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值计提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维持中信金融资产中性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1.2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02:04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中信金融资产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16%和20%至115亿元和114亿元 并上调目标价46%至1.21港元 主要基于股权业务收入增长和负债成本下行 同时市场风偏回暖及纳入MSCI中国指数有望吸引增量资金 维持中性评级 [1]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16%至115亿元 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20%至114亿元 [1] - 上调目标价46%至1.21港元 对应1.85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 当前交易于1.85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 [1] 半年度业绩预告 - 1H25归母净利润预计60亿元至62亿元 同比增长12.5%至16.3% [2] - 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响 同比增长23.9%至28.2% [2] - 盈利增长主要来自股权业务等收入增长及融资成本同比下降 [2] 战略目标与业务进展 - 公司计划2025年末全面实现"三年质效显著提升"战略目标 并向2026-2027年"五年成为行业标杆"目标进军 [2] - 1H25持续加大主业投放 纾困盘活业务及股权业务等主业收入增长明显 资产回报稳步提升 [2] 股权投资与收益 - 1H25增持中行H股45.7亿股 增持光大银行A股2.6亿股及H股2.8亿股 [2] - 测算可确认一次性投资收益179亿元至206亿元 对比1H24为-0.1亿元 [2] - 对中行不超过59亿股增持计划已完成78% 对光大银行不超过40亿元增持计划已完成48% [2] 融资成本与负债结构 - 1H25融资成本同比下降 融资能力持续加强且融资工具不断创新 [3] - 测算2H24融资成本3.63% 同比下降20个基点 较1H24下降17个基点 [3] - 7月末发行100.1亿元云帆1期实体赋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半年期发行利率1.74% 1年期发行利率1.79% 显著低于2H24负债成本水平 [3] 减值计提与拨备覆盖 - 1H25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不良债权资产等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18亿元 [3] - 2024年末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拨备覆盖率54% AC债务工具拨备覆盖率56% FVOCI债务工具拨备覆盖率156% [3] MSCI指数纳入与资金流入 - 公司新进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 调整于8月26日后实施 [3] - 中金策略组测算被动资金潜在流入1.1亿美元 [3] 再融资授权 - 5月28日股东大会同意授权董事会增发股份一般性授权 可发行内资股或H股数量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20% 有效期至2024年股东大会后12个月内或2025年股东大会结束 [4]
中国中冶(601618):利率筑底企稳,充分减值待转机
国信证券· 2025-04-09 07: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受下游行业景气偏弱影响,收入和利润短期下滑,但积极优化业务结构、充分计提减值释放潜在风险、强化现金流管理,预计资产质量将持续优化 [3][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入与业绩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520 亿元,同比 -12.9%,归母净利润 67.5 亿元,同比 -22.2%;Q4 营收 1394 亿元,同比 -16.3%,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单季度小幅亏损 [1][8] - 因钢铁行业需求下降、建筑行业增长乏力,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充分计提减值释放潜在风险,致营收和利润下滑 [1][8] 新签合同与业务结构 - 2024 年公司新签合同额 12483 亿元,同比 12.4%,海外合同额 932 亿元,同比 +47.8% [1][12] - 冶金建设作为核心业务展现较强韧性,2024 年收入 1091 亿元,同比 -1.9%;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业务收缩较多,收入 3923 亿元,同比 -17.3% [1][12] 毛利率与费用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9.69%,同比持平,Q4 单季度毛利率 8.19%,同比下降 2.81pct,下滑幅度略好于同业 [2][14] - 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 5.87%,同比上升 0.15pct,管理/研发/销售费用分别同比 -4.3%/-16.8%/-3.3%,研发物料支出明显下降,盈利能力筑底企稳 [2][14] 现金流 - 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78.5 亿元,同比 +33.2%,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 77.7%/74.7%,分别同比 +0.9/-0.5pct,收现比略有好转,付款账期拉长致现金流增长 [2][17]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0] - 预测公司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 66.9/68.4/69.3 亿元(前值 95.7/101.4/104.8 亿元),每股收益 0.32/0.33/0.33 元(0.43/0.46/0.49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8.6/8.5/8.3X [3][20]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 2023 - 2027E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数据 [22]
六大行2024年末及近五年不良贷款分析
数说者· 2025-03-31 22:27
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 - 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近五年持续上升,2024年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3794.5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超3000亿元,中国银行2687.81亿元,交通银行超1000亿元,邮储银行803.19亿元 [2] - 由于贷款总额扩大,六大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维持稳定,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4年末较2020年末降幅超20个BP,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增2个BP但仍控制在0.9%以下 [4] 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 - 2024年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工商银行1.34%,建设银行1.34%,农业银行1.30%,中国银行1.25%,交通银行1.31%,邮储银行0.90% [5] - 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拨备覆盖率基本保持上升,2024年末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均在200%以上,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286.2%略低于农业银行的299.6% [5][8] - 2024年四大行信用减值损失均超1000亿元,交通银行525.7亿元,邮储银行284.2亿元,五年来减值计提基本持续下降 [8] 贷款质量指标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基本高于逾期率但低于关注率,交通银行2023-2024年末逾期率高于不良率,邮储银行自2021年末起逾期率一直高于不良率且关注率持续上升 [10] - 六大行中工建农中交五家公司类不良率持续多年高于个人不良率,邮储银行则相反 [12] - 六大行公司类不良率近五年持续降低,工建农中交由2020年末2%以上降至2024年末1.5%左右,邮储银行由0.95%降至0.54% [12] - 六大行个人类不良率基本持续上升,工农交邮四家2024年末个人不良率均超1%,其中工农交三家为近五年首次超1%,邮储银行自2022年末起即超1% [12] 个人贷款产品不良率 - 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最低,信用卡不良率最高(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高于信用卡) [14] - 个人住房不良率:工行和农行最高(0.73%),交行最低(0.58%);信用卡不良率:工行最高(3.50%),建行和交行超2%,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最高(2.21%) [14] - 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近五年持续上升,均由2020年末低于0.5%升至2024年末0.58%以上 [15] - 信用卡不良率:中行持续下降,邮储基本下降,农行保持最低,工行自2022年末快速上升至2024年3.50%,建行呈上升趋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