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人民日报· 2025-09-29 07:57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深 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 记者:《决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务院国资委在改革方面的总 体思路是什么? 张玉卓:《决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我们在 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国务院国资委将树牢改革意识、扛牢改革责任, 指导推动国资国企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为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新贡献。 一是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是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引领性目标。我们将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靠改革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既坚定不移做大、更意志坚 定做强做优,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二是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根本要求。我们 ...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48
今天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 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 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 万亿元。 ...
今年前8月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交通出行需求旺 流动中国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9-29 04:27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状况 - 1至8月营业性货运量380.6亿吨同比增长3.8% 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货运量分别增长2.6%/3.9%/3.8%/14.5% [2] - 同期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 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5.2%/2.7% 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增长6.3% [2] - 前8月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5.5亿人次增长3.6% 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6.7%/5.3% 公路人员流动量增长3.4% [2] 假期出行特征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预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日均2.95亿人次同比增长3.2% [4] - 自驾出行占比近80%达18.7亿人次 中长距离出行需求集中释放 [4] - 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日均开行列车1.3万列 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192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4] 快递物流运行情况 - 9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达5.57亿件 单日高峰值超6亿件 假期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特征 [5] - 全国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业务 开通合作线路1.3万余条 年均运送邮件快件超10亿件 [7] -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存在覆盖广度深度不足等问题 将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建设 [7] 行业发展规划 - "十四五"重大交通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扎实推进 [2] - 下一步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进规划实施 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沈阳的秋天 那叫一个爽 畅游沈阳 舒享惬意秋日
人民日报· 2025-09-29 04:18
文博铭史咏清秋 2025沈阳丰收季 丰年展翼悦金秋 丰收之喜与"翱翔之秋"在此相会。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沈阳推出农文旅融合场景,全面展 现黑土地的物产之美、生态之美与文化之美。 开展乡游采风、农事研学、丰收大集等"文旅+农业+百业"融合活动。推出沈阳植物园彩叶季、沈水湾 公园银杏文化节、露营采风等60余项特色活动,打造稻梦空间、东北亚云端草原、怪坡东北虎园、北陵 公园、东陵公园、三农博览园等秋季旅游优选目的地,与广大市民和游客共享丰收喜悦。 秋季的沈阳,天高云淡、万木斑斓,烟火惬意、浪漫悠然。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 断丰富文旅供给、创新文旅场景,与广大市民游客共庆丰年、共启新篇,沈阳将开展"秋韵情意浓 沈阳 别样红"2025沈阳秋季游系列活动,围绕2025沈阳丰收季、文博季、艺术季、消费季、健身季五大主 题,推出近400项农文体旅商活动,以暖暖的人情味、融融的烟火气、浓浓的时尚风、美美的国际范, 诚邀八方游客畅游沈阳,舒享惬意秋日。 9月29日,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精彩启幕。大会期间将举行特色飞行 表演、低空应用场景展示、专业低空赛事等展演活动,还将开 ...
美丽中国丨推动我国碳市场发挥更积极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9-29 03:56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 覆盖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1] - 截至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1] - 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正式印发 为市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能力支撑[1] 碳市场发展历程与架构 - 采用先试点后全国的建设思路 2011年确立试点省市 2013年启动试点交易 2017年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2] - 建立强制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双轨体系 强制市场管控全国70%以上碳排放量 自愿市场通过CCER机制与强制市场形成互补[3] - 2024年3月强制碳市场首次扩围 新增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覆盖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提升至60%以上[4] 市场机制与企业影响 - 形成"排碳有成本 减碳有效益"的企业共识 高减排成本企业可通过购买低价配额优化履约 低减排成本企业可通过超额减排获得收益[4] - 强制碳市场未来将管控全国70%以上的碳排放量 自愿市场可减少强制市场未覆盖的排放并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3] 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 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6] - 2024年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明确企业排放报告和配额履约责任 对数据造假规定惩罚措施[6] - 将区块链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碳市场建设 提升数据质量[6] 配额管理与核算体系 - 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2027年对排放总量稳定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7] - 不断完善碳排放核算体系 压实数据质量主体责任 优化核算方法 扩大碳排放因子实测范围 引入连续在线检测技术[7] 碳定价机制建设 - 碳定价受国家碳减排目标力度及低碳技术产业化发展影响[8] - 完善碳定价机制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同时政府需用好总量设定 配额分配 交易规则制定等政策工具[8] 市场发展路线图 - 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现有试点市场可继续在丰富参与主体和发展金融产品方面探索[2] - 关键执行工作包括实现碳市场与碳排放"双控"有效衔接 引入配额有偿分配 加强注册登记和交易机构风险管理[2]
寰宇平:聚力重振落实“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
人民日报· 2025-09-29 03:27
日前,在第八十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期间,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成为国际社 会关注焦点。法国、摩纳哥、比利时、卢森堡、马耳他、安道尔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英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也作出同样表态。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增至 157个。舆论认为,这一"承认潮"为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增添了积极因素,但仅仅承认"两国方案"是不 够的,国际社会仍须以更大勇气和切实行动,为落实"两国方案"注入更强大的政治动力。 "两国方案"的核心在于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作为两个主权国家和平共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解决巴 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 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尽管巴勒斯坦早在1988年就宣布建国,并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 认,但多数西方国家在此问题上长期保持缄默。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正是巴勒斯坦问题长期被"边 缘化"的恶果。 当下,巴以冲突延宕不止,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加沙地带超6.5万生命逝去,其中近半数为妇女 儿童,200万民众面临生存危机。多国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呼吁终结"加沙种族灭绝", ...
