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汽车(01268)

搜索文档
美东汽车(0126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2025-08-13 10:28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中國美東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1268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3月26日 | | 公告狀態 | 更新公告 | | 更新/撤回理由 | 匯率,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更新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末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4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4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0445 RMB | | 股東批准日期 | 2025年5月20日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 | ...
美东汽车(01268) - 派付二零二四年末期股息的匯率
2025-08-13 10:2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MeiDong Auto Holdings Limited 中 國 美 東 汽 車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公 司 ) (股 份 代 號:1268) 派付二零二四年末期股息的匯率 預 期 末 期 股 息 支 票 將 於 二 零 二 五 年 八 月 二 十 七 日(星 期 三)以 平 郵 方 式 寄 出,郵 誤 風險由股東自行承擔。 承董事會命 中國美東汽車控股有限公司 主 席 葉 帆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 十 三 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 獨立非執行董事: 陳規易先生 王炬先生 杜紹麟先生 執行董事: * 經約整 葉帆先生 (主席) 葉濤先生 (行政總裁) 羅劉玉女士 茲 提 述 中 國 美 東 汽 車 控 股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日 期 為 二 零 二 五 ...
美东汽车(01268.HK)拟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09:40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事宜 [1]
美东汽车(01268)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2 09:29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会议议程 - 考虑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3] - 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卖车销售盆满钵满,卖车老板赔得退网?
创业邦· 2025-08-09 01: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超4400家4S店退网,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50.8%,后因补贴政策略有收窄 [9][17]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84.4%经销商,其中60.4%倒挂幅度超15% [17][18] - 7月多品牌密集投放10余款新车,但经销商库存支撑天数达54天,资金压力加剧 [9][23] 经销商财务表现 - 中升控股2024年新车销量同比降3.3%,新车销售毛利暴跌402%至-32亿元 [19] - 永达汽车净利润同比降81.8%,正通汽车新车销售毛利降375%至-16.83亿元 [19] - 美东汽车新车销售毛利降674%,净利润暴跌1717%至-22.64亿元 [19] - 和谐汽车是唯一销量增长(4.6%)但毛利仍转负的经销商 [19] 销售端两极分化 - 问界M9上市期间单月销售冠军成交28台,M8销售月入3-4万元 [6][10] - 7月淡季鸿蒙智行单店销冠仅成交5台,乐道L90预售订单达70-80单 [13][15] - 汽车销售离职率高,工作强度包含深夜送车、高频试驾等超负荷内容 [12][15] 转型突围路径 - 中升控股售后业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9.6%,毛利102亿元占比总毛利95.8% [25][26] - 安徽东和汽车新能源销量4.8万辆位列行业第四,但百强总榜仅排91位 [29] - 零跑经销商盈利率达85%,比亚迪单店两月活动可售70台车 [30][32] - 中升控股与赛力斯合作后股价单日涨超50%,战略合作被视为转型关键 [27][28] 渠道变革方向 - 多地经销商协会联合倡议主机厂减少压库、给予灵活定价权 [23] - 售后业务三年复合增长率10.8%,维修保养成核心利润增长点 [26] - 头部经销商通过绑定新势力(如鸿蒙智行)实现业务重组 [28]
卖车销售盆满钵满,卖车老板赔得退网?
