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er Park

搜索文档
出海增长研坊、Google Cloud 初创企业峰会,近期优质 AI 活动都在这里
Founder Park· 2025-09-02 12:26
AI行业活动概览 - 9月20-21日在北京海淀举办出海增长研坊 专为0→1和1-10阶段出海团队设计 提供可落地增长实操经验[4][6][7] - 活动包含实战小组作业 覆盖创始人、产品、增长、研发、设计、运营等核心成员[10] - 邀请美国10年全栈增长专家Julia Yin和Lucius AI CEO赵赫等嘉宾分享[6] 云栖大会AI专题 - 阿里云在9月24-26日杭州云栖大会设Z世代创新者展区 展示50位Z世代创新者AI作品[8][11] - 面向从0到1打造产品的AI创新应用者及传统行业颠覆者 预计吸引全球6万名参会者[8][11][14] - 展区报名截止9月5日18:00 采用群像墙形式呈现年轻创造力的生长图鉴[8][11] 科技巨头生态活动 - Google Cloud初创企业峰会9月12日在深圳举办 聚焦AI与云端生态赋能初创企业出海[12][16] - 包含AI技术趋势分享、创业领军者实战经验交流及Google创新生态系统展示[12][16] - NVIDIA于9月10日在北京举办创业企业展示 提供Omniverse和Cosmos物理AI体验[17][18] AI竞赛与资源支持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AI Agent 2025竞赛 提供300亿Tokens免费算力及5亿媒体曝光资源[18][19] - 特等奖团队可获200万-500万投资意向书 并与NVIDIA、百度等企业进行产业对接[19] - 活动在北京、长三角、川渝、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巡回赛 包含项目路演和投融资对接[18]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 AI PM,先抛弃过去那些让你成功的经验
Founder Park· 2025-09-02 12:26
AI产品经理角色转变 - AI产品经理需从功能搬运工转变为系统设计师 思考如何构建随时间复利的价值系统而非一次性功能[4][12] - 市场奖励的是构建能持续演进学习和优化的AI系统而非单纯增加功能[2][13] AI产品策略核心价值 - 掌握AI产品策略是当下产品经理的首要技能 涵盖从0构建部署到扩展的全流程经验[5] - AI产品策略并非简单了解ChatGPT功能或搭建原型 而是洞察AI定位改变单位经济效益构建价值复利闭环和抵御同质化冲击[13] 护城河设计 - AI领域存在三种核心护城河:数据护城河(产生独特结构化高质量数据)[25] 分发护城河(拥有难以复制的用户渠道和工作流)[30] 信任护城河(确保数据安全合规和输出可靠性)[38] - 数据护城河通过用户互动积累专属数据使产品更智能 如Duolingo拥有十年学习路径数据[26] - 分发护城河依赖现有用户基础实现即时推广 如Notion AI依托数千万日活用户[30] - 信任护城河通过透明度和治理机制建立用户信心 如Microsoft Copilot提供企业级支持Perplexity引用信息来源[38][39] 产品差异化策略 - 差异化需围绕工作流集成(嵌入现有习惯)用户体验框架(减少认知负荷)领域特定上下文(注入专业知识)和社区生态(构建网络效应)展开[47] - 成功案例包括Figma AI将能力植入设计流程[48] Jasper为营销人员提供模板和结构化工作流[51] Harvey基于判例法微调模型[54] Midjourney通过Discord社区沉淀文化护城河[55] 成本感知架构 - AI产品边际成本随用户交互同步增长 高参与度用户可能导致巨额成本 如Perplexity每月推理成本达80万美元[64][65] - 成本控制策略包括分级模型使用(小模型处理简单请求)缓存策略(避免重复付费)和精简提示词(节省30-40%成本)[70] 产品模式选择 - 主流AI产品模式分为Copilot模式(辅助用户工作 如GitHub Copilot)Agent模式(自主执行多步骤操作 