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00390)

搜索文档
中国中铁:多元化转型升级加速,看好第二曲线增长动能

天风证券· 2024-09-01 12: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传统主业承压,矿产资源开发保持平稳 - 24H1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业务分别实现营收4730.48、89.65、120.24、144.81亿元,同比分别-6.76%、-4.11%、-9.68%、-30.78% [2] - 24H1公司新签合同额10785亿元,同比-15.3%,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9961.2亿元,同比-16.2% [2] - 资源利用业务实现营收40.48亿元,同比+7.19%,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销售总体保持平稳 [2] 盈利能力、费用率、现金流仍有改善空间 - 24H1公司毛利率为8.8%,同比-0.01pct [3] - 24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81%,同比+0.15pct [3] - 24H1公司CFO净额为-693.32亿元,同比多流出393.65亿元,收现比同比-13.55pct至88.12%,付现比同比-6.59pct至98.02% [3] 新兴业务持续发力,多元化转型升级加速 - 24H1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1663.3亿元,同比+32.1% [4] - 公司业务多元化转型升级加速,并在矿产资源板块持续布局,有望贡献额外业绩增量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354、371、389亿元 [5] - 公司24H1实现营业收入5432.85亿元,同比-7.84%,实现归母净利润142.78亿元,同比-12.08% [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6.48%,流动比率为1.03,速动比率为0.79 [7] - 公司估值方面,24-26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4.03、3.84、3.67,市净率分别为0.39、0.36、0.33 [6]
中国中铁:新兴业务拓展良好

华泰证券· 2024-09-01 0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H1 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扣非归母净利 5433/143 /131 亿元,同比-7.8%/-12.1%/-14.0% [2] - 24Q2 实现营收 2783 亿元,同比-12.3%,归母净利润 68 亿元,同比-18.7%,低于预期 [2] - 考虑到传统基建投资放缓,调整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预测为 316/308/302 亿元 [2] - 给予 A 股/H 股 24 年 7/3.5xPE,调整 A/H 股目标价至 8.94 元/4.90 港元 [2] 分业务表现总结 - 24H1 基建实现营收 4730 亿,同比-6.76%,毛利率 7.9%,同比+0.2pct [3] - 房地产/装备制造/设计咨询营收同比-30.8%/-9.7%/-4.1%,毛利率同比下降 [3] - 其他业务中资源利用业务收入 40 亿,同比+7.2%,毛利率同比-5.22pct 至 53.4% [3] - 境内/外收入 5104 /341 亿,同比-8.63%/+6.11%,毛利率同比-0.16/+2.35pct [3] 财务指标变化总结 - 24H1 期间费用率 4.8%,同比+0.15pct [4] - 24H1 归母净利率 2.62%,同比-0.13pct [4] - 24H1 末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 76.5%/32.7%,同比+1.79/-1.68pct [4] - 24H1 经营性现金净额-693 亿元,同比多流出 394 亿元 [4] 新兴业务发展情况 - 24H1 新签订单 1.08 万亿,同比-15.3%,其中新兴业务快速增长 [5] - 新兴业务中水利水电/清洁能源同比+57.8%/+47.6% [5] - 境内/外新签 9961/824 亿元,同比-16.2%/-2.3% [5]
中国中铁:Q2收入与业绩承压,下半年有望边际改善

