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银行(01216)

搜索文档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中原银行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04-30 10:54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效益指标超序时进度,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1] - 一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45亿元,较年初增加43亿元,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2] - 产业金融贷款投放497亿元,新增占比达70%以上 [4] 民营小微金融支持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1081.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数96%,贡献全省55%以上GDP、65%税收、70%进出口总值 [2] - 公司通过无还本续贷扩围政策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一季度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申报清单14.6万户(全省第2) [2] - 创新服务模式并在洛阳、许昌等地市打造试点标杆 [3] 产业链金融服务 - 2024年河南省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72.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2% [4]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科技金融贷款余额826.7亿元(较年初新增56.2亿元,增速7.3%) [4] - 二季度计划新增8条试点产业链,运用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上下游采购/销售/存货需求 [5] 科技与政策协同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批复及投放金额均居全省第2 [4] - 将运用债券承销、银团贷款、并购贷款等投行产品服务区域"两重""两新"项目 [6] - 聚焦"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重点产品保持科技金融领先地位 [6]
中原银行(012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23:3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覆蓋河南全省的省屬法人銀行[13] - 公司總資產突破人民幣1.3萬億元,員工人數超1.8萬名[13] 公司荣誉 - 2024年7月公司位列英國《銀行家》雜誌「2024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第144位,較去年上升1位[16] - 2024年1月公司榮獲「2023年度河南高質量發展金融機構」[17] - 2024年1月公司榮獲「2023年度品牌傳播大會卓越品牌傳播獎」[17] - 2024年5月公司榮獲「2024金諾•金融品牌年度新媒體(銀行)」稱號[17] - 2024年6月公司榮獲華為「鴻蒙先鋒-卓越創新獎」[17] - 2024年9月公司榮獲河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反假貨幣業務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17] - 2024年11月公司入選年度品牌影響力金融機構[17] - 公司在2024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位列第144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较2023年下降3.2%[19]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长7.6%[19] - 2024年营业收入259.55亿元,较2023年下降0.9%[19] - 2024年净利润34.70亿元,较2023年增长8.2%[19]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34.46亿元,较2023年增长7.0%[19]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7.20亿元,降幅3.2%[5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加0.996亿元,增幅7.6%[51] - 2024年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6.69亿元,降幅5.3%,主要因发放贷款及垫款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63]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318.42亿元,同比减少17.83亿元,降幅5.3%,因响应号召下调利率[64] - 2024年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87.26亿元,同比减少10.80亿元,降幅11.0%,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6] - 2024年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7] - 2024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7.47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8] - 2024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6.26亿元,同比减少0.72亿元,降幅10.3%,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9] - 2024年拆出资金利息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增幅23.9%,因平均余额增加[71] - 2024年利息支出264.93亿元,同比减少19.49亿元,降幅6.9%[73] - 2024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86.16亿元,同比减少10.83亿元,降幅5.5%[74] - 2024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8.73亿元,同比减少8.45亿元,降幅22.7%[76] - 2024年拆入资金利息支出17.49亿元,同比减少1.11亿元,降幅6.0%[7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增幅7.6%[79] - 2024年交易净收益1.92亿元,同比减少1.20亿元,降幅38.5%[81] - 2024年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25.04亿元,同比增加6.12亿元,增幅32.3%[82] - 2024年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84] - 2024年减值损失128.86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幅2.6%[87] - 2024年所得税费用 -7.19亿元,同比减少4.70亿元[88]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9.55亿元,净利润34.70亿元,净利润增幅8.2%[48][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84] - 2024年减值损失128.86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幅2.6%[87]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21] - 2024年末负债总额12648.1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21] - 2024年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965.5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4%[21] - 2024年不良贷款率2.02%,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21] - 2024年拨备覆盖率155.03%,较2023年上升0.97个百分点[21]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39] - 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39] - 绿色信贷余额417.