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叶草生物(02197)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医药股再度强势 四季度创新药将迎来多项催化 机构称药品关税实际影响小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07:57
智通财经APP获悉,医药股再度强势,截至发稿,三叶草生物-B(02197)涨20.26%,报2.73港元;歌礼制 药-B(01672)涨15.05%,报11.47港元;康宁杰瑞制药-B(09966)涨11.02%,报15.21港元;药明合联 (02268)涨6.96%,报83.75港元;君实生物(01877)涨6.7%,报32.5港元。 消息面上,9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2025年10月1日起,将对任何品牌或专利的医药产品征收 100%的关税,除非公司正在美国建立他们的制药工厂。西南证券判断,预计该行政命令落地存在不确 定性。对中国创新药企而言,预计有直接创新药出口无美国建厂且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高的企业短期承 压;其余通过BD出海企业受影响较小,以License-out为例,其本质是知识产权交易,不涉及实体药品 出口,因此该政策对中国药企影响有限。中邮证券也表示,关税实际影响小,下跌为创新药加仓良机。 兴业证券指出,从创新药板块催化剂角度,进入10月将迎来ESMO((10月17日-10月21日),此外12 月还有ASH(美国血液学学会)、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等行业会议。另一方面,今年的对外授权交易 持 ...
港股三叶草生物-B涨超2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2 03:54
每经AI快讯,10月2日,港股三叶草生物-B(02197.HK)涨超21%,截至发稿,涨21.15%,报2.75港元, 成交额4221.86万港元。 ...
港股异动 | 三叶草生物-B(02197)涨超21% 此前宣布启动呼吸道联合疫苗候选产品I期临床试验
智通财经· 2025-10-02 03:45
消息面上,今年6月,三叶草生物宣布,用于评估基于公司独有的 Trimer-Tag (蛋白质三聚体化)疫苗 研发平台开发的呼吸道联合疫苗候选产品SCB-1022(RSV+hMPV)与SCB-1033(RSV+hMPV+PIV3) (Pre-F 三聚体亚单位疫苗抗原)已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正式启动 I 期临床试验。三叶草生物首席执 行官兼执行董事梁果此前指出,当前已批准上市的重组蛋白RSV疫苗虽然安全有效,但全球仍存在关键 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包括无法预防和减轻因人偏肺病毒(hMPV)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等由类 似 RSV 结构病毒造成的呼吸道疾病负担。 智通财经APP获悉,三叶草生物-B(02197)涨超21%,截至发稿,涨21.15%,报2.75港元,成交额4221.86 万港元。 ...
三叶草生物-B涨超21% 此前宣布启动呼吸道联合疫苗候选产品I期临床试验
智通财经· 2025-10-02 03:41
三叶草生物-B(02197)涨超21%,截至发稿,涨21.15%,报2.75港元,成交额4221.86万港元。 消息面上,今年6月,三叶草生物宣布,用于评估基于公司独有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疫苗研发 平台开发的呼吸道联合疫苗候选产品SCB-1022(RSV+hMPV)与SCB-1033(RSV+hMPV+PIV3)(Pre-F三聚 体亚单位疫苗抗原)已完成首批受试者入组,正式启动I期临床试验。三叶草生物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 梁果此前指出,当前已批准上市的重组蛋白RSV疫苗虽然安全有效,但全球仍存在关键未满足的临床需 求——包括无法预防和减轻因人偏肺病毒(hMPV)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等由类似RSV结构病毒造成的 呼吸道疾病负担。 ...
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狂欢与崩塌”:谁在收割?谁在接盘?
