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故土焕新机!重返东江纵队战斗过的红色热土
南方农村报· 2025-09-03 04:05
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 - 源头村自2017年起系统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 加固修缮炮楼和旧戏院等历史建筑 建成石湾镇红色文化展厅 [18] - 东江纵队纪念馆运用多媒体互动 场景复原 光影剧场等数字化手段 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30] - 组织专人整理村民口述史 编撰《茹屋红色水乡口述史》 发动老党员和抗战后人组成村民故事会为游客现场讲述历史 [21][22] 文旅融合发展 - 昔日东江纵队转移途经的崎岖路径已变身218公里长的旅游公路 将红色文化 绿色生态等资源串珠成链 [10][11] - 源头村2023年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 探索红色资源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 [36] - 红色文旅为产业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2024年源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943万元 村民经营农家乐和销售农产品热情高涨 [37][39][40] 区域经济发展 - 博罗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2.24亿元 2025年力争超过1000亿元 实现广东省千亿县零的突破 [55][56] - 博罗县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 智能装备 新能源 新材料 现代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57] - 毗邻源头村的智能装备产业园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房屋出租和园区务工成为村民增收新渠道 [40] 教育传承与品牌活动 - 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办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 自2006年以来累计举办百余期 超万名小战士毕业 [48][49] - 2024年暑假全省各地大中小学生在博罗开展红色研学 游客在数字化展陈中穿越历史场景 [47] - 青年村民担任展厅常驻讲解员 主动了解历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红色记忆实现代代相传 [44][45]
种草粤桂协作解压代用茶!星油藤体验官亲测好评
南方农村报· 2025-09-03 04:05
产品特点 - 陈皮星油藤代用茶采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的便捷设计 [2] - 产品融合新会陈皮的浓郁柑香与星油藤的清爽草木味 口感平衡 [2][3][28] - 代用茶以即泡即饮属性适配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 [27] - 产品打破传统健康茶饮功效优先但风味不足的局限 [28] 健康价值 - 宁明星油藤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 提供优质营养 [22] - 新会陈皮与星油藤融合不仅丰富风味层次 更升级产品健康价值 [23] - 产品凭借突出的健康价值和风味认可获得体验官口碑 [21][30] 产业合作 - 广东江门新会与广西崇左宁明通过粤桂协作打造星油藤特色健康产业 [5] - 双方通过资源共享 技术合作 市场对接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6] - 创新推出"陈皮+星油藤"系列产品 推动星油藤产业走出深山 [7] 市场推广 - "星油藤体验官"招募采用线上自主报名与线下定向推荐模式 [9] - 百位体验官涵盖机关干部 企业职工 退休老人 美食博主 养生达人等多群体 [10] - 体验活动通过多维度用户反馈为产品迭代与市场推广提供参考 [11][12] - 美食博主将产品融入广式星油藤筒骨炖汤等日常饮食场景 [18][19]
校企深度合作,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助力龙颈镇乡村产业振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9-03 01:09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龙颈镇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 是滨江地区南大门 以鸡心黄皮和麻竹笋等优质农产品著称[1] - 当地制定万亩鸡心黄皮产业发展规划 核心产区位于龙北村 产品具有错峰上市优势且甜中带微酸 深受消费者欢迎[6] - 通过引入多家农业企业 建立南药和茶叶种植基地 区域优质农业品牌正逐步形成[1] 校企合作与科研平台建设 - 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尚品德茗公司共建麻竹笋和茶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与敬农农业服务公司共建水果和麻竹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3] - 团队开展鸡心黄皮果综合开发利用及麻竹笋鲜嫩度与成分特征关联性分析 已完成鸡心黄皮蜜饯和茶醋产品加工工艺研发并制备样品[3] - 与尚品德茗公司共建中药材与特色植物种植实训基地 开展多形式产业帮扶工作[3] 