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 交换机

搜索文档
详解OCS交换机当前产业化进展
2025-09-18 14:41
行业与公司 * OCS(光线路交换机)行业 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 AI scale-up网络 DCI网络 故障恢复等场景[1][2][3][15] * 谷歌 是OCS交换机规模化应用的引领者 已将其用于TPU V7产品中支持9,216个TPU的组网[1][2] * 英伟达 探索将OCS用于提高数据中心故障恢复能力[1][3] * 微软 评估OCS方案并考虑在DCI网络中使用 在空心光纤及DCI互联设备建设方面进展迅速[1][3] * 无锡德科立 参与谷歌下一代OCS光机模组定制开发[2][8] * 中际旭创 正在客户试点LPO加OCS融合方案[9] * 天孚通讯 作为独家CW封装厂商及FAEU独家供应商进入英伟达CPU供应链体系[13] * 华工科技 发布了3.2T CPU光引擎产品[13] * 相干(Coherent) 硅基液晶方案提供商 其WSS产品累计发货超过10万台[6] * Momentum MEMs方案和Politician压电陶瓷方案 也是主流OCS技术路线[3][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谷歌的应用与需求**:谷歌基于AI scale-up网络使用OCS提升训练效率 其OCS采购规模2025年约1.2万套 占全球1.5万台的80% 预计2026年需求将达2.5万套 订单规模约10亿美元 2027年可能增长至16~18亿美元[2][11] * **技术优势与适配**:OCS通过深度适配算法与芯片设计规避了切换时延长、端口少等缺点 适用于流量相对固定、对频繁切换要求不高的场景 在scale-up网络中具有时延短、功耗低、故障隔离能力强等优势[1][4][16] * **市场规模与增长**:当前全球OCS市场规模约6亿美元 需求量约1.5万台 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20亿美元 需求量至少增长至5万台以上[1][5] * **远期前景**:随着切换时延从毫秒级提升至微秒甚至纳秒级 OCS有望直接替换电交换机 其理论市场空间可达30万台(占现有电交换机市场规模80-100万台的30%左右)[5] * **技术路线**:主流成熟技术路线包括MEMs方案(谷歌采用 性能均衡但存在老化风险)Coherent硅基液晶方案(可靠性高成本低 计划2026年出货超1万台)Politician压电陶瓷方案(损耗最低切换最快但成本最高)[6] * **国内厂商参与**:国内有六七家公司直接参与部件供应 具备制造加工MEMs芯片能力 谷歌所用MEMs芯片由国内子公司代工 单片成本约3,000美元[8] * **CPU与OCS关系**:OCS属于全光交换机 CPU是光传输、电交换 两者都是未来发展方向 国内天孚通讯在英伟达CPU供应链中相对领先[13] * **应用场景渗透**:OCS最早用于传统云计算液体网络 当前主要增长来自AI scale-up网络(占50%应用份额 未来三年可能超80%)DCI领域规模预计不会特别大[15][16] * **CPU优先场景**:CPU交换机2025年已小批量出货 其最大应用场景是未来的scale-up网络 基于NVLink协议的CPU交换机带宽是Scale Out网络的9倍以上[17] 其他重要内容 * **谷歌下一代方案**:处于前期开发评估阶段 切换时延有优势但成熟度和良率未达量产要求[10] * **中际旭创方案**:LPO加OCS融合方案处于试点阶段 旨在优化性能并降低能耗[9] * **国内发展动态**:西智科技联合中兴通讯等发布了基于OCS的超节点互联方案 可实现2000卡互联 华为联合光迅科技推出MEMs OCS方案用于万卡互联[15][16] * **技术突破节奏**:若技术突破较快 OCS可能在2027年实现更大规模采购 若较慢则未来两年规模维持在两三万台[12][14] * **OCS设备价格**:当前128×128通道OCS设备价格在4~5万美元一台 下一代方案单价可能升级至7万美元以上[11]
电子行业动态:中国光博会亮点,OCS引领互联升级
民生证券· 2025-09-16 10: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核心观点 - OCS交换机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被重点展示 多家厂商纷纷展示了各自的OCS交换机方案和产品[1] - OCS通过全光交换带来性能突破 具备高带宽容量 低能耗 数据速率独立性 低延迟和可扩展性等优势[11][13] - 全球主流厂商纷纷入局OCS方案 光交换机产业链有望加速成熟[2][32] - 算力集群互联带宽是提升算力性能的核心环节之一 OCS有望成为解决下一代电交换机互联瓶颈的重要方案[34] 技术方案展示 数字液晶OCS方案 - Coherent展示两款数字液晶方案OCS:300端口方案(双向收发 额外20个端口用于冗余 8RU高度)和64端口方案(双向收发 额外4个端口用于冗余 2RU高度)[1] - 数字液晶方案利用外部电场改变液晶材料的折射率 实现对光路方向的精确控制 只需要极低的驱动电压(低于10V)[15] - 腾景科技是全球钒酸钇晶体生产的领先企业 钒酸钇晶体是偏振处理模块的核心材料[1][20] MEMS OCS方案 - 光库科技与Calient合作展示MEMS方案OCS交换机整机产品 支持640或320个LC端口[2] - 