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旺(00984)
icon
搜索文档
永旺(00984) - 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4-25 10:18
股东周年大会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 - 会议将处理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等事项[4] 股份相关 - 购回股份总数不得超决议案获通过当日已发行总股份数10%[5] - 配发、发行及处理额外股份总数不得超决议案获通过当日已发行总股份数20%[5] 文件与时间要求 - 代表委任表格等文件最迟须在大会指定时间48小时前交回公司[7] - 股东过户文件等最迟于2025年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公司[7] 特殊情况 - 8号或以上台风信号持续至上午8时正,大会将延期[7] - 公司于2025年5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及登记手续[7]
永旺(00984) - 购回及发行股份之一般授权、重选退任董事、选举新任董事及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04-25 10:16
股东周年大会 - 2025年5月29日上午10时在香港新界荃湾青山公路388号中染大厦26楼07 - 11室举行[3][8] - 通告在通函第19页至第22页,随函附奉代表委任表格[25] - 表决决议案以投票方式进行[26] - 董事建议股东投票赞成所有决议案,董事将对其股份投赞成票[27] 股份相关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22日,已发行股份260,000,000股[8][33] - 购回股份授权可购回不超决议案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即26,000,000股[14][33] - 发行股份授权可配发、发行及处理不超决议案当日已发行股份的20%[16] - 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22日股份每月最高成交价0.305 - 0.600港币,最低成交价0.290 - 0.600港币[38] - 2025年5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及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2025年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28][72] 董事变动 - 藤田健二、周志堂在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17] - 提名委员会提名退任董事重选连任[20] - 董事会建议提名黄美玲候选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2] 控股股东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控股股东AEON Co., Ltd.持有157,53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0.59%,全面行使购回授权后将持有约67.32%[39] - AEON Co.持有ACS 294,888,000股,占ACS已发行股本70.42%[40] 董事酬金 - 长岛武德2024年酬金港币2,207,000元[43] - 久永晋也2024年酬金港币1,367,000元[45] - 后藤俊哉2024年酬金港币37,000元[46] - 猪原弘行2024年酬金港币78,000元[48] - 水野英人2024年酬金港币190,000元[52] - 沈詠婷2024年酬金港币200,000元[54] - 横地庸利不收取董事薪酬[50]
永旺(0098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0: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4年公司收益分别约为100亿、80亿、82.5亿、85亿、87.5亿港元[7] - 202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5亿、4.5亿、4亿、3.5亿、3亿港元[8] - 2024年全年收益同比减少6.9%至80.953亿港元,毛利率减少0.3%到28.9%[2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381亿港元,较2023年亏损增加1.494亿港元[29] - 2024年调整后EBITDA亏损2.467亿港元,较2023年亏损增加8890万港元[30] - 2024年公司香港业务收入下跌9.5%,至港币3746.0百万元,分部业绩亏损港币288.2百万元[20] - 2024年公司中国内地业务收益为港币4349.3百万元,下跌4.5%,亏损为港币65.9百万元[22]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及短期定期存款达8.306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负53.32%[31]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超过其流动资产11.993亿港元[31] - 2024年公司不建议发放末期股息[30]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554亿港元,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9.7亿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零(2023年:1.51591亿港元)[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推进商品改革,提高自家商品销售占比和直接进口产品,扩大自家品牌TOPVALU销售额[13] - 香港地区AEON App应用程式销售2024年录得大幅增长[13] - 公司在3间店铺超市引进电子货架标签,门市自助收银系统使用率提高至55%[20] - 公司将在香港店铺逐步引入智能防损系统和智能购物车,增加电子货架标签运用,提高自助收银等系统使用率[23] - 