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

搜索文档
徐曙海在走访慰问高温一线工作者时强调 落实落细防范应对措施 着力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镇江日报· 2025-08-05 23:36
市领导高国成,市政府秘书长戴卫东参加走访慰问。(记者 陈志奎) "谢谢你们高温下的坚守,辛苦了!"在国网镇江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徐曙海与一线职工一一 握手,关切询问高温作业保障情况,感谢大家为镇江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作出的积极贡献,叮嘱大家注意 防暑降温,做好安全防护,既要抓好电力保供,又要注意自身安全,要求公司关心关爱一线特别是户外 作业员工,落实落细各项防护措施,让职工安全、健康工作。在仔细了解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情况后,徐 曙海指出,电力保供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希望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用电需求, 加强精准调度、做好应急准备,全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镇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 出更大贡献。 烈日当空,热浪翻滚。徐曙海来到镇江海事局大沙海事处,与一线执法人员握手并送上问候,了解 大沙海事处的主要职责、执法监管等情况,希望海事执法人员继续发扬优良作风,强化科技赋能,在做 好防暑降温和安全防护的同时,持续加强重点水域巡查监管,高质高效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监 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镇江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徐曙海还看望慰问了镇江市防汛抢险突击队 队员,感谢他们为守护镇江经济社会 ...
新一轮全市“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六大引擎,推进镇江制造加“数”前行
镇江日报· 2025-08-05 23:36
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镇江市发布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1] - 计划实施智能工厂培育建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信息安全水平提升 发展环境完善提优等六大行动[1] - 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2] 具体目标 - 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2] - 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2] - 培育省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2] - 创建国家认定卓越级智能工厂5家[2] - 力争国家认定领航级智能工厂实现突破[2] - 到2027年培育1-2个行业应用大模型[3] 实施措施 - 引导建设智能制造应用场景 推动智能化改造升级[3] - 推广"小快轻准"工业软件降低成本[3] - 以创新型中小企业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小巨人"企业为重点梯次推进数字化转型[3] - 优化企业内外网建设 加强智能算力设施建设[3] - 扩容升级现有数据中心 规划建设智算中心 部署边缘计算中心[3] - 实施重点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0个[4] 战略意义 - 为镇江产业强市战略注入新动能 塑造新优势的核心引擎[1] - 推进新型工业化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1] - 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1] - 全力推动制造业数智赋能 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4]
市百校访企暨校地企人才合作对接洽谈会即将启幕 三方共邀“请进门”,校企“直通车”启程
镇江日报· 2025-08-05 00:31
人才引进策略 - 市人社局通过访企看发展暨就业见习供需对接 访企拓岗 就业见习知多少等线上线下活动主动邀请企业代表 院校负责人 求职青年面对面搭建校企协同直通车 精准破解人才供需两张皮难题[1] - 邀请院校师生深入镇江本地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畅通校企沟通渠道 让高校师生零距离触摸产业脉动 感知城市人才温度 通过沉浸式体验感知城市对人才的渴求与诚意[1] 年度合作活动成果 - 2021年开展全国百所技工院校校长镇江行活动 现场完成40项合作签约包括校地合作 校企合作 劳务输出基地合作[2] - 2022年举办百所高校大学生集中云招引活动 突破空间限制 百余所高校与镇江实现云端互联[2] - 2023年举行江苏沿江八市联动引才暨百所高校镇江行系列活动 吸引上百所高校代表实地考察企业园区并洽谈合作[2] - 2024年举办镇江市校地合作暨百校千企万岗人才对接洽谈会系列活动 全国百所院校师生代表走进镇江企业进行深度对接[2] 校地企合作生态建设 - 构建校地企三方持久共生的合作生态 推动教育 人才 产业 城市深度融合[3]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与东方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深化产教融合 实现校企共赢[3]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围绕眼视光专业申请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认定 就业创业培训 访企拓岗及青年学子企业行 理工类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四大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3] 未来活动规划 - 2025年8月11日启幕镇江市百校访企暨校地企人才合作对接洽谈会 全国各地院校师生代表将汇聚镇江 在企业走访中精准对接需求 在城市街巷中体验城市人文特色[2] - 活动将点燃更多释放人才动能 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3]
