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伏HVDC架构

搜索文档
液冷: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数据中心液冷技术[1] - 涉及公司:英维克、申菱环境、同飞股份、川环股份、科创新源、舒伟德[14] 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与结构 - 国内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主体多元:互联网和云厂商占30%、三大运营商占23%、地方政府和国资平台占13%、第三方IDC厂商不到10%、其余30%来自AI企业及跨界企业等[1][4] - 2024-2027年国内新增数据中心功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7%[1][4] - 海外四大云厂商(Meta、微软、谷歌等)数据中心建设加速:Meta上调资本开支指引下限、微软预计Q3资本开支达300亿(环比Q1-Q2的240亿提升)、谷歌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5] 液冷技术市场现状与预测 - 2024年国内液冷基础设施市场规模约16亿元(含冷塔、换热器、CDU等设备),2027年预计超130亿元(10倍增长)[1][2][7] - 2027年国内新增数据中心功率预计达14GW,其中AI智算中心占10GW;液冷在智算中心渗透率保守估35%,整体数据中心新建项目渗透率约25%[2] - 全球液冷渗透率:2024年约15%(市场规模110亿元),2027年预计达80%渗透率(市场规模500-600亿元)[11][12] - 驱动因素:互联网资本开支增加、国产芯片批量应用[1][7] 技术趋势与架构 - 800伏或正负400伏HVDC架构为行业确定性趋势,获设备厂商、运营商(如中国联通)、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认可[6] - 海外高性能GPU推动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如微软后续项目几乎全部采用液冷)[11] 国内外市场差异 - 国内:短期受芯片供应限制表现不佳,但国产芯片应用后资本开支预计Q3回升[4][5] - 海外: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功率约120GW(同比+20GW),2028年预计达200GW(翻倍增长);AI数据中心新增功率占比2024年50%,未来或超85%[8][9] - 国内互联网厂商算力投入强度低于海外,AI应用落后海外0.5版本(图像/视频处理),但需求将随产品发展增长[10] 供应链与厂商机会 - 海外需求爆发为国内电源/液冷厂商(如英维克)提供进入供应链机会,毛利率和价值量增长潜力显著[13] - 推荐标的:英维克(海外认证领先)、申菱环境(华为链)、同飞股份(CDU低估值)、川环股份(管路)、科创新源(冷板)、舒伟德(泵)[14]
全固态电池中试线逐步落地,产业化节奏有望提速
2025-06-15 16: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固态电池、电信、数据中心供电(HVDC、AC - DC)、人形机器人、光伏、高能量密度电池 - **公司**:国轩高科、厦钨新能、科士达、中环电子、和王电子、商股份、科达利、富临精工、德方纳米、欧路通、麦克米特、华为、福斯特、中科固能、欣旺达、海波思创、天源电子、卫蓝新能源、中科院旗下企业、奥瑞能、有研新材、紫江、明泰新材、青岩电子、天奥电子、丽源丰、先导、中国新电信、海辰药业、永金股份、璞泰来、贝特瑞、盛泉、元立、英联、航天科技、新源材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固态电池 - **产业化节奏**:头部企业如国轩高科已建成200MWh中试线,预计2027年小批量装车,2030年规模量产;二线及非上市企业积极布局,或提前量产[1][2][3] - **材料体系**:高镍方案是主流,硅基负极和硫化物制备工艺进展快,也有聚合物和卤化物方案应用[1][4] - **技术路线**:氧化物和聚合物复合电解质适合半固态电池,是当前主要量产技术路线;全固态电池长期依赖硫化物技术路线,但面临设备、良率和成本挑战[3][13] - **包装形式**:以软包为主,铝塑膜有投资机会[16][17] - **电极制造工艺**:干法工艺是趋势,青岩电子和天奥电子进展较快[18][19] - **粘结剂**:虽占比3% - 5%,但对全固态电池性能循环寿命影响大,中国新电信重点开发,海辰药业值得关注[20] - **负极集流体**:部分电池公司用10 - 15微米以下厚度不锈钢314,永金股份与头部企业合作测试[21] - **负极材料**:初期用硅碳负极,最终目标是锂金属负极;硅碳负极关注璞泰来和贝特瑞,多孔碳关注盛泉和元立,锂金属负极关注英联[22] - **隔膜**:行业对隔膜是否作骨架有分歧,航天科技和新源材质产品材料性能较好[23][24] HVDC供电系统 - **发展趋势**:英伟达明确HVDC为下一代数据中心供电方案,与蔚迪合作开发800伏HVDC架构,长周期将成IDC供电系统主流解决方案[1][6] 人形机器人 - **重要发展**:华为开发者大会预计展示具身智能新进展,盘古大模型有望实现多模态感知、任务理解和自主决策突破;科达利和富临精工在材料处理和模具设计方面优势突出[1][10] 光伏 - **积极信息**:光伏展传递积极信息,消费龙头福斯特值得关注,铜带银技术进步值得前瞻性布局[11] 高能量密度电池 - **会议内容**:德方纳米预计2025年固态电池出货量超10GWh,磷酸铁锂占比提高至40%,应用于数据中心储能;2030年固态电池出货量达300 + GWh;半固态电池量产初期成本高于液态电池30% - 50%,全固态电池成本约为液态电池5 - 6倍,今年下半年向中试线过渡解决小批量量产问题[1][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信板块投资机会**:固态电池、IDAC企业、人形机器人以及光伏新技术是值得重点关注和布局的细分赛道,动力电池产业链近期表现突出,国家电池指数本周涨幅达1.84%[2] - **AC - DC环节关注公司**:欧路通和麦克米特在IDC相关领域具有显著优势[9] - **硫化物电解质领域企业**:奥瑞能采用CVD法生产高纯度硫化锂,有研新材利用稀土冶炼工艺出货量领先,与头部企业及车企深入合作[15] - **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影响因素**:未来一年受下游产能建设节奏影响,大厂维持2027年小批量装车和2030年规模量产时间节点;中试线建成后主机厂将开展测试,2026年有望看到全固态电池装车面向消费者;新材料和核心设备是布局重点,财政政策有重要影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