36氪· 2025-08-07 01:10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销售存在个体高薪机会但伴随高强度工作压力 而传统经销商面临大面积亏损和转型困境 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 [3][4][6][9][10][12][14][23] - 经销商行业整体面临营收利润双下滑 但售后业务和新能源合作成为关键转型方向 [10][11][15][16][17][18][21] 销售个体表现 - 问界M9上市期间有销售月销28辆 问界M8销售月销18辆且月收入达3-4万元 [1][4] - 乐道L90预售期间单店订单70-80个 平均每位销售手握10个订单 [8] - 7月淡季问界销售当月仅成交5单但仍为店内销冠 [6] - 汽车销售岗位流动率高 工作强度大且需随时响应客户需求 [6][9] 经销商经营状况 - 2024年超4400家4S店退网 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 [3][10]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84.4%经销商 其中60.4%倒挂幅度超15% [10] - 河南某大型4S店10天仅售5辆车 月房租等固定成本近20万元 [14] - 2025年5月底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45万辆 库存支撑天数54天 [14] 经销商财务数据 - 中升控股2024年新车销量48.5万辆(-3.3%) 新车销售毛利-32亿元(-402%) 总营收1681亿元(-6.2%) [11] - 永达汽车净利润1.65亿元(-81.8%) 正通汽车净利润-15.29亿元(-86.5%) 美东汽车净利润-22.64亿元(-1717.1%) [11] - 中升控股售后收入220亿元(+9.6%) 售后毛利102亿元(+9.8%) 三年复合增长率10.8% [16] - 美东汽车售后毛利26.6亿元(+105.9%) 成为逆势增长亮点 [16] 行业转型举措 - 中升控股与赛力斯达成战略合作 消息传出后股价单日涨幅超50% [17] - 零跑汽车2024年全国经销商盈利率接近85% 领先行业水平 [21] - 安徽东和汽车集团以4.8万辆新能源销量位列新能源经销商榜第四 百强总榜仅排91位 [20][21] - 比亚迪销售在厂家活动支持下2个月销售70辆车 [21] 区域市场表现 - 云南昭通某汽车销售中心3月28日全中心零成交 涵盖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等品牌 [12] - 湖北地区在补贴政策激励下出现单销售2个月售70辆的案例 [21]
美东汽车(0126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09:36
股本情况 - 本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0亿港元,股份200亿股,面值0.1港元,本月无增减[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总数均为13.46247201亿股,库存为0,本月无增减[2] 购股计划 - 2013购股计划上月底结存1205.125万股,本月减少7.6万股,月底结存1197.525万股[3] - 2025购股计划上月底结存为0,月底仍为0,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346.2472万股[3]
美东汽车(0126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09:43
公司业务地域与店铺情况 - 公司业务地域包括广东、河北、甘肃等多地[4][8] - 公司在各地拥有众多汽车品牌店铺,部分店铺有持股比例,如广州东保70%、东莞美东49%等[6] 市场整体销售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2289万辆,同比增长5.5%[14] - 本年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上升40.7%,市场渗透率攀升至47.6%[14] - 本年度豪华车销售同比下滑7.8%至274万辆[14] 市场环境与行业现状 - 年内豪华车市场平均折扣率达20.7%,挤压经销商利润空间[15][18] - 2024年4S店退网数量预计达4000家[15] 集团运营指标情况 - 集团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约13天,加快营运资金回笼[17] - 集团年内运营开支同比下降约21.8%[17] - 集团零服吸收率从去年同期的137.8%升至213.3%[17] 集团商誉及减值情况 - 集团下半年对2021年及2022年收购的欠佳现金产生单位确认约27.6亿元商誉及经销商权减值[18] - 集团全年确认约29.1亿元的商誉及经销商权减值,出现净亏损[18] 减值测试贴现率情况 - 应用于减值测试的税前贴现率在13.5% - 15.9%范围内,2023年为17.4% - 18.1%[19] 公司收益情况 - 公司年内收益约221.54亿元,同比减少22.4%,新乘用车销售收益约177.26亿元,同比下降27.4%,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益约44.28亿元,同比上升7.1%[21] - 年内新乘用车销售收益约177.2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27.4%,共售出56930辆;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入约44.28亿元,同比上升约7.1%,服务台次745905台,同比下降约3.5%[31][32] 销售成本情况 - 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约264.77亿元减少22.2%至年内的约205.93亿元[22] 毛利与毛利率情况 - 年内毛利约15.61亿元,下降24.9%,整体毛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约7.0%,新乘用车销售业务毛利率下降5.6个百分点至约 - 6.2%,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业务毛利率上升6.4个百分点至约60.1%[23] 