如Lindy)和Augmentation模式(无感增强输出 如Grammarly)[72] - 设计需内置防护栏约束输出结构(表格/JSON)表面化不确定性(置信度分数)并构建评估框架(幻觉率/延迟/单位成本)[78] 部署扩展策略 - 扩展需平衡用户增长成本效率和护城河复利 避免因失控成本破产[82] - 有效策略包括从小规模试点开始[85] 控制用户采用曲线(如Canva通过免费点数限制使用)[87] 构建反馈循环(如Duolingo通过用户互动优化模型)[92] 组织领导力转型 - 产品经理需从功能交付者转变为AI系统设计师 推动AI融入公司DNA[96][103] - 赢得高管支持需聚焦ROI(如单位推理成本vs用户收入)商业成果(节省500万美元支持成本)和护城河价值(专有数据增强防御)[105] - 建立结构化实验文化(如两周AI冲刺)并配备专业角色(评估工程师/数据产品经理/AI伦理负责人)[106][109] 行业竞争态势 - 同质化风险极高:GPT-5发布后所有竞争者均可调用相同API 唯一优势在于护城河和差异化系统[42][60] - 缺乏战略的AI投入回报率为零 如MIT研究显示多数组织生成式AI投资零回报[9] 而单次失误可能导致千亿美元市值蒸发(如谷歌Bard幻觉事件)[10] 未来能力要求 - 不具备AI战略能力的产品经理将在5年内被淘汰 AI素养成为基本要求[124][130] - 成功产品经理需构建可持续的护城河驱动系统 而非仅贴AI标签的边缘实验[128][131]
A2A、MCP、Gemini……谷歌技术专家手把手教你搭建 AI Agent
Founder Park· 2025-09-02 10:21
活动主题 - Google Cloud AI专家分享AI智能体构建技巧 重点关注ADK A2A MCP和Agent Engine技术框架的应用[2] - 探讨如何利用Google最新AI技术打造协作性强 高效 可扩展的多智能体系统[2][6] - 探索智能体开发未来趋势 分析智能体对人机交互范式的重塑潜力[2][6] 目标受众 - AI初创企业及出海企业的业务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6] - AI产品经理 解决方案架构师及AI工程师群体[6] - 开发者群体 活动需经审核且名额有限[3][6] 行业动态参考 - Intercom采用Founder Mode实现300%增长 体现按结果付费模式在AI转型中的成功应用[8] - 红杉美国重点关注五大AI赛道 反映资本对特定AI领域的战略布局[8] - a16z全球AI产品Top100显示DeepSeek增长放缓 中国开发者出海全球化成为新趋势[8]
Founder Mode主导,按结果付费带来300%增长,Intercom 的AI转型为什么能成?
Founder Park· 2025-09-01 12:06
你现在的竞争对手,是每天工作 12 小时、全年无休的 AI 创业公司,且部分业务已经由 AI 提效。 在 AI 时代,企业就没有「不转型」的选择。 这是在回顾 Intercom 从 SaaS 传统老牌公司到 AI-first 的转型过程中,其创始人 Eoghan McCabe 给出的 答案。 CRM 代表企业 Intercom 的 AI 转型故事堪称传奇。Intercom 的传统业务曾估值数十亿美元,年度经常性 收入(ARR)达数亿美元,但经历了净新增 ARR 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净新增收入几乎为零的"灾难"时 期。 内部缺乏决策力,战略方向也显得漂移不定,整个组织陷入了一种"舒适"但危险的惯性之中 。 转型成为急迫但又棘手的事。在 Eoghan McCabe 重新接手后,迅速做出了一系列调整:裁员、砍掉其 余业务,聚焦客服领域,快速开发出客服 AI Agent 产品 Fin......曾经备受诟病的定价问题(过高且不透 明的定价),也大刀阔斧地调整为「按结果付费」,用 99 美分解决一个问题。Eoghan 认为,定价应该 基于「价值」而非「成本」 ,而成本是企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Fin 已经逐步取代传 ...
8个月营收提高4倍,n8n如何成为AI Agent最受欢迎的搭建平台?
