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云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黄仁勋再出售英伟达股份;外卖“新规”征求意见丨新鲜早科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1:54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综合报道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科技行业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跟21tech一起 看看吧。 【巨头风向标】 阿里云大模型产品七连发 2025云栖大会现场,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指出,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 计划追加更大投入。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阿里云CTO周靖 人发布七款大模型产品,包括大语言模型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及系列模型、千问编程模型Qwen3-Coder、视觉理解模型Qwen3-VL、全模态模型Qwen3-Omni、视觉基 础模型Wan2.5-preview系列、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 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在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 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合作覆盖了Physical AI的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的合成处理,模型 的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 OpenAI ...
从算力到应用:港股“科技七巨头”如何接棒AI浪潮第三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46
横向对比:显著低估 - 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约25.8倍,较纳斯达克100指数折让约20%,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达10-20倍,腾讯和阿里动态PE不足20倍远低于美股同类企业 [5] - 恒生指数整体PE为10.2倍,低于标普500的22.3倍和日经225的18.6倍,科技板块估值优势更为突出 [5] - 港股科技股因稀缺性和流动性差异,估值普遍低于A股同类型企业,存在跨市场套利空间 [5] 纵向历史:处于低位区间 - 恒生科技指数PE处于近五年分位数的8%,显著低于历史中位数,互联网板块估值泡沫已充分消化 [5] - 部分龙头股如阿里巴巴和百度因AI业务转型,估值中枢正从消费股向科技成长股切换,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技术升级潜力 [5] 驱动因素:修复与成长双逻辑 - 2025年Q2腾讯和联想等企业财报超预期,显示降本增效成果,AI商业化加速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5] - 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叠加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基本面边际改善 [5] - 南向资金2025年累计净买入超3000亿港元,港股科技ETF年内涨幅近40%,反映资金配置需求 [5] - 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走弱,推动全球资金增配新兴市场,港股作为离岸中国资产直接受益 [5] 结论:战略性配置窗口已至 - 港股科技板块兼具低估值、高成长和政策催化三重优势,是中长期资金布局的理想选择 [5] - 当前估值水平隐含较高安全边际,若盈利增速兑现,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6] - 建议关注恒生科技ETF和港股通科技指数基金,以及AI算力、平台经济和硬科技细分龙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