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商置(00535)

搜索文档
金地商置(0053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08:50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金地商置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35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 4,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 4,000,000,000 | 本月底法 ...
金地集团:上半年预亏34亿-42亿元,调整策略加大去化力度
新浪财经· 2025-07-15 02:2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4亿元至42亿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32亿元至40亿元 [1]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亏损46.58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33.61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26.95亿元 [1] 业绩预亏原因 - 近年销售规模下降导致可结转面积减少 营业收入下滑 [1] - 公司动态调整经营及销售策略 加大去化力度 部分项目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1] 资产盘活举措 - 推进土地收储 土地置换等资产盘活措施 [1] - 2024年12月通过武汉保障房收储置换获取武汉桥梁学校地块 2025年6月首次开盘项目(武汉大成乐府)首开去化率88% [1] 融资安排 - 投资人同意取消"中金-金地广场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025年度开放退出安排 [1] - 投资人同意发行人利用担保资产发行经营性物业贷提前偿还债务 [1] - 该CMBS产品余额16.5亿元 利率4.8% 最近行权日为2025年7月25日 到期日为2040年5月20日 [2] 其他融资进展 - 公司正在推进经营性物业贷 不动产ABS等融资以获取现金流 [2]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7月1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0:32
未平仓空单比排名 - 药明康德(02359)未平仓空单比最高达22.57%,持仓量从8717.47万股增至8734.54万股 [1][2] - 宁德时代(03750)未平仓空单比17.76%,持仓量从2631.99万股增至2768.85万股 [1][2] - 中远海控(01919)未平仓空单比14.27%,持仓量从4.06亿股增至4.11亿股 [1][2] - 赣锋锂业(01772)未平仓空单比12.80%,持仓量从5001.51万股增至5166.20万股 [2] - 山东黄金(01787)未平仓空单比12.77%,持仓量从1.09亿股增至1.10亿股 [2] 未平仓空单比增幅最大股票 - 阿里健康(00241)空单比增幅最大达4.45%,从6.97%增至11.42%,持仓量从11.24亿股激增至18.42亿股 [1][2] - 中国联塑(02128)空单比增加2.54%,从0.61%增至3.15% [1][2] - 香港中旅(00308)空单比增加2.02%,从1.58%增至3.60% [1][2] - 巨子生物(02367)空单比增加1.57%,从3.87%增至5.44% [2]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空单比增加1.10%,从3.34%增至4.45% [2] 未平仓空单比降幅最大股票 - 远东宏信(03360)空单比降幅最大达1.62%,从4.43%降至2.82% [1][3] - 众安在线(06060)空单比下降1.55%,从7.43%降至5.88% [1][3] - 荣昌生物(09995)空单比下降1.32%,从5.98%降至4.66% [1][3]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空单比下降0.96%,从5.00%降至4.05% [3] - 顺丰控股(06936)空单比下降0.84%,从4.61%降至3.77% [3] 数据更新说明 - 香港证监会每7天披露一次未平仓空单数据 [4] - 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运算生成,可能存在误差 [4]
金地商置:5月合约销售额达8.87亿元
快讯· 2025-06-04 08:44
公司销售表现 - 2025年5月单月合约销售总额8.87亿元人民币[1] - 5月合约销售总面积6.99万平方米[1] - 5月销售均价每平方米1.27万元人民币[1] 累计销售数据 - 2025年1月至5月累计合约销售总额41.39亿元人民币[1] - 1月至5月累计销售总面积31.53万平方米[1]
楼市早餐荟 | 市场监管总局:更新电梯选配部件不低于原电梯标准;保利发展20亿中期票据即将付息
北京商报· 2025-05-23 02:13
市场监管总局电梯更新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更新电梯选配的驱动主机、控制系统、门系统等部件安全性能指标不得低于原在用电梯 [1] - 鼓励老旧电梯更新时同步配置稳定可靠的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 [1] 保利发展中期票据付息 - 保利发展2024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24保利发展MTN004)将于2025年5月30日付息,发行金额20亿元,期限3年,利率2.52% [2] - 本期应偿付利息金额为5040万元 [2] 五矿地产董事变更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中麟将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同时卸任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 [3] - 苏鲁闽自2025年5月23日起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上述委员会成员职务 [3] 金地商置董事变更 - 执行董事凌克将根据公司细则轮值退任,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不再担任执行董事 [4] - 李荣辉获提名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选举为执行董事 [4] 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情况 - 截至5月20日,全国拟使用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数量近3000宗,总面积1.33亿平方米,总金额超3500亿元 [5] - 1-2月公示地块393宗,总金额超580亿元;3月公示地块超830宗,总金额超1000亿元;4月公示地块超1500宗,总金额超1700亿元 [5]
