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

搜索文档
沪指创年内收盘新高 可围绕泛科技及安全方向做功课
长沙晚报· 2025-07-21 04:47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1.5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7亿 [1] - 稀土永磁、锂矿、有色金属、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游戏、光伏、CPO、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沪指创年内收盘新高,创业板指创年内新高后回落 [2] AI算力板块 - Meta将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大型数据中心 [1] - OpenAI宣布将在ChatGPT中推出通用型AI智能体 [1]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H20并推出合规GPU [1] - 建议关注北美算力链核心标的、外溢需求公司、上游紧缺环节、1.6T光模块及CPO产业链、国产算力链 [1] - 大模型迭代推动产业向通用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建议关注AI端侧芯片、模组等产业链 [1] 水电与基建行业 - 中国正式启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超级工程建设 [2] - 民爆行业生产总值从2015年273亿元增长到2024年416.95亿元,年均增长约5% [2] - 三峡水运新通道等国家级基建项目持续推进 [2] -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推动龙头企业通过收并购强化规模优势 [2] 投资建议 - 建议围绕泛科技及安全方向布局 [2] - 稳定币、大基建及传统行业反内卷等热点方向中线持续看好 [2]
关爱新业态劳动者东鹏研学长沙专场活动收官 好“鹏”友收获成长与友谊
长沙晚报· 2025-07-20 23:54
活动概述 - 第三届"关爱新业态劳动者——小候鸟东鹏研学"湖南长沙专场活动由开福区妇联、长沙金霞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主办,深圳市东鹏饮料公益基金会、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晚报社校园记者俱乐部联合承办 [1] - 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研学丰富新业态劳动者子女暑期生活,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搭建亲子情感沟通桥梁 [1] - 参与对象包括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劳动者子女代表和长沙晚报校园记者 [1] 研学内容 - 行程涵盖长沙规划展示馆、湖南省湘绣博物馆、东鹏饮料长沙生产基地、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及岳麓书院等文化地标 [4] - 活动设计融合文化体验(湘绣制作)、工业参观(东鹏生产线)、高校探访等多元化内容 [4] - 特色环节包括夜游湘江、动趣王国萌宠互动、天心阁光影公园沉浸式体验等趣味项目 [6] 企业参与 - 东鹏饮料集团通过公益基金会深度参与活动策划与执行,展示长沙生产基地六条现代化生产线 [4] - 企业设计"水果茶制作"与"把爱'袋'回家"手工活动,将品牌元素融入感恩教育实践 [4] - 饿了么作为协办方参与活动,体现平台经济企业对新业态劳动者群体的关怀 [1] 社会效益 - 活动促成新业态劳动者子女与城市记者的跨地域友谊,部分参与者约定成为笔友延续联系 [6] - 亲子互动环节如书信朗读显著增强劳动者家庭情感纽带,获得家长积极反馈 [8] - 主办方表示将持续关注新业态劳动者家庭需求,推动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8]
“走,到楼下溯溪捉鱼去!”
长沙晚报· 2025-07-20 23:51
物业用"走心"换业主暖心 "从2021年底楼盘交付起,我们每月至少策划一到两场主题活动,为业主服务我们是真心的。"龙湖春江郦城项 目负责人刘小虎介绍,夏日开放旱溪已成传统,起伏这一天,送清凉活动就更加丰富,物业采购了1000条小金 鱼让小业主们"溯溪捉鱼"玩。 长沙晚报7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这样的物业,太'宠粉'了!""我们家孩子今天捉到了三条鱼。"7月20 日,正值"三伏"中的"起伏",岳麓区龙湖春江郦城小区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送清凉"活动让业主们乐开了 花。泡泡大作战水花四溅、溯溪捉鱼童趣满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炎炎夏日送来阵阵清凉。 家门口捉鱼引来笑声一片 下午4时,小区中央的旱溪区早已热闹非凡。孩子们挽起裤腿,拿着小网兜在浅水中追逐嬉戏,欢笑声此起彼 伏。 "外婆您看,我抓到一条鱼!"7岁的天天举着红色的小金鱼兴奋地喊道。业主卫阿姨一边给小外孙擦汗一边告诉 记者:"住在这里挺好的,暑假一到,物业每天都开放旱溪,孩子不出小区就能玩水,既安全又省心。" 挨着旱溪区的小区会客厅前,充气泳池中泡泡机喷涌出的白色泡沫如雪花般飘落,孩子们冲进"泡泡海洋"里打 闹。年轻业主王先生带着浑身湿透的儿子 ...