Founder Park· 2025-09-01 12:06
公司概况与业务定位 - n8n成立于2019年 最初是一个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后转型为AI应用编排层 通过可视化工作流连接应用 API 底层组件和数据库[4] - 公司正从工作流自动化工具升级为AI应用的编排层 解决垂直领域agent兴起后用户对编排工具的需求[2][7] - 创始人Jan Oberhauser曾为《加勒比海盗》视觉设计师 后转型为pipeline工程师 基于自动化流程痛点创立n8n[21] 融资与估值表现 - 2020年获得红杉领投的1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为红杉在德国首个种子投资案例[2] - 2025年3月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 估值达2.7亿美元[2] - 2025年8月正进行由Accel领投的超1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潜在估值超23亿美元 较4个月前B轮估值上涨8倍多[2] 财务与运营数据 - 过去8个月营收提升4倍[2][7] - 自2022年转向AI方向后收入增长5倍 过去两个月实现翻倍[7] - 活跃用户超23万 社区论坛提问几乎均由其他成员回答[8][56] 产品功能与技术特点 - 通过拖拽式低代码操作实现工作流自动化 无需编写代码即可添加agent 接入模型或配置记忆模块[4][5] - 支持两类节点:trigger node(基于时间或外部事件启动工作流)和general node(数据处理与转换)[11] - 覆盖约95%使用场景 用户可避免被特定LLM 数据库或应用锁定[12] - 内置code node基于Node.js 允许用户编写自定义代码并直接作为工作流节点使用[29] - 支持自托管 提供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控制 尤其受电信公司等重视安全的企业青睐[15][29]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 - 相比Zapier和make.com n8n优势在于处理复杂逻辑场景 支持多步骤连接 条件判断和数据合并[28] - 提供Zapier缺乏的功能:无限用户 工作流错误处理 导出/导入工作流 企业级无限工作流套餐及自托管[30][31] - 集成工具数量达300+ 但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社区另有超1000个集成待云端支持[32] - 通信协议标准化(如MCP)有利于n8n发展 简化产品接入流程[35] 用户案例与应用场景 - 大型旅行社用n8n构建客服chat agent 自动处理70%客户咨询 支持多语言且客户满意度提升约15%[12] - 企业用于构建内部应用 如主机系统升级 客户通话内容分析 社交媒体自动发布及员工聊天机器人[15] - 个人用户用于日常事务自动化 如健身课程预定和活动安排[15] - 技术背景用户占比高 但非技术人员也可通过低代码方式操作[5][39] 商业模式与客户分布 - 两类服务:面向个人和SMB的云服务(推动快速增长)及企业级服务(发展重点)[16] - 中东客户采用速度比欧洲更快 但大型企业多处于"试水"阶段 未深入关键工作环节[17] 社区建设与开源策略 - 采用Fair-Code许可证 允许内部自由使用但禁止直接销售软件 非OSI认可开源[40][45] - 社区建设核心是真心关心用户 论坛替代实时沟通工具提高效率 全职配备三人支持社区[53][54] - 早期产品开发方向由社区投票决定 现平衡用户需求与长期企业解决方案[56] 发展目标与资本规划 - 目标成为AI世界的Excel 让用户在构建AI应用时首选n8n[3][5] - 长期目标IPO 而非被收购 希望打造强大德国公司 融资比例目标为欧洲40% 美国40% 其他地区20%[57]
Nano-Banana 核心团队分享:文字渲染能力才是图像模型的关键指标
Founder Park· 2025-09-01 05:32
