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

搜索文档
他,80岁敲钟上市,A股最不服老的董事长
创业家· 2025-09-02 10:08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达梦数据于2024年6月12日在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大涨256.49%至310元/股,盘中最高达313.33元/股,收盘报240.80元/股,涨幅176.91%,市值约270亿元 [7]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10.44亿元,同比增长31.49%,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22.22%,其中软件产品授权收入8.94亿元,毛利率达99.69% [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冯裕才生于1944年,年近60岁才下海创业,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88年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个自主版权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CRDS,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7][16][19] - 公司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达梦研究所,2000年完成公司化转制,初始团队仅5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5人,平均年龄28岁 [19][20] 技术研发与突破 - 2003年公司面临生存危机,在"863计划"测评中排名倒数第一,技术团队闭关7个月自主研发DM4数据库,性能从支持37个库提升至110个库,2004年测评中性能与微软SQL Server 2000相当,优于Oracle产品 [24][25][26][27] - 2013年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自主原创测评"的数据库产品 [27]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2008年成为国家电网D5000电力调度系统数据库供应商,开启国产数据库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替代进程 [29][31] - 公司2024年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在金融、电信等重点领域推进国产化替代 [8] - 数据库行业长期被甲骨文、IBM、微软等国际厂商垄断,在高端领域市场份额超60% [23][32] 行业发展与竞争格局 - 国产数据库厂商包括阿里巴巴PolarDB、蚂蚁金服OceanBase、华为GaussDB、腾讯TDSQL等,正加速对国际厂商的替代 [32] - 国际厂商如甲骨文19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通过降价策略(从1700美元降至500美元)和打击盗版快速占领市场 [22]
数据库大内卷 AI功能竟成为“皇帝的新装”
搜狐财经· 2025-07-19 00:09
信创产业时间窗口 - 国资发79号文件要求2027年底前实现央企信息化系统信创替代,数据库作为核心组件面临紧迫时间窗口 [2][3] - 目前距离大限仅剩不到两年时间,行业进入"生死时速"阶段 [2]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数据库企业近300家,形成三大阵营:学院派(达梦/金仓/南大通用/神舟通用)、巨头系(OceanBase/腾讯云/华为GaussDB)、创业新势力(海量数据/星环/亚信) [3] - 金融业占据数据库市场20%份额,是兵家必争之地,"得金融者得天下" [6] - 当前国外数据库在银行核心系统占比仍超80%,存量市场巨大 [18] 技术发展现状 - 国产数据库在党政领域替换率达80%,金融非核心系统达50%,但核心系统仅15% [9][10] - 与Oracle相比,国产数据库在性能差距较小,但易用性和生态工具链(监控/备份/迁移等)存在明显短板 [15] - 银行核心系统迁移面临零宕机、零数据丢失、随时可回退等严苛要求,难度堪比"飞行中换发动机" [13] 金融行业挑战 - 银行核心业务(存贷汇)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目前由腾讯TDSQL、OceanBase、华为GaussDB等五大厂商主导 [13] - 保险行业面临业务复杂(保单周期数十年)、非结构化数据多、系统迁移难度高等特殊挑战 [19][20][21] - 证券行业对微秒级响应要求苛刻,国产数据库在极端场景稳定性仍待验证 [21] 市场发展趋势 - 2020-2023年为银行选型测试期,2023-2025年进入建设交付期,2025年后将全面切入核心业务 [13] - 区域性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从2024年开始加速国产化改造 [18] - 数据库厂商为抢占市场采取低价策略,2024年仅2-3家上市公司盈利,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26] AI技术应用 - 70%数据库厂商已标榜AI属性,但实际生产环境中AI功能多为噱头,非核心需求 [28][29] - AI在查询优化、自治运维、数据备份等环节具有应用潜力,但短期内难改行业格局 [30] - 向量数据库声量与市场份额不成比例,过度投入AI可能拖累企业真实竞争力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