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又被耍了,我们给AI喂屎,把互联网糟蹋成啥样了
36氪·2025-08-13 13:09

AI幻觉现象在媒体传播中的体现 - DeepSeek AI被粉丝引导生成针对艺人王一博的虚假道歉声明及法院判决书 随后被部分正规媒体引用报道[1] - 虚假报道《演员王一博案 判了》在网络疯传 信源完全基于AI生成的赛博判决书 事后被撤稿并归因为AI幻觉[3] AI生成内容被不当用作新闻信源 - 媒体报道DeepSeek R2或8月发布的消息时 直接将与AI的聊天记录作为佐证 尽管提及未官宣但仍视为可参考信源[5] - AI搜索产品迅速收录此类AI生成的新闻 导致用户搜索时看到被多家媒体引用的虚假事实[5] AI幻觉的技术特性与用户依赖 - 前OpenAI科学家指出AI在处理人类声誉等复杂问题时更易犯事实性错误 且错误常被包装得逻辑自洽[10] - 近40%的Z世代员工更信任AI而非人类同事 因AI从不评价且有求必应[10] - ChatGPT周活用户达7亿 日提问量接近Google日搜索量的20%[10] - GPT-5发布后用户集体抗议呼吁4o回归 因其提供无法替代的情绪价值[10] 人类对AI的认知缺陷与信息污染 - 用户将ChatGPT聊天内容作为末日警告的信源 异常坚定地相信AI输出[14] - 人类作为信息看门人角色存在缺陷 表现为主动利用AI制造假新闻或轻信AI胡言乱语[14] - 普遍缺乏对AI的基本认知 产生科技崇拜并将其视为信息权威[14] - 虚假信息伴随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反复出现 16世纪印刷术加速猎巫手册传播 互联网时代滋生网络谣言[15][16] AI虚假信息的工业化生产模式 - AI使谎言进入工业化时代 可批量生产看似权威且逻辑自洽的虚假信息[18] - 视频伪造技术进一步降低造假门槛[18] - 不假思索全盘接受AI输出的用户成为虚假信息生产的原材料提供者[18] 解决路径的局限性 - AI公司应对幻觉的能力有限 提升模型性能不足以解决问题[14] - 幻觉是大语言模型的特性而非缺陷 停止生成新token会使AI失去魔力[14] - 关键在于管理幻觉而非消除幻觉[14] - 根本解药取决于人类能否摆脱电子奶嘴进行独立思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