技术突破与核心能力 - 谷歌Gemini 2.5 Flash Image(代号Nano-Banana)在角色一致性、自然语言理解和空间感知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模型,社交平台热度超过Elon Musk推荐的Grok视频生成[2][11] - 模型通过完全内生的多模态能力实现自然对话式图像创作,支持模糊指令和多轮迭代,无需依赖精确提示词[9][10] - 在LM Arena测试中展现出色的角色一致性保持能力,支持任意风格迁移、环境融合及多元素组合生成[13][14][17] 创新方法论与指标优化 - 团队将文字渲染能力作为关键代理指标(Proxy metric),因其要求像素级精准控制,可客观反映模型整体性能提升[22][23][24] - 通过优化文字渲染(需处理字母形状、间距、背景融合等),模型整体图像质量同步提升,验证该指标对系统优化的牵引作用[24][25] - 采用交错生成(Interleaved Generation)技术,模型在统一上下文中串行生成多图,保持系列作品的协调性与差异性[26][29][30] 产品哲学与用户体验 - 生成速度降至秒级(如13秒生成5张风格一致图片),支持用户无负担快速迭代调整,接近人类创作中的草图探索过程[21][29][32] - 与谷歌Imagen定位差异:Imagen专注于高质量一次性生成(类似Photoshop),而Gemini强调通过对话迭代实现创意探索(类似创意总监)[33][34] - 团队直接收集社交媒体用户失败案例作为基准测试集,针对性优化光影一致性、风格融合等痛点[33][35] 应用场景与行业影响 - 角色一致性能力实现跨角度3D渲染(如固定角色生成多场景),对故事叙述、品牌IP塑造及视频创作(如MetaPuppet视频生成)至关重要[35][38][39] - 支持从线稿控制造型生成、实拍转换真人cosplay等复杂创作需求,拓展了艺术设计、娱乐内容生产场景[18][20][36] - 模型具备"智能感"(Smartness),可超越用户指令预期(如自动添加创意标题),同时追求事实性(Factuality)以支持工作用图表、幻灯片生成[29][39][41] 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 - 图像理解与生成能力双向强化:通过视觉学习弥补语言描述中的"报告偏差"(Reporting bias),通过生成验证对世界的理解[30] - 采用类似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的分解迭代方法,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步骤处理,突破单次处理能力上限[32] - 基于世界模型的空间想象能力实现合理3D视角转换(如俯视图生成),体现Gemini在物理空间理解方面的进展[20][22]
Claude Code 的设计哲学:Keep Things Simple
Founder Park· 2025-08-31 02:06
核心观点 - Claude Code通过极简设计理念实现卓越性能 采用单一主循环结构、小模型优先策略及自主任务管理机制 在AI编程助手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2][6] - 该方案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超过50%的LLM调用采用低成本Haiku模型 整体成本降低70-80% 同时保持系统高度可调试性 [7][17] - 技术架构具备高度可复制性 MinusX团队已验证其方法论可迁移至自定义LLM Agent开发 为行业提供新范式 [3][11][33] 架构设计 - 采用单主循环扁平消息架构 仅允许单层分支生成 避免多智能体系统复杂性 极大提升系统可维护性和调试效率 [14][15] - 工具系统采用三级分层设计 包含低级(Bash/Read/Write)、中级(Edit/Grep/Glob)和高级工具(WebFetch/Task) 根据使用频率和精度需求差异化配置 [24][25][29] - 创新性使用LLM搜索替代传统RAG 通过ripgrep/jq/find命令实现类人类代码检索模式 避免向量搜索的隐藏故障风险 [21][23] 成本优化 - 精细化模型调用策略 50%以上关键LLM调用使用claude-3-5-haiku小模型 处理文件读取、网页解析及对话总结等非核心任务 [17] - 通过模型分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大模型Sonnet仅处理关键决策 长上下文处理成本仍高于小模型节省的token成本 [7] 上下文管理 - 引入claude.md上下文文件机制 文件体积达1000-2000 token 记录用户编程偏好、项目配置及框架使用习惯 显著影响模型输出质量 [19][20] - 系统提示词采用结构化设计 系统提示部分占2800 token 工具描述达9400 token 通过XML标签和Markdown实现内容分层管理 [18][21] 任务管理 - 实现自主待办事项管理机制 模型主动创建/更新任务清单 避免长时间运行导致的上下文腐烂问题 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 [27] - 拒绝多智能体切换方案 通过待办列表+单分支调用组合 保持任务连贯性并充分利用模型交错思维能力 [14][27] 提示词工程 - 采用指令强化策略 使用"IMPORTANT"/"NEVER"/"ALWAYS"等强调性词汇约束模型行为 目前仍为最有效的控制方案 [31] - 开发启发式算法框架 通过<good-example>/<bad-example>标签提供决策示例 避免纯规则列表导致的指令冲突 [21][32] - 规范美学输出标准 明确限制非必要解释性内容 除非用户要求不得添加代码总结或操作说明 [31] 行业应用价值 - 验证极简架构可行性 证明单一智能体配合精心设计的工具系统可应对多数复杂场景 为AI Agent开发提供新方向 [33] - 实现技术方案开源化 MinusX团队通过网络请求拦截分析获得核心参数 使行业可快速复现该成功模式 [4][11]
2025 云栖大会「年轻力」征集:你的 AI 想法,就是我们找寻的未来
Founder Park· 2025-08-30 06:04
文章核心观点 - 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作为AI时代的原住民 与AI存在共生关系 将主导未来AI应用范式的创新与变革 [4][21][27] - 阿里云联合Founder Park在2025云栖大会首次设立Z世代专属展区及论坛 旨在挖掘并展示年轻一代的AI创新潜力 [6][7][8] Z世代与AI的共生关系 - Z世代视AI为默认基础服务 而非需刻意学习的工具 其与AI的互动如呼吸般自然 [4][21] - 年轻一代通过AI进行创造、探索和实践 正在打破传统AI应用的边界 [4][13][15] 云栖大会Z世代活动规划 - 活动时间定于9月24日至26日 地点为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3号馆 [7][17] - 设立两大主题板块:Z世代AI创新作品展(展示50位创新者案例)及Z世代AI 100问征集 [10][12][19] 征集活动细节 创新作品征集 - 面向Z世代开发者、行业颠覆者、艺术家及科研学者 聚焦AI在产品、行业改造、艺术创作及学术领域的落地 [13][15] - 全球6万名云栖大会参会者将观摩入围作品 征集截止时间为9月5日18点 [10][17] AI 100问征集 - 问题范围涵盖自我洞察、创造力探索及技术本质(例如"AI是否取代朋友角色") [24][25] - 优质问题将获AI专家现场回应 最高赞15位提问者有机会获得拍立得、云栖大会全通票(价值5000元)等奖励 [24]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AI正从科研工具演变为生活基础设施 类似互联网发展路径 [21] - 阿里云通过此举强化对年轻开发者生态的布局 推动技术、商业与艺术领域的跨界融合 [8][25]
红杉美国:未来一年,这五个 AI 赛道我们重点关注
Founder Park· 2025-08-29 12:19
核心观点 - AI革命堪比工业革命 正处于认知革命重要发展阶段 蕴含10万亿美元机遇 [2] - 未来12-18个月重点关注五大投资主题:持久化记忆 通信协议 AI语音 AI安全 开源AI [2] - 知识工作者算力消耗将增长10-10000倍 为AI专业化应用创业公司创造巨大机会 [2] 工业革命类比分析 - 工业革命三个关键节点:蒸汽机发明(开启时代) 现代工厂系统诞生(整合生产要素) 工厂流水线形成(专业化成熟) [7] - 工业革命本质是将蒸汽机通用技术进行专业化改造以适应特定行业需求 [5] - 认知革命对应节点:1999年NVIDIA GeForce 256 GPU(时代蒸汽机) 2016年首个AI工厂(整合算法/算力/数据要素) [8] - 专业化是复杂系统成熟必然要求 未来应用程序将由践行专业化的创业公司构建 [10] 市场规模与机遇 - 美国服务业市场价值10万亿美元 目前仅200亿美元被AI自动化 存在10¹³级别巨大机遇 [13] - 云计算转型初期软件行业总支出3500亿美元 其中SaaS仅60亿美元 后推动整体市场扩张至超6500亿美元 [13] - 注册护士领域年工资总额284亿美元(3300名员工×$86,070年薪中位数) [14] - 软件开发领域年工资总额224亿美元(1692名员工×$132,270年薪中位数) [14] - 法律领域年工资总额125亿美元(未明确员工数×$145,760年薪中位数) [14] - 