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先锋控股(01345)

搜索文档
上海先锋控股(01345.HK)预计中期纯利下降约45%至48%
格隆汇· 2025-08-12 08:4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纯利同比下降约45%至48% 去年同期为8790万元人民币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同比显著减少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1] 盈利变动原因 - 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减少金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对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1]
上海先锋控股(01345)发盈警,预期中期纯利同比下降约45%至48%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8:3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纯利同比下降约45%至48% [1] - 去年同期纯利为人民币8790万元 [1] 利润下降原因 - 政府补助同比显著减少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1]
上海先锋控股发盈警,预期中期纯利同比下降约45%至48%
智通财经· 2025-08-12 08:34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纯利同比下降约45%至48% [1] - 去年同期纯利为人民币8790万元 [1] 利润下降原因 - 政府补助同比显著减少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1]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内幕消息 盈利警告
2025-08-12 08:30
业绩总结 - 上海先锋控股发布盈利警告[2] - 预计报告期纯利较去年8790万元降45% - 48%[3] - 纯利下降因报告期政府补助减少超3000万元[3] 未来展望 - 资料为初步评估或调整[4] - 实际综合业绩2025年8月底公布[4]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8:50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7月底,法定/注册股份30亿股,面值0.01美元,法定/注册股本3000万美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2.57447亿股,库存股份0,已发行股份总数12.57447亿股[2] - 本月法定/注册股份、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库存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均无增减[1][2] 其他 - 股份期权不适用[3] - 香港预托证券资料不适用[4]
股价大涨逾206%!301345,宣布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2:04
战略合作内容 - 公司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深度融合全渠道优势与先进机器人技术 在海外市场开拓 C端场景探索和商业化落地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合作三大路径包括海外销售共拓 C端场景共研和商业化落地提效 依托上市公司全渠道网络加速机器人产品导入北美等海外消费市场 [2] - 通过整合渠道资源与技术优势 为物流 安防巡检 特定商业服务等目标领域及消费场景的快速商业化落地奠定产能基础 [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股价自4月8日至7月30日累计涨幅达206.80% [4] - 2024年营收29.77亿元 同比增长38.82% 净利润4.31亿元 同比增长53.76% [4] - 2025年半年度预计盈利3.1亿元至3.6亿元 同比增长70.34%至97.81% [4] 机器人领域布局 - 美国子公司RevEdge Inc已与美国DPSH SYNDICATE签订投资协议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5] - 首台人形机器人样机已成功下线 计划在上海张江设立研究院并寻求与行业顶尖企业合作 [5] - 通过承接机器人本体制造业务构建美国本土化制造能力 以前沿技术赋能主营业务智能化升级 [5] 产品业务结构 -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智能电动低速车和特种车两大类 用于智能出行 休闲运动和特种作业等方面 [4]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09:0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由2023年的人民币1,566.7百万元减少2.3%至2024年的人民币1,531.1百万元[12] - 年度纯利由2023年的人民币121.8百万元增加19.4%至2024年的人民币145.4百万元[12] - 纯利率从2023年的7.7%提升至2024年的9.5%[10] - 每股基本盈利由2023年的人民币0.12元增加8.3%至2024年的人民币0.13元[12] - 公司收益减少2.3%至人民币1,531.1百万元,毛利增加2.2%至人民币683.2百万元,年度纯利增加19.4%至人民币145.4百万元[30] - 2024年总收益为人民币15.311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667亿元下降2.3%[56] - 年度溢利增长19.4%至人民币145.4百万元,纯利率从7.8%升至9.5%[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由2023年的人民币668.2百万元增加2.2%至2024年的人民币683.2百万元[12] - 毛利率从2023年的42.7%提升至2024年的44.7%[10]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47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984亿元下降5.6%[57] - 2024年医疗器械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27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702亿元下降9.0%[57] - 2024年药品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475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486亿元下降0.7%[57] - 2024年联合推广服务产品成本为人民币2.725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亿元下降2.6%[57] - 毛利增长2.2%至人民币683.2百万元,毛利率从42.7%提升至44.6%[58] - 其他收入减少14.6%至人民币44.7百万元[59] - 分销及销售开支减少14.1%至人民币363.2百万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7.0%降至23.7%[60] - 行政开支增加19.4%至人民币133.8百万元,占收益百分比从7.2%升至8.7%[61] - 所得税开支增加39.4%至人民币67.7百万元,实际税率从28.5%升至31.7%[64] - 公司2024年雇员成本为798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660万元人民币增长4.2%[82]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齿科医疗器械产品Zenostar®systems臻瓷系统实现较好增长[18] - 公司心内科数款医疗器械产品业绩取得较好增长[18] - 伤口清洁液体敷料产品纽储非业绩取得较好增长[18] - 爱爾康产品收益为人民币290.6百万元,同比减少3.5%,占收益19.0%;毛利为人民币18.1百万元,同比减少15.9%,占毛利2.7%[31] - 药品收益为人民币445.0百万元,同比增长2.0%,占收益29.1%;毛利为人民币297.5百万元,同比增长3.4%,占毛利43.5%[35] - 