中交地产持有人会议通过债务承继议案;凌克不再担任金地商置执行董事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3:27
中交地产债务承继 - 公司202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持有人会议全票通过债务承继议案,债务将转移至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 [1] - 此举为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化解退市风险的关键步骤,为后续资产重组奠定基础 [1] - 债务承继若配合资产重组顺利实施,可能缓解公司信用风险,但轻资产业务盈利能力有待验证 [1] 正荣地产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RoYue Limited持有的12.658亿股股份(占其持股66.95%,占公司总股本28.98%)被法院命令出售,并委任接管人处理相关权益 [2] - 事件反映房企债务风险化解复杂性,股权结构变动或为战略投资者介入创造机会 [2] - 结合实控人此前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背景,可能进一步削弱市场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预期 [2] 碧桂园信息披露违规 - 公司及高管杨惠妍、莫斌、伍碧君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遭上交所公开谴责并记入诚信档案 [3] - 此为一年内第二次财报延迟披露,反映流动性危机下信息披露机制失效 [3] - 事件可能加剧债权人对公司债务重组进程的疑虑 [3] 金地商置人事变动 - 凌克将于2025年6月25日股东会后不再担任执行董事,拟由金地集团总裁兼财务负责人李荣辉接任 [4] - 变动延续金地集团董事会改组趋势,体现险资与国资股东主导下治理模式转型 [4] - 新任董事财务背景或增强公司财务审慎性与战略协同能力 [4] 中铁置业债券付息 - 公司"23中铁置业MTN001"中期票据(发行额8亿元,利率3.29%)将于2025年5月29日付息 [5] - 央企地产平台在行业调整期展现信用韧性,稳定付息能力有助于巩固市场偿债预期 [6] - 央企融资优势及政策支持可能引导资本向信用资质更优的主体倾斜 [6]
港股地产股集体走高,金辉控股(09993.HK)涨超50%,金地商置(00535.HK)涨近20%,融信中国(03301.HK)、富力地产(02777.HK)涨逾10%,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8%。
快讯· 2025-04-25 02:11
港股地产股表现 - 金辉控股股价上涨超过50% [1] - 金地商置股价上涨接近20% [1] - 融信中国和富力地产股价均上涨超过10% [1]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超过8%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地产板块出现集体上涨行情 [1]
金地商置(0053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08:4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203.1亿元,较去年下降43%[16][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为132亿元,股东应占亏损为45.7亿元[21] - 2024年收入从174.524亿元降至131.958亿元,主要因物业销售确认收入减少43.653亿元[38][40][4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从16.041亿元降至8.566亿元,主要因收购子公司评估收益及利息收入减少[41][44]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为6690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损失为3810万元[42][44] - 2024年财务成本从13.454亿元降至11.591亿元,减少1.863亿元[46] - 2024年对部分子公司物业存货进一步计提减值损失5.568亿元[47]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45.708亿元,2023年为溢利3.427亿元,溢利减少49.135亿元[54][57]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2751元,2023年为每股基本盈利0.0206元[55][57] -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由2023年的224.845亿元减至2024年的177.044亿元,减少因本年度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60][64] - 公司存款、银行及现金结余由2023年的51.613亿元下降24%至2024年的39.131亿元[61][65] - 债务净额由2023年的176.894亿元增至2024年的177.444亿元,债务净额比率由67%升至84%[67][68] - 其他损失包括收购附属公司重估亏损3.968亿元及出售金融资产亏损2.295亿元[49][52]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总额为21,657,49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2,850,660千元人民币[70][74] - 