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服务

搜索文档
银发族攻占KTV!人均消费频次是年轻人1.8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3:23
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出现不少与"中老年人涌入KTV"相关的笔记:"KTV包厢里聚满了爱唱歌的 60、70后"、"叔叔阿姨们拿起麦克风就不肯放下"……一批批中老年"麦霸"大展歌技,银发族正成为 KTV新消费主力。 据统计,目前60岁以上老年群体占KTV消费人群的35%,人均消费频次达年轻人的1.8倍。 (原标题:银发族攻占KTV!人均消费频次是年轻人1.8倍) ...
10年消失超8万家,KTV真的被抛弃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2:13
行业规模变化 - 2015年KTV企业数量达历史峰值超12万家 但截至2025年5月实际存续企业仅3.94万家 十年间消失超8万家 [1] - 行业经历大规模洗牌 包括K歌之王 大歌星 好乐迪等知名品牌均已退出市场 [1] 消费群体结构性转变 - 60岁以上老年群体占KTV消费人群35% 成为新消费主力 [2] - 银发族人均消费频次达年轻人的1.8倍 [2] 行业转型策略 - 推出9.9元体验券 99元包夜等降价优惠吸引客源 [3] - 引入餐饮 桌球 游戏 家庭影院 酒吧 剧本杀等跨界经营模式 [3] - 推出AI自助KTV 价格较传统KTV低近1/3 [3] - 发展KTV+创新模式 包括38元8小时自习室 KTV健身等社交平台爆款项目 [3]
中国KTV,盯上压抑的日本人
虎嗅· 2025-09-01 11:21
中国KTV行业现状 - 2014年至2024年全国KTV门店数量从12万家降至不足4万家 闭店率超过70% [1] - 2014年至2023年行业总营收下降62.5%至150亿元人民币 [1] - 消费群体结构显著变化 18-35岁消费者占比从2015年78%降至2023年28% 60岁以上群体占比从5%升至35% [1] 星聚会发展表现 - 全国门店数近千家 保持零亏损倒闭关停纪录 [1] - 2025年门店总收入预计达30亿元人民币 [1] - 2024年6月底进军日本市场 首店落户KTV发源地日本 [2] 日本KTV市场特征 - 2023年市场总规模达4430亿日元(约214亿元人民币) 含11万家专业KTV厅及居酒屋附加服务 [2] - 疫情后行业进入双位数增长阶段 [2] - 头部品牌招财猫全国门店687家 2024年7月较同期新增15家 [4][5] - 消费传承特征明显 从学生群体延续至成人群体形成文化惯性 [4] 星聚会日本市场定位 - 定位中高端品牌 规避低价竞争策略 [7] - 针对日本包厢轮转率特征(本土品牌60间包厢轮转率2次/天)设计差异化运营模式 [7] - 聚焦三大消费场景:生日聚会(1980日元套餐每日限3场) 商务会议与团建 嗨唱蹦迪融合场景 [8]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突破日本KTV20年未创新现状 提供现代化装修设计及宽敞包厢 [10] - 引入中国成熟点歌系统和演唱打分机制 [10] - 增加热毛巾递送 一次性拖鞋提供 蜂蜜水服务等差异化服务 [11] - 融合蹦迪 观影等玩法突破纯卡拉OK单一模式 [11] 营销与运营策略 - 采用线上营销本土化移植 通过Instagram Facebook等平台进行品牌建设 [11] - 计划通过举办歌手大赛提升品牌知名度 [12] - 2024年7月日本客户占比37% 8月首周升至44% 中国客户复购达5-6次 日本客户复购2-4次 [12] 本土化运营实践 - 日本团队本土员工占比80% [14] - 涩谷店服务员含2名正式员工与20名兼职 日籍人员占比60% [17] - 采用分层定价策略:中小包厢按"人头+时长"计价 大包厢按"包厢+时长"计价 [17] 日本市场进入成本 - 400平方米门店初始投资达2000万元人民币 [19] - 装修成本为中国5倍 占比总投资额70%-80% [20] - 核心商圈租金极高 租赁保证金达10-15个月(中国通常为3个月) [20] - 通过合资公司形式解决物业租赁商誉审核难题 [20] 海外扩张规划 - 计划3年内海外门店突破300家 [21] - 已布局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市场 [21] - 评估欧美市场潜力 认为其派对文化与KTV特性高度契合 [21]
KTV房间内激光灯致消费者手机摄像头损坏 维修费谁来承担?
