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搜索文档
沪指、创业板指、恒指齐创年内新高,A股超4000股飘红
广州日报· 2025-07-21 16:2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高开震荡上行 沪指涨0.72% 深成指涨0.86% 创业板指涨0.87% 超4000股飘红 涨停家数创近2个月新高 [1] - 全市场总成交额1.73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38亿元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0.68% 恒生科技指数涨0.84% 国企指数涨0.60% 总成交额2630.12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70.51亿港元 [1] 板块动态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西藏、水利板块全线爆发 水泥、基建等方向补涨 [1] - 创新药、军工板块低开高走 核心股获得高溢价 [1] - 电力、铜铝、钢铁构成"攻守兼备"组合 机器人、算力、创新药、国防军工等大科技板块获资金回流 [2] 机构观点 - A股逐步转为增量市场 需寻找存在预期差且未来能形成资金共识的板块 出海可能是新方向 [2] - 上证指数突破扭亏阻力位 市场产生增量资金流入正反馈 [2] - 部分大银行股息率降至5%以下 吸引力减弱 增量资金开始青睐资源与成长品种 [2]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上线?页面显示当前已售800多份餐品
广州日报· 2025-07-21 15:30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正式开业 采用"外卖+自提"模式 无堂食服务 [2] - 门店地址位于北京长保大厦 已售800+单 评分4.9分 提供特色小炒/意面小吃/炒饭炒粉等7大类餐品 [2] - 价格策略显示折扣力度显著 如小炒牛肉盖饭原价33.8元优惠至17.8元 酸辣土豆丝从19.8元降至5.8元 [2] - 当前配送范围仅限北京朝阳区 广州等地无法搜索到该门店 平台提供减5元运费活动 [2]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刘强东6月17日透露京东外卖将采用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核心逻辑在于生鲜供应链而非前端餐饮利润 [6] - 公司内部明确知晓外卖业务利润不高 但战略重点在于通过外卖带动生鲜供应链体系建设 [6] - 业务延伸至线下生鲜零售领域 6月在哈尔滨开设"七鲜美食MALL" 聚合30+餐饮品牌 首创"超市+餐饮"复合业态 [6] 品牌与股权结构 - "七鲜小厨"商标由江苏卓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 该公司为宿迁京东佳品贸易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 - 门店页面显示多项促销活动 包括10元百亿补贴券 满减优惠(满10减7/满50减18)等营销手段 [4]
整机散热能力再提升,OPPO自研疾风散热引擎推动性能越级
广州日报· 2025-07-21 15:30
手机散热技术创新 - OPPO发布K13 Turbo系列,搭载自研疾风散热引擎,具备风量大、体积小、防水、超低功耗等特点,解决散热痛点[1] - 疾风散热引擎采用L型超低风道设计,实现精准制冷和高效排热,弧形涡舌设计优化风导向,提升进风量[3] - 微型离心风扇配备0.1mm超薄扇叶,转速达每分钟18000转,风量提升20%,散热鳍片设计使等效换热面积增大10%,散热效率提升3倍[3] 智能散热模式 - K13 Turbo系列支持智能场景自启动,在高温和游戏场景自动启动散热引擎[3] - 提供智能变频模式,根据手机负载和温度自动调节散热档位[3] - 极速暴走模式可自动拉满风扇转速,快速降温[3] 中档手机性能突破 - 中档价位手机在性能上实现越级突破,提供旗舰级体验[5] - K13 Turbo系列集成7000mAh超大冰川电池和80W超级闪充,1%至100%充电仅需54分钟[5] - 智慧充电引擎5.0系统提供极速充电、久充保护、夜间充电降速等功能,延长电池寿命[5]
上半年广东贷款增速三连升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广州日报· 2025-07-21 11:59
经济金融运行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信贷增速稳步回升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1] - 5月15日降准政策为广东金融机构新增可用资金约1400亿元 前5个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33万亿元[1] - 截至6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6万亿元 同比增长4.8% 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 较年初新增1.2万亿元同比多增1098亿元[1] 社会融资结构 - 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 非金融企业债券 股票和地方政府债券等市场化直接融资增加3894亿元同比多增168亿元 占广东社融增量29.2%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2] - 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增加2399亿元 企业债融资增加1252亿元[2]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 科技 普惠 绿色等金融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总体贷款增速[2] - 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新增2787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 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达22.6%[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8% 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 金融产品创新 - 针对科技成果研发投入阶段创新推出科技人才贷 科技研发贷 将科技型企业人才和研发投入情况作为授信或增信参考依据[3] - 推广前期贷破解科研项目建设前期四证不齐全导致的信贷需求难题[3] -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阶段创新推出技术入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 