2024年12月31日港币贷款为182,3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2,288千元人民币;人民币贷款2024年为13,677,70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898,511千元人民币;美元贷款2024年为7,797,4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589,861千元人民币[74] - 2024年12月31日99%贷款按浮动利率计息,2023年为61%;其中63%浮动利率贷款按人民币记账,2023年为97%[75][76] - 2024年12月31日抵押资产总额为18,533,7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273,109千元人民币,包括投资物业、发展中物业等[7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结清的物业买家按揭担保为2,954,150,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4,313,704,000元人民币[79][80] - 报告期末,公司为合营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供最高担保总额美元80,533,000(相当于人民币573,945,000元)及人民币200,000,000元,2023年为美元125,956,000(相当于人民币892,110,000元)[82][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合营公司担保的融资已动用约721,746,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753,271,000元人民币[82][83]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报表均未就担保计提拨备[82][8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1.96亿元,除税前亏损35.09亿元,年内亏损41.67亿元[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59.92亿元,负债总额为549.29亿元,权益总额为210.63亿元[84] - 2024年公司实现累计合约销售总额为203.07亿元,总合约销售面积约151.47万平方米,较2023年分别下跌43%及40%,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约13400元,较2023年下跌5%[89][9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商业物业及产业园租金收入从19.4亿元增至20.3亿元,同比增长4.6%[23] - 公司目前在内地运营16个商业项目和22个产业园,总建筑面积分别约为116万平方米和200万平方米[23] - 2024年租赁住房业务租金收入为2.1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管理约6800间房间[24] - 2024年商用物业及产业园租金收入从19.4亿元增至20.3亿元,同比增长4.6%[26] - 2024年租赁住房业务租金收入为2.1亿元,截至2024年底运营约6800间客房[26] - 2024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降至118.984亿元,占总收入90%,2023年为162.637亿元,占比93%,业绩由盈转亏,减少39.573亿元[56][58] - 2024年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增至12.975亿元,占总收入10%,2023年为11.886亿元,占比7%,业绩减少11.412亿元[59][63] - 2024年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亏损总额23.783亿元,2023年为3.563亿元,亏损增加20.22亿元[53][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已开业投资物业建筑面积达3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6%,租赁及相关服务含税收入约22.4亿元,同比增长3%[95][98] - 公司持有在运营的商办项目总建面约116万平方米,租赁及相关服务总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约8%,深圳威新科技园1、2期出租率达91%,3期达81%[96][98] - 公司持有在运营的产业园总建面达200万平方米,租赁及相关服务总收入约8.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稳定运营期的产业园项目平均出租率达93%[97][99] - 租赁住房业务本年度收入约2.1亿元,同比下降约10%[101][103] 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1252万平方米[25] - 截至2024年底土地储备总建面约1252万平方米,约75%位于一二线城市[27][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共1252万平方米,33%位于一线城市,42%位于二线城市,25%位于三线及其他城市[87][91] - 2024年公司收购一个土地项目,规划总楼面面约5.4万平方米,支付应占总代价约3.54亿元,平均土地收购成本每平方米约6560元[88][92] 公司运营与荣誉 - 2024年公司按时交付超3万套优质住房,客户满意度超94%[17] - 2024年公司MSCI ESG评级由“BB”上调至“BBB”[29][33] - 金地威新产业三年蝉联克而瑞“全国产城发展商综合实力TOP3”,还获多项行业荣誉[97][99] - 上海松江生命科学园、苏州木渎智造园及天津西青智造园等项目荣获行业优秀产业园区奖项[97][99] - 租赁住房业务获克而瑞“中国住房租赁企业综合实力Top10”等荣誉[101][103] - 上海宝山南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预计2025年开业[101][103] - 集团拟建及在建投资物业将相继投入运营,带来稳定收益和现金流入[102][10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凌克65岁,自2012年1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105][108] - 