓展服务边界的发展模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