技术合同融资等模式[3] - 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 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商标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 广东首笔中试贷等产品[3] - 在科技成果应用生产阶段推广创新积分贷 评级贷 信用分挂钩贷等信用贷款产品[3] - 截至5月末广东省科技贷款余额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3%[3] 融资成本与存款结构 - 2025年6月广东辖内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4%处于历史低位 同比下降38个基点[4]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79% 同比下降41个基点[4] - 截至6月末广东存款余额37.7万亿元同比增长5.6% 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末高3.4个和3.0个百分点[4] - 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4466亿元[4] - 住户及企业部门活期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297亿元同比多增6898亿元 同比增速达8.8%比各项存款增速高3.2个百分点[4]
粤港合作,共促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
广州日报· 2025-07-21 11:57
接下来,广州数据交易所将在广东省政务和数据局、广州市政务和数据局指导下,加强与香港方面合作,携手多行业数据企业,推动金融、低空、医疗等 内地成熟的数据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在港落地,同时挖掘培育香港本土数据应用场景并助力其拓展内地市场,粤港携手共同推动数据产业协同发展。 此次论坛上,广州数据交易所与香港数码港、中国联通国际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三方将共同推动"内地孵化+香港落地"的数据产业协作模式,引入内地 成熟的数据应用场景与企业进驻香港,并提供技术平台与合规支持,助力企业拓展本地及海外市场,共同构建粤港数据经济创新生态,促进数据要素市场 的科技合作及融合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出台多份政策文件要求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工作的开展。今年5月,"南沙金融30条"正式出台,明确指出,"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 数据流通交易综合性服务,与香港获许可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合作对接,创新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方式"。政策发布以来,广州数据交易所积极落实政 策要求,探索与香港相关机构的合作,并于近期与香港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HashKey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粤港两地政府的支持下,双方共同探索 数字资产合规发行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资产跨 ...
7月LPR按兵不动 短期还会下调吗?
广州日报· 2025-07-21 07:41
LPR报价维持不变 - 7月21日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较上月均维持不变 [1] - 这是5月LPR双降10BP后连续第二个月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1] 报价不变原因分析 - 5月降息降准等宽货币工具落地后,总量政策进入成效观察期,商业银行主动压降LPR动力不足 [3] - 二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偏强,短期内引导LPR下调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 [3] - 近两个月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影响LPR报价加点的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 [3] 未来LPR走势展望 - 短期内LPR报价将保持稳定,下半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 [3] - 在提振内需、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还有下调空间 [3] - 外部环境波动对出口的影响将主要在下半年显现,预计央行会继续降息并带动LPR下调 [3] - 下一次LPR报价下调时点可能在四季度初左右,以引导利率下行激发融资需求 [3]
2025年广东省湿地保护宣传周活动启动 广东红树林面积全国第一
广州日报· 2025-07-21 07:35
广东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湿地总面积约190万公顷,湿地类型齐全;现有红树林面积 1.1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 为切实加强红树林及湿地保护宣传,广东全省各地紧密联动,多措并举。今年世界湿地日期间举行全省 联动线下主题活动超过50场次;4月成功启动粤美红树林短视频大赛,让广大民众拿起手机、相机、无 人机,通过短视频创作展现出我省红树林的独特价值与保护成效,2个月时间里征集超300份作品,经评 审后共有30份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此外,全省保护 红树林巡展活动也正在全面铺开,深入覆盖省级以上重要湿地、湿地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目前已在广 州、东莞、惠州、深圳、中山、珠海、江门等八市成功举办,所到之处均引发热烈反响。据省林业局透 露,该巡展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计划覆盖全省14个地市近30个红树林保护重点区域,让湿地保护生 态理念深入人心。 据省林业局透露,下一步,广东将以湿地保护宣传周作为重要宣传节点,依托湿地公园、小微湿地、湿 地学校等载体,挖掘岭南水乡历史与传统生态智慧,进一步建立健全"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湿地宣教体 系,积极打造特色湿地文化品牌。 日前 ...