黄俊灿54岁,自2012年1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集团主席[106][108] - 徐家俊46岁,分别自2012年10月及2013年1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07][109] - 韦传军56岁,自2012年10月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裁[111][114] - Loh Lian Huat 61岁,自2015年5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2][115] - 张斐贇39岁,自2015年5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3][116] - 许照中77岁,自2004年12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7][119] - 蒋尚义67岁,自2012年11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8][120] - 夏新平59岁,自2019年5月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2][124] - 黄灏贤49岁,自2012年10月起任公司秘书[123][125]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在2024年财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C.1.6、C.5.1和F.2.2条外的所有强制披露要求和适用守则条文[127] - 因业务安排,罗联华和张飞云未能参加2024年4月19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128] - 公司一年仅召开两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审核和批准年度及中期业绩,不认为有必要召开季度会议[129] - 因业务安排,董事会主席黄俊灿未能参加2024年4月19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130] - 公司在2024年度采纳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管守则的强制披露要求及适用守则条文,惟C.1.6、C.5.1及F.2.2除外[131] - 因事先安排业务承诺,Loh Lian Huat先生、张斐赟女士未出席2024年4月19日股东大会,董事长黄俊灿先生也未出席该次大会[131][133] - 年内仅举行两次董事会常规会议以审阅及批准公司年度及中期业绩,公司认为无需每季举行会议[132] - 全体董事于年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规定之标准,标准守则亦应用于公司其他指定高级管理人员[136][138] - 公司制定完善培训体系,涵盖各级员工,课程内容包括企业文化[137][139]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0][142] - 公司细则规定每年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轮流退任,每位董事每三年至少退任一次[145] - 任何填补董事会临时空缺或新增的董事任职至下一次股东大会,届时可获重选[145]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董事会技能和经验组合平衡,有利于公司治理[146] - 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有重要角色,与执行董事有相同受信责任及行事责任[144][147]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60] - 9名董事中有1名女性,占董事会的11%[157][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2454名雇员中,男性雇员及女性雇员比例分别为59%及41%[166][171] - 公司规定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存在同时出任多于6家香港上市公司董事职务的问题[149][153] - 对于在任超过9年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连任建议会说明其仍具独立性并膺选连任的原因[149][153] - 董事会已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认为其仍保持独立[150][153] - 公司会定期提醒独立非执行董事,若情况变化影响独立性需尽快通知公司及联交所[150][153] - 提名委员会代表董事会定期审核及评估董事会组成,必要时根据多元化政策推荐新董事[152][154] - 董事会负责确保集团领导连续性、制定业务策略、提供资源、完善内控及合规经营[167] - 董事会负责确保集团领导延续性、制定业务策略、管理资金资源、完善财务和风险管理等[172] - 董事每月获公司表现、状况及行业前景更新资料[173] - 年内董事会已审阅集团企业管治多方面情况及本企业管治报告[176][179][180] - 新获委任董事会收到全面入职资料并参加法律培训[178][181] - 公司鼓励董事及高管报读专业发展课程和讲座[183][187] - 全体董事年内均已接受所需董事培训/培训材料[184][187] - 金地集团单一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持有其约29.8%权益[185][188] - 除披露外,董事会成员间无其他重大关系[186][189] - 董事长为黄俊灿,CEO为徐家俊,两职位分离以有效分工[192] - 公司安排董监高责任险并每年审核续保[194] - 董事会主席为黄俊灿先生,行政总裁为徐家俊先生[196]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安排责任保险,范围按年度基准审阅及续期[197] - 年内董事会举行2次会议[198] - 执行董事凌克、黄俊灿、徐家俊、韦传军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0/1[199] - 非执行董事Loh