国盛证券· 2024-08-31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与业绩承压,下半年有望边际改善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45亿元,同降7.8%;实现归母净利润142.8亿元,同降12.1% [1] - 业绩下滑主要因今年以来受地方化债及专项债发行偏慢影响,基建资金面承压,制约实物工作量形成 [1] - 分季度看,Q2单季降幅加大,主要因收入下滑幅度扩大、期间费用率提升、投资收益减少以及减值损失增加 [1] - 展望后续,伴随年内专项债及特别国债加速发行,基建整体资金面有望改善,推动实物工作量加快落地,公司业绩增速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边际改善 [1] 基建主业盈利能力优化,经营性现金流承压 - 2024H1公司毛利率9.04%,同比下降0.01pct,其中基建主业毛利率有所提升 [1] - 期间费用率4.80%,同比增加0.15pct,主要因财务费用率增加 [1] - 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93亿,较上年同期多流出394亿元,预计主要因业主资金偏紧导致付款有所延迟 [1] 签单规模下滑,新兴业务高增 - 2024H1公司新签合同额10785亿元,同降15%,主要因传统基建房建市场项目增量收缩 [1] - 分业务看,工程建造新签合同额同降16%,其中铁路/公路/市政/城轨/房建等传统领域承压,新兴业务如水利水电/清洁能源表现亮眼 [1] 资源板块价值有望重估 - 公司铜、钴、钼保有储量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前列 [1] - 2024H1子公司中铁资源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占总归母净利润14.2% [1] - 若后续铜价继续上涨,资源板块利润贡献有望提升,公司如将矿产资源向国资委申请为拟培育主业获批,后续有望依托全球业务渠道资源收购新矿山加速发展,进一步打开价值重估空间 [1]
中国中铁(0039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20
财务业绩 - 公司收入总额为5,445.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6] - 基建建设收入为4,848.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6] - 房地产开发收入为148.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9%[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142.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6]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3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6]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产为20,044.2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17.7%[7] - 总负债为15,331.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20.5%[7] - 总权益为4,712.7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9.4%[7] 股本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5,747.7万股[1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5,591.08万股[11] - 公司回購註銷1,566,166股限制性股票,公司總股本由24,752,195,983股變更為24,750,629,817股[14] 股东情况 - 公司第一大股東中鐵工持有公司股份11,623,119,890股,佔比46.96%[17] - 公司前十大無限售條件股東中,除中鐵工外,其他主要包括HKSCC Nominees Limited、國新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19] - 公司前十大股東中不存在關聯關係或一致行動關係[18]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鐵工持有公司A股11,458,725,890股,約佔全部已發行A股55.77%[26] - 主要H股股東BlackRock, Inc.持有公司H股244,526,033股,約佔全部已發行H股5.81%[27] - 主要H股股東JPMorgan Chase & Co.持有公司H股198,764,535股(好倉),約佔全部已發行H股4.72%[27] - 主要H股股東Deutsche Bank Aktiengesellschaft持有公司H股229,803,271股(好倉),約佔全部已發行H股5.46%[27,28,29] - 主要H股股東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持有公司H股210,186,560股(好倉),約佔全部已發行H股5.00%[27] - 公司董事、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於公司股份、相關股份及債券中無任何權益或淡倉[25] - 公司未知其他主要股東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一致行動關係[21] - 公司未有戰略投資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為前十名股東[23] 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4,93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785亿元[34] - 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5,13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新签合同额8,209.2亿元人民币,增长25.1%[3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7,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37] - 上半年LME铜均价9,097美元/吨,同比增长4.56%;钴价总体呈现低位震荡走势,钼精矿(45%-50%)均价3,504元/吨度,同比降低8.15%[39] -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出台后,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程序有所调整,新推出项目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38] - 设计咨询行业面临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挑战,但国家持续推进综合交通、航空、低空经济、重大水利工程等领域建设,为行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35] - 装备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发展[36] - 房地产政策聚焦在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等方面,预计下半年商品住房市场有所改善[37] - 基建投资市场新推出项目数量和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为基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供更多机会[38] - 有色金属价格处于中长期上升趋势,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完整,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39] 公司发展战略 - 聚焦主責主業,勇擔「中國建造、鐵肩擔當」企業使命[44] - 拓展「第二曲線」業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簽合同額1,663.3億元,同比增長32.1%[45] - 推動建築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成功打造城市基礎設施智慧運維管理體系[45] - 深入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改革任務完成率達57.7%[46] - 啟動困難成員企業振興發展攻堅行動,評選三級工程公司20強[46] - 加快推進央企攻堅工程二期任務,2個團隊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46] - 5項成果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46] - 年度新簽合同額計劃調整為28,500億元,營業收入計劃調整為12,340億元[46] 可再生能源和水利建设 - 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1.34億千瓦,同比增長24%[42] - 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690億元,同比增長9.9%[42] 新签合同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10,785.0亿元,同比下降15.3%[47] - 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9,961.2亿元,同比下降16.2%;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823.8亿元,同比下降2.3%[47] - 截至报告期末,未完合同额62,228.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9%[47] - 工程建造业务新