公司将在中国内地店铺逐步导入人工智能防损和定价系统,试点引入智能购物车[25]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经济温和复苏,但香港零售业表现逊于预期,公司营商环境充满挑战[13] - 2024年香港GDP为2860亿美元,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下跌7.3%,访港人次同比上涨31.0%,非中国内地访港游客同比上升44%[18] - 2024年中国内地GDP增长5.0%,增速较2023年的5.2%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21] - 2024年公司在大湾区开设两间新超市,改造两间广州店铺,强化实体店价值维持利润增长[14] - 2024年公司全面升级改装AEON STYLE荃湾店,香港第六间AEON STYLE登陆启德[14] - 2024年公司在荃湾、启德和康怡新开三间KOMEDA'S Coffee,在港铁青衣站开设全港首间日式外卖店JELYCO DO[14] - 2024年公司第四间生活百货专门店「ものもの」Mono Mono于北角开业[14] - 公司在香港开设新界区首间AEON STYLE、「ものもの」及「AEON STYLE启德」,还开设3间「珈琲所コメダ珈琲店」和全球首间日式外卖店JELYCO DO By KOMEDA'S Coffee[19] - 公司为广州宝泰店与广州太阳城店进行大型活性化工程,开设中山富逸城店与广州百信广场店[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商品改革、专注低投资业务、拓展店铺网络、优化内部管理[15] - 公司计划2025年在中国内地大湾区开设8家新店,推进工作流程改革[26] - 2025年投资计划预计总资本开支约为2.56亿港元用于开设新店及改装店铺[2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直接排放二氧化碳422吨,间接排放二氧化碳115,713吨[46] - 2024年公司回收2,561吨厨余作循环再用[48] - 2024年公司收集到71吨废弃食用油以供循环再用[50] - 2024年公司电力及气体消耗分别为151,150,100千瓦 时及1,806,100千瓦 时[51] - 2024年公司用水量为1,054,000立方米[52] - 2024年公司消耗用于成品及客户的包装材料总计149,600千克[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约8,700名,其中男性2,200名,女性6,500名[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行政人员400名,全职督导人员1,500名,全职一般人员2,900名,兼职人员3,900名[56] - 员工总数为8700人,其中18至35岁3000人、36至50岁4300人、50岁以上1400人;香港地区2400人,中国内地(香港除外)6300人[58] - 年内平均雇员流失率总计4.6%,男性5.1%、女性4.5%;18至35岁7.9%、36至50岁2.6%、50岁以上3.0%;香港3.2%,中国内地(香港除外)5.2%[58] - 报告年度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约1986天[60] - 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1.9,女性1.6;全职行政人员2.5、全职督导人员1.8、全职一般人员1.7、兼职人员1.3[65]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商品供应商约1100个、中国内地(香港除外)约1000个、其他国家约600个,总计约2700个[68] - 报告年度出于安全和健康原因召回的已售产品总数百分比不到0.000015%[70] - 报告年度共收到约22113项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投诉,较去年大幅上升[71] - 投诉案件中74%无偿解决,24%通过换货或退款解决,其余2%通过其他方式解决[71] - 报告期内贪污诉讼审结案件为0宗[75] - “AEON幸福的黄色小票”活动按收据总额1%捐赠物资或款项,年内捐款约147万港元[76] - 永旺在大榄郊野公园赞助植树200棵[76] - 组织永旺奇乐思俱乐部及其他社区慈善活动花费约608工时[76] - 永旺奖学金计划每年贡献约23万港元给3间大学[76] - 年内食品捐赠价值98万港元物品至食物银行[76] - 长岛武德43岁,2023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总经理[77] - 久永晋也51岁,2020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采购部总经理[78] - 后藤俊哉64岁,2023年4月及2024年3月分别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主席[79] - 猪原弘行58岁,2022年3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0] - 横地庸利自2021年9月起任AEON海外公司管理部总经理,2024年5月任AEON (Thailand)董事[83] - 周志堂于2016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6年会计及审核经验[85] - 水野英人于2018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美津浓工作超10年[86] - 沈咏婷于2022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1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87] - 李日明于1994年5月加入公司,担任与店铺营运有关管理职位[88] - 公司认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整年内遵守本年度企业管治守则条文[92]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三分之一[93] - 藤田健二和横地庸利于2024年5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5月23日取得法律意见[93]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十二次常规会议,每次会议向全体董事发出最少14日通知[96] - 