非营运性开支情况 - 年内因并购及相关融资产生额外非营运性开支,可换股债券摊销利息成本约9080万元,土地使用权及经销权摊销成本约1.54亿元,商誉及经销商权减值约29.11亿元[24] 各项成本占比情况 - 年内分销成本约5.85亿元,占总收益2.6%,较去年减少0.1个百分点;行政开支约6.62亿元,占总收益3.0%,与去年持平;融资成本约2.39亿元,占总收益1.1%,较去年增加0.1个百分点,三项成本总计约14.86亿元,较去年下降约21.8%[25] 所得税情况 - 年内所得税抵免约3.76亿元,去年同期为开支约2.29亿元[26] 公司盈亏情况 - 年内亏损约22.59亿元,去年为溢利约1.56亿元,年内溢利率为约 - 10.2%,较去年下降约10.7个百分点[27]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445元,2023年为每股0.0330元[28] - 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6月20日在册股东派付本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445元人民币(2023年为0.0330元),建议派发股息总额约为5990万元人民币[88] 合营企业溢利情况 - 年内应占一间合营企业溢利约1750万元,较去年减少约14.5%[29] 集团财务状况指标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2956.8百万元,2023年为约人民币5286.1百万元[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7113.1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6372.7百万元增加,主要因已抵押银行存款增加[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6788.4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4447.4百万元增加,因可转换债券重新分类[35] - 2024年12月31日净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324.7百万元,2023年为约人民币1925.3百万元[35]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借款约为人民币1001.5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1444.4百万元减少约30.7%[3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为144.0%,2023年约为97.7%[36][13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等合共约为人民币4764.6百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895.1百万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抵押约为人民币3053.2百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741.2百万元[43] 可换股债券情况 - 本年度公司购回及注销本金总额为636百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占最初已发行约23.13%,总代价约为642百万港元[45] - 假设2024年12月31日未偿还可换股债券全部行使,最大股东持股量将由约52.29%减至50.69%[46] - 2025年1月13日,公司按本金額106.9428%贖回本金總額1873百萬港元的可換股債券,資金來自內部資源及外部借款[50] - 2027年1月13日,可換股債券發行人將按本金額111.8370%贖回債券[49] - 2025年1月22日營業時間結束時,可換股債券於聯交所的上市地位撤銷[50] 公司股份配售与款项使用情况 - 2023年1月,公司按每股15.05港元配售68000000股新股,所得款項淨額約1012百萬港元[51] - 2024年12月31日,業務擴張未動用所得款項506百萬港元,佔發行所得款項總額50%;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未動用所得款項506百萬港元,佔比50%[51] 公司计划与人事变动 - 2025年2月18日,董事會建議採納2025年購股權計劃,須待股東大會批准[52] - 2025年2月18日起,陳焯墁女士替代王章旗先生擔任公司秘書等職務[53] 每股摊薄亏损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攤薄虧損計算未假定轉換可換股債券,因行使具有反攤薄影響[49] 公司创办人及管理层信息 - 公司創辦人葉帆先生53歲,1993年7月獲華南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學士學位[56] - 叶帆先生1995 - 1998年任中国东莞一家汽车分销商总经理,1999年成立东莞市聚成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03年4月成立东莞市冠丰汽车有限公司[57] - 叶帆先生自2003年起担任东莞冠丰及本集团多家中国成员公司之董事,现为本公司各家附属公司之董事以及提名委员会主席[58] - 叶涛先生58岁,1989年7月获北京大学力学学士学位,1996年6月获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理学硕士学位以及管理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加入本集团出任行政总裁[61] - 罗刘玉女士41岁,2007年9月加入本集团担任财务主管,2007年完成东莞理工学院三年制金融专业课程,2015年完成北京大学财务管理学位[62] - 王炬先生55岁,1992年获西南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5年6月2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王炬先生拥有逾21年中国专业顾问经验,见证McKinsey上海办事处从100名专业人士发展至300名专业人士[64] - 