新项目引进与产业链拓展 - 团队在广西贺州调研广地龙养殖经验后 于尚品德茗公司清新龙颈基地建立5亩广地龙养殖基地 已完成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铺设[4][5] - 联合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申报科技成果入县达镇项目 开展桑果新品种引种栽培及桑叶原料饲料开发[5] - 探索茶园地广地龙养殖模式 旨在提升茶叶种植综合效益[5] 技术培训与服务推广 - 针对鸡心黄皮产业举办高效种植技术讲座 介绍林下种植中药材等多模式经营方案 提高种植综合效益[6] - 针对麻竹笋产业举办栽培技术讲座 重点推广头巾村骆坑笋品牌 该产品以肉厚爽甜、鲜嫩味美享誉中外[8] - 通过技术培训鼓励农户开展多模式经营 促进当地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8]
抢滩大湾区!茂名“信”字号月饼飘香广州天河城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5
活动概况 - 广东粤海天河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9日至30日在广州天河城购物中心南门广场举办茂名"信"字号月饼品牌推广嘉年华、高州农产品乐享节暨高凉文化节 [2][3][4] - 活动由粤海集团及省"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高州工作队指导 [2] - 活动将茂名月饼文化与天河城现代商业氛围相融合,为消费者提供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体验 [10] 月饼展销情况 - 活动汇聚近20家获茂名"信"字号认证的月饼品牌 [7] - 现场设置免费试吃区,展示从非遗拖罗饼到经典金腿五仁等多种月饼 [8][9] - 多家企业推出爆款月饼5折限时优惠 [9] - 粤海天河城旗下珠海粤海酒店与高州泗水镇农业企业合作推出联名荔枝月饼 [14][15] 农产品展销情况 - 高州农产品乐享节组织10家企业携50款高州特色农产品参展 [19][20] - 现场设立"高州农产品市集",展出荔枝干、龙眼干、花生油等包装精美的农特产 [20] - 农产品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购买,游客赞誉其绿色健康的优良品质 [21] 市场推广举措 - 粤海天河城通过"天河城+"APP及线下商超平台上架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12] - 利用全国多个项目的大型户外屏幕持续展播宣传片,日均触达超百万人次 [13] - 通过高州文化礼盒、农产品文化手册及推荐官介绍等形式展示高州文化 [22][23] 帮扶成果与规划 - 2024年以来粤海天河城持续推动"消费百千万"工程,引进高州农产品420款 [26] - 开展助农直播和展销超百场,消费帮扶金额达1132万元 [26][27] - 下一步将继续创新消费帮扶与跨界合作模式,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27][28]
清远丝苗米品牌培训班今日开课!大咖教你用小红书、短视频打开市场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品牌建设与新媒体战略 - 清远丝苗米品牌培训班聚焦小红书运营和短视频拍摄 旨在通过新媒体平台打开市场 [1][8][7]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强调品牌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建议企业设立品牌推广专员并树立"流量即资产"理念 [2][3] - 培训班采用"主流媒体+自媒体大咖"联动模式 形成权威背书与流量玩法互补的传播矩阵 [74][75] 小红书运营实战要点 - 起号核心需精准定位 账号命名采用"名字+内容细分领域"模式 确保内容垂直性 [17][18][19] - 账号包装需注重头像/简介真实性 保持视觉与文案风格统一 以强化个人IP和积累种子用户 [20][21][24][25] - 运营核心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用户互动 每周需更新3-5篇笔记 内容需具备"有用、有趣、有共鸣"特性 [30][31][32] - 爆文笔记依赖选题质量 需遵循共鸣性、话题性和奇特性原则 封面/标题/文案协同影响算法推荐 [35][36][37][38] 短视频制作技术解析 - 拍摄前需明确分镜头脚本 运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拼接逻辑 符合观众认知习惯 [46][47][48][49] - 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拍稻田)、中心构图(拍米粒)、引导线构图(拍人物)以增强画面表现力 [53][54] - 运镜手法需结合推/拉/摇/移/跟踪/升降/旋转/环绕/甩等技巧 避免画面单调并提升动态层次感 [55][56][58] - 实操环节组织学员进入加工车间拍摄 通过现场剪辑强化技术应用 学员反馈实操教学效果显著 [58][59][64][65] 产业规模与发展背景 - 清远丝苗米是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之一 2024年播种面积达156.04万亩 综合产值64.57亿元 [67][70] - 丝苗米年加工能力超60万吨 产业园建设推动其成为清远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69][71] - "媒体+"模式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南方农村报等机构通过图文/视频深度参与产业推广 [78][80][83]