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68亿元[39] - 商业养老金产品上线首月销量突破4亿元[3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92] - 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分别占2024年末总资产的51.1%及30.3%[92]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9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73亿元,增幅1.1%[95] - 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及票据贴现分别占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6.9%、36.9%、5.5%[9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为409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67亿元,增幅3.1%[97] - 截至2024年末个人贷款为2653.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7亿元,增幅2.3%[101] - 截至2024年末票据贴现为392.5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12.51亿元,降幅22.3%[103] - 截至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413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12亿元,增幅7.0%[10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三类资产分别占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19.8%、20.7%、59.5%[106] - 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分别占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的81.5%、17.5%[107]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237.9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25.05亿元,降幅57.7%[108]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余额为658.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05亿元,降幅1.8%[108]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余额为221.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2亿元,增幅32.3%[108] - 拆出资金余额为435.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28亿元,增幅22.3%[110] - 负债总额为12,648.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55亿元,增幅1.2%[111] - 吸收存款总额为9,118.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16亿元,增幅6.0%[11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526.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55亿元,增幅36.1%[115] - 股东权益总额为1,00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95亿元,增幅3.6%[120] -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合计为131,676.4百万元,上年末为125,784.7百万元[123] - 不良贷款余额为144.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44.553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2023年同期总额为7074.622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126] - 2024年末公司贷款小计4098.244亿元,占比57.4%,不良贷款率1.61%;个人贷款小计2653.787亿元,占比37.1%,不良贷款率2.97%[128] - 2024年末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约65.8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约4.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17个百分点至1.61%[128] - 2024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约78.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4.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0.12个百分点至2.97%[129] - 2024年末按行业划分,制造业贷款506.079亿元,不良贷款率3.1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贷款1482.913亿元,不良贷款率0.20%等[132] - 2024年末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及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分别约为6.09%、4.42%、5.71%[133] - 住宿和餐饮业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约0.39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2.35个百分点[133]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6769.944亿元,占比94.76%;关注类贷款230.028亿元,占比3.22%等[126] - 2024年末短期公司贷款1663.902亿元,不良贷款率2.45%;中长期公司贷款2434.342亿元,不良贷款率1.03%[128] - 2024年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234.07亿元,不良贷款率1.40%;个人消费贷款514.109亿元,不良贷款率3.24%等[128] - 截至2024年末贷款总额714.46亿元,较2023年末的707.46亿元略有增加,不良贷款率从2.04%降至2.02%[136] - 保证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2.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04个百分点;质押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2.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16个百分点[137]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0.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1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1.