医疗器械收益为人民币795.4百万元,同比减少4.1%,占收益52.0%;毛利为人民币367.6百万元,同比增长2.4%,占毛利53.8%[38] - 药品类别收益为人民币444,993千元,占总收益29.1%;医疗器械类别收益为人民币795,425千元,占总收益52.0%[33] - 药品类别毛利为人民币297,486千元,占总毛利43.5%;医疗器械类别毛利为人民币367,603千元,占总毛利53.8%[33] - 戴芬产品销量在报告期内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回暖[35] - 心血管内科产品再宁平销量增长,市场份额扩大[37] - 2024年医疗器械销售收益为人民币7.954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291亿元下降4.1%[56] - 2024年药品销售收益为人民币4.45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363亿元增长2.0%[56] - 2024年联合推广服务产品收益为人民币2.906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013亿元下降3.5%[56] - 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2024年收益为290.63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占集团总收益18.9%[42][44] - 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2024年毛利为18.11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9%,占集团总毛利2.7%[42][44] 产品与业务发展 - 阿基米德可生物降解胆道胰管支架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18] - 公司于2023年12月收购Q3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大陆所有权[18] - 等离子电火炉单灶产品计划于2025年一季度量产[19] - 公司取得地球大师等离子电火炉系列产品的全球独家经销权及NIANCE护肤保健系列产品于中国的独家分销权[29] - 公司取得Asacol®美沙拉秦肠溶片于中国大陆市场的独家长期分销权[39] - DRL®night角膜塑形镜获中国药监局批准,适用于近视度数–1.00D~–4.00D和散光度数不超过1.50D的患者[40] - 阿基米德可生物降解胆道胰管支架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有望缩短注册周期[41] - 爱尔康将其8款眼科产品在华权益转让给欧康维视生物,集团与爱尔康相关产品协议不再续签[43] - 重庆荣昌生产基地及ECD设备制造生产线正逐步投入运营,目前生产规模较小[116] 财务和资产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3.573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14.427百万元有所减少[10]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458.07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30.905百万元减少[10]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115.56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17.767百万元增加[10] - 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42.51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13.138百万元显著减少[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114.4百万元减少至103.6百万元[66]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改善至人民币214.8百万元(2023年为净流出118.7百万元)[68] - 存货减少23.2%至人民币321.2百万元[7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49.4%至人民币171.2百万元[75] - 公司总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为6235.9万元人民币[7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28449.6万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4年的12047.9万元人民币,降幅达57.7%[77]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1404.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的1286.2万元人民币,减少8.5%[77] - 可供分派储备约人民币423.1百万元[112] 投资活动 - 对上海誉瀚股权投资人民币3050万元,持股10%,录得未变现亏损人民币260万元[51] - 对嘉兴誉瀚股权投资人民币1220万元,持股6.62%,录得未变现收益人民币420万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进行任何达到或超过总资产价值5%的投资[4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的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131] - 公司设有薪酬委员会审阅薪酬政策及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结构[128]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69] - 公司董事会在2024年度举行4次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180] - 执行董事李新洲、杨悦文、张权出席董事会会议率为100%(4/4)[1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长海出席董事会会议率为75%(3/4)[180] - 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志雄出席董事会会议率为25%(1/4)后于2024年3月26日辞任[180] - 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会议且无其他执行董事出席[182] - 执行董事李新洲服务协议自2024年10月16日起续订1年[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长海服务合同自2024年3月26日起为期3年[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虹委聘函自2025年1月1日起续订1年[175] - 非执行董事胡明非服务合同自2023年12月16日起续订3年[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赖展枢服务合同自2024年12月31日起续订3年[17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新洲担任主席[187]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89]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张虹担任主席[194]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95] - 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2名[199]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3次会议[200] - 张虹先生和胡明非女士会议出席率100%[200] - 张长海先生会议出席率67%[200] - 黄志雄先生会议出席率33%[200] 股东结构和股份情况 - 公司执行董事李新洲通过配偶权益持有834,795,000股,占公司股权约66.39%[133] - 公司执行董事李新洲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9,714,000股,占公司股权约0.77%[133] - 吴茜女士通过Tian Tian Limited间接持有Pioneer Pharma (BVI) Co., Ltd.