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Act
icon
搜索文档
张小珺对话OpenAI姚顺雨:生成新世界的系统
Founder Park· 2025-09-15 05:59
文章核心观点 - 语言是人类实现泛化的核心工具,是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最本质要素 [4][7][77] - AI Agent发展已进入下半场,重点从模型训练转向任务定义和环境设计 [5][62][63] - 创业公司最大机会在于设计新型人机交互界面,而非重复ChatGPT模式 [110][112][113] - 未来AI生态将呈现既单极又多元格局,由不同超级应用共同定义智能边界 [5][146][154] 姚顺雨背景与研究历程 - 清华姚班本科、普林斯顿博士,2019-2024年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 [13] - 2016年接触多模态嵌入技术后转向深度学习,2018年系统性开始深度学习研究 [14][15] - 博士期间从计算机视觉转向语言模型研究,因认为语言是实现AGI的更核心方向 [15] - 专注Language Agent研究6年,2024年加入OpenAI [4][19] AI Agent技术演进 - 技术发展三阶段:符号主义AI(规则系统)→深度强化学习(环境特定)→大语言模型(泛化推理)[40][41][43] - 语言智能体与传统Agent本质区别在于具备推理能力从而实现泛化 [36][38][39] - ReAct框架成为最通用方案,实现推理与行动的协同 [26][50] - 代码环境是数字智能体最重要的"手",提供天然机器表达形式 [53][54][55] 任务与环境设计 - 当前瓶颈从方法创新转向任务定义和环境设计 [62][63] - 优秀任务需具备:结果导向奖励机制、基于规则的白盒评估、可解释性 [64][66][71] - 任务分类标准:可靠性需求型(如客服)vs创造力需求型(如证明猜想)[70][72] - 评估指标需区分Pass@k(多次尝试成功率)和Pass^k(每次成功率)[74] 产业发展与创业机会 - 模型能力溢出为创业公司创造机会,关键在于设计新型交互界面 [110][112] - 成功案例包括Cursor(编程副驾驶)、Manus(通用交互)、Perplexity(研究型搜索)[117][127][129] - 数据飞轮形成需三个条件:自主训练能力、清晰奖励信号、数据好坏分离 [123][124] - 成本不是核心瓶颈,真正关键在于找到价值超过成本的应用场景 [139][141] 未来生态展望 - OpenAI五级能力划分:聊天机器人→推理者→智能体→创新者→组织者 [44][45] - 未来12-24个月趋势:Chatbot系统自然演进为Agent系统,新型Copilot应用涌现 [165][166] - 记忆系统(Memory)将成为核心竞争壁垒,特别是上下文管理能力 [51][158][159] - 最终生态将由多个超级应用共同定义,呈现中心化与分布式并存格局 [146][152][154]
OpenAI姚顺雨1亿薪资加入腾讯?回应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4:11
核心观点 - 腾讯官方否认前OpenAI研究员姚顺雨以上亿薪资入职的传闻 明确标注该报道为谣言[1][2][3] 姚顺雨背景及成就 - 姚顺雨毕业于清华姚班和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 2024年加入OpenAI[4] - 27岁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名单 是名单中最年轻入选者[4] - 作为OpenAI 2025年首批智能体产品operator与deep research的核心贡献者 在语言智能体方向做出基础性贡献[4] 技术贡献 - 提出ReAct方法 首次引入"推理—行动"结合的智能体范式 为创建通用性、可扩展性语言智能体奠定基础[5] - ReAct核心理念是让大语言模型在行动前先进行可解释的内在推理 再基于推理结论决策与操作 增强模型可控性并拓展实际应用能力[5] - ReAct成为世界范围内构建语言智能体的最主流方法 被学术界与工业界广泛采纳[5] 媒体报道特征 - 谣言信息由AI自媒体「第37手」生成 部分媒体援引时未注明出处[3] - 腾讯通过官方公众号"鹅厂黑板报"进行专项辟谣[1]
腾讯辟谣:OpenAI前研究员姚顺雨上亿薪资入职传闻不实
搜狐财经· 2025-09-12 03:42