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1.71个百分点[138] - 截至报告期末,向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约73.3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1.1%;向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约358.1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5.1%[141] - 截至2024年末逾期贷款总额约2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约4.09%,较上年末上升约0.11个百分点[144]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总额846.21亿元,一级资本净额985.77亿元,二级资本净额188.39亿元,总资本净额1174.16亿元[148] - 2024年末风险加权资产总额9016.09亿元,较2023年末的9500.17亿元有所减少[148] - 截至报告期末,对任何单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均未超过资本净额的10%[139] - 2024年末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增幅1.0%[48] - 2024年末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增幅6.2%[48]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36、0.49、1.38个百分点[48] - 截至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36、0.49、1.38个百分点[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33.62亿元,占比51.5%;零售银行业务69.86亿元,占比26.9%;资金业务54.80亿元,占比21.1%;其他业务1.27亿元,占比0.5%[146] - 对公存款余额为3304.94亿元,全省市场份额排名第一[151] - 对公贷款余额为4098.24亿元,全省市场份额排名第三[153] - 对公客户总量达47.77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5.95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2.71万户,占比45.55%,基础有效户4.7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4407户[154]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为901.2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6.68亿元,带动上下游客户488户
大额股权再登变卖台 中原银行业绩增长下暗藏隐礁
北京商报· 2025-04-14 15: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原银行多笔大额股权现身拍卖平台,重启分红却因超低派息比例陷入舆论旋涡,2024年度虽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面临“增利不增收”、贷款集中度攀升、个贷不良走高等挑战,破局尚需时间考验 [2] 分组1:多笔大额股权被变卖 -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中原银行11笔大额股权正在变卖,合计约5.94亿元 [4] - 被执行人河南海菱实业持有的洛阳银行2.43亿股股权及孳息,现折后成为中原银行2.81亿股股权及孳息;兰尉高速持有的平顶山银行3.33亿股股权及孳息,现折后成为中原银行2.01亿股股权及孳息 [4] - 兰尉高速持有的中原银行股权今年1月23日一拍起拍价1.35亿元流拍,2月14日二拍起拍价下调至1.08亿元仍流拍,如今变卖价与二拍一致,预计5月6日上午10时结束,截至发稿超4700次围观,暂无人报名 [4] - 另有多笔股权变卖信息上线,均来自相关公司原本持有合并前银行股权,合并后折算成中原银行相应股权及孳息,如河南坤元商贸、怀来县子宇贸易、河南领秀机械设备等公司 [5] -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有关中原银行股权拍卖信息超600条,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金融市场波动大、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银行业竞争激烈、上市银行普遍股价跌破净资产值,导致投资者对中原银行股权需求不足 [8] 分组2:业绩增长下暗藏隐忧 - 2024年中原银行营业收入259.55亿元,同比减少0.9%;归母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长7%,资产规模达1.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 [9] - 2023年营业收入261.8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2.21亿元,同比减少11.8% [10]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但住宿和餐饮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约0.39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2.35个百分点 [10] - 零售业务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约78.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4.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0.12个百分点至2.97% [10] - 2024年底十大单一借款人借款余额共计358.15亿元,占资本净额的37.6%,较2023年末占比33.4%上升;单一最大借款人借款余额达73.35亿元,占资本净额的7.7%,较2023年的7.5%增长 [10] - 贷款集中度上升,大额借款人出现经营困境或信用违约会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中原银行需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控制信贷风险 [11] 分组3:低派息背后的发展之困 - 4月10日中原银行宣布8月5日派发2024年末股息,每10股派现0.12元,合计派发股息4.39亿元(含税),距上次分红过去四年 [12] - 按公司章程,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应为10.32亿元,此次仅派发4.39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比例仅为12.7%,远低于规定比例 [12] - 分红比例低说明银行需保留现金处理自身问题或消化并购资产,会削弱投资者信心,持续不分红影响投资者持股信心,降低资本市场吸引力,不利于融资和资本运作 [13] - 银行需拨备或留存利润应对未来风险,分红比例低使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战略存疑,长远来看需控制不良资产规模、提高业绩表现,才能提高股东分红比例 [13]
中原银行总资产1.37万亿市值仅百亿 时隔四年重启分红派现率不足13%