市农科院建设12个技术示范点,推广“因果培肥”——葡萄架下草茵茵,节本增效甜到心
镇江日报· 2025-08-05 00:31
八月盛夏,瓜果飘香。当下,我市众多葡萄园里果香扑鼻,部分早熟葡萄已抢鲜上市,吸引众多消 费者选购。但在部分果农的葡萄大棚里,却呈现着"果草共生"的状态,农户笑呵呵地表示,"种出高品 质葡萄全靠它。" 多长草种出好葡萄 "这个大棚里怎么长了这么多草,从来没见过。"8月1日,记者来到句容市后白镇永峰葡萄专业合作 社,站在一处葡萄大棚外向内看,满眼绿色映入眼帘,但让记者惊讶的,并不是常见的葡萄叶,而是大 棚地面上满满的杂草。 当前,我市众多葡萄园的大棚地面上,"干净"是主流,有些大棚的地面还铺着各色地膜,以减少杂 草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这个果园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心。 "丘陵果园土壤'因果培肥'技术的核心是果园套种绿肥、果园土壤养分平衡技术。"市农科院土壤肥 料项目组组长刘亚柏坦言,全省葡萄、梨、桃三大果树的栽培技术已趋成熟,现阶段,果品产量增加和 质量提升同步却遇到了瓶颈期,这个瓶颈之一就是土壤。苏南丘陵土壤质地黏性重,保水保肥,但也影 响果树树根的伸展。 同时,近年来,部分果农在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使用化肥,加剧了果园土壤质量的下 降。这些都是当下葡萄种植中困扰农户多年的老问题。 针对我 ...
丹徒打造“商”“消”共融双优新格局
镇江日报· 2025-08-05 00:19
今年初,丹徒区某宠物用品公司遭遇多起涉嫌虚假宣传的举报,执法人员敏锐地发现,举报内容高 度雷同,且举报人并未实际购买相关产品,存在职业索赔嫌疑。经核查,企业宣传用语属网络常见表 述,产品功能也符合宣传描述,最终依法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帮助企业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 "丹徒区市场监管部门办事效率高,始终站在消费者角度解决问题,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日前, 来自广东的消费者任先生在经历跨省消费纠纷调解后,对市场监管部门的作为大加赞赏。原来,任先生 购买某机械公司的臂架泵,使用后发现效果不佳,怀疑有质量问题发起投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响 应,在3个工作日内解决纠纷,为任先生挽回损失8800元。 近年来,丹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直面"优化营商环境"与"保障消费环境"两大任务,围绕投诉举报工 作破题,努力打造"商家安心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双优发展新格局。 过滤职业举报,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 "从举报到查处仅用1天时间,这样的效率让我们消费者太放心了!"在某超市假冒白酒查处现场, 举报人吴先生对执法效率连连点赞。丹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酒厂鉴定团队,从接到举报到完成现场 检查、证据固定、鉴定认定等全流程处置,高效协同的执法 ...
聚焦产业发展 共话文脉传承 在镇省人大代表开展年中专题调研
镇江日报· 2025-08-05 00:15
产业发展调研 -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人大代表赴镇江经开区开展年中专题调研,聚焦产业发展[1] - 代表们视察航发优材(镇江)高温合金有限公司、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和镇江大路通用机场[1] - 调研重点关注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情况[1] 文化传承调研 - 代表们探访江南第一古村华山村,关注文化传承问题[1] - 调研旨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1] 调研要求 - 要求用好调查研究方法,梳理产业发展问题[1] - 强调要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解决产业发展堵点难点[1] - 提出要汇聚破解文化传承活化难题的办法[1]
马明龙徐曙海检查调度全市防汛防台风工作 压实责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坚决打赢防汛防台风这场硬仗
镇江日报· 2025-08-05 00:15
防汛防台风工作部署 - 市委书记马明龙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警觉全面抓实各项工作,确保打赢防汛防台风硬仗 [1] - 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做好最充分准备 [2] - 市长徐曙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树牢"一盘棋"思想,加强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 [3] 防汛应急措施 - 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处置,做好宣传引导,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 完善防汛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预警"叫应"机制,避免叫而不应、应而不动 [2] - 盯紧城市防涝、交通管控、建筑和江堤水库安全、地质灾害防范、农业生产等重点部位,提前做好风险防范 [2] 重点区域防控 - 仑山水库作为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需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科学实施水利工程调度和应急除险加固 [3] - 加强地质灾害易发点、低洼易涝区、化工园区等薄弱环节巡查值守,统筹抓好水利工程防洪调度和水库安全度汛 [3] - 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突发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 [2][3] 责任落实与指挥调度 - 压紧压实责任,贯穿研判部署、指挥决策、转移避险、抢险救援全过程,压实到镇(街道)、村(社区)"最后一公里" [2] - 强化统一指挥调度,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合力打好防汛防台风主动仗 [3]
