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

搜索文档
前5个月呼和浩特海关签发RCEP证书419份 外贸企业享惠货值4.99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6-30 04:04
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情况 - 2023年前5个月呼和浩特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419份 同比增长12 94% [1] - 外贸企业享惠货值达4 99亿元人民币 [1] 企业案例与政策红利 - 卡博特恒业成高性能材料公司利用RCEP政策拓展日本市场 成功申领出口至日本 印度尼西亚的RCEP原产地证书 享受关税优惠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3] - 华资实业公司通过转型升级布局生物发酵产业 在包头海关指导下首次取得RCEP原产地证书 实现外贸订单出口 [3] - RCEP持续释放关税减免 通关简化 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 为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3] 海关支持措施 - 呼和浩特海关通过专题培训 政策宣讲系统解读RCEP关税减让和原产地规则 [3] - 采用"关长送政策上门" "一站式服务包"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定制最优享惠方案 [3] - 优化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流程 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服务 提升企业申报效率 [3]
通辽市和鄂尔多斯市成为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两市将分别获奖补资金3750万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6-30 03:19
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鄂尔多斯市入选 [1] - 内蒙古自治区将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7500万元 通辽市和鄂尔多斯市分别获得3750万元 [1] - 示范区旨在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引导作用 激励地方创新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 [1] 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与措施 - 内蒙古将普惠金融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 - 自治区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完善管理机制 发挥再担保机构牵头作用 [1] - 借助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政策 持续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三牧"领域提供融资增信服务 [1]
聚焦汽车产业盛会 共启绿色发展新篇
内蒙古日报· 2025-06-29 05:07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暨第二届鄂尔多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召开,展现出鄂尔多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强大潜力 [1] - 大会汇聚全国百余家汽车整机制造、电控系统、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配套企业,以及50多家能源、物流等产业链下游用户企业 [1] - 鄂尔多斯已建成内蒙古唯一乘用车生产基地,但产业链短板依然存在,大会为本土企业与全国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提供契机 [1]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 鄂尔多斯作为国家新能源基地与传统能源大市,提出"绿色共赢"目标,利用绿电重塑传统产业 [2] - 鄂尔多斯构建"制氢—储运—应用"全链条,包括加注能力5080公斤的加氢站网络和251辆氢能重卡 [2] - 通过推广电动重卡替代传统燃油车,并依托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政策,实现绿电消纳与产业升级双向赋能 [2] 全产业链生态圈建设 - 鄂尔多斯以新能源汽车为支点,撬动能源结构、产业形态、城市功能的全面升级 [2] - 打造"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生态圈,将传统能源基地的先天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 - 未来鄂尔多斯将借势大会汇聚的创新资源与合作契机,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阶 [2]
医疗协作让名医“触手可及”
内蒙古日报· 2025-06-29 05:07
跨区域医疗协作模式 - 沪上知名专家通过"沪鄂协同"机制赴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实现技术平移,打破跨省求医时空壁垒[1]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与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合作共建机制[1] - 天津市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与鄂尔多斯当地医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1] 医疗资源下沉成效 - 通过"京蒙联动""沪鄂协同"等创新机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时空流动[2] - 以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为重点输送发达城市先进经验[1] - 使当地群众无需远行即可享受一线城市优质医疗服务[1] 行业发展方向 - 跨区域协作模式为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供创新样本[2] - 未来将持续完善长效协作机制突破地理限制[2] - 该模式有助于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医疗需求[1]
北疆文脉传薪火 林海欢歌庆华诞
内蒙古日报· 2025-06-29 02:52
文艺演出活动 - 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联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乌尔旗汉分局党委举办职工群众文艺演出,主题为"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林海新歌",献礼建党104周年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2][17] - 演出节目包括原创舞蹈《奋进新时代》、合唱《共筑中国梦》《人民公安向前进》、独唱《我的中国心》《再次相约二十年》、器乐合奏《红太阳照边疆》《阿瓦人民唱新歌》等 [10][14] - 现场观众与演员热情互动,气氛热烈,演出在全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圆满落幕 [14] 文化融合与传播 - 此次演出是森林文化与北疆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丰富了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17] - 演出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领略森林文化魅力 [17] 公司文化战略 - 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党委以"文化+文明"驱动,深耕北疆文化建设,搭建平台、打造"黎明之夏"广场文化品牌 [17] - 公司通过文化铸魂、暖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17]