红绿相间的“第伦桃”熟了!这种珍稀濒危植物竟是大象的最爱
广州日报· 2025-07-21 01:02
盛夏时节,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大花五桠果迎来果实成熟期,满树红绿相间的果实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是观赏的最佳时 刻。 记者了解到,五桠果属是五桠果科植物,该科全球共有11属约4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大洋洲种类最为丰富。我国仅有五桠果属 和锡叶藤属2属共5种,2023年新增的盈江五桠果使我国五桠果属成员增至4种。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了其中三种——五桠果、大花五桠果和小 花五桠果。 值得一提的是,五桠果是我国该属唯一被列为珍稀濒危的物种。研究发现,其传播依赖大象,约60%的果实被大象取食,且经大象消化后的种子萌发 率更高,因此被称为"大象苹果"。这一独特的生态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精妙配合。 目前,正值大花五桠果最佳观赏期,感兴趣的市民游客不妨前往华南国家植物园一睹它的独特的风采。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邹璞、张静峰、何飞龙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五桠果科因其果实被5片萼片包裹而得名,又被称为"第伦桃",这一名称既是为纪念德国植物学家Johann Jacob Dillenius,也因其果实形似桃子而来。 该属植物形态各异:大花五桠果高达30米,花径1 ...
外卖“大战”降温 记者亲测:0元券消失、红包补贴门槛提升
广州日报· 2025-07-20 14:15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后,低门槛红包优惠券、免费配送券、"0元茶饮券"等消失,但部分红包、优惠券、到店团购优惠仍可领取[1] - 淘宝闪购保留"满35减16""满20减10""满15减10"优惠券,周末推出188元大券包对标美团[4] - 美团黑金会员保留雪糕类免单(原价5-12元),可领取"满38减18""满48减18"大额神券[4][6] - 京东外卖持续"百亿补贴"活动,提供"满15减10"等优惠券[4][8][11] 行业竞争影响 - 外卖大战导致骑手配送时间延长至40分钟(正常20分钟),约谈后配送时效恢复[14] - 宿迁外卖单量增长4倍,但堂食减少,快餐店外卖价格低于堂食导致经营失衡[15] - 京东宣布投入20亿元升级骑手福利,包括五险一金、防暑防寒津贴及15万台二轮车装备[17] - 淘宝闪购强调不参与补贴战,通过整合电商与地面履约能力构建"大消费"商业模式[17] 平台高管观点 - 美团CEO王莆中称行业处于非理性阶段,1块钱买12瓶水等补贴带来大量泡沫订单[15] - 补贴打破餐饮价格心智,影响堂食经营秩序,宿迁案例显示增量价值有限[15] - 平台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平衡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与商家盈利[18] 监管与行业反思 - 市场监管总局叫停外卖补贴大战,要求平台理性竞争[17] - 行业专家指出消费增量应来自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而非价格内卷的零和博弈[18] - 短期补贴虽拉动流量,但需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避免"补贴停、用户流失"陷阱[18]
有望打破皮肤病治疗全球格局,中国创新药泽立美促诊疗风向标指南更新
广州日报· 2025-07-20 12:46
行业动态 - 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发布指南更新,打破23个月即修订特应性皮炎治疗金标准的史上最短纪录[1] - 全球约10%-20%的儿童深受特应性皮炎困扰,长期依赖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2] - AAD作为全球皮肤病学最高学术权威,2014年版指南发布后,历经9年才于2023年完成修订,2025年这次"超速"更新[2] - 本维莫德乳膏凭借自身临床价值推动指南快速迭代[2] 产品表现 - 泽立美(本维莫德乳膏)获得AAD指南"强烈推荐",建议全球皮肤科医生优先考虑这款中国创新药[1] - 治疗8周后,54.4%患者皮损消退达到75%以上,46.2%达到IGA临床痊愈标准[2] - 儿童应答率尤为突出:2-17岁患儿中,皮损消退75%以上的应答率高达69.2%,7-11岁学龄儿童组达到83.9%[2] - 用药第2天瘙痒显著缓解,一年随访显示停药后70%患者未复发[2] - 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毛囊炎(无须停药),零严重不良事件报告[2] 研发突破 - 本维莫德乳膏重新定义了湿疹治疗标准,首次在非激素类药物中同时实现速效、高效和长效[3] - 泽立美研发路径实现"超车式突破",2024年11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20天后即获FDA上市许可[4] - AhR靶点调节机制通过调控炎症、修复屏障、调节菌群多通路协同作用,突破了传统疗法"单点抑制"的局限[4] - 在中国,《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将其列为非激素类免疫调节首选[4] 市场影响 - 中国原研药在皮肤病诊疗领域告别"跟随"地位,有望打破皮肤病治疗全球格局[1] - 数亿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迎来革命性新疗法、新选择[4] - 中国皮肤科创新药从"跟随者"跃升为"首创者"[4] - 学龄组有效率超80%,远高于现有疗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