认知革命将拓展市场边界 在服务业催生以AI为核心的独立上市公司 [18] 当前投资趋势 - 趋势一:工作范式转向高杠杆模式 AI Agent使销售人员可管理数百客户 实现百倍千倍杠杆但伴随不确定性 [21] - 趋势二:真实世界验证成为新黄金标准 Expo公司在HackerOne平台证明其为世界排名第一AI黑客 [23] - 趋势三:强化学习技术真正走向产业应用 Reflection公司利用强化学习训练开源编码模型 [25] - 趋势四:AI进入物理世界 Nominal公司利用AI加速硬件制造流程并进行质量保证 [27] - 趋势五:计算成为新生产函数 每位知识工作者算力消耗预计增长10倍 乐观愿景可能增长1000-10000倍 [29] 重点投资方向 - 主题一:持久记忆需解决长期记忆和AI身份持久性 向量数据库/RAG/长上下文窗口仍未彻底解决该问题 [31] - 主题二:无缝通信协议需标准化以实现AI Agent间自动协作 如购物场景中自动询价比价支付 [34] - 主题三:AI语音已成熟 保真度和延迟指标突破 可应用于物流协调/固定收益交易等企业场景 [36][37] - 主题四:AI安全贯穿开发层到消费者全链条 未来可为每个人/Agent配备数百AI安全Agent构建防护体系 [39] - 主题五:开源AI正挑战闭源模型领先地位 对构建自由开放未来至关重要 确保AI未来不限于行业巨头 [41] 发展预期 - 投资主题突破可将工业革命百年历程压缩至短短数年 [43]
时代2025 AI百人榜出炉:任正非、梁文锋、王兴兴、彭军、薛澜......多位华人上榜
Founder Park· 2025-08-29 05:25
华人AI领袖影响力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推动自主AI技术体系 包括昇腾AI芯片 昇思深度学习框架和盘古大模型[9] - DeepSeek CEO梁文锋主导发布国际一流开源代码及语言大模型 2025年1月发布首个挑战OpenAI的开放权重模型R1[12]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推动具身智能发展 研发高性价比四足机器人和通用人形机器人H1平台[21] - 小马智行CEO彭军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 2025年在中国一线城市开展全无人Robotaxi和Robotruck业务[24] - 斯坦福教授李飞飞创建ImageNet数据库 引爆深度学习革命 推动以人为本AI发展[30] -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主导国内AI伦理规范与治理原则设计 参与国际AI治理对话[33] -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领导尖端芯片制程技术 为NVIDIA/AMD/苹果代工AI处理器[18] 全球AI产业关键人物 - NVIDIA CEO黄仁勋推动GPU并行计算转型 CUDA平台成为AI计算核心引擎[15] - OpenAI CEO Sam Altman领导发布GPT系列和ChatGPT 推动生成式AI普及[42] -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开创宪法AI安全研究方法 推出Claude系列大模型[51] - 亚马逊CEO Andy Jassy创立AWS 发布Amazon Bedrock和Q服务推动生成式AI应用[54] - 谷歌首席科学家Jeffrey Dean提出Transformer架构 合并Google Brain与DeepMind成立Gemini[63] - OpenAI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领导GPT-4训练 以科学严谨性设定研究计划[66] - Meta CEO Mark Zuckerberg开源Llama系列大模型 影响全球开放AI生态系统[48] AI数据与商业化突破 - Surge AI创始人Edwin Chen生产高质量数据集 2024年创收超10亿美元 估值达250亿美元[27] - 作家Karen Hao出版《Empire of AI》揭露OpenAI内幕 成为畅销书作者[36] - xAI创始人Elon Musk领导特斯拉开发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 创立Neuralink研发脑机接口[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