陈规易先生46岁,1997年9月 - 2001年7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 - 2004年7月就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17年4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陈规易先生2001年7月 - 2005年9月任人民日报社京华时报社办公室副主任,2005年10月 - 2020年9月任中国北京及成都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律师[66] - 陈规易先生2016年3月 - 2020年9月任北京鸿信盛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2017年8月 - 2020年9月任香港Loeb & Loeb LLP海外法律顾问之一[66] - 陈规易先生2020年10月起任大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24年10月起任Luckin Coffee Inc.独立非执行董事[66] - 杜紹麟先生56歲,自2022年11月30日起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69] - 袁英女士44歲,2010年5月加入公司擔任財務主管,現為財務總監[72] - 唐劍先生43歲,2008年6月加入公司擔任銷售主管,現為銷售及營銷部副總裁[73] - 陳賽金女士44歲,2004年10月加入公司擔任會計主任,現為採購及項目部副總裁[74] 公司业务性质与影响因素 - 公司為投資控股公司,附屬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獲授權的汽車經銷業務[76] - 公司營運受獲授權經銷商、技術環境等因素影響,也受利率波動等日常營運風險及外在情況影響[78] 公司关系与措施 - 公司重視與客戶、供應商及僱員保持良好關係[80] - 公司與若干國際知名汽車生產商及其中國合營企業建立穩健關係[81] - 公司已採取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制定相關政策[82] 公司财务报表公布情况 - 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會報告及經審核合併財務報表公布[75]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为6.89102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7.0606亿元人民币)[91] 董事袍金情况 - 杜绍麟先生有权享有董事袍金每年18万港元,陈规易先生及王炬先生各自有权享有董事袍金每年10万港元[102] 公司股份发行与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46,247,201股[109][110] - 叶帆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703,916,000股,持股百分比为52.29%[107] - 叶涛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0.30%[107] - 罗刘玉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8,000股,相关股份权益415,000股,持股百分比为0.03%[107] - 陈规易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750,000股,相关股份权益25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0.07%[107] - 王炬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88,000股,相关股份权益5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0.05%[107] - 晋帆、晋帆公司、IQ EQ(Switzerland)Limited、胡焕然均持有703,916,000股,持股百分比为52.29%[110] - FIL Limited、Pandanus Partners L.P.、Pandanus Associates Inc.均持有121,146,000股,持股百分比为9.00%[110] - Fidelity Funds持有94,14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6.99%[110] - 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持有80,262,708股,持股百分比为5.96%[110]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11月失效,不会再据此授出更多购股 权[118] - 根据购股 权计划可授出购股 权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上市日期2013年12月5日已发行股份的10%[118]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不得向一名雇员授出购股 权,使其行使时涉及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超可授出所有购股 权涉及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的1%[118] - 根据购股 权计划授出的购股 权须支付每份1.00港元,并于授出日期起21日内接受[119] - 年内公司未授出购股 权,本年度根据发行人所有计划授予的购股 权及奖励可能发行股份数目除以本年度公司已发行股本加权平均总额结果为零[119] - 董事叶涛截至2024年1月1日有4笔各500,000份尚未行使购股 权,行使价均为2.58港元,行使期至2028年1月3日[120] - 董事罗刘玉截至2024年1月1日有多笔不同授出日期、行使价和数量的尚未行使购股 权,如2.58港元的75,000份等[120] - 董事陈规易截至2024年1月1日有250,000份行使价6.00港元的尚未行使购股 权,行使期至2029年7月17日[120] - 董事王炬截至2024年1月1日有多笔各250,000份行使价6.00港元的尚未行使购股 权,行使期至2029年7月17日[120] - 截至2024年1月1日,董事尚未行使购股 权