本年度执行董事长岛武德、久永晋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2/12),非执行董事后藤俊哉、猪原弘行出席率为100%(12/12),藤田健二出席率约71.4%(5/7),横地庸利出席率约85.7%(6/7),中川伊正、福田真出席率为100%(4/4),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志堂、水野英人、沈咏婷出席率为100%(12/12)[98] - 2024年5月27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及5月31日、7月31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执行董事长岛武德、久永晋也出席率均为100%(股东周年大会1/1,股东特别大会2/2),非执行董事后藤俊哉、猪原弘行出席率均为100%(股东周年大会1/1,股东特别大会2/2),藤田健二、横地庸利股东特别大会出席率为100%(2/2),中川伊正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福田真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志堂、水野英人、沈咏婷出席率均为100%(股东周年大会1/1,股东特别大会2/2)[103] - 公司所有董事委任无固定任期,须每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可重选连任,新委任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也可重选连任[102] - 公司已接获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关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函,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具独立身份,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其独立性[106] - 新委任董事获就任须知,公司向董事提供集团业务表现定期更新及法规最新发展更新,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要求按年提交培训记录[107] - 本年度公司为董事安排讲座形式内部培训,全体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出席培训课程[108] - 董事会认为董事总经理职责与守则规定的行政总裁职责无差别,董事会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董事总经理负责集团业务运营及日常运作[109] - 提名委员会负责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并提建议,考虑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各层面[110] - 挑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时,提名委员会根据用人唯才原则及提名标准考虑候选人,包括候选人的独立性[111] - 后藤俊哉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藤田健二及横地庸利于2024年5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中川伊正于2024年3月28日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并于5月27日退任非执行董事,福田真于2024年5月27日退任非执行董事[98][99][100][101] - 董事会致力确保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可获再度选任的最长服务连任期为九年[113] - 提名委员会后藤俊哉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成员,出席会议次数为1/1;中川伊正于2024年3月28日不再担任成员,出席会议次数为1/1;周志堂、水野英人、沈詠婷出席次数均为2/2[115,116] - 薪酬委员会后藤俊哉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成员,出席会议次数为1/1;中川伊正于2024年3月28日不再担任成员,出席会议次数为1/1;周志堂、水野英人出席次数均为2/2;沈詠婷(主席)出席次数为2/2[120,121] - 2024年提名委员会履行审阅董事会规模等多项职责[117] - 2024年薪酬委员会履行检讨董事及高管薪酬等职责[122,123] - 提名委员会之职权范围、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及提名政策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14] - 薪酬委员会之职权范围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18] - 公司已采纳守则的守則條文E.1.2(c)(ii)条所述的薪酬委员会模式[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予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按级别划分的薪酬详情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及15内披露[122] - 审核委员会每年最少会晤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两次[124] - 2024年审核委员会后藤俊哉出席4次会议,中川伊正出席1次,周志堂、水野英人、沈咏婷均出席5次[125]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25] - 2024年1月1日 - 1月31日杨子成是公司与外聘服务供应商主要企业联系人士,2月1日起长岛武德担任该角色[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陈鄺良出席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0] - 