海上新广东·新力量图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正通过人才、金融和组织三重力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目标绘就2万亿元产值的蓝色图景 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转型 [4][31][32] 人才发展 - 广东持续优化海洋人才政策 中山大学"海琴"号ROV完成6000米级深海试验 湛江湾实验室汇聚全球领军科学家 [13][14][19] - 阳江风电毕业生起薪达行业1.5倍 柔性引智推动育苗成本降低35% 63个育种团队协同攻坚 [14][15] - 海洋人才矩阵从实验室延伸至产业一线 成为技术落地的重要支撑 [15][16] 金融支持 - 广东创新推出"海洋牧场冷链贷""塑胶网箱贷"等金融产品 单户信用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 [20][21] - 金融活水支持阳江风电、惠州石化、珠海无人艇、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21][22][25] - 蓝色金融成为海洋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护航力量 [22][23] 产业实践 - 博贺港码头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传统渔市数字化转型 新农人借助互联网破浪前行 [8][9][10] - 全球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引领号"诞生 湛江巴斯夫一体化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23][25] -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建设获得多方金融支持 [25] 组织协同 - 广东省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和渔业互保协会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 成功应对台风"剑鱼" 经过4小时护航使18名船员全部脱险 [26][27][28] - 组织协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通过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27][30]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南疆(疏附)中医药文化中心揭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项目概况 - 南疆(疏附)中医药文化中心在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正式揭牌启用 作为疏附县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2] - 中心为集展示 教育 体验 科研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基地 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 总投资3900万元 其中援疆资金3600万元[10][11] 功能布局 - 建筑包含地下一层 隔震层及地上五层 一层通过丰富展陈手段系统呈现中医(民族医)药经典理论 药物和独特疗法[11][12] - 其他楼层集中设置针灸推拿科 治未病科 名医工作室 中医文化综合体验区等功能区[12][13] 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 让中医药服务更好惠及各族群众的关键举措[4] - 中心将促进维吾尔医药与现代医学及其他民族医药融合 提升疗效 并以中医药文化赋能边疆教育和健康事业[19][20] 产业影响 - 疏附县通过中央资金 援疆资金等多渠道支持建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中草药种植加工产业已形成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17][18] - 未来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开发更多优质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 做大做强民族医药产业[21][22]
长够120天才正宗!选购增城迟菜心请认准专用标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长够120天才正 宗!选购增城迟 菜心请认准专用 标识!_南方+_ 南方plus 清晨,增城区小 楼镇金穗源农业 发展有限公司育 苗棚里,整齐排 列的育苗盘上, 嫩绿的迟菜心苗 生机勃勃。公司 负责人介绍,今 年的增城迟菜心 8月中下旬已经 开始育苗了,冬 至前后将迎来新 一季增城迟菜心 上市。 增城迟菜心,是 国家地理标志保 护产品,也是全 国名特优新农产 品。因其上市比 一般菜心要晚, 故得名"迟菜 心"。它品质优 异、风味独特, 纤维少、皮脆肉 软,茎肥叶厚。 烹煮快熟,菜味 浓郁、清甜爽 脆,还带有一丝 清香,营养价值 高,素有"菜心 之王""菜品之 冠"的美誉。 增城区小楼镇金穗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苗棚里,整齐排列的育苗盘上,嫩绿的迟菜心苗生机勃勃。 肖旭林表 示:"增城迟菜 心是本地农家品 种,通常在12月 底至次年1月上 市。在相同的种 植管理条件下, 长够120天的增 城迟菜心经历了 更长时间的营养 积累,尤其经过 近年来不少消费 者反映,有时买 到的增城迟菜心 不如以往清甜。 为何出现这一现 象?又该怎么挑 选正宗增城迟菜 心? 原来,"前几 年,为适应市场 早上市需求,我 们选育出了生长 ...