的833,392,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66.28%[134][141] - 吴茜女士直接持有公司1,403,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0.11%[134][141] - 吴茜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李新洲先生的9,714,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0.77%[141] - 李新洲先生被视为持有834,795,000股股份权益[134] - 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98,071,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7.80%[141] - 股份奖励计划中有98,483,000股股份可供授出,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7.83%[142] - 公司曾于2015年向150名雇员授予25,060,000股奖励股份,但这些股份已于2018年自动失效[14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中至少25%由公众持有[161] 股息和分派 - 公司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56港元,总金额7041.7万港元[80] - 公司2024年已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24港元及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048港元[80]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为湖南天童提供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的本担保,并由控股股东李新洲先生提供反担保[149] - 湖南天童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天道医疗持有湖南天童39%股权[149] - 控股股东李新洲先生、吴茜女士及Pioneer Pharma (BVI) Co., Ltd.已签署不竞争契据,并确认在2024年12月31日前未违反承诺[147] - 外聘核数师对持续关连交易出具无保留意见函件[150] - 公司确认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的关连交易披露要求[151] 风险因素 - 第十次全国药品集采政策持续深化压缩药品流通利润空间[27] - 面临中国医药政策变化、产品责任索赔及信贷风险等经营风险[115]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但未实施外汇对冲政策[79] 雇员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35名全职雇员[128] - 公司2024年雇员成本为798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660万元人民币增长4.2%[82] - 公司女性员工数量约占全体员工总人数的49%[192] - 高级管理层7名成员中,4人年薪在40万元以下,3人年薪在40万至100万元之间[197] 管理层和关键人员 - 公司投资部总经理郑永翔拥有超过30年从业经验,负责对外投资及融资事务[93] - 公司瑞德事业部总经理杨秀颜在医药行业拥有超过31年工作经验[94] - 公司地球大师国内部总经理黄文斐在医药行业拥有近27年从业经验[95] - 公司爱尔康事业部总经理王荣荣在医药行业拥有超过21年工作经验[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赖展枢在医药行业拥有逾46年经验[9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长海在审计会计领域拥有近30年工作经验[92] - 非执行董事胡明非在最高人民法院有16年任职经历(1986-2002)[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虹在中国航运机构工作38年(1980年起)[90] - 公司政府事务总监余悦于2013年10月加入集团[93] - 投资部总经理郑永翔于2024年1月加入集团[93]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8.39%,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68.36%[107] - 最大客户销售占比6.02%,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18.62%[107]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至68.36%[107] - 最大客户销售占比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至6.02%[107]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至28.39%[107]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至18.62%[107] 其他重要事项 - 中国2024年GDP达到134.90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5] - 2024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54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5] - 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达9%[25] - 集团与爱尔康合作超过20年,2024年该业务分部收益为290.6百万元人民币[44] - 集团采用内部团队和第三方推广商结合的营销推广模式,按产品或产品系列划分产品事业部[46][47] - 公司业务聚焦进口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营销推广和渠道管理[101]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召开,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5月21日至30日[105] - 公司股份于2013年11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17] - 公司已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作为合资格雇员的奖励[129] - 公司持续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的披露规定[117] - 公司退休福利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7[130] - 公司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覆盖企业活动引致的责任[155][168] - 公司确认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154]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58] - 公司确认无重大结算日后事项[156] - 慈善捐助总额为人民币70.92万元[153] - 董事会女性董事占比达到14%,公司希望至少维持该水平[192] - 公司确认无重大或然负债[78]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3]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28 11:52
