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达成各类成果超900项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央广网· 2025-09-15 02:42
展会成果 - 达成900多项成果 涵盖建筑 信息技术 金融等领域[1][4] - 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最新成果190余项 其中全球全国首发服务成果超100项[3] - 主宾国澳大利亚在金融 教育等领域达成15项合作意向[4] 参展规模 - 60多个国家 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3] - 31个省区市 5个计划单列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3] - 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占参展商比例超25% 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3] 展示特色 - 通过数字人 VR模拟设备等载体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4] - 展示5G赋能的智能化 自动化未来生活场景[3] - 教育展和文化展示区吸引观众参与并产生消费行为[2][3] 平台价值 - 有效发挥扩大开放 深化合作 引领创新的平台作用[3] - 对外传递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3] - 凝聚深化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共识[3]
烟火气里见活力 夜经济点亮城市新引擎
央广网· 2025-09-15 02:05
央广网曲靖9月14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夜幕降临,曲靖西门老街渐次亮起灯光,星星点点映照着青砖黛瓦,流 淌出一股久违的"老街烟火气"。茶咖吧里的轻声交谈、庭院展演的鼓乐声、非遗手作的细腻工艺,让人仿佛走进 一场专属曲靖的夜间盛宴。 9月12日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直播活动之"爨韵夜曲靖"在曲靖市西门老街举 行。活动通过主题直播、网络大V创作和线下沉浸式体验,聚焦曲靖夜经济的独特场景,让"老街+新业态"的融合 新貌走进大众视野。 老街焕新:从"沉寂"到"人气复苏" 2024年,曲靖市麒麟区启动"微更新",通过政府引领、社会投入、群众参与的方式,像"绣花"般细致推进老街改 造。如今,新兴业态从不足10家增加至88家,每月还在持续新增。百年老店、潮流新店与精致小店"百花齐放", 文创市集、非遗表演、庭院展演等活动超过50场次,老街重现"白日市井、夜间烟火"的热闹景象。 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直播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以前晚上这片几乎没人,现在人挤人。"在糖行街卖烧饼的李先生笑着说。他是曲靖本地人,曾远赴江浙学艺, 把烤饼技艺与云南人口味结合,开起了一家烧饼小店 ...
全国夏粮收购已超1亿吨
央广网· 2025-09-15 00:55
夏粮收购进展 - 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10016万吨(超1亿吨)[1] - 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 农民售粮踊跃[1] - 旺季收购较往年提前一周左右 小麦上市时间早[1] 政策执行情况 - 国家有关部门在河南 河北 安徽 江苏和山东等地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1] - 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300万吨 托市范围广[1] - 最低收购价政策支撑下企业有序购销 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1] 市场供需特征 - 强筋 弱筋品种需求大销路好 价格普遍在1.4元以上[1] - 小麦价格总体平稳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1] - 中秋国庆临近面粉消费进入传统旺季 市场购销将进一步活跃[1]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新规15日起正式施行 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9-15 00:55
法规实施背景与市场概况 -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起正式施行,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并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 [1] - 当前我国城镇租房人口超过2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40%,市场总量规模大,经营主体多元 [1] 法规核心内容与针对性措施 - 针对“群租乱象”,《条例》第七条明确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面积需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标准 [1] - 针对“高收低租”,《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需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 [1] 法规影响范围与行业规范 - 《条例》共七章五十条,对住房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网络平台经营者等各类市场主体提出相应行为约束 [2] - 法规提出制定并公布住房租赁合同及租赁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不同区域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2] 市场发展预期 - 《条例》实施是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法规深入实施和配套政策完善,市场将迎来更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上海“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央广网· 2025-09-15 00:55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记者胡祎玮 周洪 成奕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 要》报道,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以开放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不断在"引进 来""走出去"双向奔赴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上海样本"。 走进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家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展厅内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新款手机、超薄 笔记本电脑、智能终端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今年上半年,企业实现总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113%, 其中,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约50%。企业副总裁李玉桃介绍,依托上海在研发人才、供应链整合上的独特 优势,企业正加速向机器人、工业软件、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突破。 李玉桃:我们现在整个研发团队有19000多人,占比接近总人数的30%,每年我们的研发投入会有 至少百分之十几的增长。前瞻式地布局研发团队,助力我们现在的多元化产品需求,所以实际上是基于 我们上海总部的研发的地位,来赋能我们区域和支撑我们海外规模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上海高附加值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从54%上升到60%,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突破三 分之一。除了"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十四五"以来,上海新增认定跨国 ...
以军对加沙地带展开密集空袭 卡塔尔方面表示将继续调停加沙冲突
央广网· 2025-09-15 00:27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以色列国防军14 日在加沙地带多地的袭击已造成45名平民死亡,其中32人死于加沙城。以军发布声明说,当天空袭加沙 城三座高层建筑,并称空袭前已发出"疏散警告"。声明还说,以军持续在加沙地带北部多个地点开展军 事行动,打死多名巴武装人员,并摧毁反坦克导弹阵地。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由于以色列的空袭,成千上万加沙 人被迫徒步逃离加沙,饮用水、食品和帐篷严重短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据以色列媒体14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估计,目前已有超过30万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城撤出。此前, 以军下令要求加沙城内约100万居民全部撤离。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14日表示,卡塔尔将继续斡旋工作,以结束加沙地带冲突。阿拉 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筹备会议当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 成员国的外长级官员与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针对以色列本月9日袭击卡塔尔事件形成一份声明草案, 供15日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审议。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政府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强 ...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丨以心理疗愈为幌子的敛财骗局,如何一步步套牢消费者?