球迷错过返程大巴 交通执法人员全力相助
镇江日报· 2025-08-03 23:36
"多亏你们及时帮助,太感谢了!"8月2日晚10时30分,S86镇江支线高速入口处,来自南通的一家 三口顺利赶上了返程的大巴。镇江交通执法人员的全力相助,让他们感动不已。 比赛在上周六举行,不少南通球迷选择次日在镇江玩一天,因此散场时人流量相比之前大了不 少。"网约车订单显示前方排队99单,我们一边联系出租车、网约车公司增加运力,一边维持现场秩 序,让大家有序离场。"吴振宏说,晚上11时许,球迷全部散场后,他和同事才结束任务。 当晚比赛结束散场时,这一家人错过了返程的大巴,而当时网约车订单页面显示前方排队人数过 多,打车追大巴的希望也很渺茫。就在他们焦急万分之时,看到了交通执法人员的身影。执法人员吴振 宏说,接到求助后他们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得到回复要全力相助后,及时联系大巴车,约好集合地 点,同时不断安抚一家人的情绪。 在执法车的护送下,半小时后,这一家人顺利在高速入口处坐上了回南通的大巴。镇江交通执法人 员的耐心、热心,给来自南通的客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赛当天,近百名交通执法人员在体育会展中心周边进行定点检查和流动巡查,全力保障客运市场 秩序。(王旻诗 记者 单杉) ...
镇江经开区:深耕“校地企”合作 推动产才“双向赋能”
镇江日报· 2025-08-03 23:29
航空航天产业 - 菲舍尔航空部件公司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复合材料结构件,包括翼梢小翼、扰流板等关键部件,占国产大飞机1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份额 [1] - 公司通过校地企联合招聘平台吸引材料专业人才,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加入公司从事技术文件转化工作 [1] - 镇江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与高校优势学科深度合作,形成校地企协同的就业共同体,累计引进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29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9人 [1][2] 人才引进政策 - 镇江经开区针对硕士研究生提供每月800元租房补贴、1000元生活补贴及最高15万元购房补贴,叠加企业福利后实际收入显著提升 [2] - 2025年招才引智活动吸引31家企业提供750个岗位,接收简历1379份,初步达成意向356人,重点对接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优势学科 [2] - 2023年累计为9317名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租房补贴等政策资金1805.56万元,同比增长27.8%,并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问题89个 [3] 生物医药产业 - 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包装公司新建产线为药企提供免洗免灭菌医药包装产品,属于国内药企包装头部企业,吸引具有制药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 [3] - 镇江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配套产业政策和企业福利助力人才实现事业与家庭双落地 [3] 校地企联动机制 - 政府绘制人才需求图谱精准对接高校学科与地方产业,搭建招聘平台并优化政策供给,企业提供专业岗位与成长空间,形成全链条服务体系 [4] - 镇江经开区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通过优化就业政策与平台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4]
从“靠山吃山”到“绿富同兴” 句容青山村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镇江日报· 2025-08-03 23:29
生态治理转型 - 青山村从采矿导致的生态破坏成功转型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文明村镇",修复矿坑为千亩樱花林和景观林 [1][3] - 关停矿山企业并复绿采石宕口,将矿坑改造为2600亩樱花园与300亩景观林,积水低洼地变为小水库 [3] - 铺设6公里污水管网,完成800户家庭改厕,安装300盏路灯,设置76座垃圾房实现动态保洁 [3] 乡村治理模式 - 推行"文化共建积分制",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活动150余次,文明家庭占比超80% [2] - 通过村民议事会(如千年银杏树下会议)推动民主决策,例如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 [2] - 建设法治长廊、防诈课堂,实施移风易俗新规,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2] 文旅产业发展 - 打造"研学+民宿+农旅"产业链,运营6家农家乐和3处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4] - 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2万元 [4] - 依托非遗"西岗酒药"和古戏台等文化设施,年均举办传统节庆、民俗展演250余场次 [2][4] 生态农业经济 - 稻鸭共作生态农场产出有机大米售价24元/公斤,供不应求 [3] - 利用鱼化石等资源吸引长三角研学团,激活沉睡文化资源 [3] - 投资250万元修复"青山八古"(如古戏台、古井),强化农耕文化展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