Lian Huat、张斐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0/1[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照中、蒋尚义、夏新平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1/1[199] - 全体董事就定期董事会会议获不少于14日通知期,非定期获合理通知期[199][200] - 公司秘书会在董事会会议日期前向董事会发出董事会文件[199][200] - 涉及重大利益冲突事宜以现场董事会会议处理,有利益冲突成员须弃权[199][200] - 董事可亲身或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会[199][200] 市场预期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4 - 6%,房地产市场轻微复苏[30][34] 公司风险应对 - 公司认为人民币兑港币及美元汇率适度变动,外汇风险可接受,会不时检讨及监察货币风险并适时对冲
金地商置(0053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12:0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195,83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452,374千元人民币下降24%[3][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427,24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612,905千元人民币下降33%[3][6]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56,62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04,120千元人民币下降47%[3][6]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业绩亏损2,378,30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亏损的356,313千元人民币扩大567%[3] - 2024年公司除税后亏损4,167,2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832,752千元人民币,变动幅度为600%[3][6]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4,570,7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溢利342,718千元人民币,变动幅度为1,434%[3][6]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0.2751元人民币,2023年为盈利0.0206元人民币,变动幅度为1,435%[3][6] - 2024年公司存款、银行及现金结余(包括受限制资金)为3,913,09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161,269千元人民币下降24%[3]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75,991,94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1,098,407千元人民币下降17%[3] - 2024年公司资产净额为21,062,66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6,348,402千元人民币下降20%[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1,348,063千元,2023年为39,845,699千元,同比下降21.33%[1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068,829千元,2023年为6,475,691千元,同比下降52.61%[1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44,643,878千元,2023年为51,252,708千元,同比下降12.89%[1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581,218千元,2023年为24,904,306千元,同比下降5.31%[12]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21,062,660千元,2023年为26,348,402千元,同比下降19.91%[12] - 2024年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74.524亿元降至131.958亿元,主要因物业销售确认收入减少43.653亿元[59]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16.041亿元降至8.566亿元,主要因上年度有收购附属公司评估收益5.404亿元及本年度利息收入减少2.326亿元[59] - 2024年直接经营开支从2023年的14.799亿元微降至14.709亿元,人工费用减少1.399亿元,但销售费用增加抵消大部分节省[60] - 2024年财务费用从2023年的13.454亿元降至11.591亿元,减少1.863亿元,因人民币借款利率下调及向集团公司借款金额减少[60] - 2024年公司对附属公司物业存货计提减值5.568亿元,去年为4.076亿元;对合营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653亿元,去年为2.507亿元;对小额贷款业务应收贷款计提减值1.401亿元,去年为0.3亿元[60][61]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亏损总额为23.783亿元,2023年为3.563亿元,亏损增加20.22亿元[6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45.708亿元,2023年为溢利3.427亿元,溢利减少49.135亿元[63]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从2023年的224.845亿元降至177.044亿元,主要因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45.708亿元[66] - 