资本开支总额 - 2024年资本开支总额为55,197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资本开支总额为44,556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资本开支同比增长23.9%[2] 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6,822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30,922千元人民币[2] 按金支付 - 2024年支付物业、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按金为48,153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支付物业、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按金为13,569千元人民币[2] 无形资产支出 - 2024年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为222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为65千元人民币[2] 数据披露说明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进行资本开支数据澄清[2]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09: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为15.311亿元,较2023年的15.667亿元减少2.3%[3] - 公司2024年毛利为6.832亿元,较2023年的6.682亿元增加2.2%[3] - 公司2024年纯利为1.454亿元,较2023年的1.218亿元增加19.4%[3]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较2023年的0.12元增加8.3%[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8.98434亿元,2023年为8.47844亿元[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234.5万元,2023年为4469.7万元[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242.4万元,2023年为247.8万元[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13122亿元,2023年为1.70348亿元[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45408亿元,2023年为1.21797亿元[4]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543.8万元,2023年为2.03782亿元[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24,21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3,976千元,同比增长23.64%[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933,86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06,929千元,同比下降15.6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75,4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2,690千元,同比下降37.78%[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658,44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4,239千元,同比下降0.87%[5]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82,66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8,215千元,同比增长8.68%[5] - 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10,4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6,443千元,同比增长10.33%[6]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1,115,56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22,489千元,同比增长9.10%[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67,09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448千元,同比下降4.75%[6]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减少2.3%至人民币1531.1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566.7百万元),毛利增加2.2%至人民币683.2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668.2百万元),年度纯利增加19.4%至人民币145.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21.8百万元)[59]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15.667亿元减少2.3%至2024年的15.311亿元[89]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8.984亿元减少5.6%至2024年的8.478亿元[90] - 毛利从2023年的6.682亿元增加2.2%至2024年的6.832亿元,平均毛利率从42.7%增至44.6%[9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5230万元减少14.6%至2024年的4470万元[92]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4.226亿元减少14.1%至2024年的3.632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7.0%降至23.7%[9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121亿元增加19.4%至2024年的1.338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7.2%增至8.7%[94]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4860万元增加39.4%至2024年的6770万元,实际所得税率从28.5%增至31.7%[97] - 年度溢利从2023年的1.218亿元增加19.4%至2024年的1.454亿元,纯利率从7.8%增至9.5%[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1.144亿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1.036亿元[9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48亿元,2023年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187亿元[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为6240万元,2023年为6000万元;2024年银行借贷实际利率范围为1.78% - 4.10%;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4.3%,2023年为3.9%[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11.07亿元,流动负债为4426.9万元,流动资产净值为6.64亿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34亿元、2754.18万元、6.58亿元[106] - 集团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8亿元减少23.2%至2024年12月31日的3.21亿元[107]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9亿元减少6.7%至2024年12月31日的5.02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平均周转天数从100.9天减至94.1天[108]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8亿元减少49.4%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1亿元;贸易应付款项平均周转天数从123.6天减至87.3天[109] - 