腾讯人才招聘动态 - 腾讯官方辟谣OpenAI前研究员姚顺雨上亿薪资入职传闻 该消息不实[1] 姚顺雨个人背景及成就 - 姚顺雨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 曾任姚班联席会主席和清华大学学生说唱社联合创始人[1] - 获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提出思维树框架改进决策模型并构建CoALA模块化认知架构[1] - 2024年加入OpenAI 参与智能体产品operator与deep research开发 是项目核心贡献者[1] - 2025年以27岁年龄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名单 成为最年轻入选者[1] - 主要成就为提出ReAct方法 首次引入"推理-行动"结合的智能体范式 为创建通用性语言智能体奠定基础[5] - ReAct方法成为世界范围内构建语言智能体的最主流方法 被学术界与工业界广泛采纳[5] - 曾指出AI上半场以模型和方法为中心 下半场重点转向解决实际问题[5] AI行业人才竞争态势 - Meta以超过2亿美元总薪酬招募苹果AI团队负责人庞若鸣[6] - Meta从OpenAI挖走超过10位研究员 并从Anthropic、谷歌、Scale AI等公司招募技术骨干[6] - 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京东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在2026届秋招中扩大AI岗位招聘规模[6] - 截至2025年7月 人工智能新发岗位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超10倍[6] - AI相关岗位平均月薪在4.7万至7.8万元之间[6] - 顶尖高校AI方向博士应届生年薪逼近200万元[6]
OpenAI姚顺雨1亿薪资加入腾讯?腾讯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1:23
公司人事动态 - 腾讯官方通过“鹅厂黑板报”公众号辟谣关于前OpenAI研究员姚顺雨以“上亿薪资入职腾讯”的传闻 [1] - 姚顺雨毕业于清华姚班并拥有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于2024年加入OpenAI [1] 行业技术发展 - 姚顺雨提出的ReAct方法首次引入“推理—行动”结合的智能体范式 为创建具备通用性、可扩展性的语言智能体奠定了基础 [2] - ReAct的核心理念是让大语言模型在行动前先进行可解释的内在推理 继而基于推理结论去决策与操作 [2] - ReAct方法增强了模型的可控性 并极大拓展了其在各类实际领域中的适用能力 [2] - ReAct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构建语言智能体的最主流方法 被学术界与工业界广泛采纳 [2] 行业人才与成就 - 姚顺雨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名单 是该名单中最年轻者 仅27岁 [1] - 姚顺雨是OpenAI在2025年首批智能体产品operator与deep research的核心贡献者 为语言智能体方向的开启和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1]
姚顺雨离职OpenAI,开启下半场
量子位· 2025-09-12 00:59
姚顺雨职业动态 - 姚顺雨已从OpenAI离职 但尚未官宣下一步去向 [2][3] - 传闻其可能加盟中国科技巨头或选择个人创业 但均未获证实 [2][53] - 有爆料称其以上亿薪资入职腾讯 但已被腾讯官方辟谣 [53] 教育背景与早期成就 - 合肥一中毕业 高考704分位列安徽省第三 进入清华姚班主修计算机科学 [4][10] - 曾获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银牌(495分) [10] -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 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强化学习 [4][22] 学术研究与技术贡献 - 提出思维树(Tree of Thoughts)方法 显著提升大语言模型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6][39] - 开发SWE-bench评估数据集和SWE-agent开源AI程序员工具 [6][34] - 创建ReAct框架 使语言模型在交互中同步进行推理与行动 在AlFWorld任务中成功率提升至71% [36][38] - 构建WebShop模拟电商环境 验证语言智能体在真实任务中的泛化能力 [31] - 累计学术引用15253次 h指数24 i10指数29 [42] 行业观点与职业转向 - 提出AI发展进入"下半场" 重点从模型构建转向现实任务定义与评估 [46][47] - 强调语言作为实现AI泛化的核心媒介 其研究聚焦通用智能体开发 [28][30][41] - 职业规划从学术研究转向产品与商业应用 曾表达创建万亿美金级Agent公司的意向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