人民网· 2025-08-22 00:52
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KTV包间使用手机直播时手机前置摄像头被激光灯照射导致损坏 维修费用为1198元[1] - 法院判决经营者承担70%责任赔偿838.6元 消费者自担30%责任[1][2] - 二审维持原判 认定经营者未履行充分提示义务[2] 经营者责任认定 - 激光灯厂商确认设备有概率损坏摄像头 即使未直接对准拍摄也可能受损[2] - 经营者虽配备合格设备但提示标识存在缺陷:大厅提示字体偏小且与广告混杂 包间屏幕提示频次低 收银台警示位置隐蔽[2] - 经营者明知风险却未通过醒目提示或合理布置方式防范风险[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在KTV包间进行长时间直播活动[1] - 未能注意经营场所的安全提示[3] - 通过消费记录、损坏前后照片对比及沟通记录形成完整证据链[1][2] 行业警示意义 - 娱乐场所经营者需加强激光设备的风险管理 包括设备选型和现场警示布置[3] - 消费者在演唱会、KTV等激光设备场所应避免摄像头长时间对准激光源[3] - 财物损坏时需及时固定消费记录、受损证据和沟通记录等维权依据[3]
银发族“唱主角”, KTV迎来“第二春”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53
行业趋势 - KTV行业老年客群工作日日间消费占比达35%且人均到店频次为年轻人1.8倍 [3] - 老年顾客包揽工作日六成以上日间客流成为行业消费主力 [3] - 老年文娱消费需求增长带动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7% [3] 消费行为特征 - 老年客群年龄集中在50+至60+偏好工作日白天消费且自带茶具零食酒水消费较少 [8] - 人均消费约20-30元注重性价比同时重视社交体验与情感连接 [4][5][7] - 预付费意愿较高贡献门店近三成营收且黏性强常客占比高 [12] 商业模式创新 - KTV门店定位社区店覆盖周边3公里90万居民以薄利多销策略吸引老年回头客 [9] - 通过社群运营与社交媒体宣传建立服务闭环如热情教点歌与耐心讲解套餐规则 [12] - 创新服务模式如"百元一日聚"套餐制(两餐+免费KTV/棋牌)形成低成本高黏性闭环 [16] 市场需求洞察 - 老年消费具有代际专属特性偏好经典文化符号与熟悉消费场景 [13] - 社交驱动属性明显集体消费占比高且依赖线下实体消费场景 [13][15] - 当前银龄消费存在基础饱和但升级短缺问题多元化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 [15] 区域实践案例 - 上海普陀区推出长者友好商城标准从标识硬件服务活动多维度打造适老场景 [16] - 商场通过老友记俱乐部摄影沙龙银发课堂等活动两月内举办16场累计服务千人次 [16] - 60周岁以上商场会员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印证线下适老场景改造的有效性 [16]
中国KTV打入日本
第一财经· 2025-07-21 02:09
中国KTV行业出海趋势 - 中国KTV品牌如星聚会、魅KTV等正集体向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扩张,形成"反向输出"现象[3][5] - 星聚会东京涩谷店作为海外首店,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定位高端市场,计划3-4年回本[4] - 出海路径呈现共性:先以香港为跳板,再拓展日本、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市场[5] 国内KTV行业演变 - 行业规模从2010年20万家萎缩至2022年3万家,主因线上娱乐冲击和疫情影响[7] - 新一代品牌采用小店模式(300-800平方米),取代传统大店型(2000平方米),投资门槛降低至300-400万元[9] - 星聚会通过商场店策略快速扩张,门店数量从2021年100家增至2025年近千家[9] 出海核心动因 - 国内一二线城市商场KTV布局趋近饱和,下沉市场面临消费力不足和本地模仿者竞争[12] - 日本KTV市场规模达4430亿日元(约214亿元人民币),但产品迭代滞后,中国供应链具备性价比优势[15][18] - 海外扩张被视为突破国内增长天花板的关键路径[14] 日本市场差异化策略 - 定价策略:星聚会小包间收费270-640日元/半小时,较本土品牌招财猫(190-420日元)溢价30-50%[21] - 硬件差异化:引入中国供应链的彩灯、LED灯带、皮沙发等设备,装修成本仅为日本本土采购的5-10%[22] - 目标客群:聚焦华人留学生和本地富裕学生,同时尝试开拓商务人士市场[26][27] 运营本地化挑战 - 双系统设计:华人用手机扫码点中文歌,日本人用平板点日语歌[29] - 营销策略差异:对华人推酒水果盘套餐,对日本人推按人头收费和酒水买一赠一[31] - 物业获取难题:日本商业地产以私人产权为主,需通过中介谈判,星聚会借助股东资源解决首店选址[33] 市场反馈与调整 - 试营业期间华人顾客占比超预期,紧急增聘中国店员平衡服务能力[31] - 优惠套餐策略初见成效,1980日元包唱含餐服务带动客单价提升[32] - 当前客流量中华人与日本人各占50%,验证混合客群可行性[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