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和新材(839792)

搜索文档
东和新材:关于2023年度权益分派的说明
2024-04-26 13:02
证券代码:839792 证券简称:东和新材 公告编号:2024-032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5 日召 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2023 年度权益分派预 案的议案》,公司本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权益分派预案情况 根据公司 2024 年 4 月 26 日披露的 2023 年年度报告(财务报告已经审计), 2023 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157.58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5,686.65 万元。 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3 年度权益分派的说明 根据《公司章程》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如下: 目前,公司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方式收购海城海鸣矿业有限责任公 司(以下简称"海鸣矿业")70%股权事宜,交易价格预计不超过人民币 5 亿元。 ...
东和新材: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公告
2024-04-26 13:02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3月15日发行2000万股普通股,募资总额1.736亿元,净额1.5244581143亿元[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整体投入进度24.93%,闲置募资补流2916.82万元,未赎回理财3000万元,存储余额5721.648628万元[3][4][5][8] 募投项目变更 - 变更用途,二氧化碳项目拟投资从11444.58万元变为0,新示范项目从0变为11444.58万元[7][9] - 原项目总投资54138.04万元,新项目投资18744.91万元,产能单位成本更低[10] 新项目情况 - 建成后年产轻烧氧化镁粉20万吨,建设周期18个月[12] - 单位产品能源理论消费量172.88kgce/t,优于辽宁省标杆水平[13] 审议情况 - 2024年4月25日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5] - 保荐机构、监事会认为变更合理合规,符合股东利益[20][21][22]
东和新材(83979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3:02
公司上市与股本结构 - 公司于2023年3月30日在北交所上市,股票代码839792[2] - 普通股总股本为165,540,000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20] - 期末总股本165,540,000股,无限售股份占比32.75%,有限售股份占比67.25%[97] - 普通股股东人数为9,659人[97]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108,346,399股,占比65.45%[99] - 2023年3月15日公开发行股票2000万股,发行价8.68元/股,募集资金净额152445811.43元,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及轻烧氧化镁清洁生产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账户初始金额157038560元,支付其他发行费用4592748.57元,净额152445811.43元,期末余额84340201.59元[105] - 2023年3月上市发行2,000万股,每股8.68元,募集资金17,360万元,发行后股本总额16,554万元[97] - 2023年1月4日公司获批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200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发行价8.68元,募集资金总额1.7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5244581143亿元[188] - 本次公开发行后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16554.00万元[188] 子公司设立与投资 - 2023年3月成立子公司辽宁东健窑炉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8.00%[3] - 2023年4月成立子公司东和新材料科技投资(广州)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00%[4]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涉及东健窑炉和东和新材(广州),合计投资2560万元,东健窑炉投资1560万元,占股78%,亏损253.48万元;东和新材(广州)投资1000万元,占股100%,亏损87.824657万元[44][45] - 公司2022年投资设立控股公司东部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认缴3750万元,上年实际出资3000万元,本年度出资750万元[45] - 东健窑炉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额对应实际出资450万元[45] - 东和新材(广州)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额对应实际出资120万元[45] - 报告期内以设立方式新增控股子公司东健窑炉,注册资本2000万元,持股78%,认缴出资额1560万元,实缴450万元[64] - 报告期内以设立方式新增全资子公司东和新材(广州),注册资本1000万元,持股100%,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实缴120万元[6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耐火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电熔镁、轻烧镁、不定形耐火材料和不烧耐火砖[19] - 公司是菱镁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镁质耐火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26] - 公司形成循环经济模式,拥有尾矿浮选等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日拥有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26] - 公司原材料采购包括菱镁矿等,由各公司采购部负责[26] - 公司采购包括原材料和能源采购,能源采购含电力和煤,电力以直购电为主[27] - 镁砂产品按年度计划生产,期间根据市场需求微调;耐火制品系列以销定产[27] - 销售模式分常规销售和整体承包模式,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28] - 公司主要经营镁质耐火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有菱镁矿石、电熔镁砂等[189] 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 2023年营业收入6.36亿元,较2022年减少6.