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epSeekR2
icon
搜索文档
谁在“给AI喂屎”,糟蹋互联网?
虎嗅· 2025-08-13 13:24
AI生成内容可信度问题 - DeepSeek AI被粉丝引导生成针对艺人王一博的虚假道歉声明及法院判决书 随后部分正规媒体未经核实便引用该AI生成内容进行报道 引发虚假信息传播[1][2][3][4] - 类似事件持续发生 有媒体报道DeepSeek R2或于8月发布的消息时 竟将自身与AI的聊天记录作为主要信源 尽管标注"未官宣"但仍造成误导[7][9][10] AI幻觉特性与用户依赖 - OpenAI前科学家指出AI在处理人类声誉及价值观等复杂问题时更易出现事实性错误 且错误内容常被包装得逻辑自洽具有迷惑性[13] - 约40%的Z世代员工更信任AI而非人类同事 因AI具备"从不评价"和"有求必应"特性 ChatGPT周活用户达7亿 日提问量接近Google日搜索量的20%[15][16] - 用户对AI产生深度情感依赖 GPT-5发布后引发用户集体抗议要求4o回归 理由是其提供无法替代的情绪价值 被称作"赛博白月光"[17][18] 虚假信息传播机制 - 形成完整的信息污染闭环:人类引导→AI制造幻觉→媒体放大→AI反刍→公众接收 该模式使虚假信息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11][28][29] - 虚假信息伴随信息技术革命持续存在 16世纪印刷术加速猎巫手册传播 互联网时代滋生网络谣言 AI则使权威式虚假信息可批量生成[25][26][28] 行业应对措施局限 - AI公司应对幻觉能力有限 单纯提升模型性能不足以解决问题 因幻觉是大语言模型的固有特性而非缺陷 关键挑战在于管理而非消除幻觉[24] - 人类"看门人"角色存在失效风险 包括主动利用AI造假及专业机构轻信AI输出 反映普遍存在科技崇拜及对AI信息权威性的过度信赖[21][22]
又被耍了,我们给AI喂屎,把互联网糟蹋成啥样了
36氪· 2025-08-13 13:09
AI幻觉现象在媒体传播中的体现 - DeepSeek AI被粉丝引导生成针对艺人王一博的虚假道歉声明及法院判决书 随后被部分正规媒体引用报道[1] - 虚假报道《演员王一博案 判了》在网络疯传 信源完全基于AI生成的赛博判决书 事后被撤稿并归因为AI幻觉[3] AI生成内容被不当用作新闻信源 - 媒体报道DeepSeek R2或8月发布的消息时 直接将与AI的聊天记录作为佐证 尽管提及未官宣但仍视为可参考信源[5] - AI搜索产品迅速收录此类AI生成的新闻 导致用户搜索时看到被多家媒体引用的虚假事实[5] AI幻觉的技术特性与用户依赖 - 前OpenAI科学家指出AI在处理人类声誉等复杂问题时更易犯事实性错误 且错误常被包装得逻辑自洽[10] - 近40%的Z世代员工更信任AI而非人类同事 因AI从不评价且有求必应[10] - ChatGPT周活用户达7亿 日提问量接近Google日搜索量的20%[10] - GPT-5发布后用户集体抗议呼吁4o回归 因其提供无法替代的情绪价值[10] 人类对AI的认知缺陷与信息污染 - 用户将ChatGPT聊天内容作为末日警告的信源 异常坚定地相信AI输出[14] - 人类作为信息看门人角色存在缺陷 表现为主动利用AI制造假新闻或轻信AI胡言乱语[14] - 普遍缺乏对AI的基本认知 产生科技崇拜并将其视为信息权威[14] - 虚假信息伴随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反复出现 16世纪印刷术加速猎巫手册传播 互联网时代滋生网络谣言[15][16] AI虚假信息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 AI使谎言进入工业化时代 可批量生产看似权威且逻辑自洽的虚假信息[18] - 视频伪造技术进一步降低造假门槛[18] - 不假思索全盘接受AI输出的用户成为虚假信息生产的原材料提供者[18] 解决路径的局限性 - AI公司应对幻觉的能力有限 提升模型性能不足以解决问题[14] - 幻觉是大语言模型的特性而非缺陷 停止生成新token会使AI失去魔力[14] - 关键在于管理幻觉而非消除幻觉[14] - 根本解药取决于人类能否摆脱电子奶嘴进行独立思考[18]
AI投资迎底部复苏!算力产业链边际改善,新质生产力催生设备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26 02:30
人工智能投资市场 - 当前国内人工智能投资市场处于关键转折点 呈现长短期配置错位现象 为投资者创造独特布局机会窗口 [1] - AIAgent智能体经济已全面启动 技术产品迭代呈现不可逆转态势 正在重构传统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 [3] - DeepSeekR2版本预期下半年亮相 将显著提升国内AI全产业链受益程度 [3] 宏观经济与AI发展 - 中国经济处于动能转换关键阶段 "新供给侧改革"呈现乘法效应特征 从"要素替代"转向"系统重构" [3] - AIAgent经济通过三个维度路径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生态系统重构 [3] AI产业链复苏 - AI算力产业链预期处于底部区域 复苏趋势带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边际改善已开始显现 [4] - 卫星互联网与量子科技等新兴领域发展方兴未艾 运营商 光通信等细分板块表现突出 [4] -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为产业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终端硬件应用 - AI技术推动终端硬件换机与升级周期 智能手机市场进入温和复苏阶段 AI加持有望驱动销量重回增长轨道 [4] - AI手机高能耗特点带动配套技术和材料发展机遇 [4] 制造业转型升级 - 新质生产力孕育新一轮设备投资机遇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 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成为焦点 [5] - 工程机械行业在内需复苏与出口稳中向好双重驱动下展现良好前景 顺周期通用设备板块获得新发展动力 [5] - 产业链整合加速 芯片及解决方案开发与低碳制造技术成为聚焦重点 [5] 汽车产业链变革 - 全年乘用车销量预计增长 30万以下价格区间销量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5] - "高阶智驾平权"推动竞争格局集中 智驾增量部件成为新增长点 [5] - 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商有望向人形机器人 无人驾驶物流车等领域横向拓展业务 [5]
连续17日净流入,份额规模均创历史新高,重组事件中科曙光受益,计算机ETF(159998)持仓股中科曙光单只成分股含量超6.8%
新浪财经· 2025-06-11 01:54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换股合并 - 海光信息拟通过发行股份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2] - 合并前中科曙光持有海光信息27.96%股份,合并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及负债 [2] - 换股比例为1股中科曙光兑换0.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按停牌前股价计算理论溢价空间达21.5%(海光136.13元/股,曙光61.90元/股) [2] - 复牌当日中科曙光股票涨停 [5] 市场资金动向 - 计算机ETF(159998)近17天净流入3.37亿元,规模达30.82亿元创历史新高,中科曙光占净值比6.86% [2] - 云计算ETF沪港深(517390)年内净流入超2亿元,中科曙光占净值比6.39%,覆盖港股互联网及AI龙头公司 [3] 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 申万宏源认为AI、具身智能、国防军工可能成为结构牛核心产业趋势,下半年关注DeepSeekR2、GPT5和特斯拉Optimus量产版本 [3] - 科技板块当前处于震荡市,建议把握高性价比反弹机会,重点关注软件、硬件技术及AI相关领域(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机器人) [3] - 华龙证券指出算力租赁行业订单激增反映高景气度,国产模型技术迭代推动算力需求增长,行业拐点显现 [4] - 国产算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性能与稳定性提升缩小国际差距,宏景科技等公司大额订单印证下游需求旺盛 [4]
A股午后回调,数字经济ETF(560800)回调近2%,成交额超2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10 05:56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1 99% 成分股中深信服领跌7 14% 用友网络下跌6 22% 金山办公下跌5 22% 龙芯中科下跌4 98% 拓荆科技下跌4 59%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1 98% 最新报价0 74元 盘中换手率2 74% 成交额2143 73万元 [1] 市场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A股结构牛行情需等待科技产业催化 重点关注AI、具身智能、国防军工领域 [1] - 下半年关键产品包括DeepSeekR2、GPT5和特斯拉Optimus量产版本 建议把握高性价比区域反弹机会 [1] - 新经济一二级联动行情正在形成 重点关注软件信息、硬件技术、AI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及机器人领域 [1] ETF数据 - 数字经济ETF规模达7 88亿元(近1月新高) 份额10 42亿份(近3月新高) 均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2]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1359 94万元 近5日合计净流入1211 77万元 [2] - 杠杆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 最高单日净买入347 92万元 融资余额达2455 16万元 [2] 指数成分 - 中证数字经济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98% 包括东方财富(8 12%)、中芯国际(6 58%)、汇川技术(5 49%)等 [3] - 权重股表现分化:海光信息上涨2 86% 中科曙光涨停(10%) 而北方华创下跌2 8% 澜起科技下跌2 5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