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郎(01234)

搜索文档
中国利郎(01234)公布2023年业绩 实现净利约5.3亿元 同比增长18.4% 拟每股派息18港仙
智通财经· 2024-03-18 04:56
利郎业绩表现 - 利郎2023年业绩表现良好,收入、毛利和年度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1] - 利郎主要销售额增长得益于社会活动复常,轻商务方面表现突出,营业额大幅增长[2] 利郎品牌战略 - 利郎持续强化新零售业务发展,推动品牌战略升级,引领男装时尚潮流[3] 利郎销售网络 - 利郎零售网络持续扩张,销售渠道改革取得成功,盈利能力提升[4]
中国利郎(0123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04:10
公司概况 - 利郎是中国领先的男装企业之一[3] - 利郎拥有两个品牌:LILANZ和LESS IS MORE[3] - 产品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广泛零售和分销网络中销售[3] 财务数据 - 2023年度利润为53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4%[7] - 每股基本盈利为44.30人民币,同比增长18.4%[7] - 毛利率为48.2%,较去年增长2.2个百分点[7]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70天,较去年减少25天[8]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42天,较去年减少12天[8] - 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130天,较去年增加19天[8] 业绩展望 - 集团计划在2024年增加100至200家门店,扩大零售规模和提高运营效率[26] - 集团将通过抖音直播等新零售业务,在2024年实现新零售业务增长20%以上,整体销售增长15%[26] - 集团计划将品牌推向国际舞台,拓展海外市场,丰富产品设计,拓宽收入来源[95][95] 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86] - 公司通过“利郎慈善基金会”向“晋江市文物保护基金”捐款,推动晋江古桥文化传承[87] 环保措施 - 集团通过制定生产厂房管理手册,采取一系列污染防治和减排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160] - 集团主要采用水力发电供电,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可再生能源[162] - 集团投资503万人民币在2023年建造五里厂房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减少214吨碳排放[162] 员工福利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195] - 公司建设利郎创意园,提供员工优越的休闲环境,包括健身房、游泳池等[200]
中国利郎(0123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1 08:41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國利郎有限公司收入达到人民幣1,491.1百萬元,同比增长6.7%[3]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經營利潤上升至人民幣305.4百萬元,增长3.9%[3]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每股盈利为人民幣22.6分,同比增长5.1%[3]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广告、宣传及装修开支占收入比例增加至13.6%[3]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期内保持财政稳健,现金流充足,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3港仙[5]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通过销售渠道改革,完成了以主系列的分销及代销模式、轻商务的自营模式、以及自营的电商销售模式[5]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自营的轻商务门店共计252家,代销及分销商营运的主系列门店共计2,394家,总计2,646家,期内门店净增加2家[5]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按区域划分收入,华北地区销售增长达15.1%[8]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主系列产品销售增长6.2%,褲类销售增长8.6%,配件销售下降13.2%[1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华东地区收入达到633.2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5%,同比增长11.5%[12] - 集团期内銷售及分銷开支大幅增加至398.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加82.2百万人民币[13] - 期内广告开支及装修费用增加84.8百万人民币至202.7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3.6%[15] - 期内淨利润为270.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加5.2%[16] - 每股盈利为22.6分,同比增加5.1%[17]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18] 经营模式 - 中國利郎有限公司通过销售渠道改革,完成了以主系列的分销及代销模式、轻商务的自营模式、以及自营的电商销售模式[5] - 利郎LILANZ自營店数量为252家,一级分销商65家,二级分销商750家,总店数为2,646家[22] - 利郎新零售销售同比增长2.8%,原创比例约为75%,应用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为50%[26] 产品特点 - 利郎耐洗襯衫和Polo衫采用特殊工艺,经特殊处理后仍保持平整挺括,耐洗耐穿不变形[26] - 利郎簡約男裝注重提高产品性价比,原创比例约为75%,应用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为50%[28] - 利郎簡約男裝不断提升产品个性化和款式,销售中原创比例约为75%,应用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为50%[27] 财务状况 - 期内集团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211,较去年中期减少6天[40] - 期内集团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51,较去年中期减少3天[40] - 期内集团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140,较去年中期增加49天[41] - 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38.8百万元,主要用于自动生产设施和太阳能电板[42] - 集团员工总数为3,549名,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77.0百万元[42] 股权结构 - 本公司股东胡诚初先生实际持有4,500,000股股份,占股权约0.376%[91] - 曉升國際实际持有661,500,000股股份,占股权约55.24%[94] - 銘郎投資有限公司实际持有74,905,000股股份,占股权约6.26%[95]
中国利郎(0123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6 04:00
公司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人民币1,491.1百万元,同比增长6.7%[3]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22.6分,同比增长5.1%[3] - 公司經營利潤上升至人民幣305.4百萬元,同比增长3.9%[3] - 公司期內利潤达到人民幣270.5百万元,同比增长5.2%[3] - 公司广告、宣传及装修开支占收入比例为13.6%,同比增长5.2%[3] - 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211天,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天[3] - 公司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51天,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天[3] - 公司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140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9天[3] - 公司收入按区域划分,华北地区销售增长达到15.1%[8] - 公司主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总收入的58.8%,同比增长6.2%[1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华东地区收入达到633.2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5%,同比增长11.5%[12] - 集团期内銷售及分銷开支大幅增加至398.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2.2%[13] - 期内广告开支及装修费用增加84.8百万人民币至202.7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3.6%[15] - 期内淨利润为270.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2%[16] - 每股盈利为22.6分,同比增加5.1%[17]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18] 公司产品和市场 - 利郎LILANZ在2023年6月30日共有2,646家店铺,其中252家为公司自营,其他由一级或二级分销商经营[22] - 自2023年6月30日至2023年8月初,利郎推出了耐洗衬衫和耐洗Polo衫,采用特殊工艺使其经过30次洗涤后仍保持平整挺括[23] - 利郎自营网店零售额同比增长约24%,销售新品比例提升,利润率进一步增长[24] - 利郎耐洗Polo衫获得世界纪录认证为“洗涤30次色差值最小衬衫”[26] - 利郎继续利用微信平台开店并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利用社交平台互动特点带动店铺增长并清理过季库存[26] - 利郎的原创比例约为75%,应用自家开发的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为50%[28] - 利郎主要针对25至45岁消费者,主系列在传统的三、四线市场深受欢迎[29] - 利郎輕商务系列针对20至30岁消费者,产品风格简约时尚,受到都市年轻男性消费者青睐[30] - 利郎不断提升产品的个性化和原创设计,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31] - 利郎在年轻商务推广中,演员高瀚宇出任品牌大使,演绎利郎簡約男裝设计哲学[32] 公司经营和发展计划 - 集团在2023年下半年将继续推动电商,以网店为新产品推出的重要平台[33] - 预计2023年全年零售金额增长目标为10%[34] - 集团将加强利郎会员计划,提供更多会员活动和专享优惠[36] - 集团下半年将推广品牌,重新设计标志,加强品牌形象[36] - 集团将贊助知名綜藝節目,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37] 财务状况和资金管理 - 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2,896.1百万人民币[38] - 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减少23.8百万人民币,主要是由于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38] - 集团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98.6百万人民币,主要包括存放抵押存款和定期存款[38] - 集团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422.9百万人民币,主要是银行贷款净借入[39] - 集团拥有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合共人民币230.0百万元,一年后到期的银行贷款合共人民币842.4百万元[39] - 期内集团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211,较去年中期减少6天[40] - 存货余额减少人民币92.3百万元至人民币792.8百万元,主要由于库存管理效率提升和成功清理过季库存[40] - 期内集团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51天,较去年中期减少3天[41] - 期内集团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为140天,较去年中期增加49天[41] 公司资产和负债 - 集团的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38.8百万元,主要用于添置自动生产设施和太阳能电板[42] - 集团有3,549名员工,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77.0百万元[42] - 集团非常重视招聘与培训高质素人才,提供职前及持续培训和发展机会[43] - 集团根据市场薪酬、工作量、职责、工作难度和表现等因素,为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44] - 集团根据购股权计划向员工授出合共可认购11,500,000股本公司股份之购股权,每股行使价为4.31港元[44]