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7.58万元,较2022年减少44.88%[22] - 2023年末资产总计13.7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7.33%,负债总计3.76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37.06%[22] - 2023年毛利率为30.23%,较2022年的32.58%有所下降[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较2022年的0.77元减少50.03%[2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69.27万元,较2022年减少52.62%[22]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57.98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470.93万元[2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5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8%;归母净利润6,15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88%[30] - 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37,774万元,较年初增长27.33%;负债总额37,59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37.06%;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93,38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6.03%[31] - 电熔镁当期销量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销售均价同期比下降15.5%,产品毛利率同期比下降10.75%[31] - 精矿轻烧粉当期销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86万吨,销售均价同期比下降16.79%,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小幅提升0.94%,但产品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31]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1.41亿元,占总资产10.21%,较2022年末增加153.81%,主因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募资[35][36] - 2023年末存货为2.84亿元,占总资产20.65%,较2022年末增加75.36%,因原料库存、产品出口及新增产品等因素[35][36] - 2023年末在建工程为5638.15万元,占总资产4.09%,较2022年末增加54.52%,因新增多个项目投资[35][36]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为9881.17万元,占总资产7.17%,较2022年末增加68.69%,因存货增加致流动资金不足[35][36] - 2023年末应收款项融资为1297.24万元,占总资产0.94%,较2022年末减少39.39%,因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5][36] - 2023年末其他流动资产为1843.68万元,占总资产1.34%,较2022年末增加196.00%,因未抵扣进项税增加[35][36] - 2023年末使用权资产为5130.24万元,占总资产3.72%,较2022年末增加921.77%,因租赁厂房和设备用于生产[35][36] - 2023年末资本公积为2.79亿元,占总资产20.26%,较2022年末增加90.25%,因公司上市募资[35][36] - 2023年营业收入6.36亿元,较2022年减少6.48%;净利润8613.65万元,较2022年减少30.45%[38] - 2023年销售费用896.05万元,较2022年增加31.93%,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差旅费、招待费用增加[38][39] - 2023年财务费用287.39万元,较2022年增加79.62%,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4000万元及汇兑损失[38][39] - 2023年投资收益23.36万元,较2022年增加69.88%,因投资购买的结构性存款金额增加7250万元[38][39] - 主营业务收入6.28亿元,较2022年减少6.07%;其他业务收入744.94万元,较2022年减少31.79%[40] - 电熔镁砂营业收入2.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70%,毛利率25.05%,减少10.75个百分点[40] - 耐火制品营业收入1.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66%,毛利率12.79%,减少1.27个百分点[40] - 内销营业收入4.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46%,毛利率31.79%,增加0.06个百分点;外销营业收入1.5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31%,毛利率25.38%,减少8.82个百分点[41] - 其他业务营收减少是因本期无受托加工干粉球业务营收;外销产品营收及成本下降因国外粗钢产量下滑,镁砂需求疲软[4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2.4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8.26%[4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2.2754945709亿元,占年度采购比43.22%,其中最大供应商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采购金额1.2674600893亿元,占比24.08%[4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69.273108万元,较2022年减少52.6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58.705718万元,较2022年增加165.31%;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32867718亿元,较2022年增加285.68%[43] - 报告期投资额1.382亿元,较上年同期8000万元增加72.75%[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1.25亿元,本期购入1.25亿元,出售1.15亿元,投资收益23.36027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739.73元[46] - 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1.25亿元,未到期余额10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47] -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涉及多款中信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总金额达9.5亿元[48] - 公司有多款理财产品,如C23NQ0114募集2000万元、C23MQ0107募集1000万元等,参考年化收益率在2.15%-2.6%之间[49][50] - 主要控股子公司中,泰迪炉材总资产21755.37万元、净资产14631.68万元、净利润524.97万元;荣富耐火总资产8977.02万元、净资产5355.05万元、净利润5581.66万元等[51] - 控股子公司荣富耐火当期净利润5581.66万元,上年同期2736.32万元,经营业绩同比增长103.98%[53] - 2023年和2022年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220.80万元、28444.10万元[163] - 2022年和2023年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原值的比例分别为1.25%、0.84%[163] - 2022年和2023年存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99%、20.54%[163] - 