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布鲁可(00325)
icon
搜索文档
背靠名创优品的TOP TOY闯关港股:IP之困与毛利率之殇
搜狐财经· 2025-09-30 09:53
文|财华社 含着金钥匙出身的潮玩新兵 TOP TOY在2020年由名创优品孵化而来,目前,名创优品占TOP TOY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86.9%,为后者控股股东。 公告当日,TOP TOY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潮玩品牌企业上市潮在港股市场持续上演,潮玩巨头泡泡玛特(09992.HK)以及拼搭角色类玩具厂商布鲁可(00325.HK)已相继登陆港股市场,并受到资本市场 青睐。年初以来,这两只股的股价涨幅分别达约196%及45%。此外,集换式卡牌厂商卡游和IP玩具厂商52TOYS在今年也相继冲刺港交所。 本文的主角TOP TOY,因脱胎于名创优品,其发展底色也备受市场关注。 名创优品(09896.HK)的创始人叶国富或将再收获一宗IPO。 9月26日,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拟分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名创优品认为,建议分拆可更准确反映TOP TOY集团自 身价值,将使TOP TOY业务更能吸引看好潮玩产业高增长机遇的投资群体等。 虽同样是潮玩品牌,但TOP TOY的产品重心与泡泡玛特有较大差异,泡泡玛特以盲盒系列为主,深度孵化出了头部 ...
布鲁可(0032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11: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1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人民币13.38亿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21] - 公司总收入从10.462亿元人民币增长27.9%至13.380亿元人民币[51][53] - 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达到人民币2.97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18]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36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2.03亿元实现扭亏[14] - 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97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2.55亿元实现扭亏[14] - 期间利润从亏损2.549亿元转为盈利2.965亿元[81][86]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期间利润为人民币3.20亿元,同比增长9.6%[14]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达到人民币3.20亿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为人民币3.203亿元,同比增长9.6%[2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期间利润为人民币3.2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3.9%[9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92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7.9%[90] - 经调整期间利润为3.2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3.9%[89]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3.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1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从4.925亿元人民币增长40.2%至6.905亿元人民币[64][67] - 销售及分銷費用從1.208億元人民幣增長46.4%至1.768億元人民幣[71]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1.208亿元增长46.4%至1.768亿元,占收入比例从11.5%升至13.2%[75] - 研发开支从7600万元增长69.5%至1.288亿元,占收入比例从7.3%升至9.6%[72][76] - 行政开支从4.039亿元下降88.3%至4720万元,占收入比例从38.6%降至3.5%[77][82] - 其他开支从120万元增至680万元,主要因320万元捐赠[79][84] - 所得税开支从5210万元下降23.6%至3980万元[80][85] 毛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6.47亿元,同比增长16.9%[14] - 毛利從5.537億元人民幣增長16.9%至6.475億元人民幣[65][68] - 拼搭角色类玩具毛利从5.448亿元增长18.0%至6.43亿元[73] - 积木玩具毛利从870万元下降52.8%至410万元[74] 业务线收入表现 - 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从1.0231亿元人民币增长29.5%至1.3252亿元人民币[52][54] - 拼搭角色类玩具销量从5620万件增长96.8%至1.107亿件[52][54] - 平價產品線(零售價9.9元)貢獻收入2.155億元人民幣,銷量4860萬件[52][54] - 積木玩具收入從2300萬元人民幣下降45.5%至1250萬元人民幣[55][57] - 公司平价款产品(零售价9.9元)在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2155万元,销量4860万盒[19][22] 产品与IP组合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商业化19个IP,拥有925个SKU[17] - 公司新推出273个SKU,贡献总收入的53.1%[27][30] - 公司前四大IP产品合计贡献总收入的83.1%,而2024年同期前三大IP产品贡献92.3%[19][22] - 公司16岁以上年龄段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4.8%[19][22] 销售渠道表现 - 公司线下分销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2.119亿元,占总收入90.6%,同比增长26.5%[31] - 线下经销销售额为人民币1211.9百万元,占总收入90.6%,同比增长26.5%[35] - 線下銷售收入佔總收入91.9%,達12.298億元人民幣[59][61] - 委托销售额为人民币17.9百万元,占总收入1.3%,同比增长32.1%[35] - 线上渠道收入为人民币107.9百万元,占总收入8.1%,同比增长44.6%[36] 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海外市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120万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114亿元,增幅898.6%[34] - 海外銷售收入從1116萬元人民幣增長898.6%至1.114億元人民幣[63][66] - 