长江商报· 2025-04-14 00: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59.55亿元同比减少0.9% [1][3] - 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长7% 实现"减收增利" [1][3] - 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3.2% 净利息收益率由1.73%下降至1.61% [3] - 投资证券收益净额25.04亿元同比大增32.2% 占营收比例达9.65% [4]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 [1][3]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6978.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 [1][3]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4138.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 [5] 分红政策变化 - 近五年来首次实施分红 每10股派现0.12元 [1][5] - 合计派息4.39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比例12.74% [1][6] - 2020-2023年连续四年未分红(不包括优先股) [5]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余额144.58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06亿元 [7] - 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7] - 关注类贷款占比3.22%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7] - 逾期贷款总额2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6亿元 逾期率4.09%上升0.11个百分点 [8] 细分领域风险 - 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65.84亿元减少4.76亿元 不良率由1.78%降至1.61% [7] - 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不良率分别达6.09%、4.42%、5.71% [7] -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78.74亿元增加4.81亿元 不良率2.97%上升0.12个百分点 [7]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余额16.67亿元增长12.45% 不良率由2.96%升至3.24% [2][8] -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4.87%仍处高位 [2][8]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6%较上年末提升0.36个百分点 [8] - 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提升0.49个百分点 [8] - 资本充足率13.02%提升1.38个百分点 [8] 市场表现 - 截至4月11日收盘价0.31港元/股 总市值113.3亿港元(约106.6亿元人民币) [1][6]
中原银行反向追薪超2000万,未披露董事长郭浩薪酬
搜狐财经· 2025-04-10 08: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是中原银行“三五”战略规划开局之年,2024年该行在经营和资产质量上有优势也有不足,在科技金融发力的同时部分传统行业贷款不良率较高,还存在股权拍卖等情况 [1]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259.55亿元,同比下降0.9%;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约34.5亿元,同比增幅7% [1] - 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7.2亿元,降幅3.2%,业务规模变动致减少5.07亿元,收益率或付息率变动致减少2.13亿元 [2] - 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主要因持续压降低效资产,开展降本增效,折旧与摊销和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 [10] - 员工费用64.69亿元,同比增长4.0%,人均员工成本为35.36万元,较2023年度增长7.12% [10][11] 资产情况 - 三年前以约285亿元吸收合并多家银行,资产规模跨入万亿元门槛,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1.365万亿,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增幅1.4%,负债总额达1.26万亿元 [2] - 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比为51.1%,期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96.53亿元,增幅1.1% [2] - 绿色信贷余额为417.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68亿元 [4] - 科技金融业务贷款余额770.4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7.57亿元,增幅18.01%,已为超1.3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贷户数2533户 [4] - 不良贷款率为2.02%,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总额约2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约为4.09%,较上年末上升约0.11个百分点 [5][6] 业务特色 - 发力打造政策性科技金融“中原模式”,设立13家专营团队和7家科技支行,“科技贷”增速、“专精特新贷”与“知识产权贷”余额均居河南省第1 [3] 分红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普通股股利,每10股派发人民币0.12元(税前),分红总额约4.39亿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分红 [6][7] 薪酬管控 - 按即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有效激励与责任约束相结合原则,对适用人员绩效薪酬实行递延兑付,完善绩效追索扣回管理办法,报告期内绩效追索扣回2010.76万元 [8][9] 股权拍卖 - 阿里拍卖官网显示有11笔股权正在拍卖,合计约11.06亿股,约占总股本的3.03%,评估价格总计10.6亿元,起拍价合计仅5.9亿元,相当于评估价的5.6折,因股东拖欠广州农商行贷款未还被申请拍卖偿债 [13][1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4年末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河南投资集团持股6.69%,其余股东持股均未超过5%,十大股东中有三位民营企业股东 [14][16]
9家上市行“反向追薪”超1.13亿!渤海银行人均退薪3.93万,招商银行未再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4-03 00:23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9家上市行累计“反向讨薪”超1.13亿元,部分银行连续或首次披露金额,且行业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愈发完善 [1][4] 分组1:2024年9家上市行“反向讨薪”情况 - 9家上市行包括中国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累计“反向讨薪”超1.13亿元 [1][4] - 中国银行“反向追薪”金额最高,达3250万元,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 [1][4] - 渤海银行人均退薪金额最高,超3.9万元,其次是浙商银行超2万元,中行、哈尔滨银行超1万元 [3][4] 分组2:各银行不同年份“反向讨薪”对比 - 招商银行、威海银行和瑞丰银行2024年未披露具体金额,2023年招商银行“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达4329万元 [6] - 华夏银行和上海农商行2023年报提及金额,暂未发布2024年年报 [6] - 渤海银行和东莞农商行连续三年披露,渤海银行逐年递增,东莞农商行有变化 [6] - 浙商银行和中原银行今年首次披露,中原银行曾在2022年称暂无情况 [7] 分组3:部分银行薪酬相关信息及行业机制发展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年报提及绩效薪酬扣减、止付或追索相关信息 [9] - 东莞农商行和甘肃银行年报提及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具体金额 [9] - 行业从2010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指引完善薪酬追索扣回机制,超95%机构已制定实施 [10][11]