美东汽车(01268):减值拖累业绩,售后业务稳健向好
华泰证券· 2025-03-31 09: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 2.09 港币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报业绩亏损显著扩大,主要系商誉及汽车经销权的一次性减值,25 年减值风险有望显著降低,业绩或迎修复 [1] - 公司聚焦豪华车经销业务,新车销售承压,售后业务营收稳健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成为盈利支柱 [2][3] - 公司延续快速库存周转策略,25 年 1 - 2 月订单、客流等表现同比已现提升,全年经营有望向好,部分新势力品牌双渠道模式或带来新机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4 年公司收入 221.5 亿元,同比 -22.4%;归母净亏损 22.6 亿元,23 年同期归母净利 1.4 亿元 [1] - 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 亿、4.8 亿、6.4 亿元,对应 EPS 为 0.26/0.38/0.50 元 [5] 业务情况 新车销售业务 - 受行业需求走弱、终端折扣率持续高位影响(24 年豪华车市场平均折扣率约 20.7%),乘用车新车销售量同比 -14.2%至 5.7 万台,对应收入同比 -27.4%至 177.3 亿元 [2] - 保时捷、宝马、雷克萨斯品牌分别占新车销售收入的 38.5%/32.4%/16.0%,单车平均收入则同比 -7.54%/-14.46%/-7.46%至 78.5/28.4/27.3 万元 [2] - 新车销售业务亏损扩大,毛利率同比 -5.6pct 至 -6.2% [3] 售后及按揭服务业务 - 售后及按揭服务台次同比略有下滑,但单车维修产值提升带动业务营收同比 +7.1%至 44.28 亿元 [2] - 24 年售后毛利率同比 +6.4pct 至 60.1%,零服吸收率(不含财务费用)同比 +75.5pct 至 213.3% [3] 成本管控情况 - 24 年公司继续采取严格的成本管控措施,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基本保持平稳,分别同比 -0.03/+0.02pct 至 2.64%/2.99% [3] 减值情况 - 24 年公司分别计提商誉、无形资产减值 9.4、19.7 亿元,净利大幅下滑至 22.6 亿元 [3] - 24 年末公司 4S 店商誉账面净值 1.75 亿元,汽车经销权无形资产账面净值 11.3 亿元,25 年大额减值计提风险较小 [3] 库存周转情况 - 公司继续执行低库存快周转策略,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 13 天,加快了营运资金回笼速度,有效减低产生更大亏损的风险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8,555|22,154|20,531|19,502|18,944| |+/-%|(0.35)|(22.42)|(7.32)|(5.01)|(2.8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40.20|(2,264)|339.54|481.94|643.51| |+/-%|(73.09)|(1,715)|(115.00)|41.94|33.5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11|(1.76)|0.26|0.38|0.50| |ROE(%)|2.88|(54.93)|11.07|14.46|17.40| |PE(倍)|15.49|(1.09)|7.28|5.13|3.84| |PB(倍)|0.41|0.84|0.78|0.71|0.63| |EV EBITDA(倍)|3.47|1.93|2.08|1.79|1.56|[7] 可比公司估值 |证券代码|公司名称|市值(当地货币 亿元)|EPS(报告货币 元) - 2025E|EPS(报告货币 元) - 2026E|PE (倍) - 2025E|PE (倍) - 2026E| |----|----|----|----|----|----|----| |0881 HK|中升控股|340|1.78|2.37|7.5|5.6| |AN US|AutoNation|64|18.29|20.41|8.7|7.8| |BMW GR|宝马|483|11.75|13.00|6.5|5.8| |平均| |296| | |7.5|6.4|[13]
美东汽车(0126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3:30
整体财务业绩 - 年内收益为人民币221.54亿元[5] - 年内毛利为人民币15.61亿元,毛利率为7.0%[5] - 年内集团确认非现金商誉及无形资产-汽车经销权减值合计人民币29.11亿元[5] - 年内集团确认与追星收购相关的非现金摊销成本人民币1.535亿元及可换股债券的摊销利息成本人民币9080万元[5] - 年内亏损为人民币22.588亿元[5] - 2024年公司亏损约2258.8百万元,2023年为溢利约155.8百万元,溢利率为约 - 10.2%,较去年下降约10.7个百分点[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2.6406亿元,2023年溢利为1.40203亿元[44] 股息分配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445元[5]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445元,金额为5990.8万元;2023年为每股0.0330元,金额为4442.6万元[86] - 2024年批准及派付的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330元,金额为4442.6万元;2023年为每股0.1170元,金额为1.57511亿元[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附属公司向非控股权益宣派并支付现金股息1663.1万元,2023年为4289.6万元[88]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445元,2023年为每股0.0330元[112]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445元,总额约5990万元[149] 