中国利郎(01234)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24 04: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30.862亿元,较2021年的33.795亿元下降8.7%[6] - 2022年公司毛利14.202亿元,较2021年的14.15亿元增长0.4%[6]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5.191亿元,较2021年的5.328亿元下降2.6%[6] - 2022年公司年度利润4.481亿元,较2021年的4.681亿元下降4.3%[6] - 2022年公司毛利率46.0%,较2021年的41.9%增长4.1个百分点[6]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率16.8%,较2021年的15.8%增长1.0个百分点[6] - 2022年公司净利润率14.5%,较2021年的13.9%增长0.6个百分点[6] - 2022年集团年度收入同比下降8.7%,至30.862亿元人民币[11][16] - 2022年净利润按年下跌4.3%,至4.481亿元人民币[11][16] - 2022年每股盈利为0.3742元人民币,按年减少4.3%[11][16] - 公司年内整体收入减少8.7%至30.862亿元,全年总零售额同比下跌约6.0%,主系列营业额下跌6.8%,轻商务营业额下跌16.0%[17] - 销售成本同比减少15.2%至16.66亿元,毛利率为46.0%,同比增加4.1个百分点[21] - 其他收入净额为7150万元,中国地区政府补助为5790万元,均较去年减少[22] - 销售及分销开支轻微减少360万元至7917万元,占总收入25.7%,较去年上升2.1个百分点[23] - 行政开支为1789万元,占总收入比增加至5.8%,金额较去年增加720万元[24] - 年内所得税有效税率为18.1%,较去年增加1.5个百分点[25] - 年内净利润为4.481亿元,下跌4.3%,净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14.5%[26] - 2022年已抵押银行存款为28120万元,2021年为1210万元[43] - 2022年银行定期存款为65000万元,2021年无[4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6010万元,2021年为157160万元[43] - 2022年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89130万元,2021年为158370万元[43] - 2022年集团定期存款共85000万元,2021年无;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99.8%以人民币计值[4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一年内到期银行贷款2.495亿元(2021年12月31日:7260万元),一年后到期银行贷款1.87亿元(2021年12月31日:无)[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减少6.11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6.537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1.751亿元,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净额9040万元[44] - 总存货结余减少860万元至8.851亿元,2022年12月31日存货拨备总额1.155亿元[46]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亏损拨备2330万元[47]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结余增加1.444亿元至5.798亿元[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4590万元,无重大或然负债[49] - 股息派發前2022年度利潤4.48061亿元人民币转拨至储备,2021年为4.68127亿元人民币[153] - 2022年集团慈善捐款为213.9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397万元人民币[154]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0.8619亿元,2021年为33.7948亿元[193]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4.20215亿元,2021年为14.15005亿元[193]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为5.19058亿元,2021年为5.32753亿元[193] - 2022年公司除税前利润为5.46786亿元,2021年为5.61217亿元[193] - 2022年公司年度利润为4.48061亿元,2021年为4.68127亿元[193] - 2022年公司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4.47439亿元,2021年为4.63035亿元[193]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37.42分,2021年为39.09分[193]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7.0595亿元,2021年为17.35218亿元[194]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7.71751亿元,2021年为32.72536亿元[194]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为37.82231亿元,2021年为36.73388亿元[194] - 2021年年度利润468,127千元,年度其他全面收益 -5,092千元,年度全面收益总额463,035千元[195] - 2022年年度利润448,061千元,年度其他全面收益 -622千元,年度全面收益总额447,439千元[195] - 2021年末权益总额3,673,388千元,2022年末权益总额3,782,231千元[195] - 2022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738,956千元,已付税项 -85,265千元,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653,691千元[196]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1,175,068千元[196]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90,433千元[19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 -611,810千元,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571,619千元,年末960,114千元[196] - 2021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698,851千元,已付税项 -100,302千元,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598,549千元[196]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280,045千元[196] - 2021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482,916千元[196] 公司运营周转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95天,较2021年的145天增加50天[6] - 2022年公司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54天,较2021年的217天减少163天[6] - 2022年公司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111天,较2021年增加79天[6] - 2022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95天,较2021年增加50天;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54天,较2021年减少3天;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111天,较2021年增加32天[45] 公司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决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港仙,特别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11][1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及特别末期股息,合共派息额约1.486亿元[27] - 2022年9月22日已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与2021年相同[153] - 董事建议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9港仙(2021年:11港仙),特别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2021年:5港仙)[153] 公司店铺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2年底,集团有2644家店铺,较2021年底少89家[11][16] - 2023年集团目标店铺净增长约100家[13] - 2023年总店铺预计净增加100家[41] - 2022年完成约50家门店优化,2023年计划优化100家以上[30] - 2022年完成约300家现有门店装修整改,2023年计划为约400家门店进行同类整改[30] - 2022年12月底“LILANZ”全国零售店共2644家,净减少89家,总面积约403,703平方米,较去年底减少0.1%[30] - 2022年12月底购物中心店835家,占店铺总数约31.6%,约占总面积33.9%;奥特莱斯店55家[30] - 2022年主系列净关49家,轻商务净关40家,门店减少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30] - 2023年计划装修400家现有主系列第七代店铺[42] 公司业务线销售数据变化 - 2022年零售市场受疫情影响,集团零售额减少0.4%,但新零售业务开始录得纯利[11] - 上衣销售额占总收入63.2%,减少5.2%;裤类占20.7%,减少2.3%;配件销售下降13.9%[17] - 华东、中南、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地区销售额分别下跌5.3%、9.0%、1.7%、17.2%、19.5%、14.9%[18][19] - 2022年线上渠道零售额减少0.4%,毛利因出售较多高单价新产品而大幅提升,新零售业务开始录得纯利[34] 公司市场活动与业务发展 - 集团在2022年6.18电商购物节推出裤类爆款产品,双11电商节推出极致单品拒水羽绒[11][16] - 集团在2022年促成约50家门店搬迁至一、二线市场优越位置[11] - 集团品牌推广活动获多个奖项,包括2022秋冬广告片获中国国际广告节年度内容营销案例,再度荣登赢商网百强榜[38] - 集团预计投入不低于500万元开展2022 - 2027年少年美育公益计划[39] 公司供应链与分销商数据变化 - 2022年销售产品中原创比例约75%,应用集团开发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50%[35] - 2022年一级分销商从69家减至65家,二级分销商从733家增至735家[32] 公司ESG相关情况 - 公司设立ESG管治架构和工作小组,由董事会副主席任组长[58] - 公司通过多种形式与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方沟通[59][60] - 本年度开展ESG重要议题在线问卷调查[61] - 识别出20项与公司相关的重要性议题[62] - 筛选确认出10项重要性较高的议题[62] - 