中国中铁(601390)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30 12:15
财务业绩 - 2024年中期营业总收入为12,73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84%[9] - 2024年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08%[10] - 2024年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02%[11] - 2024年中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53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08%[12] - 2024年中期资产负债率为74.09%,较上年同期下降2.39个百分点[12] - 2024年中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3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6%[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新签合同额10,785.0亿元,同比下降15.3%[53] - 营业收入为5,432.85亿元,同比下降7.84%[56] - 营业成本为4,952.83亿元,同比下降7.82%[56] - 毛利率为9.00%,同比减少0.03个百分点[57]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93.7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58] - 境外业务营业收入占比6.27%,同比增加2.35个百分点[58]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2024年中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3.32亿元[19] - 2024年中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56.8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5%[19] - 2024年中期末总资产为20,045.7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57%[19] - 应收账款余额为2,346.74亿元,较上年期末增加49.62%[68] - 存货余额为2,622.2亿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9.54%[68] - 合同资产余额为2,860.68亿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2.15%[68] - 短期借款余额为1,136.13亿元,较上年期末增加68.62%[68] - 应付账款余额为6,114.27亿元,较年初增加17.01%[68] - 其他应付款余额为1,212.92亿元,较年初增加16.29%[69] - 公司平均融资成本率为3.46%,同比减少0.13个百分点[70] - 公司境外资产966.6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4.82%[71] 新签订单 - 2024年中期新签订单为7,000.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0%[9] - 工程建造业务新签合同额7,802.2亿元,同比下降16.0%[54] - 新兴业务新签合同额1,663.3亿元,同比增长32.1%[55] 主营业务 - 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司营业收入的最大来源,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30.48亿元,同比下降6.76%[59] - 设计咨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65亿元,同比下降4.11%,毛利率为26.24%[59] - 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24亿元,同比下降9.68%,毛利率为18.34%[59] - 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4.81亿元,同比下降30.78%,毛利率为12.57%[59] 研发投入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9,235.517百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0%[66]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67] 子公司经营情况 - 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27.09亿元,营业成本102.70亿元,营业利润28.69亿元,净利润22.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0.25亿元[95] - 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铁集团的子公司,其净利润占合并净利润的10%以上[95] - 中铁集团旗下共有49家子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公路、市政、房地产开发、金融等业务[92][93][94] - 中铁集团各子公司2022年总资产达到1.7万亿元,净资产达到4.3万亿元[92][93][94] 重大合同 - 新签订的重大工程建造合同包括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等[142][143][144] - 新签订的重大设计咨询合同包括合川至北碚至渝北至长寿高速公路项目、柴登至图克一级公路工程、南漳县铁路专用线勘察设计等[145] - 上市公司签订多个钢结构、道岔、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重大合同,合同金额合计超过100亿元[148,149] - 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涉及多个在建项目,总用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149,150] - 公司参与多个基础设施PPP项目,包括地铁、高速公路等,总投资金额超过400亿元[152,153] 债券融资 - 公司发行了多只可续期公司债券和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合计约70亿元,利率在2.90%-3.75%之间[166][167][168] - 公司发行了多期中期票据和永续票据,总债券余额约为100亿元[188,189] - 公司发行的债券主要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和置换到期债券[193,194,195,196] - 公司发行的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9亿元,已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193,194,195,196] 基金投资 - 公司货币基金投资规模达到XXX亿元[80] - 公司债券基金投资规模达到XXX亿元[81] - 公司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主题基金投资规模达到XXX亿元[81] - 公司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基金投资规模达到XXX亿元[81]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总额达1,122,957.33万元[88] 其
中国中铁:中国中铁关于召开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8-23 08:46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9月4日11:00 - 12:00召开[2][5][6]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互动[2][5][6] - 投资者可在8月28日至9月3日16:00前提问[2][6]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等,联系电话010 - 51878413[5][7]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7]
中国中铁:中国中铁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8-20 11:34
公司治理 - 2024年8月2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3] - 选举陈云为公司董事长,任期3年[4] 人员聘任 - 继续聘任陈文健为总裁,聘期3年[5][6] - 继续聘任孙璀为总会计师[8][10] - 继续聘任任鸿鹏等5人为副总裁[8][11] - 继续聘任孔遁为总工程师,赵斌为总经济师等[8][9] - 聘任马永红为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聘期至退休[22] - 继续聘任谭振忠为联席公司秘书,聘期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24] - 继续聘任段银华为证券事务代表,聘期3年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25]
中国中铁: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中铁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8-20 11:34
会议安排 - 2024年7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议案[5] - 8月2日发布会议通知,提前10个营业日或15日通知股东[6] - 8月20日上午10:00现场会议在北京召开,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7] 参会情况 - 678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会,代表13,995,935,428股,占比56.547796%[10] 会议结果 - 审议通过选举第六届董事会相关董事的议案[12][14]
中国中铁:中国中铁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8-20 11:34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678人,A股676人,H股2人[2] - 出席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13,995,935,428股,占比56.547796%[2] - 公司7名董事全出席,4名监事3人出席,万明请假[4] 董事选举情况 - 陈云、陈文健、修龙、孙力实、屠海鸣当选,得票比例97.790533% - 100.079550%[5][6][7] - 5%以下股东对陈云当选同意票数981,976,321,比例91.8560%[8]
中国中铁:中国中铁H股公告

2024-08-20 09:41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宣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陈云、陈文健及王士奇[4] - 非执行董事为文利民[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修龙、孙力实及屠海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