资产数据变化 - 2024年无形资产为人民币11.29773亿元,较2023年的32.76866亿元减少[10] - 2024年商誉人民币1752.7万元,较2023年的9.60993亿元大幅减少[10]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总额为23.91021亿元,2023年为25.08574亿元[50] - 2024年未取得若干楼宇物业所有权证的账面净值总额为4.10306亿元,2023年为4.39867亿元[51] - 2024年已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169.2万元,2023年为182.4万元[51] - 2024年按成本列账的土地使用权及自用物业和租赁土地账面净值总额为21.85916亿元,2023年为21.68662亿元[53] - 2024年已抵押土地使用权账面净值为468.4万元,2023年为488.9万元[56] - 2024年无形资产汽车经销权账面净值为11.27733亿元,软件为2040万元;2023年汽车经销权为32.74203亿元,软件为2663万元[60] - 2024年商誉账面值为1752.7万元,2023年为9.60993亿元[68] - 2024年存货中汽车为6.10835亿元,其他为1.49876亿元;2023年汽车为7.68366亿元,其他为1.91676亿元[72] - 2024年确认为开支并计入损益的已出售存货账面价值为203.30016亿元,存货撇减为4205.7万元;2023年分别为262.55858亿元和1369.4万元[7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中贸易应收款项为3.19838亿元,预付款项为2.90147亿元等;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76385亿元,预付款项为2.60061亿元等[72] - 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中应收回扣账面价值为8.30176亿元(2023年:6.05409亿元)[73] - 贸易应收款项一个月以内为294078千元(2023年:259540千元),一至两个月为13466千元(2023年:13275千元),两至三个月为10348千元(2023年:1241千元),三个月以上为1946千元(2023年:2329千元)[75] - 贸易应付款项为168693千元(2023年:194176千元),应付票据-供应商融资安排为2871092千元(2023年:1511704千元)[75] - 合约负债为721004千元(2023年:831076千元),法律纠纷案件的应付款项为3633千元(2023年:40000千元)[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29.568亿元,流动资产约为71.131亿元,流动负债约为67.884亿元,净流动资产约为3.247亿元[11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及借款约为10.015亿元,较去年减少约30.7%,资产负债率约为144.0%[12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共约为47.646亿元[1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以共30.532亿元资产作抵押,较去年增加[126] 现金流数据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8.64655亿元,较2023年的8.16787亿元有所增加[1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30474亿元,较2023年的1.56801亿元大幅增加[14] - 2024年贷款及借款所得款项为13,789,609千元,2023年为7,603,056千元[16] - 2024年偿还贷款及借款为14,251,901千元,2023年为8,045,561千元[16] - 2024年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扣除发行开支)为871,191千元,2023年为0千元[16]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50,293千元,2023年为1,312,183千元[1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23,295千元,2023年为282,946千元[16] 业务线收益数据变化 - 2024年销售乘用车收益为17,726,326千元,2023年为24,421,186千元[26] - 2024年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益为4,427,626千元,2023年为4,133,367千元[26]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22,153,952千元,2023年为28,554,553千元[26] - 公司2024年收益约22154.0百万元,同比减少约22.4%,其中新乘用车销售收益同比下降约27.4%,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益同比上升约7.1%[103] - 公司新乘用车销售收益约为177.26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7.4%,共售出56,930辆新车[114] - 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收入约为44.276亿元,同比上升约7.1%,服务台次共745,905台,同比下降约3.5%,毛利率同比增长6.4个百分点至60.1%[115] 成本费用数据变化 - 2024年其他收益为179,851千元,2023年为185,474千元;其他净收入2024年为4,131千元,2023年为63,626千元;两者合计2024年为183,982千元,2023年为249,100千元[31] - 