中国销售额为人民币1226.6百万元,同比增长18.5%[37] - 海外销售额为人民币111.4百万元,同比增长898.6%[37] - 美国与印度尼西亚为海外市场收入最高的两个国家[37] 研发投入与团队 - 公司研发团队达599人,占总员工67.1%,同比增长81.0%[26][29] - 公司研发支出为人民币1.288亿元,占总收入9.6%,同比增长69.5%[26][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计划加大海内外销售与营销投入,重点招募线下渠道及海外市场拓展人才[46][48] - 董事会未就2025年上半年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33] 企业管治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角色未分开)[13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D.1.2条(管理层每季度而非每月向董事会提供业务更新)[138][141]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包含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股份回购与库存股 - 公司在2025年8月27日至9月5日期间于交易所回购395,400股作为库存股[147]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至9月5日期间回购395,400股股份作为库存股用于雇员股权激励[153] IP授权与扩展 - 截至最新可行日期,公司授权IP数量从约63个(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加至约72个[148] - 公司授权IP数量从2025年6月30日的约63个增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的约72个,增长14.3%[153] - 公司已将ULTRAMAN和EVANGELION的授权地域扩展至全球范围[150] - 公司已将TRANSFORMERS的授权地域扩展至全球超过190个国家[150] - 公司已将POKEMON的授权地域扩展至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150] - 公司已将STAR WARS的授权地域扩展至东南亚、香港、澳门、台湾及韩国[150] - 公司已成功续期或延长主要IP授权,包括KARMEN RIDER、POKEMON、STAR WARS等[149] - 变形金刚IP授权区域扩大至全球超过190个国家[153] - 奥特曼和新世纪福音战士IP授权区域扩展至全球[153]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公司总发行股份数为249,250,945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157][160][165] - 董事朱伟松通过全权信托持有110,639,460股,占总股本44.39%[157] - 朱伟松通过受控法团持有8,805,846股,占总股本3.53%[157] - 董事盛晓峰通过受控法团持有4,363,650股,占总股本1.75%[157] - Wit Bright Limited持有110,639,46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4.39%[168] - Next Bloks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10,639,46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4.39%[168] - Smart Bloks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805,846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53%[168] - Trident Trust Company (HK)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110,639,46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4.39%[168] - First Prosperity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1,321,255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8.55%[168] - 苏州君骏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4,601,68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86%[168] - 北京君联晟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14,601,68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86%[168] - 拉萨君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4,601,68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86%[168] - 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4,601,68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86%[168] - 曹毅先生持有14,187,535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5.69%[169] - Next Bloks直接持有110,639,46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44.4%[170] - Smart Bloks持有8,805,84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3.5%[170] - First Prosperity持有21,321,255股激励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8.6%[170] - Idea Great Limited由苏州君骏德持股56.05%,北京君联持股43.95%[170] - BlueCo直接持有12,258,53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4.9%[171] - Charlie Cao通过Merron Ventures Limited另持有1,929,000股股份[171]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北京君联35.71%的权益[170] - 陈浩持有君祺嘉睿40%的权益,并通过天津君联杰佑持有33.36%的权益[170] - 朱立南通过天津汇智壹号持有34.68%的权益[170] - BlueCo直接持有公司12,258,535股股份[173] - 曹毅通过Merron Ventures Limited被视为持有1,929,000股股份[174] 股份激励计划与购股权 - 股份激励计划最高授予股份数为21,321,255股,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的8.55%[179] - 股份激励计划于2023年1月12日获股东批准,2024年3月29日修订重述[175][180] - 股份激励计划有效期自2023年1月12日起至上市后十年届满[190] - 购股权行使价格由委员会根据每股公平价值确定[189] - 购股权授予对象包括董事、员工及为公司作出贡献的其他人士[177][182] - 