报告期内公司排放化学废液181.5升,达成2022年度排放200升以内的目标[67] - 2022年锅炉总废气排放量为0.72吨,2021年为0.84吨,2020年为0.65吨[69] - 2022年边角料产生量为196.44吨,2021年为196.33吨,2020年为244.86吨[69] - 2022年废铁产生量为1.78吨,2021年为1.28吨,2020年未披露[69] - 2022年纸皮产生量为48.42吨,2021年为56.78吨,2020年未披露[69] - 公司重要性评估议题包括员工待遇、人权及劳动权益、健康与安全等[64] - 公司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运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已覆盖利郎创意园、利郎工业园及所有员工[65] - 公司制定生产厂房管理手册,采取防污减排措施,从源头减排[66] - 公司针对面料检测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定内部规章制度[67] - 公司提倡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使用[67] - 2022年五里厂房用电用量6509388千瓦时,密度15.79千瓦时/人民币千元;总部用电用量10831080千瓦时,密度6.41千瓦时/人民币千元;物流园用电用量8438004千瓦时,密度0.50千瓦时/人民币千元[71] - 2022年五里厂房天然气用量306155立方米,密度0.74立方米/人民币千元;总部天然气用量2137695立方米,密度0.13立方米/人民币千元[71] - 2022年五里厂房用水用量89179立方米,密度0.22立方米/人民币千元;总部用水用量2335966立方米,密度0.14立方米/人民币千元;物流园用水用量41653立方米,密度0.02立方米/人民币千元[71] - 2022年五里厂房包装物用量1256吨,密度0.74千克/人民币千元[71] - 公司部分牛仔裤产品洗水过程采用新技术,平均减少约20%耗水量[73] - 物流园于2022年9月开始投入营运,此前外购电力用于前期工程[72] - 总部2022年天然气用量上升,因搬迁后餐饮区及车间用电改天然气[72] - 总部2022年用水上升,因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地下水管漏水[72] - 公司自2015年部分产品选可生物降解竹纤维作面料,2020年春夏季推环保牛仔裤系列[73] - 公司为应对气候变化调整产品组合,增加非季节性产品比例,减少严寒天气外衣比例[75] 公司员工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雇员数为3689人,离职率为16%[77] - 集团男性雇员1213人,离职率20%;女性雇员2476人,离职率13%[77] - 16至24岁雇员441人,离职率29%;25至40岁雇员2323人,离职率15%;41至59岁雇员905人,离职率10%;60岁以上雇员20人,离职率25%[77] - 中国内地雇员3687人,离职率
中国利郎(01234)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7 04:0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30.862亿元,同比下降8.7%[6] - 2022年公司毛利14.202亿元,同比增长0.4%[6]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5.191亿元,同比下降2.6%[6] - 2022年公司年度利润4.481亿元,同比下降4.3%[6] - 2022年公司毛利率46.0%,同比增加4.1个百分点[6]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率16.8%,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6] - 2022年公司净利率14.5%,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6] - 2022年公司年度收入同比下降8.7%至人民币30.862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4.481亿元,每股盈利为人民币37.42分,分别按年下降4.3%[25] - 年内整体收入减少8.7%至30.862亿元,总零售额同比下跌约6.0%[30] - 销售成本同比减少15.2%至16.66亿元,毛利率为46.0%,同比增加4.1个百分点[34] - 其他收入净额为7150万元,中国地区政府补助为5790万元,补贴收入减少[35] - 销售及分销开支轻微减少360万元至7.917亿元,占总收入25.7%,较去年上升2.1个百分点[36] - 广告及装修开支增加5970万元至4.017亿元,占总收入13.0%,较去年上升2.9个百分点[37] - 行政开支为1.789亿元,占总收入比增加至5.8%,金额较去年增加720万元[39] - 年内净利润为4.481亿元,下跌4.3%,净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14.5%[39] - 2022年底已抵押银行存款2.812亿元,2021年为0.121亿元[66] - 2022年底银行定期存款6.5亿元,2021年为0[66] - 2022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601亿元,2021年为15.716亿元[66] - 2022年底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18.913亿元,2021年为15.837亿元[66] - 2022年底拥有定期存款合计8.5亿元,2021年底为0[66]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751亿元[6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一年内到期银行贷款2.495亿元(2021年12月31日:7260万元),一年后到期银行贷款1.87亿元(2021年12月31日:无)[67] - 2022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9040万元,包括支付股息3.409亿元、已付租赁租金本金及利息9550万元,减银行贷款借贷净额3.612亿元[6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减少6.11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额6.537亿元,除税前利润5.468亿元[68] - 2022年总存货结余减少860万元至8.851亿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结余增加1.444亿元至5.798亿元[71][72] - 2022年12月31日按存货拨备政策作出拨备总额1.155亿元[73] - 集团目标派息率为年度利润的45% - 55%,2022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总额4590万元[75] - 2022年12月31日,总额2.812亿元(2021年:1210万元)银行存款已抵押[7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3689名员工,年内员工成本约3.474亿元(2021年:3.705亿元)[79] 公司店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2644家店铺,较2021年底少89家[12] - 截至2022年底,集团自营轻商务门店251家,主系列店铺2393家,合计2644家,同比净减少89家[25] - 截至2022年12月底,零售门店总面积约为403,703平方米,较去年底减少0.1%[42] - 2022年12月底,购物中心店有835家,占店铺总数目约31.6%,约占总店铺面积33.9%;奥特莱斯店有55家[43] - 2022年12月底,“LILANZ”于全国共有2,644家零售店,年内净减少89家,其中主系列净关49家,轻商务净关40家[46] - 2023年公司目标店铺净增长约100家,目标总零售金额增长一成以上[19] - 2023年总店铺预计净增加100家[60] - 2023年全年总零售金额增长目标为10%以上[61] - 2022年已完成优化约50家门店,2023年计划优化100家以上门店;2022年完成约300家现有门店的装修整改,2023年计划为约400家门店进行同类整改工程[45] - 2023年计划装修400家现有门店[63] 公司业务推广与产品销售情况 - 公司促成约50家门店搬迁至一、二线市场优越位置[13] - 尽管零售额减少0.4%,但毛利因产品销售单价提升及增加新品销售比例而大幅提升,新零售业务开始录得纯利[16] - 公司将以网店为推出新产品的桥头堡,深耕“线上卖货、线下发货”模式推动电商业务增长[19] - 公司将加强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平台推广,展示更时尚活力的品牌形象[20] - 公司推出拒水羽绒、冰凤梨衫等产品,销售成绩理想[14] - 公司创作虚拟人励Li推广产品,与韩寒、高瀚宇等合作进行品牌推广[16] - 各区域销售有不同程度变化,华东下跌5.3%、中南下跌9.0%、西北下跌1.7%、华北下跌17.2%、东北下跌19.5%、西南下跌14.9%[27][28][29][33] - 按产品划分,上衣销售额减少5.2%,占总收入63.2%;裤类销售额减少2.3%,占20.7%;配件销售下降13.9%[31] 公司库存与物流情况 - 2022年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95天,2021年为145天[6] - 公司库存管理工作见成效,新物流园投入运作后库存控制及物流配送效益提升[15] - 2022年集团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95天,较去年增加50天;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54天,因约40%主系列店铺转代销模式周转天数减少;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111天[69] - 2021年销售成本因计提存货拨备1.222亿元上升,2022年12月31日按应收账款拨备政策作出亏损拨备2330万元[70] - 截至2022年12月底,库存拨备合共为人民币1.155亿元[50] 公司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维持稳定派息比率[2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合共派息约1.676亿港元(约1.486亿元)[40] 公司研发与创新情况 - 年内销售产品中,原创比例约为75%,其中应用集团开发的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50%[50] - 集团研发部门现约有350人[55] - 2022秋冬“一路有型、快慢有度”广告片获中国国际广告节2022广告主盛典•年度内容营销案例[55] - 2022年获得18件新产品及技术专利[143] 公司公益活动情况 - 2022 - 2027年少年美育公益计划预计投入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57] - 2022年3月18日决定向泉州抗疫一线捐赠现金和物资[155] - 2022年6月14日公司携手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举办少年美育计划进校园公益活动,走进龙岩市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156] - 2022年9月9日公益日上午公司围绕少年美育计划召开公益课程,员工积极参与[157] - 报告期内慈善捐赠共213.9万元,其中捐赠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163.4万元、晋江慈善基金会50万元、赞助泉州轻工职业学院迎新晚会5000元[153] - 2022年是公司与真爱梦想携手支持中国儿童素养教育的第五年,也是第二个公益月[156] 公司ESG相关情况 - 集团设立ESG管治架构和工作小组[85][86] - 公司通过多元化形式与利益相关方沟通[88][90] - 本年度开展ESG重要议题在线问卷调查[91] - 识别出20项与利郎相关的重要性议题[92] - 筛选确认出10项重要性较高的议题[91] - 重要议题包括员工待遇、人权及劳动权益等[94][95] - 公司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减少排放[87] - 公司重视员工权益,保障健康安全并注重人才培养[87] - 报告期内公司排放化学废液共181.5升,达成2022年度排放200升以内的目标[106] - 2022年锅炉总废气为0.72吨,2021年为0.84吨,2020年为0.65吨[109] - 2022年边角料无害废弃物为196.44吨,2021年为196.33吨,2020年为244.86吨[109] - 2022年废铁无害废弃物为1.78吨,2021年为1.28吨[109] - 2022年纸皮无害废弃物为48.42吨,2021年为56.78吨[109] - 公司自2017年9月起使用天然气取代煤作为五里厂房的锅炉烧水燃料以提供蒸汽整烫衣服,大幅减低了废气排放[104] - 公司自2015年底,总部及五里厂房均已改用LED灯照明[110] - 公司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运作,建立并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已覆盖利郎创意园、利郎工业园及所有员工[103] - 公司制定生产厂房管理手册,规定防污减排措施,从源头减排[104] - 