长沙推进建立“最小应急管理单元”,筑牢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线
长沙晚报· 2025-07-20 01:17
城市防汛措施 - 湖南湘江新区学士街道采用沙袋和挡水板构建临时屏障防止水流侵入车库和商店等区域 [1] - 车库入口路面加高40厘米并安装挡水板有效解决地库进水问题 [2] - 学士街道针对10多处低洼地带实施"一点一策"方案并明确责任人 [2] - 新建管网将学士街道北片雨水直排靳江河预计2024年3月完工从根本上解决积水问题 [2] 应急管理机制 - 长沙市对269处隐患风险点实施"一点一预案"制定管控疏导应急处置预案 [3] - 采用"最小应急单元"模式由多部门组成3-8人联勤值守实现道路车库小区全覆盖 [4] - 强降雨期间启动交警管控+住建市政街道社区联合处置的防控排联动机制 [3] - 针对3800余个物业小区实施强降雨时禁止车辆人员进入地库等管控措施 [4] 基础设施建设 - 长沙推进红旗渠清淤疏浚整治工程提升城区防水排涝能力 [4] - 学士路排水管网过流能力不足导致积水正在建设二期雨污分流工程 [2] - 象嘴路到车塘河路口学士路段易积水已配备探深杆破窗锤等应急装备 [2]
2025中国创新与突破50强揭晓,长沙4家企业闪耀榜单
长沙晚报· 2025-07-19 11:09
中国创新与突破50强榜单分析 核心观点 - GYBrand发布2025年度中国创新与突破50强榜单,华为以7775.58亿元品牌价值蝉联榜首,湖南4家企业上榜(三一、中联重科、蓝思科技、安克创新),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1][2][6] - 榜单基于品牌业绩、强度、贡献及可持续性等综合指标评估,非单一市值或营收排序,覆盖计算机、汽车、机械、电子等多元行业 [2][8] - 长沙企业表现突出,工程机械领域三一和中联重科、电子领域蓝思科技和安克创新上榜,反映长沙在高端制造与智能终端产业链的领先地位 [1][3][4] 地区分布 - 广东(14家)、北京(7家)、上海(6家)位列前三,湖南(4家)为中部第一,显示区域科创活力差异 [2][6] - 长沙包揽湖南全部上榜企业,凸显其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1][3] 行业分布 - 计算机与电子(华为、联想、蓝思科技等)、汽车(比亚迪、吉利、理想汽车等)占比最高,国防军工(中国船舶、中航沈飞)与工程机械(三一、中联重科)表现亮眼 [2][6][7]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创新显著,如三一无人电动设备、中联重科2000吨起重机等,体现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3] 长沙企业创新亮点 工程机械领域 - **三一集团**:全球首台无人电动混凝土搅拌车(2019)、新能源重卡销量冠军(2021),累计专利国内前列,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 [3] - **中联重科**:覆盖15类75系列产品,包括101米碳纤维泵车,拥有8个国家级平台、1.8万件专利,海外布局10个基地 [3] 电子领域 - **蓝思科技**:AI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49克轻量化设计),十年研发投入超180亿元,获2200+专利,聚焦脆性材料与具身智能 [4] - **安克创新**:2024年营收247.1亿元(+41.14%),储能业务增长184%至30.2亿元,研发投入21.08亿元,累计专利2237项 [4] 头部企业数据 - TOP10品牌价值:华为(7775.58亿元)、比亚迪(3500.61亿元)、中国中车(1685.68亿元) [6] - 长沙企业排名:三一(1028.61亿元,第6)、蓝思科技(524.93亿元,第31)、中联重科(522.38亿元,第32)、安克创新(231.12亿元,第44) [6][7] 行业趋势 - 龙头企业加速布局品牌建设,将提升品牌价值纳入年度计划,契合"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节点 [5] - 电子与汽车行业持续领跑,储能(安克创新)、AI硬件(蓝思科技)等新兴领域增长显著 [4][6]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仪式
长沙晚报· 2025-07-19 03:3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新闻主要涉及长沙市人大机关的政治教育活动,不包含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投资分析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市场趋势等经济金融类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的投资分析总结。当前政治类新闻内容不符合分析框架的设定范围。