稳中提质,差异化优势渐显,中原银行2024年业绩交出亮眼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3-31 03: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34.46亿元,同比增长7% [3] - 总资产规模达1.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 [3] - 非利息收入占比从14.97%提升至17.00%,主要得益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益和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增加 [4] - 成本收入比从40.07%下降至38.80%,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4] 资产质量与风险防控 - 资本充足率达13.02%,较去年末增加1.38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4] - 贷款不良率从2.04%降至2.02%,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4] - 构建"智能风控+全面管理"双轮驱动模式,覆盖12类320余项风险指标 [6] 负债与业务结构优化 - 客户存款规模超8894亿元,增幅6.20% [4] - 贷款规模超7144亿元,增幅1.0% [4] - 存贷比从84.47%下降至80.33%,流动性缓冲增强 [4] 零售业务与数字化转型 - 零售客户数量超3543万户,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6454亿元 [5] - 手机银行用户突破1756万户,月活用户达445万 [5] - 线上平台提供供应链融资1874亿元,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5]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支持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00.97亿元,较上年末新增63.2亿元,增幅7.54% [8] - 加权平均利率3.96%,服务小微客户16.6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84万户 [8] - 参与开发河南省小微企业融资申报系统,支持245个专班约7万用户 [9] 科技金融与创新产品 - "专精特新贷"余额36.03亿元,新增16.87亿元,增幅88.05%,支持企业数量和投放金额居全省双前列 [10] - "科技贷"余额12.28亿元,新增3.02亿元,增幅32.61%,增量增速全省排名双前列 [10] - "知识产权质押贷"余额13.40亿元,新增3.18亿元,余额全省名列前茅 [10] 产业金融与区域经济服务 - 产业金融贷款余额1596亿元,新增投放192亿元 [1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229.38亿元,较年初增长46.93亿元 [11] -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超66亿元 [12] - 涉农贷款余额1719亿元,布设县域网点165家、乡镇服务点5000余个 [1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明确"政府银行、产业银行、市民银行、乡村振兴银行"四个战略方向 [5] - 聚焦"四高四争先",锚定"打造一流城商行"目标 [12]
中原银行(01216)发布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34.46亿元 同比增加7%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3:1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原银行2024年度业绩有增有减,战略推进取得成果,资产规模、存贷款等指标有变化,资本实力提升 [1][2] 业绩表现 - 集团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3.2% [1] - 营业收入259.55亿元,同比减少0.9% [1]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加7% [1] - 每股收益0.08元 [1] - 实现净利润34.70亿元,增幅8.2% [2] 战略发展 - 成立十年深入推进改革发展,2024年坚定做优政府银行、做实产业银行、做强市民银行、做大乡村振兴银行战略方向,新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形成 [2] 资产与存贷款情况 - 总资产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 [2] - 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增幅1.0% [2] - 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增幅6.2%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拨备覆盖率155.03%,较上年末上升0.97个百分点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36、0.49、1.38个百分点 [2]
中原银行2024年成绩单发布:融入大局稳中求进 推动金融服务走在前创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3-28 13:1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原银行2024年圆满完成年度目标,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在经营、服务实体等方面表现出色,未来将聚焦目标愿景,担当实干,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1][8] 经营向好 - 核心指标全线飘红,坚持“量”“质”并重,践行高质量发展 [2] - 以“市民银行”定位深耕零售,AUM超6454亿元,零售客户超3543万户,构建三大场景服务生态 [2] - 以“数字中原”建设为引领,推动科技与业务融合,手机银行用户超1756万户,月活445万,线上平台提供供应链融资1874亿元,智能风控系统提升服务效率 [2] - 构建“智能风控+全面管理”模式,上线全面风险管理平台,覆盖多类风险指标,风险抵御能力居行业前列 [3] 服务实体 - 为实体经济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支持,围绕“7+28+N”产业链群建设,为5万家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产业金融贷款余额达1596亿元,新增投放192亿元 [4] - 强化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229.38亿元,较年初增长46.93亿元 [4] - 建立“敢贷愿贷能贷”机制,创新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900亿元,服务客户16.66万户 [4] -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2024年相关领域贷款超66亿元 [5] - 以“四位一体”渠道服务体系为依托,布设县域网点和乡镇服务点,手机银行(乡村在线版)服务用户超342万户,涉农贷款余额达1719亿元 [5] 夯实基础 - 围绕“打造一流城商行、当好金融豫军‘排头兵’”目标,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道路,以“四个银行”为战略支点,激发创新攻坚锐气 [6] - 在科技、普惠、绿色、养老、数字金融等领域表现出色,扛稳省属法人银行责任,做服务地方主力军 [6] - 全体员工紧盯“国之大者”等,坚持实干,推动银行发展 [7]