丰富场景 消费新动能释放
人民日报· 2025-09-29 02:02
辽宁的机器人、广东的新能源汽车、重庆的山地摩托、陕西的油泼辣子、马来西亚的咖啡、斯里兰卡的 香料……第六届辽洽会,为观展者提供一站式采购特色商品、了解各地文化的游购体验。 来自辽宁葫芦岛的张女士先被新疆塔城的民族歌舞吸引,随后又被大盘鸡、奶酪包等特色美食"圈粉", 采购了一大袋。"一直想去新疆,这次先在家门口体验一把。"张女士说。 辽宁瞄准更高的生活品质、更优的消费体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实现服务消 费稳健增长。今年上半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7495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 服务性消费支出3146元,同比增长6.7%。 培育离境退税特色街区,上线"码上办理"小程序,实现境外旅客扫码快捷申报,"即买即退";加力扩围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上半年全省各级财政发放消费补贴近3亿元,有力带动消费增长;聚焦"夜 游、夜购、夜食、夜娱、夜展、夜健"多元融合,持续创新夜间消费场景……辽宁多措并举,持续拓展 消费新空间、释放消费新动能。今年以来,辽宁累计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4000余场,同比增长30%以 上;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7.7亿元,同比增长6.3%。 "辽宁将持续完 ...
为新质生产力培厚知识土壤
人民日报· 2025-09-29 01:29
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共享未来"系列科普活动中,参观者在"小小工程师"思维培养工作坊环节,可 以从古老的算盘学到现代计算机,并亲手组装一台精巧的机械计算器模型。聚焦科学前沿开展科普,既 能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科学素养,又能培育人们对新供给的消费需求,最终在高水平供需平衡中 更好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 科普既是普及科学知识,也是弘扬科学精神。 浙江公布新一批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点),涵盖各个新兴科技领域;一大批高校、科研院 所、科技企业面向公众开放;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士专家走进西部地区进行科普……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 科普月,科普让更多新技术、新成果从纸面走向市面、从展厅走进生活,让人们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如 何激发新质生产力。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普及是 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从精准农业到智能制造,从低空经济到智慧医疗,当下层出不穷的 新经济、新业态,只有通过科普让普罗大众理解、掌握、会用,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实现从"高精 尖"到"接地气"的转化,让更多人从"旁观者"成为"受益者"。科普的意义,不止于传播科技知识本身, 更在于架起前沿科技与日 ...
千家万盆鲜花祝福祖国——北京市民自育花卉亮相长安街国庆主题花坛
人民日报· 2025-09-29 00:25
"本次活动,东城区共栽培2000余株花苗,涉及10余种一年生花卉和10余个品种的菊花。"东城区园林绿 化局绿化科科长张志鹏程介绍。 这些由市民精心培育的花卉,于国庆前夕亮相长安街,主要摆放在西单西南角的"绿色生活"和东单东北 角的"光辉历程"两座主题花坛中。这也是北京第二次以这样的方式汇聚市民心意,表达对祖国繁荣昌 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祝福。 国庆节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将接续开展"国庆花坛花卉到我家"活动。届时,长安街沿线花坛撤场 时,会将仍在盛开的花卉赠送给市民代表,传递厉行节俭的理念,持续推动首都花园城市高质量发展。 (记者 潘俊强) [ 责编:袁晴 ] 红色四季海棠、黄色小菊、粉色繁星花……国庆前夕,在北京长安街沿线国庆主题花坛中,有850盆特 殊的鲜花融入其中。 "这些都是北京市民精心培育的。"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四级调研员汤水凤说,在此之前,经 过"千家万盆鲜花祝福祖国"活动遴选,从1万盆市民培育的花卉中优中选优,选出了这些花。 汤水凤介绍,今年5月,北京启动"千家万盆鲜花祝福祖国"活动,向市民免费发放了繁星花、四季海棠 等花卉苗木及配套种植材料,鼓励市民亲手栽种,扮靓城市。来自东城、西城、 ...
京津两地加强产业对接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28 22:54
本次活动以"京津同城·智驱未来"为主题,由京津两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天津 市宝坻区人民政府承办。期间,京津两市有关企业和单位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服务配套、园区共 建等领域达成一批合作成果,签约合作项目(事项)44个,协议投资额超100亿元。 本报天津9月28日电(记者龚相娟)近日,2025京津产业握手链接洽谈活动在天津市宝坻区举办。活动 旨在加快推动京津同城化和区域一体化,为京津两市加强企业交流、园区合作、产业对接搭建高频高 效"握手"通道,促进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举办了揭牌仪式和园区推介活动。"机械工业产品结构强度检测评定中心"、"北京化工大学武 清产学研基地"等一批创新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揭牌成立。京津合作示范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 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作了现场推介,展示了京津两市共建园区的资源优势、配套政策和良好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