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FH925(达伯特)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劲方医药首日上市高开115%
格隆汇· 2025-09-19 01:48
上市表现 - 公司首日上市高开115.79%报44港元 市值达152亿港元[1] 业务领域 - 公司专注于肿瘤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开发[1]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0.74亿元 2024年1.05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0.82亿元[1] - 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3.13亿元 3.32亿元和0.698亿元[1] - 净亏损分别为5.08亿元 6.78亿元和0.66亿元 两年多合计亏损超12亿元[1] 产品进展 - 核心产品GFH925(达伯特)已获批上市 但国内商业化依赖合作伙伴[1] - 2024年1月与信达生物订立补充协议 终止境外选择权并退还2000万美元[1]
劲方医药-B计划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 预计9月19日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0:27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14.436亿港元。约71%将用于核心产品GFH925和GFH375的后续开发; 约19%将用于其他候选产品(包括GFH312等)的开发;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公司已与包括RTW基金、TruMed、UBS Asset Management、汇添富基金实体、中信证券国际资本管理 有限公司以及清池实体在内的多家基石投资者签订了协议。 劲方医药-B计划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约占10%,国际发售约占90%。发售价定为 每股20.39港元,预计于2025年9月19日上市。 劲方医药是一家具有全球视野和运营能力的创新药物开发公司,已有一款创新药获批。公司愿景是成为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公司。 公司已建立包含八个候选产品的管线,其中五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核心产品之一GFH925(达伯特)已 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公司还在探索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相关的疗 法。 ...
IPO雷达|三年亏损14.6亿元,劲方医药密切监控现金流
新浪财经· 2025-08-31 03:01
公司上市与核心产品 - 劲方医药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将以18A生物科技公司身份登陆主板 [1] - 核心产品GFH925(达伯特)是中国首款获批的KRAS G12C突变靶向新药 2024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 [1] 财务状况与亏损 - 2024年净亏损6.78亿元 2022-2024年累计亏损14.61亿元 接近七轮融资总额14.21亿元 [1] - 亏损逐年扩大:2022年2.75亿元、2023年5.08亿元、2024年6.78亿元 [2] - 2024年底流动资产5.68亿元 流动负债24.93亿元 归母权益为负值 [2]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7.86亿元 其中2022年3.12亿元、2023年3.32亿元、2024年1.42亿元 [2]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下滑 反映财务压力 [2] 收入构成与合作伙伴 - 收入高度依赖授权合作:2023年对信达生物知识产权授权收入7178万元 占比超90% [3] - 2024年上半年对信达生物收入为0元 合作里程碑收入具有一次性特征 [3] - 2023年客户A贡献的研发服务收入锐减97%至不足200万元 [3] 融资与合作协议 - 信达生物曾支付2200万美元(约1.46亿元)前期付款获得GFH925大中华区权益 约定最高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3] - 2024年1月终止与信达生物境外选择权协议 需分期退还2000万美元终止费用 [4] - 2022年与美国SELLAS达成GFH009海外授权 2023年与Verastem签订GFH375合作及选择权协议 [4] IPO募资用途 - 募资主要用于:GFH925新适应症临床试验和海外III期研究、GFH375国际国内II期试验、其他候选产品开发、补充营运资金 [5] - 资金用途聚焦管线研发和国际化布局 而非快速商业化变现 [5] 融资历史与估值 - 2017年至今完成7轮股权融资 累计募集14.21亿元:A轮1.2亿元、B轮近4亿元、C轮近5亿元 [6] - 2022年12月C轮融资每股124.03元 2024年3月C+轮融资每股116.68元 估值折让6% [6] - C+轮前创始人持股平台以每股91.24元转让股份 较C轮估值折让26% [6] 对赌条款与股权结构 - C轮投资方约定:若IPO申请被拒或两年内未上市 可要求股权回购或触发公司清盘 [7] - 创始人团队通过约25%股权实现相对控制 外部机构股东分散 [7] - 上市半年后早期投资人将迎解禁期 分散股权结构可能带来减持压力 [7]
劲方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23
上市进展 - 劲方医药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开发 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 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3] - 核心产品GFH925(fulzerasib)是中国首款、全球第三款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 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 - 另一核心产品GFH375是KRAS G12D口服抑制剂 已在中国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该突变见于35%胰腺癌、12%结直肠癌和4%非小细胞肺癌 [3] 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72项已授权专利及117项专利申请(含8项PCT申请) [4] - GFH925相关专利:中国2项、美国1项、欧盟1项、其他地区8项授权专利;中国5项、美国4项、欧盟3项、PCT1项、其他地区21项专利申请 [4]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7373.4万元人民币 亏损5.08亿元人民币 [5][6][9] - 2024年收入1.05亿元人民币 亏损6.78亿元人民币 [5][6][9]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8214.9万元人民币 亏损6662.4万元人民币 [5][6][9] - 2023年毛利7305万元人民币 2024年毛利8460.8万元人民币 2025年前四个月毛利7345.6万元人民币 [9] - 研发成本持续高企:2023年3.13亿元人民币 2024年3.32亿元人民币 2025年前四个月6981.8万元人民币 [9] 业务模式 - 收入主要来自三名客户 涉及知识产权授权、研发服务和药物供应 [4] - 向客户提供30-60天信贷期 客户均非公司供应商 [4]
劲方医药再次冲刺港交所 核心产品获批却面临专利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14:24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计划通过18A规则于主板上市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这是继今年1月首次递表后的重新提交[1] 创始团队背景 - 创始人吕强为北大毕业留美博士 曾任职诺华和基石药业高管 现任公司董事长[1][2] - 创始人兰炯为兰州大学博士 曾任职恒瑞医药和扬子江药业 现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2] - 两位创始人于2017年共同创立公司 专注于肿瘤 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1][2] 融资情况 - 公司累计完成7轮融资 融资总额达14.21亿元[3] - 2022年C轮融资总金额近5亿元 由华盖资本领投 苏信创投 谢诺投资 农银国际等跟投[3] - C轮融资每股单价124.03元 C+轮融资每股单价116.68元 较C轮有所打折[3] - 最大股东集团在C+轮融资前两个月以5725万元对价转让62.75万元注册资本 折算每元注册资本转让价格91.24元[3] - C轮融资包含对赌条款 若IPO申请被拒绝或两年内未成功上市 投资者有权要求回购股份或触发强制清盘[3]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GFH925(达伯特)为国内首个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 于2023年8月上市[1][5] - 2024年向合作方信达生物供应GFH925实现销售商品收入1466.8万元[7] - 2025年前四个月销售商品收入骤降至12.7万元 主要源于冗余耗材转售[7] - 同期销售商品成本高达809.8万元 2024年该成本为767万元[7] 专利与合作协议 - 公司与信达生物于2021年达成合作 涉及金额超10亿元 信达生物支付2200万美元前期费用[1][5] - 2024年1月双方终止合作 公司需向信达生物分期支付2000万美元不可退还终止费用[1][7] - 公司支付450万元获得一项中国专利非排他性授权[6] - 支付3000万元里程碑付款加中双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 获得另一集团四项专利在中国的非排他性授权[6] 市场竞争格局 - GFH925为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RAS G12C抑制剂[5] - 全球已有四种KRAS G12C抑制剂获批上市 包括Mirati的Adagrasib 安进的Sotorasib等[5] - 国内外超过20个同靶点候选药物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参与者包括默沙东 礼来 罗氏 诺华等跨国巨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