2022年五里厂房用电用量6,509,388千瓦,密度15.79千瓦/人民币千元;总部用电用量10,831,080千瓦,密度6.41千瓦/人民币千元;物流园用电用量8,438,004千瓦,密度0.50千瓦/人民币千元[114] - 2022年五里厂房天然气用量306,155立方米,密度0.74立方米/人民币千元;总部天然气用量2,137,695立方米,密度0.13立方米/人民币千元[114] - 2022年五里厂房用水用量89,179立方米,密度0.22立方米/人民币千元;总部用水用量2,335,966立方米,密度0.14立方米/人民币千元;物流园用水用量41,653立方米,密度0.02立方米/人民币千元[114] - 2022年五里厂房包装物用量1,256吨,密度0.74千克/人民币千元[114] - 公司部分牛仔裤产品洗水过程采用新技术,平均减少约20%耗水量[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雇员数3,689人,离职率16%[127] - 2022年男性雇员1,213人,离职率20%;女性雇员2,476人,离职率13%[127] - 2022年16至24岁雇员441人,离职率29%;25至40岁雇员2,323人,离职率15%;41至59岁雇员905人,离职率10%;60岁以上雇员20人,离职率25%[127] - 2022年中国内地雇员3,687人,离职率16%;香港雇员2人,离职率0[127] - 2022年因工作关系死亡人数为0,工伤总人数为0,因工伤损失工作天数为0,因不符合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而被罚款或起诉次数为0[136] - 2022年雇员总受训时数为28,006[138] - 2022年首席级管理层受训比例为12.5%,平均受训时数为12.5[138] - 2022年高级管理层受训比例为50.0%,平均受训时数为29.0[138] - 2022年中级管理层受训比例为68.9%,平均受训时数为61.6[138] - 2022年一般员工受训比例为16.1%,平均受训时数为1.8[138] - 2022年男性受训比例为27.5%,平均受训时数为12.5[138] - 2022年女性受训比例为18.1%,平均受训时数为5.2[138] - 约占50%原材料总采购的供应商已取得ISO14000认证[140] - 公司共有约273家外包生产、原材料及分包加工供应商,其中境外供应商约8家[142] - 报告期内无监管部门或消费者有关产品安全的投诉,无因产品安全与健康理由的产品回收[147] - 报告期内无重大电脑系统或网络安全事故[148] - 报告期内无涉及贪污舞弊的诉讼案件,无员工涉嫌贪污舞弊的投诉[152] - 集团经营活动产生有限的温室气体排放,面料检测实验室有极少部分化学品用于检测,相关有害废弃物经第三方收集及处理[159][160] - 集团每年根据产量情况制定能耗目标和用水目标,并继续观察监管变动[168][169] - 集团过去三年没有因公亡故的事故[179] - 环境范畴涉及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气候变化等层面及相关关键绩效指标[158][159][160][161][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 - 社会范畴涉及雇佣、健康与安全、发展与培训、劳工准则等层面及相关关键绩效指标[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 - 环境范畴中排放物层面有关于废气、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及遵守法规资料的披露要求[158] -
中国利郎(01234)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26 04:0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3.2%至人民币13.978亿元[4] - 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至人民币13.978亿元[11] - 收入为1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33] - 期内净利润下降5.3%至人民币2.57亿元[4]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4.5%至人民币2.939亿元,经营利润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21.0%[13] - 净利润同比下降5.3%至人民币2.57亿元,净利润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至18.4%[13] - 经营利润为2.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33] - 期内利润为2.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33]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2.57亿元,同比下降5.3%(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71亿元)[52]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5.3%至人民币21.5分[4] - 每股基本盈利为21.5分,同比下降5.3%[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257007千元,同比下降5.3%[51] 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 - 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8.7%[4] - 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8.7%[12] -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21.0%[4] - 净利润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18.4%[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人民币120万元至人民币3.162亿元,占收入比例下降0.8个百分点至22.6%[12]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25.2%至59139千元[48] - 员工成本总额人民币1.754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725亿元略有增加[28]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2021年的人民币3,933千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4,102千元,增长4.3%[78] 各地区收入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增长8.5%至人民币5.68亿元,占总收入40.6%[10][11] - 中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6%至人民币3.471亿元,占总收入24.8%[10][11] - 西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6.4%至人民币1.42亿元,占总收入10.2%[10][11] 产品线表现 - 上衣类产品销售额增长10.2%,占总收入58.6%[10] - 裤类产品销售额增长0.8%,占总收入23.8%[10] - 轻商務系列毛利率因產品加價率提高而有所提升[20] 门店和渠道表现 - 主系列代销模式店铺数量为920家,占总店数39%[9] - 门店净减少106家至2,627家[9] - 总零售店数量从2,733家减少至2,627家,净减少106家,总店铺面积减少2.6%至393,597平方米[14] - 主系列店铺净关闭73家,轻商务店铺净关闭33家,华东地区因疫情受影响最严重[14] - 购物商场店数量从852家减少至818家,占门店总数31.1%[15] - 自营店数量从290家减少至257家[17] - 一级分销商数量从69家减少至65家,二级分销商从733家减少至720家[16][17] - 华区店铺数量从784家减少至727家,期内关店80家[15] - 网店零售额同比轻微增加1%[19] - 主系列約40%店舖採用代銷模式輕商務店及網店以自營模式營運[24] 库存和周转效率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去年同期的208天增加至217天[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217天,较去年同期208天增加9天[27][28]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从去年同期的69天减少至54天[5]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54天,较去年同期69天减少15天[27][28] - 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91天,较去年同期93天减少2天[27][28] - 存货结余减少人民币6750万元至人民币8.262亿元[28] - 存货为8.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34] - 存货总额下降至人民币8.26亿元,同比减少7.6%(2021年末为人民币8.94亿元)[57] - 已出售存货账面值及存货撇减合计为人民币7.16亿元,同比增长4.8%(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6.83亿元)[59] - 库存拨备为人民币1.147亿元[18] - 春夏季产品售罄率下降约10%[18] - 存货撇减金额大幅增加至35786千元,同比增长591.3%[48]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人民币20.276亿元,较2021年末的人民币15.837亿元增长28.0%[25] - 已抵押银行存款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464亿元,较2021年末的人民币1210万元增长1937.0%[25][28]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人民币2.467亿元[25]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00%至246708千元[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5.043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大幅增加至504264千元,同比增长222.7%[4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367779千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351634千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1681172千元,较期初增长7%[43] - 银行及手头现金总额增至人民币20.28亿元,同比增长28.0%(2021年末为人民币15.84亿元)[65] 借款和债务 - 银行贷款总额显著增加,一年内到期贷款人民币4.632亿元,一年后到期贷款人民币1.835亿元[26] - 银行贷款总额为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显著[34] - 银行贷款总额大幅增加至人民币6.47亿元,同比增长790.2%(2021年末为人民币7262万元)[66] - 银行借款大幅增加至575500千元,去年同期仅16652千元[43] 资产和投资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至人民币14.22亿元,同比增长30.0%(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10.94亿元)[54]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下降至人民币2.61亿元,同比减少8.9%(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86亿元)[56] - 投资物业账面净值下降至人民币1.17亿元,同比下降2.8%(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1.20亿元)[55] - 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后为人民币4.50亿元,同比下降7.1%(2021年末为人民币4.84亿元)[60] - 资产净值为3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4] - 资本承担总额人民币1.381亿元,主要用于物流中心建设[28] - 公司收购利郎创意园物业代价为人民币205,000千元[79] 应付账款和租赁负债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从2021年底的人民币435,423千元下降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287,152千元,降幅达34.0%[67]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从2021年底的人民币156,824千元增加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185,005千元,增长18.0%[67] - 