2023年和2022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40687847.08元、55430326.68元[169]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002739.73元,2022年为0元[169] - 2023年和2022年应收票据分别为91547446.79元、87730958.42元[169] - 2023年和2022年应收账款分别为172108105.51元、170499868.47元[169] - 2023年和2022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757240012.19元、535196025.52元[169] - 2023年和2022年固定资产分别为267387483.61元、267296992.05元[169] - 2023年和2022年在建工程分别为56381457.61元、36487150.68元[169]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计13.78亿元,较2022年末的10.82亿元增长27.33%[170] - 2023年末负债合计3.76亿元,较2022年末的2.74亿元增长37.39%[171]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0.02亿元,较2022年末的8.08亿元增长24.15%[171] - 母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计11.51亿元,较2022年末的8.71亿元增长32.19%[172] - 母公司2023年末负债合计2.84亿元,较2022年末的1.88亿元增长51.47%[173] - 母公司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8.67亿元,较2022年末的6.83亿元增长26.90%[173] - 2023年营业总收入6.36亿元,较2022年的6.80亿元下降6.49%[173] - 2023年营业总成本5.30亿元,较2022年的5.32亿元下降0.48%[173] - 2023年末无形资产为16759.46万元,较2022年末的17271.86万元下降2.96%[170] - 2023年末长期待摊费用为82.50万元,较2022年末的61.17万元增长34.86%[170] - 公司2023年营业利润为107,603,945.98元,2022年为147,800,525.34元[174] - 2023年净利润为86,136,482.00元,2022年为123,848,393.22元[174]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575,782.91元,2022年为111,707,835.67
东和新材(839792)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6 13:02
财务总体概况 - 2024年3月31日资产总计14.45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1亿元,增长1.81%[4] - 2024年1 - 3月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6.25万元,同比下降3.74%[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4.4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78亿元增长4.84%[27][28][29]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负债合计4.3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6亿元增长15.09%[28][29]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并所有者权益合计10.1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2亿元增长0.99%[28][29] - 2024年3月31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2.4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1亿元增长8.16%[29][30] - 2024年3月31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3.1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7亿元增长31.48%[30] - 2024年1 - 3月合并营业总收入166,806,527.34元,较2023年1 - 3月的162,204,208.91元增长约2.84%[31] - 2024年1 - 3月合并净利润24,858,835.63元,较2023年1 - 3月的18,587,070.01元增长约33.74%[32] - 2024年1 - 3月母公司营业收入130,982,705.90元,较2023年1 - 3月的128,002,648.18元增长约2.33%[33] - 2024年1 - 3月母公司净利润19,594,660.68元,较2023年1 - 3月的14,404,450.60元增长约36.03%[33] - 2024年负债合计358,439,059.46元,较之前的284,023,397.20元增长约26.2%[31] - 2024年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886,570,108.20元,较之前的867,030,651.25元增长约2.25%[31] 资产项目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3000万元,较期初增加199.92%,因期末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2000万元[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2672.58万元,较期初增加100%,因向江苏美格沃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700万元,持股30%[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并货币资金为1.5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1亿元增长9.3%[27]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并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00.27万元增长199.92%[27] - 2024年3月31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1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9亿元增长14.46%[29]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合并应付票据为2646.66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65.02万元增长49.95%[28] - 2024年3月31日母公司预收款项为4698.13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60.86万元增长31.94%[30] 负债项目变动 - 短期借款期末1.94亿元,较期初增加96.03%,因预付矿石采购款、新增参股公司致流动资金不足,新增贷款8000万元[4][5] 费用与收益变动 - 税金及附加当期491.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4.83%,因当期销售矿石增加使资源税增加[10] - 研发费用当期246.9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3.94%,因当期研发项目投入减少[11] - 其他收益当期398.