插损最小0.8dB 最大3dB 已在全球超过750000个光纤连接器中部署[2] - 具有高可靠性 小体积系数 低功耗 低成本和易用性[2] 直接光束偏转方案 - 凌云光与Polatis合作推广压电陶瓷OCS方案 合作始于2015年[2] - Polatis是全球压电陶瓷OCS方案的技术领先者 采用独家专利的直接光束偏转技术[27][31] - 该方案利用压电陶瓷在电压控制下改变尺寸的功能来驱动光束射向不同方向[31] 重点公司推荐 OCS整机厂商 - 中际旭创(300308 SZ):2025年预测PE 48倍 2026年32倍 2027年25倍[4][35] - 德科立(688205 SH):已获海外样品订单 2025年预测PE 75倍[2][4][35] - 光库科技(300620 SZ):2025年预测PE 237倍 2026年159倍[4][35] - 凌云光(688400 SH):2025年预测PE 108倍 2026年73倍[4][35] OCS核心零部件厂商 - 腾景科技(688195 SH):全球钒酸钇晶体领先企业 2025年预测PE 133倍[4][20][35] - 赛微电子(300456 SZ):2025年预测PE 32倍 2026年156倍[4][35] - 炬光科技(688167 SH):2026年预测PE 170倍 2027年81倍[4][35] 光纤及连接器厂商 - 长芯博创(300548 SZ):2025年预测PE 85倍 2026年67倍[4][35] - 长飞光纤:建议关注[3]
当前时点,通信还有哪些投资机遇
2025-08-18 15: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通信硬件、光模块、光纤光缆、服务器产业链、物联网模组、AI算力链[1][2][4][5] - 公司:中兴通讯、中际旭创、易盛、源杰科技、移远、易联网络、中天科技、亨通、锐捷网络、星网锐捷、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盛科通信、浪潮信息、紫光股份、联想集团、海康威视、大华股份[1][3][4][5][14][16][26][29] 核心观点与论据 通信硬件板块投资机遇 - 通信设备板块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过50%,今日涨幅超过5%,市场对光模块、光纤光缆龙头业绩超预期期待[2] - 结构性牛市中大盘成长股受关注,业绩成长性和估值水平相对较低[2] - 海外算力链(中际旭创、易盛、源杰科技)估值仍具吸引力,国产算力链受益于AI产业趋势,订单乐观[1][4] - 中际旭创2026年业绩预期从不到100亿上调至160-170亿,800G和1.6T可能进一步超预期[4] 服务器产业链与液冷技术 - 液冷技术凭借更高效率、提高算力部署密度及降低系统功耗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风冷方案[1][22] - 冷板式液冷系统因改动较小且散热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最成熟方案[22] - 海外AI芯片功耗高且迭代快,液冷渗透率逐步提升;国内服务器厂商如浪潮、联想、紫光、中兴已前瞻布局[23] AI产业发展前景 - 市场对2026年AI产业成长性信心提升,AI商业闭环加速落地,带动硬件需求增长[7] - OpenAI、Anthropic、谷歌等大模型表现优异,头部企业年化收入快速增长[7] - 谷歌、Meta等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预期,对2026年更乐观[7] 海外算力链发展趋势 - 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7年,头部厂商已提供2027年需求框架指引[8][9] - OCS产业化开启,谷歌等自研云厂商需求增加,Lumentum和Coherent已实现首笔收入[10] - 硅光技术渗透率提升,源杰科技等国产供应商突破海外供应链体系[11] 国产算力链特点 - 自主可控大势所趋,3-5年维度内有望带来收入或业绩翻倍增长[14] - 盛科通信12.8T和25.6T交换芯片已批量量产,国产化率提升趋势带动收入增长[15] 低估值方向推荐 - 易联网络分红率高(2024年90%),当前股息率5.5%,防御性配置价值[16] - 亨通在跨洋通信系统建设取得进展,多元化布局逐步兑现业绩潜力[3][21] -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2025年PE不到20倍,受益于AI大模型推动的智能化转型[29] 光通信与能源业务 - 光通信业务2026年预计占总利润20%,AI赋能提升收入和利润占比[19] - 能源业务(特高压、海上风电)保持15%以上增速,海上风电项目2025年三四季度密集开工[20] 通信模组与物联网 - 移远等物联网模组前景良好,智能模组集成端侧AI算力,综合算力达48TOP[5][27] - 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23%,高通IoT收入增速转正印证行业高景气[28] 其他重要内容 - 二季度两家公司业绩预告显示盈利能力超预期,修复超预期[6] - 国内服务器需求维持高景气,浪潮同比增长165%,华擎同比增速116%[24] - 端侧AI产品(如AI玩具、AI眼镜)依赖通信网络支持,通信模组环节值得关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