租赁负债现值从2021年底的人民币161,251千元下降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153,233千元,降幅5.0%[70] 股息和分配 - 已批准上一年度股息为1.63亿元人民币[41] - 应付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从2021年的人民币188,548千元下降至2022年的人民币112,268千元,降幅40.5%[73] - 应付过往财政年度特别末期股息从2021年的人民币79,388千元下降至2022年的人民币51,031千元,降幅35.7%[73] 研发和产品创新 - 产品原創比例維持約70%並在2022年夏季進一步提高至約75%[20] - 公司研發部門共有約522人負責產品設計和物料開發[20] 物流和运营 - 新物流園採用智能系統目標於2022年9月前開始整體營運[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销售同比仅轻微增长3.2%,主要受疫情影响[14] - 2022年全年總零售金額增長目標由10%以上修訂為單位數增長[24] - 2022年全年淨開店目標由增加50至150家修訂為與去年持平下半年計劃增加約100家店舖[24] - 計劃每季度推出環保產品系列響應國家碳中和目標[24] - 6.18電商購物節期間在網店率先推售新產品並計劃在雙11推出獨特極致單品[24] 减值亏损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6775千元,去年同期为零[48] - 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4358千元,去年同期为零[48] 资本承担 - 已订约资本承担从2021年底的人民币108,760千元下降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75,916千元,降幅30.2%[77] - 已授权但未订约资本承担从2021年底的人民币63,112千元下降至2022年6月的人民币62,152千元,降幅1.5%[77]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 - 晓升国际持有公司661,5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55.24%[85] - 铭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4,90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6.26%[85] - 王冬星、王良星、王聪星各自直接持有公司22,950,000股股份,各占1.917%[81] - 王冬星、王良星、王聪星各自通过晓升国际持有26.289%权益[81][82][83] - 蔡荣华直接持有公司1,810,000股股份,占0.151%[81] - 蔡荣华通过全权信托持有公司7,200,000股股份,占0.601%[81] - 蔡荣华通过佳发国际持有晓升国际8.247%权益[81][83] - 胡诚初直接持有公司4,500,000股股份,占0.376%[82] - 胡诚初通过晓升国际持有5.155%权益[82][83] - 潘荣彬直接持有公司3,171,000股股份,占0.264%[82] - 公司于2020年7月3日授出总计11,5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4.31港元[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雇员购股权数量由10,217,000份减少至9,880,000份,注销337,000份[88] - 公司执行董事亲属及关联人共获授1,283,000份购股权,包括陈维进433,000份、王俊宏350,000份、王智勇350,000份及陈志梅150,000份[88][89] - 所有购股权行使期为授出日期后两年至十年间,分阶段行使[90] - 购股权计划中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从年初的11,500,000股减少至11,163,000股,减少337,000股[75]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2022年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及审核委员会审阅[9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系统[92] - 公司确认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91] - 2022年9月8日至9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用于确定中期股息及特别中期股息资格[9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97,484,919股(截至2022年6月30日)[96] 社会责任和捐赠 - 公司捐贈現金人民幣500萬元和物資支援泉州抗疫一線[22]
中国利郎(01234)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25 04: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26.1%至人民币33.795亿元[7] - 年度收入同比增加26.1%至人民币33.795亿元[21] - 收入同比增长26.1%至33.79亿元人民币[187] - 毛利同比增长17.5%至14.15亿元人民币[187] - 净利润同比下降16.0%至人民币4.681亿元[7]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8.2%至人民币5.328亿元[7] - 经营利润减少人民币118.6百万元至人民币532.8百万元,若撇除存货拨备则增加人民币3.6百万元[31]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8.2%至5.33亿元人民币[187] - 年度利润同比下降16.0%至4.68亿元人民币[187] - 净利润为人民币468.1百万元,减少16.0%,净利润率下降6.9个百分点至13.9%[34] - 年度利润为人民币468,127,000元[147] - 年度利润为人民币468,127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557,242千元下降16.0%[189]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16.0%至39.09分[7]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39.09分,下降16.0%[34]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6.0%至39.09分[1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下降3.0个百分点至41.9%[8] - 毛利率为41.9%,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扣除存货拨备影响后毛利率为45.5%[26] - 经营利润率下降8.5个百分点至15.8%[8] - 经营利润率下降8.5个百分点至15.8%,若撇除存货拨备为19.4%,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31] - 销售成本同比增加33.0%至人民币19.645亿元[26]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61.7%至人民币795.3百万元,占总收入23.5%,较去年扣除库存回购拨备前收入占比增加7.5个百分点[28] - 广告开支及装修补贴增加人民币25.9百万元至人民币301.3百万元,占总收入8.9%[28]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71.3百万元,较去年增加人民币62.9百万元,占销售比增加至5.1%[29] - 员工成本总额约人民币370.5百万元(2020年:人民币281.5百万元)[59]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31.6%[59] - 以股份为基础的股权结算开支为人民币3,302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765千元增长87.1%[1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网店转自营后线上零售额增长约20%至人民币500百万元[14] - 上衣类产品占收入62.4%,鞋类产品销售同比下降6.5%[21] - 网上销售额达到约人民币5亿元,较2020年增长20%[41] - 原创产品销售比例提升至约77%[42] - 使用公司开发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约50%[42] - 研发团队规模约440人[42] - 轻商务系列毛利率因产品加价率提高而有所提升[42] - 公司因停止发展专业体育鞋类产生一次性拨备人民币59.2百万元[14]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销售同比增长29.4%,贡献总收入41.5%[22][25] - 中南地区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2%[22][25] 门店和渠道表现 - 公司主系列40%门店转型为加盟店,总计966家门店完成转型[14] - 门店总数2,733家,同比净减少28家[21] - 零售门店总数净减少28家至2,733家,总店铺面积增加1.3%至404,020平方米[36] - 购物商场店数目增至852家,占总店铺数目31.2%,占总店铺面积33.1%[36] - 一级分销商从90家减少至69家,二级分销商从747家减少至733家[38] - 主系列店舖转代销模式后回购库存人民币3.9亿元,其中68%在年内重新销售确认收入人民币2.6亿元[21] - 电商渠道开始采用“线上卖货、线下发货”的新模式[46] - 公司自设工厂增加七条生产线以支持电商特别款生产[41] 营运资金周转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减少23天至145天[8]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减少44天至57天[8] - 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减少36天至79天[8] - 公司全年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降至57天,年底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降至46天[14]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168天降至145天[50][51]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从101天降至57天[50][52] - 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从115天降至79天[50][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目标总零售金额定为增长10%以上[15] - 公司计划2022年店铺净增长约50至150家,重点布局购物商场及奥特莱斯[15] - 新物流园第一期目标于2022年5月前开始运营,采用智能系统加强库存控制[16] - 2022年零售总额增长目标设定为不少于10%[46] - 2022年店铺总数预计净增加50至150家[46] - 2022年电商销售增长目标设定为不少于10%[46]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人民币167.3百万元至1,571.6百万元[48][49]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698.9百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561.2百万元[49]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280.0百万元,资本开支人民币314.5百万元[49]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482.9百万元,支付股息合计人民币446.5百万元[49] - 未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72.6百万元[48] - 资本承担总额人民币171.9百万元,主要用于新总部装修及物流中心建设[58] - 经营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98,549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773,295千元下降22.6%[190] - 已付税项为人民币100,302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54,538千元下降35.1%[190]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付款为人民币302,138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225,000千元增长34.3%[190] - 