全体现任董事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31] - 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矩阵专注10大企业风险因素类别[137][138] - 集团内部审核团队每年向审核委员会报告两次[137] - 关联方交易小组大概每隔一周召开会议审查及监控关联交易[139] - 管理层透过举报制度处理投诉个案,就调查结果每年向审核委员会汇报两次[140] - 已付及应付核数师酬金共7092万港元,其中年度审核5496万港元,税务服务872万港元,其他服务724万港元[141] - 股东按占全体有权投票股东总投票权最少5%可要求董事召开股东大会[145] - 占全体有权投票股东总投票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投票股东,可在股东周年大会提议案[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无变动[154]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2023年:无)[156] - 公司制定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未制定雇员性别多元化可衡量目标[142][144] - 公司年内未订立任何权益挂钩协议[159] - 藤田健二和周志堂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董事[161] - 董事会建议委任黄美玲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相关议案将提交应届股东周年大会[162] - 2024年12月31日,长岛武德持有公司12,000股普通股,权益
关闭北京最后一家店、连年亏损 永旺超市讲不出新故事
北京商报· 2025-04-21 14:30
北京市场调整 - 永旺超市丰台店将于2025年5月16日关闭,成为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门店,此前朝阳大悦城店和昌平永旺国际商城店已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3年5月关闭 [3][5] - 闭店后消费者持有的积分卡和购物卡可在河北燕郊镇及天津的5家门店继续使用,但未明确闭店后退费政策 [3] - 永旺中国称闭店是集团中长期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并非经营困难,北京市场仍受重视,其他业务如儿童游乐设施和物业服务持续运营 [3][4] 母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永旺收益为80.95亿港元(同比下降6.98%),归母净利润亏损3.41亿港元,2017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累计亏损超7.37亿港元 [8] - 公司逐步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如深圳宝安中心店、武汉凯德·西城店),并在优势区域广东新增3家门店 [7][9] - 2017年以来新开门店中综合超市占比下降,食品超市和梦乐城占比上升,计划2030年前在湖南、湖北分别增至5家和7家购物中心 [9] 行业竞争与转型压力 - 永旺早期凭借生鲜食品和进口商品优势扩张,但本土超市选品、配送服务及电商挤压使其优势弱化 [1][10] - 同行如家乐福、沃尔玛、伊藤洋华堂同样面临挑战,本土企业永辉、物美等调改加剧市场竞争 [9] - 专家建议永旺需保持生鲜差异化,提升食品及百货质价比以提高客单价,并融合日本模式与中国市场经验 [10] 业态布局策略 - 永旺在中国以综合超市(GMS)、食品超市(SM)和购物中心(梦乐城)三种模式扩张,近年侧重食品超市和梦乐城 [7][9] - 公司表示业态选择基于地区布局条件、商圈需求等,非重心偏向某一业态 [9] - 截至最新数据,永旺在中国共运营79家超市店铺 [10]
美思佰乐在广州全面关店,永旺将再开三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4-14 08:14
门店调整 - 美思佰乐广州四家门店将于4月27日前全部关闭 包括恒宝广场店(3月31日关闭) 合生广场店(3月关闭) 马场店(4月22日关闭) 圣地新天地店(4月27日关闭)[2][3][6] - 三家美思佰乐原址将转为广东永旺经营 其中恒宝广场店(2715㎡)和马场店于4月由广东永旺直接接手 圣地新天地店因租约到期不再经营[2][6][7] - 门店转换期间出现经营差异 马场店商品充足客流量大 圣地新天地店已出现空货架和商品品类减少[6] 品牌战略 - 美思佰乐为日本永旺集团旗下食品超市品牌 2013年进入中国并在广州太阳新天地开设首店 主打新鲜食品业态[3] - 广东永旺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 其中4-6月将在广州 佛山 深圳开设5家新店 下半年再开3家[7] - 新开店将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 涵盖生鲜食品 日用百货 家居用品等全品类 并打造健康主题卖场满足高端需求[13] 区域扩张 - 广州新开三家永旺门店包括恒宝广场店(2715㎡) 天河领展广场店(3154㎡)及城光荟店(5070㎡ 6月末开业)[7][9][11] - 荔湾区首次迎来永旺门店 形成"双首店"布局 恒宝广场店引入港式地铁商业模式[7] - 截至6月广东永旺门店总数将达38家 覆盖核心商业区域如珠江新城CBD和改造后的城光荟广场[7][9][11]
金融赋能非遗传承 匠心共筑津味品牌——天津农商银行助力星河永旺食品科技焕新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11 12:21