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03.40%,因收到当地政府上市补贴300万元[13] - 2024年1 - 3月合并营业总成本137,572,560.58元,较2023年1 - 3月的141,586,202.49元下降约2.83%[31] - 2024年1 - 3月合并研发费用2,469,055.31元,较2023年1 - 3月的6,846,308.11元下降约63.93%[31]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当期 - 543.6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8.83%,因销售回款减少及清缴上年度所得税[4][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当期 - 5400.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3.14%,因对外投资2700万元及购买结构性存款支出2000万元[19] - 2024年1 - 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6,083,484.14元,2023年为177,338,751.93元;现金流出小计161,519,436.31元,2023年为158,483,911.29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35,952.17元,2023年为18,854,840.64元[34][35] - 2024年1 - 3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077,890.42元,现金流出小计94,081,187.13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003,296.71元,2023年为 - 9,260,708.39元[35] - 2024年1 - 3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8,700,000.00元,2023年为177,038,560.00元;现金流出小计34,791,740.87元,2023年为19,559,767.62元;现金流量净额为63,908,259.13元,2023年为157,478,792.38元[35] - 2024年1 - 3月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49,039.47元,2023年为 - 784,904.93元[35] - 2024年1 - 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718,049.72元,2023年为166,288,019.70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4,385,072.64元,2023年为216,445,935.42元[35] - 2024年1 - 3月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9,186,661.43元,2023年为153,751,322.22元;现金流出小计152,438,850.46元,2023年为149,852,398.59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33,252,189.03元,2023年为3,898,923.63元[36] - 2024年1 - 3月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5,581,890.42元,2023年为0;现金流出小计92,093,452.82元,2023年为15,547,470.34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36,511,562.40元,2023年为 - 15,547,470.34元[36] - 2024年1 - 3月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0,000,000.00元,2023年为177,038,560.00元;现金流出小计11,117,054.20元,2023年为10,822,538.87元;现金流量净额为78,882,945.80元,2023年为166,216,021.13元[36] - 2024年1 - 3月母公司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40,690.82元,2023年为 - 629,929.33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078,503.55元,2023年为153,937,545.09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20,215,752.24元,2023年为193,207,035.46元[36] 股东情况 - 总股本为165540000股,普通股股东人数为7950人[22]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111089219股,占比67.11%[23] - 无限售股份总数为54214291股,占比32.75%;有限售股份总数为111325709股,占比67.25%[22] - 核心员工无限售股份从395644股增至454680股,占比从0.24%增至0.29%[22] 关联交易与贷款预计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等交易金额不超15000万元,本期实际发生1587233.08元[25]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及全资子公司向银行贷款不超70000万元,本期末实际流动资金贷款17870万元[25] 对外投资与收购 - 报告期内公司向江苏美格沃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700万元,持股30%[25] - 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收购海城海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交易金额预计不超5亿元[26] 其他财务指标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3368225.12元[22] - 2024年1 - 3月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2023年1 - 3月为0.12元/股[33] - 2024年1 - 3月稀释每股收益0.10元/股,2023年1 - 3月为0.12元/股[33] - 2024年1 - 3月综合收益总额为19,594,660.68元,2023年为14,404,450.60元[34] 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 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权利受限账面价值总计108292477.12元,占总资产7.50%[25][26]
东和新材: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4-04-26 13:02
证券代码:839792 证券简称:东和新材 公告编号:2024-025 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 引第 1 号——独立董事》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独立董事李宝玉、魏 宇、周宁生出具的《2023 年度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报告》。董事会根据独立董事 出具的自查报告,结合其他相关材料,认真核查,出具如下专项意见: (五)独立董事不是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各自的附属企 业有重大业务往来的人员,未在有重大业务往来的单位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人任职; (六)独立董事不是为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各自附属企 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保荐等服务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服务的中介机 构的项目组全体人员、各级复核人员、在报告上签字的人员、合伙人、董事、高 级管理人员及主要负责人; (七)独立董事最近十二个月内未曾具有第一项至第六项所列举 ...