新浪财经· 2025-09-24 04:09
港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8日,港股264家医药上市公司中201只股票上涨,占比超七成,69家涨幅超50%,21家涨幅突破100% [3] - 新锐医药(06108.HK)期间涨幅达928.71%,北海康成-B(01228.HK)涨802.70%,三叶草生物-B(02197.HK)涨629.77% [4] - 板块多数上涨个股处于亏损状态,股价与业绩出现显著背离 [1][3] 明星个股表现及特征 - 药捷安康-B(02617.HK)上市三个月股价从发行价13.15港元最高飙至679.5港元,涨幅超50倍,市值一度逼近2700亿港元,但9月16日单日暴跌超50%,近2000亿港元市值蒸发,截至9月23日市值回落至655亿港元 [1][5] - 北海康成-B从7月1日至9月18日股价从0.29港元涨至2.61港元,市值从1.23亿港元攀升至13.05亿港元,期间主力资金单日买入额从数十万港元增至最高1573.63万港元 [8] - 三叶草生物-B同期股价从0.29港元涨至2.11港元,市值从3.76亿港元涨至27.37亿港元,9月有6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单日买入超1000万港元 [9] 行业炒作驱动因素 - 创新药企具备强故事性与事件驱动特性,临床进展、监管批文、海外合作等二元化事件极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 [12] - License-out合作成为重要催化剂,授权金额从千万美金到几十亿美金不等,直接带动板块增长 [12][14] - 估值逻辑依赖未来预期而非当期盈利,现金流折现、私募对标等弹性估值方法为炒作留下空间 [14][15] 资金运作机制 - 南下资金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提供定向支持,国内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寻求短期高收益 [16] - 小流通盘特征显著,新锐医药、北海康成等7月1日流通市值不足1.3亿港元,少量资金即可控盘 [19] - 指数纳入规则存在漏洞,资金通过预判纳入指数提前拉高股价,迫使ETF被动高位接盘 [19][20] - 药捷安康、佰泽医疗等6家医药企业上市不久即被纳入港股通标的,为炒作提供便利 [21] 市场结构缺陷 - 无涨跌幅限制机制使单日波动剧烈,药捷安康单日暴跌53% [25] - 流动性弱且流通盘小,日常交易量极小的个股易被资金控盘 [25] - 指数纳入标准过度侧重市值、流动性等量化指标,忽视盈利能力与经营稳定性 [26] 投资者策略分化 - 部分投资者通过港股创新药ETF获取行业平均收益,有投资者投入60万元人民币获得110%收益率 [10] - 直接押注个股风险显著,有投资者重仓药捷安康在暴跌中收益回撤30%,账面浮亏数十万 [10] - 专家建议普通投资者优先选择ETF分散风险,警惕无基本面支撑的短期暴涨个股 [26]
三叶草生物(0219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08:47
收入和利润 - 收入为325.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前期AdimFlu-S (QIS)销售退货率调整[7][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3百万元,主要因前期销售产品退货率调整[3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25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0.1百万元实现转正[143] - 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人民币325.4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负收入人民币1010万元,主要因疫苗退货率调整[169][170] - 期内亏损扩大至1.01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加6.2%(亏损增加614.7万元人民币)[7][9] - 期内亏损同比扩大6.5%,从人民币95.1百万元增至101.3百万元[37] - 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9510万元人民币增加620万元人民币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3亿元人民币[48]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01.270百万元,同比扩大6.5%[1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01,27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95,123千元扩大6.5%[15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亏损净额人民币101.27百万元[159]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0127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9512.3万元扩大6.4%[183] 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减少至832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较2024年同期的9829.7万元人民币减少1504.9万元人民币)[7][9] - 行政开支减少至291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6%(较2024年同期的4207.5万元人民币减少1289.1万元人民币)[7][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26.8%,从人民币6.7百万元减少至4.9百万元[40]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30.7%,从人民币42.1百万元减少至29.2百万元[41]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5.4%,从人民币98.3百万元减少至83.2百万元[4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83.248百万元,同比减少15.3%[143] - 雇员薪金及福利在行政开支中同比下降36.9%,从人民币26.9百万元减少至17.0百万元[43] - 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在研发中大幅波动,从人民币-1.2百万元变为0.9百万元[45]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94.3%,从人民币4.3百万元减少至0.2百万元[47] - 临床试验开支同比增长40.6%,从人民币8.6百万元增至12.1百万元[45]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6191万元,同比下降34.2%[172]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至1764.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7%(较2024年同期的6714.8万元人民币减少4950.2万元人民币)[7][8]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下降73.7%,从人民币67.1百万元减少至17.6百万元[39]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17.646百万元,同比下降73.7%[143]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764.