2024年资本开支总计4455.6万元,2023年为6232.3万元[110] - 2024年12月31日非衍生金融负债总计19970万元,2023年为36322万元[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35名雇员;2024年度雇员成本为7980万元,2023年度为7660万元[115] 过往年度财务报表差错更正 - 公司在编制2024年年报时发现过往年度财务报表差错并更正[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先前呈报为1889千元,调整为 - 10100千元,经重列为 - 8211千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先前呈报为180448千元,调整为 - 10100千元,经重列为170348千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溢利先前呈报为128997千元,调整为 - 7200千元,经重列为121797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先前呈报为109221千元,调整为 - 41700千元,经重列为67521千元[13] - 2023年1月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先前呈报为148278千元,调整为 - 53300千元,经重列为94978千元[1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已应用于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公司正在评估首次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15] 各业务线收益及业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医药产品收益为735625千元,2023年为737526千元[16] - 2024年销售医疗设备及供应品收益为795425千元,2023年为829147千元[16] - 2024年总收益为1531050千元,2023年为1566673千元[16] - 2024年公司透过提供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收益290,632千元,透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收益1,240,418千元,合计1,531,050千元;2023年对应收益分别为301,258千元、1,265,415千元、1,566,673千元[20][22] - 2024年公司透过提供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业绩18,117千元,透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业绩665,089千元,合计683,206千元;2023年对应业绩分别为21,544千元、646,695千元、668,239千元[20][2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213,122千元,2023年为170,348千元[20][22]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44,697千元,2023年为52,345千元[20][22] - 2024年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2,701千元,2023年为 - 12,761千元[20][22]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 - 2,424千元,2023年为 - 2,478千元[20][22] - 2024年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拨回252千元,2023年为14千元[20][22] - 报告期内公司提供联合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爱尔康产品收益为人民币290.6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5%,占报告期内收益19.0%;毛利为人民币18.1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5.9%,占报告期内毛利2.7%[60] - 报告期内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药品收益为人民币445.0百万元,较去年增加2.0%,占报告期内收益29.1%;毛利为人民币297.5百万元,较去年增加3.4%,占报告期内毛利43.5%[63] - 2024年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药品收益为人民币444,993千元,占总收益29.1%;2023年为人民币436,268千元,占27.8%[62] - 2024年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医疗器械收益为人民币795,425千元,占总收益52.0%;2023年为人民币829,147千元,占52.9%[62] - 2024年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药品毛利为人民币297,486千元,占总毛利43.5%;2023年为人民币287,702千元,占43.1%[62] - 2024年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医疗器械毛利为人民币367,603千元,占总毛利53.8%;2023年为人民币358,993千元,占53.7%[62] - 报告期内,集团药品收益回升,重要产品戴芬销量大幅回暖[64] - 心血管内科产品再宁平销量增长,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收入高速正增长[65] - 报告期内,集团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医疗器械收益为7.954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4.1%,占集团收益52.0%[66] - 报告期内,集团医疗器械毛利为3.67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2.4%,占集团毛利53.8%[66] - 2024年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收益为290,632千元,占集团总收益比例为18.9%;2023年收益为301,258千元,占比19.2%[71] - 2024年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毛利为18,117千元,占集团毛利比例为2.7%;2023年毛利为21,544千元,占比3.2%[71] - 报告期内该业务分部收益为290.6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5%,占集团报告期内收益的18.9%[73] - 报告期内该业务分部毛利为18.1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5.9%,占集团报告期内毛利的2.7%[73] 公司业务合作与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分别取得深圳地球大师科技有限公司地球大师系列产品全球独家经销权及瑞士化妆品品牌NIANCE护肤及保健系列产品于中国的独家分销权[57] - 地球大师系列产品首款产品等离子电火炉单灶已于2025年一季度量产,计划于2025年在全球范围继续强化专利矩阵布局[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组合的医药产品涵盖眼科、镇痛等治疗领域,医疗器械产品涵盖眼科、齿科等治疗领域[61] - 集团取得日本Zeria集团旗下一款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一线药物Asacol®美沙拉秦肠溶片于中国大陆市场的独家长期分销权[67] - 中国为IBD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在过去十年内增加两到三倍[67] - 集团代理的DRL®night角膜塑形镜获批登陆中国大陆市场,适用于近视度数–1.00D~–4.00D,散光度数不超过1.50D的近视暂时矫正[68] - 阿基米德可生物降解胆道胰管支架获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69] - 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注册申报时将获优先办理,可缩短注册周期,加快上市速度[70] -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公告将加快产品国产化进度,产品获批上市乃至国产化后将丰富集团产品管线[70] - 2024年8月,爱尔康与欧康维视生物达成协议,转让8款眼科产品在华市场权益,集团与爱尔康不再就相关产品续新协议[72]