购股权归属条件可与集团业绩目标或里程碑达成情况挂钩[185][191] - 购股权行使期间由委员会通知各承授人[188][193] - 所有购股权相关股份已全额发行并配发至ESOP平台[179][184] - 股份激励计划有效期至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首日后十年[195] - 截至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股份激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均为0份[196][197] - 董事朱伟松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2,577,685股股份[199] - 董事盛晓峰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969,678股股份[199] - 高级管理层黄政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61,613股股份[199] - 高级管理层谢磊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221,305股股份[199] - 谢磊另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484,839股股份[199]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均为每股0.2元人民币[199] - 朱伟松购股权于接纳后即归属行使期至2034年4月14日[199] - 盛晓峰购股权归属期为八年行使期至2034年4月14日[199] - 朱伟松持有12,577,685份购股权,占总股本5.05%[159] - 盛晓峰持有969,678份购股权,占总股本0.39%[159]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390万元大幅增至5000万元[78][8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785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943亿元[93] -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64天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79天[9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2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62亿元[95] - 公司贸易及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667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821亿元[10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412亿元,其中包含约人民币15.797亿元三个月内定期存款[101]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6.9%[104] - 公司无任何借款[103]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904亿港元[10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790.4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188.4百万港元,未使用1602.0百万港元[126] - 研发能力投入占比25%,金额447.7百万港元,已使用23.2百万港元,未使用424.5百万港元,预计2028年6月30日前完成使用[126] - 核心生产资源投入占比25%,金额447.7百万港元,已使用47.0百万港元,未使用400.7百万港元[126] - 模具投资占比15%,金额268.7百万港元,已使用47.0百万港元,未使用221.7百万港元,预计2028年6月30日前完成使用[126] - 自有产能建设占比10%,金额179.0百万港元,未使用179.0百万港元,预计2027年6月30日前完成使用[126] - IP矩阵丰富投入占比20%,金额358.0百万港元,已使用48.3百万港元,未使用309.7百万港元[126] - 销售和营销活动投入占比20%,金额358.0百万港元,已使用44.8百万港元,未使用313.2百万港元[126]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占比10%,金额179.0百万港元,已使用25.1百万港元,未使用153.9百万港元,预计2028年6月30日前完成使用[126] 员工与组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93名全职员工,其中96.4%位于中国[127] 企业社会责任与活动 - BFC创作大赛覆盖中国超150个城市,收到超5万件作品[39][42] - 公司升级激光防伪包装技术以打击假冒产品[40][43] - 成立上海布鲁可公益基金会专注扶贫助学项目[44][45]
布鲁可(00325.HK)9月19日回购5.01万股,耗资472.92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3:55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9月19日以每股93.050港元至95.000港元价格回购5.01万股 回购金额达472.92万港元[2] - 当日公司股价收盘报93.500港元 较前日上涨0.11% 全天成交额为6197.49万港元[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次回购 合计回购44.55万股 总金额达4605.01万港元[2] 历史回购明细 - 8月27日单次回购规模最大 回购10.50万股 金额达1156.96万港元 回购价格区间为106.100至121.000港元[2] - 8月28日回购10.98万股 金额1147.07万港元 为年内第二大单次回购[2] - 9月以来回购价格呈现下降趋势 从9月1日的104.800港元回落至9月19日的95.000港元[2]
布鲁可(00325.HK)9月19日耗资473万港元回购5万股
格隆汇· 2025-09-19 10:51
公司回购 - 公司于9月19日耗资473万港元回购5万股股份 [1]
布鲁可(00325)9月19日斥资472.92万港元回购5.01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0:49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斥资472.92万港元回购5.01万股股份 [1]
布鲁可9月19日斥资472.92万港元回购5.01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19 10:49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斥资472.92万港元回购5.01万股股份 [1]
布鲁可(00325)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9 10:41
股份数据 - 2025年9月5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48,855,545,库存395,400,总数249,250,945[3] - 2025年9月19日购回股份50,100,占比0.02%,每股购回价94.3952港元[3] - 2025年9月19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48,805,445,库存445,500,总数249,250,945[3] 购回情况 - 2025年9月19日购回付出总额4,729,200港元,最高95港元,最低93.05港元[11] - 公司可根据授权购回24,925,094股,已购445,500股,占比0.179%[11] 相关期限 - 购回后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19日[11] - 购回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12]