2024年融资成本利息开支总额为226,590千元,2023年为274,056千元;其他融资成本2024年为12,735千元,2023年为17,106千元;总计2024年为239,325千元,2023年为291,162千元[33] - 2024年员工成本为711,084千元,2023年为869,941千元[33] - 2024年存货成本为20,330,016千元,2023年为26,255,858千元;存货撇减2024年为42,057千元,2023年为13,694千元[37] - 2024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28,943千元,2023年为250,676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146,142千元,2023年为144,298千元[37] - 2024年商誉减值亏损为943,466千元,2023年为43,519千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2024年为1,967,486千元,2023年为18,037千元[37] - 2024年合并全面收益表所得税即期税项中国所得税拨备为200,544千元,2023年为241,231千元;递延税项暂时性差额产生2024年为 - 576,229千元,2023年为 - 12,537千元;总计2024年为 - 375,685千元,2023年为228,694千元[3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634,517千元,2023年溢利为384,474千元;按相关司法权区适用税率计算的除税前亏损╱溢利名义税项2024年为 - 646,520千元,2023年为110,156千元[39] - 2024年销售成本约20592.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2.2%,主要因新乘用车销售收入下降致其销售成本同比减少约23.4%[104] - 2024年毛利约1561.0百万元,下降约24.9%,整体毛利率降至约7.0%,新乘用车销售业务毛利率降至约 - 6.2%,售后及按揭申请服务业务毛利率升至约60.1%[106] - 2024年因并购及融资产生额外非营运性开支,其中可换股债券摊销利息成本约90.8百万元,土地使用权及经销权摊销成本约153.5百万元,商誉及经销商权减值约2911.0百万元[107] - 2024年分销成本约584.7百万元,占总收益2.6%,行政开支约662.0百万元,占总收益3.0%,融资成本约239.3百万元,占总收益1.1%,三项成本总计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1.8%[108] - 2024年所得税抵免约375.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开支约228.7百万元,变化因无形资产减值转回等因素[10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3706名,较2023年的3805名有所减少;2024年员工成本约7.111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约8.699亿人民币降低[129]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2年1月14日附属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27.5亿港元(约22.48263亿元),扣除交易成本后收取现金26.89517亿港元(约21.98814亿元)[77] - 2025年1月13日发行人将按本金金额的106.9428%赎回债券持有人的全部或部分可换股债券[77] - 2022年2月23日至2027年1月3日债券持有人可行使换股权,初步转换价每股46.75港元,后调整为每股44.1764港元[79] - 2023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变动:利息开支108741千元,转换(8740)千元,购回(202053)千元,汇兑调整33901千元[81] - 2024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变动:利息开支90834千元,购回(579606)千元,汇兑调整41161千元[81] - 2024年度公司已购回本金总额为6.36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已付代价总额为6.4203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5.85968亿元),产生收益1122.7万元[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为18.73亿港元,集团将于2025年1月13日按本金额的106.9428%赎回[83][84] - 2025年1月,集团赎回及注销本金总额为18.73亿港元的所有尚未赎回可换股债券[94] - 本年度公司购回及注销本金总额6.36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占最初已发行约23.13%,总代价约6.42亿港元,可转换为14209686股股份[1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金总额18.73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尚未偿还,可按每股44.1764港元转换为42398203股股份[136] - 2025年1月13日公司赎回本金总额18.73亿港元所有尚未赎回可换股债券,资金来自内部资源及外部借款,可换股债券已注销[137]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2289万辆,同比增长5.5%;新能源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上升40.7%,市场渗透率达47.6%;豪华车销售同比下滑7.8%至274万辆[97] - 2024年豪华车市场平均折扣率达20.7%,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4S店退网数量将达4000家[98] 公司运营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