从“建包钢”到“兴民企”:包头“故事汇”续写同心新篇章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14:13
首场"零距离会客厅"沉浸式发布会 -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展厅作为首场活动场地,将传统发布会形式创新为政企双向交流场景 [2] - 活动主题为"包头与企业共成长",政府部门负责人以服务企业"讲述人"身份展示政策落地案例 [2] - 发布会形式突破单向宣介模式,实现政府声音与企业心声的双向共振 [2][5] 企业反馈与营商环境建设 - 内蒙古沣晟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高度评价包头营商环境,特别指出审批流程高效"走在全国前列" [4][5] - 企业代表提出"政府说话算话就是最好营商环境"的核心观点,引发全场共鸣 [5] - 政企同台讲述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了"包你满意""包你放心"营商品牌的实际成效 [5] 包头改革举措与创新实践 - 包头市系统推进223项年度改革任务及20项市级"小切口"改革任务赋能经济发展 [7] - "新闻发布故事汇"作为创新改革举措,未来将延伸至更多基层场景持续传播改革成果 [7] - 活动形式本身体现改革精神,延续"齐心协力建包钢"传统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5][7]
北疆文化活动季│听听内蒙古“最美”“优秀”村歌背后的故事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11:24
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 - 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圆满举办 评选出10首"内蒙古自治区最美村歌"和10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村歌" [1] - 活动通过村歌形式唱响内蒙古好声音 讲述乡村故事 推动基层文化文艺发展 [3][7] - 专业评审团队由区内外著名作曲人 作词人 歌唱家 乐评人等组成 确保评选专业性 [7] 最美村歌评选结果 - 《天下兴和》以98.5分位列最美村歌第一名 [2] - 第二名《快乐村排》98.47分 第三名《赛汗乌素》98.28分 [2] - 前十名分数区间为97.78-98.5分 竞争激烈 [2] 优秀村歌评选结果 - 《草和尔图》和《牵挂》并列优秀村歌第一名 均为97.77分 [3] - 第三名《梦回大发街》97.73分 第四名《水美乡村》97.72分 [3] - 优秀村歌前十名分数区间为96.88-97.77分 [3] 特色村歌案例 - 《快乐村排》为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草原村排赛事量身打造 通过音乐推广赛事知名度 [3][5] - 《水美乡村》融入蒙古族刺绣非遗元素 展现科右中旗乡土情怀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5][7] - 8月将在鄂尔多斯举办"村歌嘹亮"全国集中展演 进一步推广内蒙古乡村文化 [5] 活动影响与意义 - 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 [7] - 为基层文化发展提供平台 参与团体越来越专业 作品质量持续提升 [7] - 通过村歌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内蒙古各地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 [5][7]
“红色基因永传承,强国复兴立新功”主题巡回宣讲开讲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01:1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描述了一场纪念活动和文艺汇演,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输出关键要点。
呼和浩特“五进”校园促进毕业生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6-28 01:11
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成效 - 呼和浩特市创新实施"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政策服务齐驱"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 [1] - 1月-5月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在呼就业创业1.84万人,同比增长12% [1] - 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13场,线上线下1.2万毕业生参与 [2] 招聘与岗位对接 - 举办10场高校巡回招聘会,同步构建直播矩阵,累计入校送岗3.5万个 [2] - 通过行业部门归集、深入企业寻岗、释放政策性岗位等方式为企业和毕业生牵线搭桥 [2] 职业培训与指导 - 组织职业规划师进8所高校提供"理论讲解+模拟面试+简历工坊"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 - 推出"岗位需要+技能培训"订单式培训模式,挖掘5个订单式培养项目 [2] - 培训毕业生等重点群体8010人 [2] 创业支持措施 - 启动"青创助航"行动,对30个高校优质创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2] - 发放创业贷款和补贴3699万元 [2] - 入校举办创业大讲堂15场、创业训练营4期 [2]
点“水”成“金”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27 01:41
绿色金融创新 -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兴安盟阿尔山市 金额700万元 支持内蒙古云露水业年产2万吨高端矿泉水项目 [1] - "取水贷"以取水权为质押 无需传统抵押物 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资本转化 采用"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模式 质押范围覆盖9.698万立方米取水权 [1] - 该产品是水利投融资改革举措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撬动水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机制建设 - 自治区水利厅协同金融机构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 通过节水产业联盟平台健全融资服务体系 [1] - 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水权变资产" 为取用水户开辟融资新通道 [2] 金融产品拓展 - 在"节水贷""水权贷"基础上 将开发"水权+节水贷" 水信托等新型涉水金融产品 [2] - 探索"水资源盘活+生态增值+产业赋能"模式 促进水资源资产化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