新致软件IT流量全国总部落户长沙
长沙晚报· 2025-07-18 10:35
公司战略布局 - 新致软件与长沙市芙蓉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IT流量全国总部项目,深化全国战略布局[1] - 项目定位为全国研发总部,聚焦"IT流量、IT共享、IT服务"领域,打造"流量中心+科技孵化器+产业基金"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基座[2] - 项目成功摘得芙蓉区社保融资12号商业用地,用于建设研发总部大楼[1] 区域经济发展 - 项目落地是芙蓉区落实"将长沙打造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目标的关键举措,标志着区域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 - 项目将串联区域资源,提升软件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吸附力,增强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联动互补[2] - 芙蓉区近三年招引重大项目116个,包括中国黄金全国电商总部、东方雨虹区域总部、宏大爆破研发总部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总部[2] 产业生态与竞争力 - 新致软件成立于1994年,2020年上交所上市,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深耕金融领域多年[1] - 项目在五个区域中心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彰显芙蓉区吸引头部企业、承接高端产业项目的强大磁吸力[1] - 芙蓉区将持续围绕金融省级机构总部、高端商贸服务业总部等重点方向,深挖校友资源、驻区企事业单位潜力及资本市场动能[2]
增活力 强韧性 保安全
长沙晚报· 2025-07-18 04:06
经营主体增长 - 长沙市经营主体总量增至197.4万户,同比增长8.2%,其中企业77.4万户,同比增长9.0%,企业结构性占比39.2% [9] - 经营主体新设同比增长排名中部省会和GDP相邻7个城市第一 [1][9] - 预计到10月底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将通过"个转企"帮扶、智慧监管覆盖农贸市场等措施实现目标 [10][11] 营商环境优化 - 全省率先发布《支持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重点举措》,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指导帮办服务模式 [9] - 开展"护密强企"公益服务活动吸引千余家企业参与,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33起 [10] - 制定第二批轻微免罚、首违不罚清单,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清障"行动 [11] 质量与标准化建设 - 长沙8家企业入选第八届省长质量奖及提名奖建议名单,占16席半数 [13] - 围绕"4433"产业体系开展"951"质量诊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 [14] - 力争新增技术标准200项以上,推动非洲咖啡生豆进口贸易等3项团体标准立项 [14] 市场安全监管 - 食品安全抽检19423批次,整改风险问题8714条,药品抽检合格率99% [17] - 完成72种654批次工业产品监督抽检,整改特种设备隐患2956条且销号率100% [17] - 培育放心消费主体10435家,受理投诉举报21.6万件,挽回经济损失2221.5万元 [1][17] 细分领域治理计划 - 食品安全专项覆盖校园食品、假劣肉制品、外卖平台等 [18] - 药品安全重点整治非法渠道购进,工业产品聚焦烟花爆竹、电动自行车等 [18] - 特种设备监管将建设气瓶追溯平台,强化游乐设施、燃气管道等领域检查 [19]
小荷“才”露峥嵘角|来长沙 创未来
长沙晚报· 2025-07-17 23:28