文章核心观点 金融与文化深度融合激发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活力,天津农商银行构建“金融 + 文化”模式,以金融赋能非遗传承,助力民营小微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实现技艺传承与产业升级双赢,未来将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繁荣 [1][3] 分组1:天津农商银行助力企业情况 - 天津农商银行以金融之力赋能非遗传承,为天津星河永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支持,助力其突破资金瓶颈,实现技艺传承与产业升级双赢 [1] - 今年3月,天津农商银行北辰中心支行走访发现星河永旺困境,组建专项服务团队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成功提供3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 [2] - 天津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区人社局,为星河永旺提供全程护航,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地,确保企业享受贴息优惠 [2] 分组2:企业情况 - 星河永旺是北辰区食品加工标杆企业,凭借百年“老肥”发酵技艺结合传统面食与现代生产线,产品受消费者喜爱,获“天津市放心食品企业”称号 [1] - 星河永旺在扩大生产规模、升级技术、拓展市场阶段,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发展主要障碍 [1] 分组3:天津农商银行整体情况 - 天津农商银行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聚焦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通过“一站式”“定制化”服务,助力本土企业从传统技艺到现代品牌跨越 [3] - 截至3月末,天津农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52.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8.96亿元,同比增长21.29% [3] - 未来,天津农商银行将依托金融科技赋能,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提供精准高效金融服务,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繁荣 [3]
永旺(00984) - 持续关连交易 订立主许可协议及主服务协议
2025-04-01 23:44
协议情况 - 2025年4月1日与ATV Japan订立主许可和主服务协议,期限至2027年12月31日[4][26] - 2021年6月30日订立过往主商标许可协议,2024年12月31日订立补充协议[26] - 主许可和主服务协议许可费用从7%降至3.2%,2025年3月1日生效[8][15] 费用与上限 - 许可费为采购成本0.2%,服务费为3.0%,逾期按年利率1%付违约利息[4][10][11] - 2022 - 2024年过往协议年度上限3270万、4180万、5370万港元,实际1290万、1120万、1220万港元[13] - 2025 - 2027年建议年度上限740万、910万、1170万港元,未获批不超1000万港元[12][26] 审批安排 - 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委任独立财务顾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6][20][23] - 预计2025年5月30日向股东发通函[6][22] 人员构成 - 执行董事为长岛武德、久永晋也[28] - 非执行董事为后藤俊哉等四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志堂等三人[28] - 独立董事会委员会由周志堂等三人组成[26] 业务信息 - 公司为永旺(香港)百货,股份代号984,业务为销售商品[25][26] - 关联方交易小组审查监控持续关联交易[17]
永旺(0098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01 08:44
集团总收益情况 - 2024年收益为80.95338亿港元,2023年为86.9287亿港元[2] - 2024年总收益8095338000港元,2023年为8692870000港元,同比下降6.87%[10] - 2024年集团总收益同比减少6.9%至80.953亿港元,2023年为86.929亿港元,毛利率减少0.3%到28.9%,2023年为29.2%[39] 集团亏损情况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3.38534亿港元,2023年为1.8528亿港元[2] - 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3.40721亿港元,2023年为1.87802亿港元[2] - 2024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3003港仙,2023年为0.7256港仙[2] - 2024年广泛收入总额为 -3.35938亿港元,2023年为 -1.85913亿港元[3] - 2024年公司录得亏损净额3.40721亿港元,经营活动及租赁负债净现金流出4.476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1.99273亿港元[6] - 2024年除税前亏损338534000港元,2023年为185280000港元,亏损扩大82.71%[15] - 2024年公司控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1.3港元,高于2023年的0.7256港元[21] - 2024年公司产生亏损3.40721亿港元,经营活动及租赁负债现金净流出4.4763亿港元,净流动负债11.99273亿港元,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疑问[50][51] 集团其他收入及费用情况 - 2024年其他广泛收入、扣除所得税净额为478.3万港元,2023年为188.9万港元[3] - 2024年投资收入16715000港元,2023年为26137000港元,同比下降36.04%[15] - 2024年财务费用1236000港元[15] - 2024年其他收入478948000港元,2023年为483092000港元,同比下降0.86%[17] - 2024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316689000港元,政府补助7432000港元,租赁之管理费及其他收入62827000港元,平台协作收入47722000港元[17]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331832000港元,政府补助751000港元,租赁之管理费及其他收入64578000港元,平台协作收入45708000港元[17] - 