中原银行(0121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2017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2年5月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13] 公司组织架构与规模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辖18家分行,600余家营业网点,1家消费金融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14家村镇银行[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突破人民币1.3万亿元,员工人数超1.8万名[13] 公司排名与荣誉 - 2024年7月,公司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44位,较去年上升1位[16] - 2024年1月,公司荣获“2023年度河南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和“2023年度品牌传播大会卓越品牌传播奖”[17] - 2024年5月,公司荣获“2024金诺•金融品牌年度新媒体(银行)”称号并再次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金融保险业榜单[17] - 2024年6月,公司荣获华为“鸿蒙先锋-卓越创新奖”[17] - 2024年7月,公司荣获《当代金融家》2024(第六届)“铁马十佳中小银行”奖、“数智化转型先锋企业”及“数字风控优秀案例”双项荣誉[17] - 2024年9月,公司荣获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业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24财联社“优秀银行理财机构金榛子奖”、中国金融传媒的城商行ESG综合表现TOP20 [17] - 公司在2024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位列第144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47] 公司业绩审阅确认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合并年度业绩已由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审阅确认[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较2023年下降3.2%[19]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长7.6%[19] - 2024年营业收入259.55亿元,较2023年下降0.9%[19] - 2024年净利润34.70亿元,较2023年增长8.2%[1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22]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净额6978.4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22] - 2024年末吸收存款9117.9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0%[22] - 2024年不良贷款率2.02%,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22] - 2024年拨备覆盖率155.03%,较2023年上升0.97个百分点[22]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6%,较2023年上升0.36个百分点[2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39] - 2024年末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39]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9.55亿元[39] - 绿色信贷余额417.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68亿元[39] - 商业养老金产品上线首月销量突破4亿元[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48] - 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增幅1.0%[48] - 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增幅6.2%[48]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9.55亿元,净利润34.70亿元,增幅8.2%[48][50] - 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03%,较上年末上升0.97个百分点[48]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36、0.49、1.38个百分点[48]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7.20亿元,降幅3.2%[5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加0.996亿元,增幅7.6%[51]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25.04亿元,较2023年增加6.117亿元,增幅32.3%[51] - 2024年公司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3412.18亿元,利息收入480.36亿元,平均收益率3.58%;2023年平均余额12854.25亿元,利息收入507.05亿元,平均收益率3.94%[54] - 2024年公司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12841.02亿元,利息支出264.93亿元,平均付息率2.06%;2023年平均余额11971.78亿元,利息支出284.42亿元,平均付息率2.38%[54] - 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入215.43亿元,净息差1.52%,净利息收益率1.61%;2023年净利息收入222.63亿元,净息差1.56%,净利息收益率1.73%[54]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6.69亿元,降幅5.3%,主要因发放贷款及垫款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63] - 2024年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318.42亿元,同比减少17.83亿元,降幅5.3%,因下调利率[64] - 2024年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87.26亿元,同比减少10.80亿元,降幅11.0%,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6] - 2024年公司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7] - 2024年公司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7.47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8] - 2024年公司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6.26亿元,同比减少0.72亿元,降幅10.3%,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9] - 2024年公司拆出资金利息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增幅23.9%,因平均余额增加[71] - 2024年利息支出264.93亿元,同比减少19.49亿元,降幅6.9%[73] - 2024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86.16亿元,同比减少10.83亿元,降幅5.5%[74] - 2024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8.73亿元,同比减少8.45亿元,降幅22.7%[76] - 2024年拆入资金利息支出17.49亿元,同比减少1.11亿元,降幅6.0%[7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增幅7.6%[79] - 2024年交易净收益1.92亿元,同比减少1.20亿元,降幅38.5%[81] - 2024年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25.04亿元,同比增加6.12亿元,增幅32.3%[82] - 2024年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84] - 2024年减值损失128.86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幅2.6%[87] - 2024年所得税费用 -7.19亿元,同比减少4.70亿元[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92]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9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73亿元,增幅1.1%[9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为409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67亿元,增幅3.1%[97] - 截至2024年末,个人贷款为2653.