上海先锋控股(0134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4: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为15.311亿元,较2023年的15.667亿元减少2.3%[3] - 公司2024年毛利为6.832亿元,较2023年的6.682亿元增加2.2%[3] - 公司2024年纯利为1.454亿元,较2023年的1.218亿元增加19.4%[3]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元,较2023年的0.12元增加8.3%[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8.98434亿元,2023年为8.47844亿元[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234.5万元,2023年为4469.7万元[4] - 2024年融资成本为242.4万元,2023年为247.8万元[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13122亿元,2023年为1.70348亿元[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45408亿元,2023年为1.21797亿元[4]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543.8万元,2023年为2.03782亿元[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24,21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3,976千元,同比增长23.64%[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933,86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06,929千元,同比下降15.6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275,4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42,690千元,同比下降37.78%[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658,44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4,239千元,同比下降0.87%[5]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182,66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88,215千元,同比增长8.68%[5] - 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10,4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6,443千元,同比增长10.33%[6]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1,115,56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17,767千元,同比增长9.61%[6]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67,09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448千元,同比下降4.75%[6]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减少2.3%至人民币1531.1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566.7百万元),毛利增加2.2%至人民币683.2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668.2百万元),年度纯利增加19.4%至人民币145.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21.8百万元)[59]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15.667亿元减少2.3%至2024年的15.311亿元[89]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8.984亿元减少5.6%至2024年的8.478亿元[90] - 毛利从2023年的6.682亿元增加2.2%至2024年的6.832亿元,平均毛利率从42.7%增至44.6%[91]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5230万元减少14.6%至2024年的4470万元[92]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4.226亿元减少14.1%至2024年的3.632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7.0%降至23.7%[9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121亿元增加19.4%至2024年的1.338亿元,占收益百分比从7.2%增至8.7%[94]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4860万元增加39.4%至2024年的6770万元,实际所得税率从28.5%增至31.7%[97] - 年度溢利从2023年的1.218亿元增加19.4%至2024年的1.454亿元,纯利率从7.8%增至9.5%[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末的1.144亿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1.036亿元[99]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48亿元,2023年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187亿元[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为6240万元,2023年为6000万元,2024年实际利率范围1.78% - 4.10%,资产负债率为4.3%,2023年为3.9%[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11.07亿元,流动负债为4426.9万元,流动资产净值为6.64亿元,2023年分别为9.34亿元、2754.18万元和6.58亿元[106] - 集团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18亿元减少23.2%至2024年12月31日的3.21亿元[107]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9亿元减少6.7%至2024年12月31日的5.02亿元,平均周转天数从100.9天减至94.1天[108]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3.38亿元减少49.4%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1亿元,平均周转天数从123.6天减至87.3天[109] - 2024年资本开支总计4455.6万元,2023年为6232.3万元[110] - 2024年12月31日非衍生金融负债总计19970万元,2023年为36322万元[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35名雇员,2024年度雇员成本为7980万元,2023年为7660万元[11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医药产品收益为735625千元,销售医疗设备及供应品收益为795425千元,2023年分别为737526千元和829147千元[16] - 