2024年其他费用总计1037203千港元,较2023年的1062914千港元有所下降[18]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844千港元,远低于2023年的14505千港元[18] - 2024年所得税支出为2187千港元,低于2023年的2522千港元[19] - 2024年未支付股息,2023年支付股息10400千港元[20] - 2024年从分承租人所得收入及其他减少1080万港元,2023年增加2760万港元,收取政府补助增加670万港元至740万港元,其他收入较去年整体减少0.9%[39] - 2024年集团员工成本减少4.7%,占收益百分比升至11.9%,2023年为11.7%;租赁有关开支增加1.3%,占收益百分比增至12.9%,2023年为11.9%;其他营运费用按年减少2.4%,占收益百分比为12.8%,2023年为12.2%[39] 集团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6.09049亿港元,2023年为32.1306亿港元[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8.46266亿港元,2023年为23.65946亿港元[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0.45539亿港元,2023年为30.49656亿港元[4]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及短期定期存款达8.306亿港元,2023年为11.496亿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负53.32%,2023年无此数据,因借入2.297亿港元贷款致比率上升[41] - 2024年12月31日存款中3680万港元已抵押给银行,2023年为9720万港元;700万港元已抵押给监管机构,2023年为670万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1.9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6.837亿港元[41] 集团业务线收入及亏损情况 - 2024年香港直接销售3478040000港元,特许专营销售收入267955000港元;中国内地直接销售4141036000港元,特许专营销售收入208307000港元[10] - 2024年香港分类亏损288157000港元,中国内地分类亏损65856000港元;2023年香港分类亏损149954000港元,中国内地分类亏损61463000港元[15] - 2024年公司香港业务收入为3746000000港元,较2023年下降9.5%,亏损288200000港元[31] - 2024年中国内地业务全年收益为43.493亿港元,较2023年的45.52亿港元下跌4.5%,亏损6590万港元,2023年亏损6150万港元[33] 集团资本开支及计划 - 2024年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开设新店、改装店铺及升级资讯科技系统资本开支为1.554亿港元[40] - 2025年集团预计总资本开支约为2.56亿港元用于开设新店及改装店铺[38] - 2025年集团计划在大湾区开设8家新店[37] 集团其他情况 - 集团获最终控股公司支持,包括延长偿还集团内借款2.29659亿港元及提供额外财务资源[7] - 公司门店自助收银系统使用率提高至55%[30] - 2024年集团调整后EBITDA亏损2.467亿港元,较2023年的1.578亿港元增加8890万港元[40] - 2024年集团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9.7亿港元,2023年为5.746亿港元[40] - 2024年调整后EBITDA为负2.46652亿港元,2023年为负1.57811亿港元[4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香港及中国内地共聘用约4900名全职及3900名兼职员工[44]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公司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特定情况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7]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年利率为1.89%,须于2025年6月30日偿还[25] - 2024年30日内到期的应收账款为28726000港元,低于2023年的46115000港元[23] - 2024年应付贸易账项总计1005254千港元,低于2023年的1192958千港元[24] - 2024年公司控股股东权益应占亏损3.381亿港元,较2023年的1.887亿港元增加1.494亿港元[40]
永旺(00984) - 董事之退任及董事之提名
2025-03-28 11:1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之內容概不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佈全 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AEON STORES (HONG KONG) CO., LIMITED 永 旺 (香 港 )百貨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984) 董事之退任 及 董事之提名 董事之退任 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舉行之董事會會議上,董事會決定推薦黃美玲女士(「黃女 士」)在 2025 年股東週年大會上遴選本公司董事。黃女士的任命將提交予 2025 年 股東週年大會上進行普通決議。倘在 2025 年股東週年大會上獲得任命,黃女士將 被委任為本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黃女士,63 歲,獲科廷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於會計 領域擁有逾 30 年經驗。黃女士自 2023 年 3 月 15 日起擔任 China New Energy Limited 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1156)(其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聯交所」)主板上市)。彼亦於 2011 年 7 ...