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7亿元,增幅2.3%[101] - 截至2024年末,票据贴现为392.5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12.51亿元,降幅22.3%[103] - 截至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413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12亿元,增幅7.0%[104]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237.9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25.05亿元,降幅57.7%[108]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余额为658.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05亿元,降幅1.8%[108]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余额为221.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2亿元,增幅32.3%[108] - 拆出资金余额为435.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28亿元,增幅22.3%[110] - 负债总额为12648.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55亿元,增幅1.2%[111] - 吸收存款总额为9118.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16亿元,增幅6.0%[11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526.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55亿元,增幅36.1%[115] - 股东权益总额为100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95亿元,增幅3.6%[120] -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合计为1316.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92亿元[123] - 不良贷款余额为144.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44.553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2023年同期总额为7074.622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126] - 截至报告期末,保证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质押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16个百分点[137]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0.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1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1.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71个百分点[138] - 截至报告期末,向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约73.3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1.1%;向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约358.1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5.1%[141] - 截至2024年末未逾期贷款6852.05亿元,占比95.91%;逾期贷款292.51亿元,占比4.09%;2023年末未逾期贷款6793.18亿元,占比96.02%;逾期贷款281.44亿元,占比3.98%[143] - 截至报告期末,逾期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1.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上升0.11个百分点[144] - 截至报告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36、0.49、1.38个百分点[147]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总额846.21亿元,一级资本净额985.77亿元,二级资本净额188.39亿元,总资本净额1174.16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9016.09亿元[14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贷款余额3353亿元,为“十大战略”新增信贷投放1436亿元[31] - 为全省7大产业链集群重点企业新增投放192亿元,产业金融贷款余额1596亿元[32] - 服务个人代发客户765万户,服务老年客户1049万户[32] - 县域一般贷款余额1497亿元[32] - 消费金融公司ROE达17%,邦银金租新增投放中产业项目占比83%,洛银金租直租业务投放24亿元[41] - 2024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33.62亿元,占比51.5%;零售银行业务69.86亿元,占比26.9%;资金业务54.80亿元,占比21.1%;其他业务1.27亿元,占比0.5%[146] - 对公存款余额为人民币3304.94亿元,市场份额全省排名第一[151] - 对公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098.24亿元,市场份额全省排名第三[153] - 对公客户总量达47.77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5.95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2.71万户,占比45.55%;基础有效户4.7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4407户[154]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为人民币901.2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16.68亿元,带动上下游客户488户[156] - 为全省18个地市、170个县区提供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服务,市场份额居前列;服务国库集中支付代理资金量居省内第一梯队;首次中标省级社保财政专户代理行[157] - 为超1.3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贷户数2533户;科技金融业务贷款余额为人民币770.4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117.57亿元,增幅18.01%,居河南省内银行第一梯队[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