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PO智行手车互联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陈萃“不复制哲学”如何让MG品牌闯出新天地
中国青年报· 2025-08-14 00:3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全新MG4作为品牌首款"All in"新能源战略车型 以纯电智趣大两厢定位开启预售[2] - 采用不复制 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用户关注领域多做10% 在品牌优势领域多做100%[3] - 品牌口号从"Always YOUNG"焕新为"YOUNG FOREVER" 注入年轻化基因[3] - 未来两年内将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3] - 致力于打造生活伴侣而非代步工具 积极构建改装文化社群和推广"趣生活"理念[5] 产品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量产半固态电池实现电解液含量仅5% 三向10针穿刺零冒烟[4] - 铝稀土合金材料突破特斯拉专利壁垒 解决热管理舒适 稳定 高效的"不可能三角"[3] - OPPO智行手车互联系统兼容华为 苹果 安卓三大生态[4] - 提供三电终身质保 首创"电池自燃即赔新车"条款[5] 市场表现与定价 - 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1.1万台[2] - 预售价格7.38万元起[2] - 上半年在欧洲销售超15万辆 成为当地畅销中国车[4] - 面临外热内冷市场现状 国内表现与海外存在差距[4] 产品设计特点 - 轴距达2750毫米 得房率93.8% 配备3层立体后备厢实现小车大空间[5] - 采用360度防晒玻璃 柔光美妆镜等配置关注女性用户需求[5] - 平衡全球化与本土化设计需求 承载品牌回归国内主战场使命[4] 行业意义 - 体现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追随者向技术创新者转变的关键转变[2] - 打破国外品牌在热管理材料领域长期垄断[3] - 为电池技术发展方向树立新标杆[4] - 展现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提升影响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趋势[5][6]
重塑两厢纯电格局,MG4的“智趣”破局之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7 08:15
产品定位与定价 - 全新MG4定位为纯电紧凑型两厢车 预售价格7.38万至10.58万元 旨在重塑10万级纯电车市场价值认知 [1]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 - 行业首发OPPO智行手车互联系统 兼容华为、苹果、安卓三大主流系统 实现导航地址流转、语音备车和无钥匙进入等功能 [3] - 搭载8155芯片和15.6英寸大屏 支持多任务并行操作 语音控制可缩放虚拟手机支架窗口 提供20万级交互体验 [3][5] 热管理技术创新 - 采用行业首创铝稀土合金材料(含镧、铈等稀土元素) 熔点超630℃ 抗拉强度达200MPa 打破国际专利壁垒 [6] - 构建一体式热管理系统 支持-35℃极寒运行 冬季制热效率提升30% 空调能耗降低50% [6] - 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仅5% 实现CLTC工况530公里续航 百公里电耗10.4kWh [8] - -7℃低温环境下续驶里程达成率达75%(较行业均值高20%) 支持20分钟快充恢复250公里续航 [8] 空间与安全结构设计 - 首次在10万级市场应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整车得房率93.8% 轴距2750mm 后排空间媲美B级车 [9] - 后备厢通过三层立体设计 基础容积471L 增加98L下沉式储物舱 总容量超竞品海豚126L [9] - 车身扭转刚度达31000N·m/deg(领先宝马X7) 50km/h侧面碰撞电池形变仅3.6mm 1米深水浸泡电池舱不进水 [11] - 半固态电池支持10针穿刺无冒烟 年内交付 [11] 行业技术影响 - 通过铝稀土合金、CTB车身、8155芯片及OPPO互联组合 在热管理、空间安全和智能交互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 [11] - 上汽清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引领行业电池革新 [11]
全新MG4如何突围,听听高管们怎么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7 08:15
核心观点 - 上汽名爵全新MG4开启预售 搭载OPPO智行手车互联系统与半固态电池技术 以设计创新和技术差异化直面A级两厢车市场竞争 [1] 智能座舱合作 - 与OPPO合作开发智行手车互联系统 自认处于行业第一阵营且持续领先 [3] - 合作触发点源于互联网车企的To C能力与软件优势 以及手机巨头的软硬件结合与亿级用户触达经验 [5] - 合作始于五年前 已打通ICCOA系统 秉持开放生态理念 目标为用户提供可持续升级的智能座舱体验 [5] 设计理念 - 设计需平衡国际化需求与中外审美差异 在个性与普适性间寻找平衡点 [6] - 传承MG品牌车库文化的创造力与改造精神 针对两厢车市场小众化现状 重点吸引年轻男性用户群体 [8] - 考虑提供基础"裸车"版本及丰富原厂改装套件 重新激发市场对两厢车驾驶乐趣的兴趣 [8] 技术突破 - 采用一体化热管理 CTB技术及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等硬核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 [9]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实现正极材料创新 通过材料创新与整车协同模式加速产业化落地 [9] - 以技术优势构建市场护城河 通过诚意定价策略扩大新能源领域市场份额 [11] 战略定位 - 定位为"外部尺寸不要太大 但内部空间一定要大"的全球车型 融合中国科技与用户敬意 [11] - 通过智能座舱生态构建 设计基因传承和技术差异化三条路径 在红海市场中寻求突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