永旺(0098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09:1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80.95338亿港元,2023年为86.9287亿港元[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3.38534亿港元,2023年为1.8528亿港元[2] - 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3.40721亿港元,2023年为1.87802亿港元[2] - 2024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3003港仙,2023年为0.7256港仙[2] - 2024年其他广泛收入、扣除所得税净额为478.3万港元,2023年为188.9万港元[3] - 2024年广泛收入总额为 -3.35938亿港元,2023年为 -1.85913亿港元[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6.09049亿港元,2023年为32.1306亿港元[4]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 -11.99273亿港元,2023年为 -6.8371亿港元[4] - 2024年负债净额为 -4.30741亿港元,2023年为 -0.94427亿港元[4] - 2024年总收益80.95338亿港元,较2023年的86.9287亿港元下降6.87%[10] - 2024年除税前亏损3.38534亿港元,较2023年的1.8528亿港元亏损扩大82.71%[15] - 2024年投资收入1671.5万港元,较2023年的2613.7万港元下降36.04%[15] - 2024年财务费用123.6万港元[15] - 2024年其他收入4.78948亿港元,较2023年的4.83092亿港元下降0.86%[17] - 2024年其他费用总计1037203千港元,较2023年的1062914千港元有所下降[18]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2844千港元,远低于2023年的14505千港元[18] - 2024年所得税支出为2187千港元,低于2023年的2522千港元[19] - 2024年未支付股息,2023年支付股息10400千港元[20] - 2024年公司控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338070000港元,2023年为188659000港元[21] - 2024年集团全年收益同比减少6.9%至80.953亿港元,2023年为86.929亿港元,毛利率减少0.3%到28.9%,2023年为29.2%[39] - 2024年从分承租人所得的收入及其他减少1080万港元,2023年增加2760万港元,收取政府补助增加670万港元至740万港元,2023年为70万港元,其他收入较去年整体减少0.9%[39] - 2024年集团员工成本减少4.7%,占收益百分比升至11.9%,2023年为11.7%;租赁有关开支增加1.3%,占收益百分比增至12.9%,2023年为11.9%;其他营运费用按年减少2.4%,占收益百分比为12.8%,2023年为12.2%[39] - 2024年公司控股股东权益应占亏损3.381亿港元,较2023年的1.887亿港元增加1.494亿港元[40] - 2024年集团调整后EBITDA亏损2.467亿港元,较2023年的1.578亿港元增加8890万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存及短期定期存款达8.306亿港元,2023年为11.496亿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负53.32%,2023年无此数据,因借入2.297亿港元贷款致比率上升[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1.99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6.837亿港元[41] - 2024年调整后EBITDA为负2.46652亿港元,2023年为负1.57811亿港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生亏损3.40721亿港元,经营活动及租赁负债现金净流出4.4763亿港元,净流动负债11.99273亿港元[50][51]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37.45995亿港元,较2023年的41.40867亿港元下降9.54%[10][15] - 2024年中国内地收益43.49343亿港元,较2023年的45.52003亿港元下降4.45%[10][15] - 2024年香港分类亏损2.88157亿港元,较2023年的1.49954亿港元亏损扩大92.17%[15] - 2024年中国内地分类亏损0.65856亿港元,较2023年的0.61463亿港元亏损扩大7.15%[15] - 2024年公司香港业务收入为3746.0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4140.9百万港元下跌9.5% [31] - 2024年公司香港业务分部业绩亏损288.2百万港元,高于2023年的150.0百万港元[31] - 2024年中国内地业务全年收益为43.493亿港元,较2023年的45.52亿港元下跌4.5%,亏损6590万港元,2023年亏损6150万港元[33] 资本开支与业务计划 - 2024年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开设新店、改装现有店铺及升级资讯科技系统资本开支为1.554亿港元[40] - 2025年集团预计总资本开支约为2.56亿港元用于开设新店及改装店铺[38] - 2025年集团计划在大湾区开设8家新店[37] 资金与负债相关 - 集团直接及最终控股公司AEON Co., Ltd.延长集团内借款2.29659亿港元偿还期限并提供额外财务资源[7]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年利率为1.89%,须于2025年6月30日偿还[25]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变化 - 2024年30日内到期的应收账款为28726000港元,低于2023年的46115000港元[23] - 2024年应付贸易账项为1005254千港元,低于2023年的1192958千港元[24] 抵押存款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存款中3680万港元已抵押给银行,2023年为9720万港元;700万港元已抵押给监管机构,2023年为670万港元[41] 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共聘用约4900名全职及3900名兼职员工[44] 证券交易情况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45] 公众持股量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公司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46]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部分披露外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