2024年公司存款、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3年的51.613亿元下降24%至39.131亿元,主要用于支付物业开发成本、国内税项及偿还集团公司贷款[68]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总额为216.57499亿元,较2023年的228.5066亿元有所下降[70][72] - 2024年12月31日99%贷款按浮动利率计息,高于2023年的61%;其中63%浮动利率贷款按人民币记账,低于2023年的97%[73]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资产总额为185.33706亿元,高于2023年的182.73109亿元[74]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结清的物业按揭担保为29.5415亿元,低于2023年的43.13704亿元[75] - 2024年12月31日为合营公司融资提供最高担保总额为美元8053.3万(折合人民币5.73945亿元)及人民币2亿元,低于2023年[7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销售及物业管理费等收入总计131.96亿元,2023年为174.52亿元,同比下降24.38%[24][26][28] - 2024年除税前亏损35.09亿元,2023年除税前溢利17.85亿元[24][26]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3.58亿元,2023年为4.95亿元,同比下降27.74%[24][26][28] - 2024年财务费用总额14.77亿元,2023年为17.10亿元,同比下降13.63%[30]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净额4.04亿元,2023年为3.26亿元,同比上升23.92%[24][26][31] - 2024年物业存货减值5.57亿元,2023年为4.08亿元,同比上升36.31%[24][26] - 2024年资产总额75.99亿元,2023年为91.10亿元,同比下降16.59%[24][26] - 2024年负债总额54.93亿元,2023年为64.75亿元,同比下降15.17%[24][26] - 2024年资本开支5717.35万元,2023年为6207.52万元,同比下降7.90%[24][26]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6685.5万元,2023年为亏损6.11亿元,亏损幅度收窄89.07%[24][26] - 2024年物业销售成本为10,230,952千元,2023年为13,295,508千元[33] - 2024年中国内地税项支出658,247千元,2023年为952,282千元[3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05,947千元,2023年为65,711千元[42] - 2024年一个月内应收贸易账款41,935千元,2023年为29,627千元[43]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4,826,246千元,2023年为5,830,528千元[44] - 2024年一个月内应付贸易账款3,574,109千元,2023年为3,888,362千元[44] - 2024年物业存货减值556,824千元,2023年为407,558千元[33] - 自收购后,佳创集团2024年为公司带来收入1.8798亿元,综合亏损1.74574亿元[50] - 自收购后,威磐2023年为公司带来收入56.54046亿元,综合溢利6.49484亿元[50] - 自收购后,威景2023年未为公司带来收入,综合溢利亏损159.9万元[51] - 2024年累计合约销售总额为203.07亿元,销售面积约151.47万平方米,较2023年分别下跌43%及40%,销售均价下跌5%[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已开业投资物业建筑面积达3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6%,租赁及相关服务含税收入约22.4亿元,同比增长3%[80] - 2024年集团运营的商办项目总建面约116万平方米,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约8%;产业园总建面达200万平方米,收入约8.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82] - 租赁住房业务本年度收入约2.1亿元,同比下降约10%[83] 公司业务结构及客户地区分布 - 公司有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为物业发展分部、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企业费用及其他分部[20][23] - 公司逾90%(2023年:逾90%)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客户,逾90%(2023年:逾90%)的资产位于中国大陆[21] - 本年度及上年度内,各业务分部间无交易,无单一外部客户交易收益占集团总收入10%或以上[21][22] 公司财务相关修订情况 - 公司重新评估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负债条款,流动或非流动负债分类无改变,相关修订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影响[18] - 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修订对财务报表无影响[18] 公司股权收购与出售情况 - 公司以8115万元收购佳创20%权益,完成后持有其97.03%权益,原持有股权公允值净负债3.96795亿元转为收购对价一部分[46] - 公司完成对威磐收购后持有其86.93%权益,原持有股权公允值净资产10.34355亿元转为收购对价一部分[46] - 公司完成对威景收购后持有其42%权益,原持有股权公允值净资产10.31026亿元转为收购对价一部分[47] - 2024年佳创集团可识别(负债)/资产额公允值为 -3.25307亿元,2023年威磐为10.83975亿元,威景为11.13516亿元[49] - 公司以1元现金收购新惟集团100%权益,2023年以8400万元收购奥汇51%权益[52] - 