长沙青年人才政策与创新生态 - 长沙常住人口超千万,14至35岁青年占比超30%,青春是城市最鲜明标签 [2] - 推出"小荷"青年人才计划,每年遴选约20个35岁以下科研项目,每项提供20万元资金支持 [9] - 实施"双肩包"创业行动计划,构建从"一张床"(人才驿站)到"一间房"(租房补贴)再到"一个家"(安居保障)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8] 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 - 中冶长天郑富强团队开发钢铁固废提铁减锌技术,年创经济效益6800万元 [6] - 苏科智能龙啸海团队研发智慧安检系统,已应用于全国百余个交通枢纽 [10] - 创远高新代建龙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一等奖 [10] - 雪天盐业谢伟超主导制定国内首个《电池级碳酸钠》团体标准 [12] - 圣湘生物丁峰团队研发血液核酸筛查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12] - 华腾制药赵春晖团队完成新型聚乙二醇衍生物项目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12] 研发实力与城市竞争力 - 2024年长沙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百强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第9位 [13] - 全市研发机构总数接近4000家,较前期实现翻番 [13] - 中南智能郭东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 [12] - 联智科技周俊华主持11项科研课题,拥有50余件国家专利 [12] 人才引进战略 - 市委书记带队赴北京、上海顶尖高校开展"背起双肩包出发"专项招聘 [7] - 设立20家青年人才驿站,提供14天免费住宿及包含地铁卡、创业指南的"星荷礼包" [6] - 火车南站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实现政策咨询、孵化对接"一站式"服务 [5]
一款国产抗癌药,“少卖”570亿元
长沙晚报· 2025-07-17 16:31
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化交易中存在"阶段性弱势",导致资产被"中间商赚差价"现象频发,但行业正通过新型合作模式提升议价能力[1][2][3] - 中国创新药BD交易经历了从被动求生到主动输出的演变,2020年后License-out交易量首次超过License-in,2024年交易额占全球30%[4][5][7][8] - NewCo等创新交易模式崛起,通过股权绑定和联合开发实现价值最大化,代表行业从"产品输出"向"产品+资本复合输出"转型[13][14][15] 交易案例 - 普米斯生物双抗药物BNT327:2023年11月以5500万美元首付款+10亿美元里程碑款授权给BNT,2024年被BNT以8亿美元现金+1.5亿里程碑款全资收购,后BNT与BMS达成90亿美元合作[1] - 恒瑞医药哮喘药SHR-1905:2023年8月以2500万美元首付+10.25亿里程碑款授权给Aiolos Bio,半年后GSK以10亿首付+4亿里程碑款收购Aiolos[2] - 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2022年底以5亿首付+50亿总对价授权给Summit,后者市值仅1.58亿美元但由资本猎手操盘[14] 行业演变 - 发展阶段:2007年微芯生物2800万美元授权开创先河,2015年"722事件"推动研发规范化,2018年港股18A和2019年科创板打开资本通道[4][5] - License-in泡沫:2018-2019年再鼎医药引进14款药物市值破千亿,但同质化导致2021年海和药物等被拒[6] - 转折点:2020年License-out交易量超此前5年总和,2023年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IPO募资额[7][8] 交易模式创新 - 传统模式:权益分割(保留大中华区)+里程碑付款,如复宏汉霖2018年全权益授权生物类似药[9][10] - 共同开发:传奇生物与强生CAR-T疗法采用7:3/5:5分成模式,百济神州与安进27亿美元股权合作[10][11] - 平台输出:科伦博泰ADC平台与默沙东三次合作总金额达118亿美元[11] - NewCo模式:恒瑞医药GLP-1组合授权Hercules获19.9%股权,荣昌生物泰它西普交易含认股权证+销售分成[13][15] 行业痛点 - 估值困境:临床数据质量与国际标准差距+靶点同质化+海外经验不足导致议价权弱[3] - 资本压力:2022年生物医药私募融资额减半,企业被迫提前折现核心资产[7] - 能力短板:国际临床费用高(单项目需2-3亿美元),缺乏专业团队支撑海外申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