潮起南粤!广东海洋经济的“新力量三重浪”|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④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核心观点 - 广东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 正通过人才 金融和平台三大新力量推动海洋经济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 智能化和集群化转型 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向海问智 向海赋能 向海聚力"的现代产业升级 [16][17][18] 人才驱动产业升级 - 新一代科技型渔民通过智能装备和数字化手段提升养殖效率 如湛江"海威2号"养殖平台配备智能投饵系统和抗15级台风不锈钢结构 [22][23][25] - 返乡创业者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 如"蚝二代"陈洪彬投入数百万元建设3000平方米加工中心和液氮生产线 2024年投产至今营收超1500万元 [27][28][30] - 直播电商激活海鲜销售新渠道 主播朱香玲在开渔后日均通过平台销售300-500斤海鲜 推动海鲜从产地直发全国消费者 [32][33][34] - 科研力量支撑产业基础突破 广东省汇聚63个育种团队攻关28个适养品种 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等5种鱼类人工繁育技术 累计培育18个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 [43][44][45] - 人才投入持续增长 2016-2024年涉海研发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10% 2024年专利公开数达1.76万件同比增长9% [50][51][115] 金融创新支持产业扩张 - 保险产品对冲自然风险 湛江企业投保气象指数保险获1000万元理赔 缓解台风导致的近5000万元损失 [57][58][59] - 信贷资源向海洋产业倾斜 截至2024年末沿海地市海上牧场贷款余额325.4亿元 其中海水养殖贷款71.4亿元 支持市场主体1.8万户 [80][81][117] -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2024年海上牧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5% 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 [81][82] - 产业基金推动资本对接 恒健控股公司设立4支海洋牧场相关基金 认缴总规模21.55亿元 其中海洋壹号基金向国联水产子公司投资9500万元 [84][85][86] 平台化促进集群发展 - 行业协会整合零散资源 湛江市生蚝产业协会带动30多家会员单位孵化品牌 引导20多家企业入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90][91][92] - 创新联盟打通产学研 广州市海洋产业创新联盟聚集30家涉海机构 推动实验室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 [97][98][99] - 数字交易平台提升产业效率 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服务2400多家客户 累计交易额突破18亿元 [101][102] - 创新载体加速技术转化 深圳建成海洋领域创新载体86个 2024年涉海市场主体达11万家 创造海洋生产总值5409亿元占全市GDP14.7% [104][105][106] - 政府资金持续支持 2018年起广东省累计安排近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发展 已开工海洋牧场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116]
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25-08.31)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02:34
乡村振兴政策推进 - 汕头统筹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基层倾斜 聚焦产业培育、风貌提升、改革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强化督导推进 [4][6][15][16] - 佛山集中力量打造标杆工程 完善旅游公路、乡村酒店等硬件配套 打造西樵山、几字湾、甘竹滩、波子角等文旅集聚区 [19][21][22] - 河源推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 围绕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机装备、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7][31][32] 城乡发展与空间规划 - 汕尾统筹陆—岸—近海—深远海空间布局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强化县城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5][36][39][40] - 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项目落地 围绕国庆、元旦等节点推动香山古城、红树林文化湿地公园、红博城片区等重点项目焕新亮相 [44][45][46] - 潮州深化三个三攻坚行动 集中力量清拆危房 根治三线乱象 规范农贸市场管理 保存历史文化遗迹 [66][67][78][80] 特色产业与农业升级 - 江门与广西崇左协作做优做大陈皮+星油藤大健康产业 推动种植面积扩大 研发高品质加工产品 深化冷链物流与预制菜产业合作 [52][53][54][55] - 潮州提升东山茶叶质量与经济价值 擦亮青梅之乡招牌 优化种植品种 创新研发多元化产品 培育民宿+旅拍等农文旅新业态 [68][69][70][71] - 云浮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 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造县域特色新品牌新业态 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 [84][88][89][93] 区域协作与机制完善 - 阳江与珠海完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拓展产业合作深度广度 共同打造珠西都市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58][60][61][62] - 云浮用好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 谋划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好项目样板 [9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