已派付股息为人民币446,474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521,222千元下降14.3%[1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年末为人民币1,571,619千元,相比年初的人民币1,738,934千元下降9.6%[190] - 银行贷款所得款项为人民币72,620千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335,000千元下降78.3%[19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存货计提拨备人民币1.222亿元[13] - 存货增加人民币226.7百万元,因40%主系列店铺转为代销模式[49][51] - 存货同比增长34.0%至8.94亿元人民币[18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9.6%至15.72亿元人民币[188] - 资产净值同比增长0.5%至36.73亿元人民币[188] - 银行贷款从零增加至7260万元人民币[188]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同比下降16.0%至8.70亿元人民币[188] - 权益总额于2021年末为人民币3,673,388千元,相比2020年末的人民币3,653,525千元增长0.5%[189] 股息分派 - 公司末期股息每股11港仙(2020年:19港仙),特别末期股息5港仙(2020年:8港仙)[14] - 中期股息每股13港仙及特别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147]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11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147] 宏观市场环境 - 2021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1%至人民币114.3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17] - 2021年12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长放缓至1.7%[17]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净额为人民币8,920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收入人民币7,500万元[27] - 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损失人民币5,092千元,相比2020年收益人民币9,461千元下降153.8%[18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5] - 全体董事2021年接受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别包括A类(课程/研讨会)和B类(网络广播)[10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赖世贤任职超过9年,将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重选[111] - 公司2021年已完全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104]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以确保制衡[110]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提交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1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2次会议[113] - 薪酬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1次会议[114]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1次会议[115]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3名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1次会议[117] - 董事会定期每季度举行会议,提前14天通知,提前3天发送议程[118] - 2021年董事会会议次数:王冬星10次、王聪星10次、王良星7次、蔡荣华7次、胡诚初7次、潘荣彬7次[120] - 2021年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吕鸿德2次、聂星2次、赖世贤2次[120] - 2021年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赖世贤1次、聂星1次、王聪星1次[120] - 2021年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吕鸿德1次、聂星1次、王冬星1次[120] - 2021年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次数:王冬星1次、王聪星1次、潘荣彬1次[120] - 公司董事会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无其他执行董事出席[121]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每年进行检讨以确保有效性[127] 高级管理人员 - 王冬星担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负责整体业务发展和策略规划[135] - 王良星担任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企业发展和高管任命建议[135] - 王聪星负责管理公司财务及信息技术事务[137] - 蔡荣华负责公司产品研发和主要供应商协商[137] - 胡诚初负责公司品牌管理及公共关系事务[137] - 所有执行董事均在中国男装行业拥有20-30年以上经验[135][137] - 公司执行董事潘荣彬拥有中国男装行业逾20年管理经验[13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吕鸿德博士为台湾中原大学企业管理学系教授[13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聂星拥有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0] - 公司首席财务官岑嗣宗拥有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141] - 公司生产管理中心总监施美芽于1998年加入集团[141] - 公司集团战略发展中心总监章宇峰拥有上海财经大学贸易经济学士学位[141] - 公司财务总监庄志函拥有厦门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2] - 公司团体定制部总监陈维进于2004年加入集团[142] - 公司品牌LILANZ财务总监黄明海于1995年加入集团[142]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董事王冬星持有本公司22,950,000股股份,占比1.917%[156] - 董事王良星持有本公司22,950,000股股份,占比1.917%[156] - 晓升国际持有中国利郎661,5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55.24%[159][162] - 铭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利郎74,90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6.26%[159][162] - 晓升国际的股权结构为:王冬星、王良星、王聪星各持有26.289%,佳发国际有限公司持有8.247%,茂宝环球有限公司持有5.155%,潘荣彬持有3.093%,陈维进持有2.062%,王巧星持有1.031%,许天民、王翠榕、王惠榕各持有0.515%[158][162] - 佳发国际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由Vistra Trust (Singapore) Pte. Limited作为不可撤销全权信托的受托人持有,信托由蔡荣华先生设立,受益人为蔡先生及其家族成员[158][162] - 蔡荣华先生通过佳发国际有限公司持有7,200,000股中国利郎股份及800股晓升国际股份[158] - 根据购股权计划,任何12个月内向每名承授人授出的购股权可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67]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其联系人士授出购股权,若在12个月内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1%或总值超过5,000,000港元,须经股东大会事先批准[167] - 购股权计划自2019年4月23日起有效十年[167]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2021年12月31日未持有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的权益或淡仓[160] - 根据2019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119,748,491股,相当于公司2019年4月23日及报告期末已发行股份的10%[168] - 任何财政年度因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过年度初已发行股份的5%[168] - 所有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的30%[168] - 2020年7月3日向高级管理层及雇员授出11,500,000股股份,行使价为每股4.31港元[169] - 授出当日公司股份收市价为4.31港元,前五日平均收市价为4.23港元[1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行使购股权公平值总额为人民币9,241,000元[173] - 假设所有未行使购股权获行使,公司可收取所得款项49,565,000港元[173] - 高管陈维进持有433,000份购股权,行使价4.31港元[170] - 雇员群体合计持有10,217,000份购股权,行使价4.31港元[170] - 购股权行使期最长不超过十年,最短需等待两年后方可行使[172][173] 审计和会计政策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涉及分销商和代销商销售男装产品[17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列账,差额作为存货撇减处理[180] - 存货估值涉及重大判断,需预测不同渠道销售金额和折扣[180] - 公司每月接收代销商交易金额确认书以确认收入[179] - 存货拨备政策考虑账龄模式、正常价及折扣价销售记录[180] - 向分销商销售在交付至指定地点时确认收入[179] - 向代销商销售在终端用户购买时确认收入[179] - 存货估值需评估促销活动对过季库存销售的影响[180] - 收入确认存在管理层为达到目标而操控时间的风险[179] - 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涉及不确定因素和预测[180] - 自建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包括物料成本、直接工资、拆卸及移除初步预计成本及适当比例生产费用和借貸成本[194] - 位于租赁土地的自用楼宇折旧按未届满租赁期或自完成日起不超过40年(以较短者为准)计算[194] - 租赁装修折旧期为5年或剩余租期(以较短者为准)[194] - 投资物业折旧按未届满租赁期或自完成日起不超过40年(以较短者为准)计算[196] - 土地使用权折旧期为50年[198] - 租赁作自用的物业使用权资产折旧期为1至5年[198] - 短期租赁(12个月或以下)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可选择不资本化[197] - 资本化租赁负债按租赁期内应付付款现值确认,使用隐含利率或增量借贷利率贴现[197]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始金额、前期付款、初始直接成本及拆除成本现值[198] - 租赁负债重新计量情形包括指数/利率变动、剩余价值担保估计变动或购买/扩展/终止选择权重新评估[198] 企业社会责任(ESG)和员工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福建省晋江市总部及五里厂房等设施[62] - 公司设立由高级管理层领衔的ESG工作小组[64] - 利益相关方沟通方式包括公司内联网、股东大会及客户意见调查等[66] - 锅炉总废气排放量为0.84吨[74] - 无害废弃物边角料产生量为196.33吨[74] - 废铁产生量为1.38吨[74] - 纸皮产生量为56.78吨[74] - 边角料同比2019年减少45.4%(2019年359.48吨)[74] - 边角料同比2020年减少19.8%(2020年244.86吨)[