央广网· 2025-09-14 12:25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 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生活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暂时的困难时,有人选择了 心理疗愈课程,希望从中找到方法、动力,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实际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些所谓的心理疗愈课程,不仅收费高昂,还会让人深陷 其中,难以自拔。 近日,有多位听众拨打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他们被平台短视频内容吸引买课后,掉入了不断续课的套路里,这些课程不仅没有改 善生活状况,反而带来了孩子休学、家人抑郁等诸多新问题。以心理疗愈为幌子的敛财骗局,如何一步步套牢消费者? 去年9月,刘言(化名)的孩子因转学后无法融入新环境,加之自身家庭的矛盾,刘言觉得自己深陷生活的泥沼。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视频号上刷到 有机构关于原生家庭疗愈的直播。直播间里,老师与学员连麦互动。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言花999元购买了直播课程。 刘言透露:"999元的课程里包含三场直播,在最后一场直播中有个依附链接法则,正好戳中了我祖上有创伤的痛点。课程说依附链接法则能疗愈创伤, 表示现在过得不好,创业失败、孩子也不好,全都是祖上的原因。没有过这种神秘体验,这让我深信不疑。 ...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来逛的菜市场长什么样?
央广网· 2025-09-14 11:47
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菜市场通过融入网红打卡元素和民国风设计实现物理空间形象升级 吸引年轻人及游客群体[1][4] - 改造后菜市场日均人流量达4000人次 销售额同比上涨40% 体现客流与营收双重提升[4] - 南京 成都 广州等多城市复制该模式 菜市场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和城市地标[10] 商业模式创新 - 业态组合新增老字号小吃 手工文创 咖啡等多元化服务 形成"买菜+餐饮+文创"复合空间[6] - 推出"楼下买菜 楼上加工"的共享厨房消费场景 加工费实行八折优惠增强消费粘性[6] - 通过新商户减免三个月租金 网红商户优先入驻等政策支持年轻创业者[6] 可持续发展策略 - 开发文创产品及纪念品 通过打卡消费模式延长产业链价值[10] - 策划相亲活动等创新服务内容 强化社交属性和用户体验[10] - 保持农副食品品控优势与价格竞争力 维系社区居民信任感[6][9] 社会价值体现 - 菜市场转型为社区公共活力空间 提升都市生活品质感与便利感[10] - 成为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载体 兼具烟火气与现代化消费体验[9][10] - 多元复合空间定位使其成为"城市新客厅" 促进社区互动与城市景观升级[9][10]
多地取消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政策“松绑”会带来哪些影响?
央广网· 2025-09-14 04:02
政策修订进展 - 全国已有14个地方人大常委会修订出租汽车管理条例 取消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 包括昆明 上海 大连等地 [1] - 大连市在2016年就取消了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 2023年又在地方性法规中再次明确取消 [2] - 政策调整主要依据交通运输部2016年修订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2] 市场影响 - 大连市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考取总量从4万人左右增长到7万多人 基本实现翻番 [3] - 取消户籍限制后出租车和网约车从业人员大幅增加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 外地司机主要来自河南 安徽等周边省份 在上海开出租车的外地司机越来越多 [1] 行业准入管理 - 虽然取消户籍限制 但行业准入管理并未放松 严格执行三年以上驾驶经历要求 [2][3] - 加强驾驶员条件审核 包括无交通肇事犯罪 无危险驾驶犯罪记录 无吸毒记录 无饮酒后驾驶记录 [3] - 要求连续三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且无暴力犯罪记录 [3] 行业竞争与发展 - 网约车进入出租市场对传统巡游车行业造成驾驶员分流 [2] - 取消户籍限制使行业得到充分竞争和发展 倒逼行业提升服务水平 [1] - 大连市实现从业资格互认 取得资格后既可开出租车也能开网约车 [3] 专家观点 - 取消户籍限制有利于促进公平与融合 满足市场需求 适应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 [3][5] - 短期可能增加本地司机竞争压力 但长期可能因市场扩大形成薄利多销效应 [5] - 外地司机加入可能促使本地司机向高端化 专业化服务转型 如商务接送 旅游导览等 [5] - 政策变化体现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的政策导向 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出租车市场 [5] 未来建议 - 建议设立以驾驶技能+服务能力+安全意识为核心的新市场准入标准 [6] - 要求通过本地路况考试 急救知识培训 应急处理演练等 [6] - 针对外地司机增设城市文化与服务规范专项课程 包括方言基础 旅游景点知识等 [6] - 推动巡游车与网约车驾驶员资格互认 运力调度协同 减少恶性竞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