2024年公司透过提供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收益290,632千元,透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收益1,240,418千元,合计1,531,050千元[20] - 2024年公司透过提供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业绩18,117千元,透过提供综合性营销、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产品业绩665,089千元,合计683,206千元[20] - 报告期内公司提供联合推广及管道管理服务销售的爱尔康产品收益为人民币290.6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5%,占报告期内收益19.0%;毛利为人民币18.1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5.9%,占报告期内毛利2.7%[60] - 报告期内,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药品收益为人民币445.0百万元,较去年增加2.0%,占报告期内收益29.1%;毛利为人民币297.5百万元,较去年增加3.4%,占报告期内毛利43.5%[63] - 报告期内,集团通过提供综合性营销等服务销售的医疗器械收益为7.954亿人民币,较去年减少4.1%,占集团收益52.0%[66] - 报告期内,集团医疗器械毛利为3.67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2.4%,占集团毛利53.8%[66] - 2024年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收益为290,632千元,占集团总收益比例为18.9%;2023年收益为301,258千元,占比19.2%[71] - 2024年爱尔康系列眼科药品毛利为18,117千元,占集团毛利比例为2.7%;2023年毛利为21,544千元,占比3.2%[71] - 报告期内该业务分部收益为290.6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5%,占集团报告期内收益的18.9%[73] - 报告期内该业务分部毛利为18.1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5.9%,占集团报告期内毛利的2.7%[73] 公司注册及财报更正相关 - 公司于2023年9月25日更改注册办事处地址[7] - 公司在编制2024年财报时发现2023年财报差错并作出更正[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先前呈报为1889千元,调整后为-8211千元,除税前溢利先前呈报为180448千元,调整后为170348千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溢利先前呈报为128997千元,调整后为121797千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先前呈报为145718千元,调整后为138518千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先前呈报为109221千元,调整后为67521千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调整后为41700千元[13] - 2023年12月31日,投资重估储备先前呈报为-46200千元,调整后为-56475千元,累计溢利先前呈报为634880千元,调整后为645155千元[13] - 2023年1月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先前呈报为148278千元,调整后为94978千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调整后为53300千元[13] - 2023年1月1日,投资重估储备先前呈报为-12672千元,调整后为-30147千元,累计溢利先前呈报为572309千元,调整后为589784千元[13]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已应用2024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公司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在评估首次应用的影响[15] 公司产品及市场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组合的医药产品涵盖眼科、镇痛等治疗领域,医疗器械产品涵盖眼科、齿科等治疗领域[61] -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深圳地球大师科技有限公司地球大师系列产品全球独家经销权及瑞士化妆品品牌NIANCE护肤及保健系列产品于中国的独家分销权[57] - 地球大师系列产品首款产品等离子电火炉单灶已于2025年一季度量产,计划于2025年在全球强化专利矩阵布局[58] - 公司认为中国护肤品市场将进入以品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希望凭NIANCE系列产品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佳体验[59] - 医药集采政策压缩药品流通利润空间,基层医疗市场扩容为医药流通企业带来新机遇,监管政策变革加速行业国际化进程[54][55] - 公司发挥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优势,加大销售网络和供应链管理投入,稳固市场份额并拓展业务[56] - 公司已为新取得经销权的产品组建专业事业部,将精准定位并实施推广策略拓展市场布局[57] - 报告期内,集团药品收益回升,重要产品戴芬销量大幅回暖[64] - 心血管内科产品再宁平销量增长,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收入高速正增长[65] - 集团取得日本Zeria集团旗下一款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一线药物Asacol®美沙拉秦肠溶片于中国大陆市场的独家长期分销权[67] - 中国为IBD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在过去十年内增加两到三倍[67] - 集团代理的DRL®night角膜塑形镜成功获批登陆中国大陆市场,适用于近视度数–1.00D~–4.00D,散光度数不超过1.50D的近视暂时矫正[68] - 阿基米德可生物降解胆道胰管支架获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69] - 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注册申报时将获优先办理,可缩短注册周期,加快上市速度[70] -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公告将加快产品国产化进度,产品获批上市乃至国产化后将丰富集团产品管线[70] - 2024年8月,爱尔康将8款眼科产品在华市场权益转让给欧康维视生物,公司与爱尔康不再就相关产品续新协议[72] - 公司紧密跟踪政策变化,与海外医药及医疗器械公司合作,推动创新产品在中国上市推广[74] - 报告期内公司梳理经销商网络结构,归拢产品分销渠道,优化市场推广策略[75] - 公司营销推广模式包括内部团队及第三方推广商,内部团队负责制定策略等,第三方负责日常营销推广[76] - 报告期内公司按产品划分事业部运作,对营销网络各环节动态调整优化[77] 公司投资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向任何被投资公司进行达到或超过集团总资产价值5%的投资[78] - 2020年1月,公司通过子公司向韩国DMAX公司投资300万美元,获8906股股份,持有其25%已发行股本[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上海誉瀚的投资确认为3050万元金融资产,持有其10%股本权益,该投资未变现亏损260万元[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嘉兴誉瀚的投资确认为1220万元金融资产,持有其6.62%股本权益,该投资未变现收益420万元[82] - 2019年,公司子公司以558.1万元取得重庆荣昌区38972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