中国利郎(01234)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8-27 04: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23.9%至人民币13.543亿元[4]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3.9%,从人民币1093.3百万元增至1354.3百万元[11] - 收入同比增长23.9%至13.54亿元人民币[32] - 毛利同比增长55.6%至人民币6.708亿元[4] - 毛利同比增长55.7%至6.71亿元人民币[32] - 经营利润微增0.4%至人民币3.078亿元[4] - 经营利润微增0.4%至307.8百万元,但经营利润率下降5.4个百分点至22.7%[12] - 经营利润基本持平为3.08亿元人民币[32] - 净利润略增0.9%至271.5百万元,净利润率下降4.6个百分点至20.0%[12] - 期内利润增长0.9%至2.71亿元人民币[32] - 每股基本盈利22.7分[32] - 每股基本盈利271456千元,同比增长0.9%[47] 毛利率和成本费用 - 毛利率显著提升10.1个百分点至49.5%[4][8] - 毛利率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至49.5%,销售成本微增3.2%至683.5百万元[11] - 主系列及轻商务系列毛利率因提高产品加价率而有所提升[2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人民币206.2百万元至317.3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上升13.2个百分点至23.4%[11] - 广告开支及装修补贴增加人民币5.4百万元至86.8百万元,占收入6.4%[12] - 其他收入净额为人民币17.3百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0.3百万元同比减少28.8百万元[11] - 融资收入净额为人民币19.4百万元,利息收入减少5.3百万元至19.0百万元[12] - 利息收入19001千元,同比下降21.8%[43] - 除税前利润扣除研发成本47222千元,同比下降16.0%[44]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46749千元,同比增长22.0%[4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23.4百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271.5百万元[24]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169108千元,同比下降4.4%[39] - 已付税项45719千元,同比下降23.3%[39]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56.3百万元,资本开支合计人民币170.1百万元[25]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付款170073千元,同比增长93.9%[3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56296千元,同比增长146.7%[39]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351.6百万元,支付末期股息人民币267.9百万元[2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51634千元,同比增长390.8%[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人民币385.2百万元,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353.7百万元[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384541千元,同比增长2069.5%[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2.1%至13.54亿元人民币[3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长18.4%至10.94亿元人民币[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年初的人民币92.37亿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109.38亿元,增幅18.4%[50] - 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人民币20.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01亿元大幅增加418.3%[50] - 投资物业账面净值从年初的人民币12.22亿元降至期末的人民币12.05亿元,期内折旧费用人民币1,713千元[51]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年初的人民币27.94亿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28.65亿元,期内添置人民币7.79亿元[52] - 存货总额从年初的人民币66.71亿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90.12亿元,其中制成品从人民币50.26亿元增至71.36亿元[53] - 存货增长35.1%至9.01亿元人民币[34] - 存货结余增加人民币234.1百万元至人民币901.2百万元[27] - 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从年初的人民币71.17亿元降至期末的人民币45.30亿元,降幅36.4%[55]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从年初的人民币41.03亿元降至期末的人民币28.91亿元,降幅29.5%[59]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45.3%至5.66亿元人民币[34]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结余减少人民币121.2百万元[24][27] - 租赁负债现值从年初的人民币12.39亿元降至期末的人民币11.98亿元,一年内到期部分为人民币5.74亿元[62] - 已抵押银行存款作为应付票据担保,应付票据从年初的人民币5.70百万元大幅降至期末的人民币100千元[58][59] - 无未偿还银行贷款[23]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中人民币计值占比95.0%[23] 运营效率指标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至208天[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208天,同比增加23天[26][27]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改善至69天[5] - 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69天,同比减少66天[26][27] - 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93天,同比减少22天[26][27] - 已出售存货的账面值为人民币67.83亿元,存货撇减人民币5.17百万元[54] 店铺和渠道表现 - 零售店总数从2,761家减少至2,708家,净减少53家,总店铺面积从398,900平方米减少至397,100平方米,减少0.5%[13] - 轻商务系列独立专门店从287家减少至279家,期内减少8家[13][15] - 购物商场店数量从807家增加至821家,占总门店数30.3%,占总面积32.7%;奥特莱斯店从36家增加至40家[14] - 东北地区店铺从185家减少至164家,净减少21家;华北地区从294家减少至274家,净减少20家[14] - 期内网店零售额同比增长15%至20%,电商渠道开始增加新品销售[18] - 通过自设工厂快速反应,增加7条生产线配合电商特别款生产[18] - 主系列约40%店铺转为代销模式[8] - 主系列约40%店铺已转为代销模式[21] - 主系列约40%店铺改为代销模式,轻商务店铺大部分转为直营模式[13][17] - 轻商务系列大部分店铺转为自营模式[8] - 一级分销商数量从90家减少至69家,二级分销商数量从747家减少至734家[15][16] - 全年净增店铺目标由100-150家修订为50-100家[21] 产品和研发 - 原创产品比例维持约70%,自有面料产品比例约50%,预计冬季原创比例提高至75%[19] - 研发部门共有约440人从事产品设计、物料开发及样板制作[20] - 品牌推广活动接触超过150万名大学生[20]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资本承担总额人民币302.0百万元,主要用于物流中心建设[27] - 资本承担总额302,025千元人民币,其中已订约210,203千元人民币,已授权但未订约91,822千元人民币[66] - 新物流园第一期目标在11.11购物节前开始运营[22] - 上半年完成约100家主系列第七代店铺形象整改,全年计划整改500家现有店铺[17] - 第七代店铺形象计划推广至约500家门店,上半年已完成约100家[22] 股息和股东回报 - 每股中期股息增加8.3%至13港仙[4]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3港仙及特别股息5港仙,总派息额约215.5百万港元(约179.5百万元人民币)[12]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3港仙,特别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合计应付股息129,614千元人民币和49,851千元人民币[63] - 已批准上一年度股息派付2.68亿元人民币[37] - 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9港仙,特别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8港仙,合计应付股息267,936千元人民币[6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王冬星、王良星、王聪星各实益拥有22,950,000股股份,各持股约1.917%[71] - 晓升国际有限公司由三位董事分别拥有26.289%股权[71] - 董事蔡荣华实益拥有1,810,000股股份(0.151%),并通过全权信托持有7,200,000股股份(0.601%)[71] - 董事胡诚初通过全权信托持有4,500,000股股份(0.376%)[72] - 晓升国际持有公司661,50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55.24%[75] - 铭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4,905,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权6.26%[75] - 王冬星、王良星、王聪星各持有晓升国际26.289%股权[73][75] - 佳发国际有限公司持有晓升国际8.247%股权[73][75] - 茂宝环球有限公司持有晓升国际5.155%股权[73][75] - 潘荣彬持有晓升国际3.093%股权[73][75] - 陈维进持有晓升国际2.062%股权[73][75] - 王巧星持有晓升国际1.031%股权[73][75] - 许天民、王翠榕、王惠榕各持有晓升国际0.515%股权[73][75]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3,933千元人民币,包括短期雇员福利3,723千元人民币和以股份为基础报酬154千元人民币[67] - 关联方租赁交易支付租金858,000元人民币[68]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总计11,500,000股,行使价均为4.31港元[78] - 已授出购股权可认购11,500,000股股份,行使价4.31港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9年[65]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为授予日期后两年至十年间,其中不超过129,000份可在第三年底前行使[80]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中不超过259,000份可在第四年底前行使(受限于第一年限制)[80] - 购股权行使按比例划分:不超过30%可在第三年底前行使[80] - 购股权行使按比例划分:不超过60%可在第四年底前行使(受限于第一年限制)[80] - 另一批购股权中不超过3,033,000份可在第三年底前行使[80] - 另一批购股权中不超过6,113,000份可在第四年底前行使(受限于前项限制)[80] 股份和股东事务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97,484,919股(截至2021年6月30日)[86]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1年9月9日至10日暂停以确定中期股息资格[84] - 股东最迟需于2021年9月8日下午4:30前完成过户登记以获取股息资格[84] - 公司确认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3] 地区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7.3%,贡献总收入38.6%达523.5百万元[11]