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714.8万元大幅下降73.7%[171] - 政府补助收入为人民币1113万元,同比下降22.3%[171] - 银行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47.8万元,同比下降65.8%[171]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3.9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29.8%(从5.565亿元人民币减少1.659亿元人民币)[7][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底的5.565亿元人民币减少1.659亿元人民币至2025年6月30日的3.906亿元人民币[52] - 流动资产总值从2024年底的6.63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598亿元人民币[51] - 流动负债总额为17.635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51] - 流动负债净额为13.037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51] - 公司无银行借款且为净现金状况[53][5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01,243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80,940千元,减少5.1%[146] - 公司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12,450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587,821千元,减少1.5%[14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减少,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0,993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158千元,降幅达94.7%[146]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负人民币1,303,722千元,较2024年末的负人民币1,244,454千元进一步扩大[146]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116,03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负人民币157,926千元有所改善[152]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36,819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41,379千元略有减少[147]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543,696千元扩大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0,644,966千元[149]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减少人民币9,307千元,是经营现金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152] - 公司总权益为负人民币1,706,121千元,财务状况较2024年末的负人民币1,636,298千元有所恶化[14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0.94百万元,较期初401.243百万元减少47.068百万元[154]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7.191百万元,主要来自抵押存款增加143.768百万元[154]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771百万元,主要因定期存款及受限制现金减少1.804百万元[15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录得负债净额人民币1,706.121百万元,其中合约负债1,587.821百万元[159] - 公司银行借款偿还93.267百万元,银行贷款所得款项20百万元[154] - 公司已付利息人民币754,000元,较去年同期487.2万元大幅减少[15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90.64百万元,定期存款及受限制现金为9.7百万元[1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49.72百万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97.707百万,降幅达34.8%[18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40.993百万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158百万,降幅达94.7%[186]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初的人民币12.336百万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6.28百万,期内计提折旧开支人民币5.627百万[188] - 租赁负债即期部分为人民币11.988百万,非即期部分为人民币1.06百万,总账面值人民币13.048百万[189] - 存货减值拨备为人民币2,563.763百万,存货净值为人民币11.757百万,期内撇销拨备人民币25.48百万并拨回人民币0.808百万[1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0.94百万,受限制现金人民币9.7百万,其中人民币计值占211.742百万,美元计值占78.353百万[192]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621.604百万,其中1年以上账龄占人民币586.092百万,非流动部分达人民币510.459百万[194] - 应付Dynavax的CpG 1018佐剂采购款为71.307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10.459百万,分类为非流动贸易应付款项[195] - 合约负债为人民币158.78亿元,全部来自GAVI的疫苗预付款[196][197] - 递延政府补助为人民币2530万元,与期初持平[198][199]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297,062,429股,股本为838,000元人民币[200] 研发管线进展 - SCB-219M用于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Ib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11月启动[16] - 呼吸道联合疫苗候选产品SCB-1022(RSV+hMPV)及SCB-1033(RSV+hMPV+PIV3)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5] - 公司启动SCB-1019的RSV重复接种临床研究,针对60至85岁老年受试者[18][26] - 公司启动RSV + HMPV ± PIV3呼吸道联合候选疫苗I期临床试验,最多招募192名老年受试者(60至85岁)[18][26] - 公司于2023年12月获得SCB-219M的I期临床试验积极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初步数据[28] - 公司于2024年11月启动SCB-219M的Ib期临床试验,评估在CIT患者中重复给药情况[28] - 新冠疫苗SCB-2019于2022年12月在中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21] 业务合作与终止 - 公司终止与国光生技关于AdimFlu-S (QIS)在中国大陆的分销合作[13] - 公司于2025年6月终止与中国大陆AdimFlu-S (QIS)四价流感疫苗的分销合作[27] 生产与研发能力 - 公司内部研发活动由107名员工支持(截至2025年6月30日)[31] - 公司利用自有商业化生产能力支持RSV候选疫苗开发,工厂符合中国GMP要求并持有疫苗药品生产许可证(DML)[32] 股东结构和持股 - 梁朋博士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计291,785,79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2.41%[63][66] - 梁果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计46,627,36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59%[63][66] - 王晓东博士持有公司股份总计29,740,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29%[63][66] - 主要股东JNRY持有公司股份91,217,442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03%[65] - 主要股东AUT-XXI持有公司股份66,375,98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12%[65] - 上海天合持有公司股份69,999,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40%[65] - 汪世碧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90,589,5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98%[65] - 龙磐基金IV持有公司股份49,213,87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79%[65] - 