2024年新惟集团资产净值为1.7193亿元,2023年奥汇为3.31661亿元[54] - 公司上年度以1.566亿元出售威恒100%权益[56] - 2023年出售威恒资产净值为160,384千元,出售亏损3,784千元,总代价156,600千元,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为154,755千元[57] 公司土地储备与项目收购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合共1252万平方米,33%位于一线城市,42%位于二线城市,25%位于三线及其他城市[77] - 2024年收购一个土地项目,规划总面积约5.4万平方米,支付代价约3.54亿元,平均成本每平方米约6560元[78]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17,112千元,2024年不建议派发[4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0.00103元人民币(0.00114港元)[95] 公司人员与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约2500名,2023年为2700名[88] - 公司2013年5月15日采纳的购股计划于2023年5月15日届满,年内无购股行使,未行使的均失效[91] - 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未在联交所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2] 公司其他相关情况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4 - 6%,房地产市场轻微复苏[84] - 公司在2024年遵守上市规则部分企业管治守则,未遵守C.1.6、C.5.1及F.2.2条文[86]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0 - 25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过户手续需在6月19日下午4时30分前完成[96] - 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出,2024年年报及通告将适时寄发并可在网站查阅[98]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6,613,686,827股,2023年为16,612,678,608股[37][40]
2024房企观察︱金地商置2025开年 “动刀”:组织架构深度调整,能否扭转业绩连续下滑颓势?
中国经济网· 2025-01-14 06:1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初金地商置进行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运营效率;公司近年销售业绩下滑、拿地放缓、财务有压力,2025年将聚焦保障财务稳定和现金流安全,挖掘轻资产领域机会谋求发展 [1][2][8]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撤销运营中心,运营职能划入商业开发集团运营管理部,信息职能划入集团人力行政中心,资管组划入集团投资管理中心,商业开发集团运营管理部更名商业开发集团运营管控部 [2] - 区域层面,华东区域浙江公司、东部区域跨海公司、淮海公司、华北区域淄博公司调整为事业部,华北区域长沙事业部调整为长沙片区,投资拓展部调整为投资拓展组,华北区域撤销鲁东事业部 [2] - 公司下属部分项目由区域本部直管,山西事业部、河北事业部调整为山西片区、河北片区 [2] 销售业绩情况 - 2024年累计实现合约销售总额203.07亿元,同比下降42.92%;累计销售总面积约151.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4% [2] - 2018 - 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销售额约490亿元、637亿元、752亿元、784.54亿元、618亿元、355.78亿元和203.07亿元,销售业绩已连续三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6] 土地储备与拿地情况 - 2021 - 2023年公司分别获土地40宗、5宗和2宗,土地储备由2327万平方米缩减到1607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土地储备累计1469万平方米,较上一年减少约8.6% [4] - 2024年12月20日,公司旗下武汉广泽以底价3.54亿元摘得汉阳区一地块,这是公司去年首次在公开市场拿地 [4] 财务状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2.87亿元,同比增长41%;毛利约5.57亿元,同比下降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7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2.20亿元,同比下降18%;资产总额为859亿元,同比下降6%;资产净值为232亿元,同比下降12% [7] - 银行借贷总额为109亿元,债务净额为169.9亿元,短期与长期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09亿元 [8] 业务分部情况 - 2024年公司物业发展收入为26.33亿元,溢利20.17亿元;物业投资及管理收入为6.53亿元,溢利为3.52亿元,亏损主要归咎于若干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物业减值亏损等 [8] 资产出售情况 - 2024年7月31日,公司宣布出售位于上海的四处产业园项目,预计净回款约5亿元 [8] - 2024年12月4日,公司披露相关交易,包括北京金地委托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管理北京金地广场日常运营等 [8] 2025年公司策略 - 2025年公司运营策略首要重点是保障财务稳定和现金流安全,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通过采用更灵活的定价管理策略、应用多种工具加速销售回款保障现金流 [8] - 公司将利用自身多元化业务协同优势,在轻资产代建、代运营方面发力,挖掘更多市场机会和自身潜能,谋求更稳健、长远的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