中国利郎(0123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25 04: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26.808亿元,较2019年的36.585亿元下降26.7%[9] - 2020年毛利12.038亿元、经营利润6.514亿元、年度利润5.572亿元,较2019年分别下降14.2%、33.5%、31.4%[9]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46.53分、摊薄每股盈利46.51分,较2019年下降31.4%[9] - 2020年毛利率44.9%,较2019年的38.4%提升6.5个百分点[9] - 2020年经营利润率24.3%,较2019年的26.8%下降2.5个百分点[9] - 2020年净利率20.8%,较2019年的22.2%下降1.4个百分点[9] - 2020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15.4%,较2019年的23.2%下降7.8个百分点[9] - 2020年有效税率19.8%,较2019年的20.7%下降0.9个百分点[9] - 2020年广告及宣传开支及装修补贴占收入百分比为10.3%,较2019年的9.3%提升1.0个百分点[9] - 2020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168天,较2019年的111天增加57天[9] - 2020年公司收入按年下跌26.7%至人民币26.808亿元,年度净利润下跌31.4%至人民币5.572亿元[14] - 2020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6.7%至26.808亿元,净利润为5.572亿元,每股盈利46.53分,两者皆按年下降31.4%[21] - 撇除库存回购拨备影响,公司年内收入减少16.1%至30.708亿元,全年总零售额下跌约10%-15%,第四季度总零售额增长达10%-15%[22]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34.5%至14.77亿元,毛利率为44.9%,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28] - 其他收入净额为1.055亿元(2019年:1.158亿元),主要包括中国地区政府补助收入8950万元(2019年:8320万元)[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20.1%至4.919亿元,占扣除库存回购拨备前收入16.0%,较去年增加4.8个百分点[30] - 经营利润减少33.5%至6.514亿元,经营利润率下降2.5个百分点至24.3%[33] - 年内所得税有效税率为19.8%,较去年减少0.9个百分点[35] - 年内净利润为人民币5.572亿元,减少31.4%,净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至20.8%[36]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653元,下降31.4%[37] - 2020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7.406亿元,较2019年的17.595亿元减少0.189亿元,主要以人民币(95.1%)及港元(4.1%)计值[53]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减少117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733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908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5.903亿元[54] - 2020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68天,较2019年的111天增加57天;撇除库存回购拨备影响,经调整平均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增加28天[55][56] - 2020年平均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101天,较2019年的78天增加23天;撇除库存回购拨备影响,经调整平均周转天数为88天,较中期显著改善[55][57] - 2020年平均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115天,较2019年的91天增加24天;撇除库存回购拨备影响,经调整平均周转天数为95天,与2019年相若[55][58] - 2020年应收贸易账款结余同比减少2.456亿元至7.117亿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结余减少1.074亿元至4.103亿元[57][58] - 集团目标派息率约为年度利润的45% - 55%,2020年支付股息共5.212亿元[54][59] - 2020年末资本承担总额为4.285亿元,主要与新总部装修及物流中心兴建有关,物流中心一期预计2021年下半年落成[59] - 2020年末抵押作应付票据担保的款项为170万元,较2019年的890万元减少720万元[53][60] - 2020年末集团有4104名员工,年内员工成本总额约为2.815亿元,较2019年的2.307亿元增加0.508亿元[65] - 2020年公司收入为26.80835亿元,2019年为36.58471亿元[184] - 2020年公司年度利润为5.57242亿元,2019年为8.1218亿元[184]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46.53分,2019年为67.82分[184] - 2020年非流动资产为13.93525亿元,2019年为10.3268亿元[186] - 2020年流动资产为36.17866亿元,2019年为35.30647亿元[186] - 2020年流动负债为12.87977亿元,2019年为9.35245亿元[186] - 2020年资产净值为36.53525亿元,2019年为36.06279亿元[186] - 2020年股本为1.05517亿元,与2019年持平[186] - 2020年储备为35.48008亿元,2019年为35.00762亿元[186] - 2020年权益总额为36.53525亿元,2019年为36.06279亿元[186] - 2020年1月1日相关数据:105,517千元、31,411千元、263,467千元等[189] - 2020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566,703千元[189] - 2020年转拨至法定储备2,570千元[189] - 2020年12月31日相关数据:105,517千元、31,411千元、266,037千元等[189] - 2020年经营业务所产生现金927,833千元,2019年为816,235千元[190] - 2020年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额773,295千元,2019年为609,197千元[190] - 2020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90,785)千元,2019年为(85,159)千元[190] - 2020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590,330)千元,2019年为(616,883)千元[190]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7,820)千元,2019年为(92,845)千元[190]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8,934千元,2019年为1,750,609千元[19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按产品类划分,上衣仍是最主要收入来源,年内占收入63.5%(2019年:60.3%),销售降13.6%,配件销售同比下降30.3%[22] - 按区域划分,西北地区销售下跌幅度最少,同比仅下降6.6%,东北地区销售表现最疲软,销售额按年下跌39.2%[23] - 华东及中南地区仍是销售贡献最大的区域,合共占库存回购拨备前总收入63.0%(2019年:61.3%),店铺数量共占总数54.9%(2019年:54.1%)[23] - 2020年底“LILANZ”全国零售店2761家,净减少54家,总面积约39.89万平方米,较去年底减少1.8%,轻商务系列店净增5家至295家[38] - 2020年底购物商场店增至807家,占店铺总数约29%,占总面积约32%,奥特莱斯店36家[40] - 2020年12月31日,“LILANZ”一级分销商90家、二级分销商747家,2761家店铺中287家为自营[41] - 网店零售额同比增加超1.2倍,主要用于清理库存[44]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1年公司将革新主系列营运模式,1388家店铺(占2020年底主系列总店铺数量约56%,占2020年主系列产品回购拨备前收入约60%)改以代销模式经营[15] - 2021年1月起公司把网店改为自营,今年将推出更多网上特别版产品[15] - 2021年主系列第七代店铺形象装修将推广至约500家现有店铺,轻商务计划下半年推出新店铺形象[15] - 2021年公司主系列春夏季继续有利郎X中国日报联名产品,轻商务将推出三体科幻IP联名产品[15] - 2021年公司店舖目标净增长100至150家,总零售金额目标增长一成以上[16] - 轻商务系列自2020年夏季加强时尚度和设计感,至2021年春夏季完成,期望提高利润率[15] - 2021年总店铺计划净增加100至150家,总零售金额目标增长一成以上[51] - 2021年主系列1388家店改以代销模式经营,占2020年底主系列总店铺数量约56%,占2020年主系列库存回购拨备前销售约60%[51] - 公司将从1388家店回购2021年2月28日之过季产品约人民币390万元,相关库存约为人民币30910万元已确认为其他流动资产[51] - 2021年计划装修约500家主系列现有店铺[52] - 轻商务系列自2020年夏季加强时尚度和设计感工作于2021年春夏季完成[52] 公司社会责任与环保情况 - 2020年锅炉总废气排放量为0.65公吨,2019年为0.34公吨,同比增加[71] - 2020年边角料产生量为244.86公吨,2019年为359.47公吨;密度为0.69千克/人民币千元,2019年为0.83千克/人民币千元[71] - 公司经营活动无有害废物产生[69][71][73] - 自2017年9月起,公司使用天然气取代煤用于五里厂房的锅炉烧水,大幅减低废气排放[69][71] - 公司通过提升生产设备、利用电脑排版和工人培训,控制面料使用量,减少边角料产生[71][73] - 公司总部及五里厂房用电由水力发电厂供应,水电为清洁能源[69] - 公司遵守“5S管理制度”,要求员工节约用水用电,提高节能减排意识[75] - 五里厂房通过使用回流管道循环使用锅炉水,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益[75] - 五里厂房2020年用电4270300度,用电密度11.96度/人民币千元,较2019年用电密度增加26.2%[76][77] - 五里厂房2020年天然气用量359300立方米,密度1.01立方米/人民币千元[76] - 五里厂房2020年用水量46100立方米,密度0.13立方米/人民币千元[76] - 五里厂房2020年包装物采购1173.27公吨,密度0.66千克/人民币千元,较2019年密度减少[76][77] - 总部2020年用电4874400度,用电密度2.73度/人民币千元[78] - 总部2020年天然气用量11100立方米,密度0.01立方米/人民币千元[78] - 总部2020年用水量47400立方米,密度0.03立方米/人民币千元[78] - 集团2020年用电总量9144700度,用电密度14.69度/人民币千元[80] - 集团2020年天然气用量370400立方米,密度1.02立方米/人民币千元[80] - 集团2020年用水量93500立方米,密度0.16立方米/人民币千元[81] - 公司部分牛仔裤产品洗水过程采用新技术,平均减少约20%耗水量[83]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4104人[85] - 员工按性别划分,男性1405人,女性2699人[86] - 员工按年龄组划分,16 - 24岁671人,25 - 40岁2674人,41 - 59岁749人,60岁及以上10人[86] - 员工按雇佣类型划分,办公室职员1697人,零售职员1428人,工人979人[8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过去三个年度,公司雇员无因工死亡事故[89] 公司供应商与采购情况 - 2020年公司约有470家外包、原材料及分包加工供应商,其中境外约30家[9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约占公司50%原材料总采购的供应商已取得ISO14000认证[91] 公司慈善捐赠情况 - 2020年集团慈善捐赠共460万元人民币,其中年初疫情期间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300万元人民币[95] - 2020年集团利用制造资源生产20000套防护装备捐赠给前线医护人员[95] - 2020年集团慈善捐款为455.3万元人民币,2019年为2518.5万元人民币[142] 公司产品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产品安全投诉和产品回收情况[93] - 截至2020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