东和新材: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周宁生)
2024-04-26 13:02
会议情况 - 2023年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3次股东大会[1] - 2023年召开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3] 独立董事履职 - 独立董事周宁生2023年应出席董事会12次,全出席[1] - 2023年周宁生对各项议案均投赞成票[1][2] - 2023年周宁生参与多种沟通与培训[4][8]
东和新材:独立董事2023年度述职报告(李宝玉)
2024-04-26 13:02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12次董事会、3次股东大会、6次审计委员会、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4] 议案审议情况 - 2023年11月16日审议通过制订《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制度》议案[4] - 2023年12月18日审议通过两项议案并提交董事会[4] 履职情况 - 独立董事李宝玉出席相关会议并履职,与内审和会计师沟通[1][4][5] 信息披露 - 2023年公司信息披露未出现重大违规情况[7]
东和新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3年度履职情况报告
2024-04-26 13:02
审计委员会人事变动 - 2020年4月10日设立审计委员会,成员3人,独立董事占2/3[1] - 2023年11月16日改选康永波为委员,赵权不再担任[2] 审计委员会会议情况 - 2023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多项报告及议案[3][4] - 2024年2月24日审议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审阅报告[4] 审计相关工作 - 2023年核查评价年报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5] 未来展望 - 2024年加强沟通,完善内审制度,发挥监督职能[7]
东和新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2024-04-26 13: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国有企业、上市 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规定和要求,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公司 2023 年度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容诚会计师")履行了监督职责,现将董事会 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证券代码:839792 证券简称:东和新材 公告编号:2024-031 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一、2023 年度审计机构的基本情况 (一)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成立于 2013 年 12 月 10 日,注册地址 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22 号 1 幢外经贸大厦 901-22 至 901-26,首席合伙 人为肖厚发先生。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共有合伙人 179 人,共有注册会计师 1395 ...
东和新材:2023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6 13:02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2023年财报在重大方面按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4] - 公司将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因存在管理层操纵收入确认时点风险[7] - 公司将存货的存在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报告期内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较高[11] 财务数据对比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220.80万元、28,444.10万元[11] - 2022年及2023年存货跌价准备占存货原值比例分别为1.25%、0.84%[11] - 2022年及2023年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4.99%、20.54%[11] - 2023年营业收入6.36亿元,较2022年的6.80亿元下降6.48%[26] - 2023年营业总成本5.30亿元,较2022年的5.32亿元下降0.48%[26] - 2023年营业利润1.08亿元,较2022年的1.48亿元下降27.19%[26] - 2023年净利润8613.65万元,较2022年的1.24亿元下降30.12%[26]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157.58万元,较2022年的1.12亿元下降45.19%[26] - 2023年其他收益318.69万元,较2022年的551.58万元下降42.22%[26] - 2023年投资收益23.36万元,较2022年的137.51万元下降83.01%[26] - 2023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739.73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2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较2022年的0.77元/股下降50.65%[26]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38元/股,较2022年的0.77元/股下降50.65%[2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4,081,826.80元,2022年为560,161,438.71元[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692,731.08元,2022年为56,339,415.03元[2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6,306,222.41元,2022年为54,645,037.84元[2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6,893,279.59元,2022年为88,789,449.57元[2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5,838,560.00元,2022年为82,550,000.00元[2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42,551,788.20元,2022年为159,718,388.89元[28] 母公司财务数据 - 2023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67,030,651.25元,2022年为683,240,216.74元[32] - 2023年母公司资产总计1,151,054,048.45元,2022年为870,757,113.01元[32] - 2023年母公司负债合计284,023,397.20元,2022年为187,516,896.23元[32] 年度财务数据 - 2023年度营业收入437,190,102.40元,较2022年度的541,412,924.33元下降约19.25%[34] - 2023年度营业利润52,775,892.73元,较2022年度的128,072,024.28元下降约58.79%[34] - 2023年度净利润52,103,232.45元,较2022年度的114,094,996.61元下降约54.33%[34] - 2023年度投资收益为24,203,602.75元,较2022年度的15,758,806.86元增长约53.58%[34] - 2023年度销售费用4,681,588.65元,较2022年度的5,017,604.83元下降约6.70%[34] 其他财务事项 - 2023年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00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73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5244581143亿元,发行后注册资本增加至1.6554亿元[40]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公司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141] -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43]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149] 资产折旧与摊销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10 - 20年,残值率为5.00%,年折旧率为9.50 - 4.75%[182]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5 - 10年,残值率为5.00%,年折旧率为19.00 - 9.50%[182] - 电子设备折旧年限为3 - 5年,残值率为5.00%,年折旧率为31.67 - 19.00%[182]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为4 - 5年,残值率为5.00%,年折旧率为23.75 - 19.00%[182] - 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192] - 专利权预计使用寿命为3 - 10年[192] - 软件预计使用寿命为3 - 5年[192] - 采矿权按开采量摊销[192] 研发与资产减值 - 公司将与开展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归集为研发支出[195] - 开发阶段支出同时满足五项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98] -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等长期资产减值需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200] -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200] - 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较高者确定[200] - 当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计提减值准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