布鲁可(00325.HK):核心IP再推新品计划 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格隆汇· 2025-09-13 03:15
产品上新与矩阵完善 - 公司计划于9月12日推出英雄总动员星辰版第3弹及三丽鸥旗下酷洛米第2弹产品 [1][2] - 星辰版定位9.9元价格带产品 重点覆盖下沉市场并成为收入增长重要驱动力 [1][2] - 上半年星辰版9.9元平价产品收入达2.16亿元 占整体营收13.38亿元的部分份额 [1][2] 财务表现与IP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13.38亿元 同比增长27.9% [1][2] - 前四大IP贡献总收入83.1% 较去年同期前三大IP贡献92.3%的集中度下降 显示多元IP贡献提升 [1][2] - 公司已实现19个IP商业化 通过三丽鸥等新IP持续完善IP矩阵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8.05/11.38/15.06亿元 原预测值为10.31/14.67/18.88亿元 [2]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7.4/19.4/14.7倍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 - 毛利率可能受9.9元平价产品占比提升影响 新IP培育存在爬坡期 [2] 行业地位与发展策略 - 公司作为IP拼搭类玩具龙头 持续受益情绪消费与IP经济发展红利 [2] - 通过IP矩阵建设、品牌推广及渠道扩张夯实成长基础 [2]
第一上海:维持布鲁可(00325)“买入”评级 海外市场收入高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6:5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3.48亿元 同比增长27.9% 净利润2.97亿元同比转正 经调整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9.6% 经调整净利率23.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5亿元/9.98亿元/12.68亿元 目标价123.6港元相当于2025财年盈利预测40倍PE 较当前股价有30.1%涨幅空间 [1] - 毛利率48.4%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主要因低毛利率新品占比提升及模具数量增加导致折旧上升208.1% [5] 产品结构分析 - 拼搭角色类玩具销售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29.5% 销量1.11亿件大幅增长96.8% 均价12.0元下降33.5% 其中9.9元平价产品贡献收入2.16亿元销量0.49亿盒 [1] - 积木玩具收入0.13亿元同比下降45.5% 销量同比下降42.9%至10万件 其他产品收入33万元同比增长111.5% [1] - 前四大IP收入贡献均超10% 合计占比83.1% 较去年同期前三大IP合计占比92.3%更均衡 16岁以上年龄段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4.8%增加4.4个百分点 [4] 销售渠道分布 - 线下经销销售12.12亿元同比增长26.5%占比90.6% 线下委托销售0.18亿元增长32.1%占比1.3% 线上销售1.08亿元增长44.6%占比8.1% [2] - 线上增长主要受益于销量增加及16岁以上消费者收入提升 [2] 地区市场表现 - 国内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18.5% 海外收入1.11亿元大幅增长898.6% 收入占比8.3%提升7.3个百分点 [3] - 亚洲(除中国)收入0.57亿元增长652.5%占比4.3% 北美收入0.43亿元增长2135.9%占比3.2% 其他海外地区收入0.11亿元增长594.7%占比0.9% [3]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率13.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因营销推广开支增加1430万元及销售人员福利开支增加1800万元 [5] - 研发费用率9.6%上升2.3个百分点 因研发人员工资薪酬福利增加3790万元 研发团队达599人同比增长81.0% [5] - 管理费用率3.5%下降35.1个百分点 主要因上市开支及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5]
第一上海:维持布鲁可“买入”评级 海外市场收入高增
智通财经· 2025-09-12 06:5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3.48亿元,同比增长27.9%,净利润2.97亿元同比转正,经调整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9.6% [1] - 经调整净利率23.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及模具折旧增加影响 [1][6] - 预测2025-2027年Non-GAAP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25亿元/9.98亿元/12.68亿元,目标价123.6港元对应2025年40倍PE估值 [1] 产品结构分析 - 拼搭角色类玩具销售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29.5%,销量1.11亿件大幅增长96.8%,均价12.0元下降33.5% [2] - 9.9元平价产品贡献收入2.16亿元,销量达0.49亿盒(去年同期无该类产品) [2] - 积木玩具收入0.13亿元同比下降45.5%,销量同比下降42.9%至10万件,其他产品收入33万元同比增长111.5% [2] 销售渠道表现 - 线下经销销售12.12亿元同比增长26.5%,占比90.6%,线下委托销售0.18亿元同比增长32.1% [3] - 线上销售1.08亿元同比增长44.6%,占比8.1%,增长主要来自线上销量增加及16岁以上消费者收入贡献 [3] 区域市场拓展 - 国内收入12.26亿元同比增长18.5%,海外收入1.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8.6%,收入占比提升至8.3% [4] - 亚洲(除中国)收入0.57亿元增长652.5%,北美收入0.43亿元增长2135.9%,其他海外地区收入0.11亿元增长594.7% [4] IP与用户结构优化 - 前四大IP收入贡献均超10%,合计占比83.1%,较去年同期前三大IP占比92.3%更均衡 [5] - 16岁以上年龄段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4.8%(+4.4pct),6-16岁年龄段产品仍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82.6% [5] 成本与费用结构 - 毛利率48.4%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主因低毛利新品占比提升及模具数量增加导致折旧上升208.1% [6] - 销售费用率13.2%(+1.7pct)因营销推广开支增加1430万元及雇员福利开支增加1800万元 [6] - 研发费用率9.6%(+2.3pct)因研发团队增至599人(+81.0%)导致薪酬福利增加3790万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