龙磐基金III持有公司股份35,152,76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71%[6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97,062,429股[66][69] 股份激励计划(购股权)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股份上限为25,947,096股[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821,31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14%[92][93] - 江宇霆先生持有2,500股未行使购股权,占比0.0002%[92][93] - 雇员群体持有1,818,817股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0.001美元[92] - 报告期内行使购股权4,500股,失效购股权10,000股[92] - 购股权行使前加权平均收市价为0.22港元[9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710,81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0.13%[95]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的贡献[116]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下可發行股份上限為1.158億股,佔上市時已發行股份總數10%[119] -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可供發行1.155億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總數8.91%[119] - 任何12個月期間內向單一合資格參與者發行股份不得超過當時已發行股份總數1%[120]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有效期至2031年9月26日,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餘下年期約6年[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29名承授人持有未行使購股權涉及3353.166萬股股份[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所涉股份总数为33,531,660股,占股份的2.59%[128] - 董事梁果先生持有9,031,000股尚未行使购股权,占股份的0.70%[128] - 雇员(不包括董事)在2025年4月2日获授3,927,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0.241港元[128] - 雇员(不包括董事)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3,671,000股,占股份的0.28%[128] - 2024年4月2日授予雇员的购股权中,有1,100,000股失效,剩余4,917,000股尚未行使,占股份的0.38%[128] - 2023年4
三叶草生物(0219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09:48
股本与股份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0万美元,股份20亿股,面值0.0001美元[1]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增20.7万股,月底结存12.97326429亿股[2] - 截至2025年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2] 购股期权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结存176.4317万股,本月底结存172.4817万股,本月行使涉及新股3.95万股[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结存3343.9228万股,本月底结存3326.6728万股,本月行使涉及新股16.75万股,失效5000股[3] 资金与变动 - 本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1656港元[3] - 本月增加已发行股份20.7万股,库存股份变动为0股[4]
医药股早盘继续走高 百济神州涨超7% 三叶草生物-B涨超6%
智通财经· 2025-09-02 02:05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医药股早盘继续走高 百济神州涨7.87%至209.8港元 三叶草生物-B涨6.03%至1.23港元 泰格医药涨5.03%至50.5港元 映恩生物-B涨3.09%至360港元 加科思-B涨3%至10.3港元 [1] 行业利好因素 - 贝莱德增持三生制药4760.475万股 每股作价30.1096港元 总金额约14.33亿港元 增持后持股1.24亿股 持股比例达5.1% [1]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将分别于9月和10月举行 一系列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将展示 [1] 药企业绩表现 - 港股药企上半年业绩整体表现稳健 恒瑞医药收入和利润均创新高 翰森制药里程碑收入超预期 管理层上调全年指引 [1] 创新药板块分析 - 医药板块上半年股价表现出色 受益于BD出海落地、优秀临床数据读出及政策端支持 创新药板块领涨 [2] - 创新药板块处于销售快速放量期 重磅品种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 国内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2] - 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公司产品在海外成功商业化 成为营收增量 对外授权收入成为创新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2]
港股异动 | 医药股早盘继续走高 百济神州(06160)涨超7% 三叶草生物-B(02197)涨超6%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2:05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医药股早盘继续走高 百济神州涨7.87%至209.8港元 三叶草生物涨6.03%至1.23港元 泰格医药涨5.03%至50.5港元 映恩生物涨3.09%至360港元 加科思涨3%至10.3港元 [1] - 贝莱德增持三生制药4760.475万股 每股作价30.1096港元 总金额约14.33亿港元 增持后持股数达1.24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5.1% [1] - 港股药企上半年业绩整体稳健 恒瑞医药收入与利润创新高 翰森制药里程碑收入超预期并上调全年指引 [1] 行业驱动因素 - 创新药板块上半年股价出色 受益于BD出海落地、优秀临床数据及政策支持 [2] - 创新药处于销售快速放量期 重磅品种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 国内销售快速增长 [2] - 百济神州与和黄医药等公司海外成功商业化 成为营收重要增量 [2] - 对外授权收入成为创新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2] - 2025年9月世界肺癌大会与10月欧洲肿瘤学年会将展示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 [1]
港股异动 | 医药股再度走强 上半年药企业绩整体表现稳健 机构看好创新药长期向好逻辑
智通财经· 2025-09-01 06:38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加科思-B股价上涨23.18%至9.99港元 三叶草生物-B股价上涨22.09%至1.05港元 映恩生物-B股价上涨10.84%至349.8港元 药明生物股价上涨7.53%至35.7港元 药明康德股价上涨6.95%至115.4港元 [1] 港股药企业绩表现 - 恒瑞医药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均创新高 翰森制药里程碑收入超预期且管理层上调全年指引 中国生物制药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1] 行业会议与研发进展 - 2025年9月世界肺癌大会和10月欧洲肿瘤学年会将展示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 包括康方生物AK112和映恩生物DB-1311 [1]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港股药企现金流稳健 研发管线丰富 对外授权收入逐步常态化 [2] - 医药板块短期调整属于资金轮动导致的震荡 长期价值重估逻辑基于工程师红利保持不变 [2] - 创新药产业链催化丰富 互联网医药龙头业绩稳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