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鲳鱼
icon
搜索文档
为何处暑开渔?时下“顶鲜”水产是啥?专家解读
央视网· 2025-08-23 09:31
开渔时节的生态智慧 - 处暑开渔是古人顺应海洋生态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结晶 通过避开暮春至夏季的海洋生物繁殖黄金期(包括小黄鱼 银鲳 梭子蟹 红虾 竹节虾等经济物种集中产卵孵化期)最大程度避免捕捞亲鱼以守护海洋生命之源 [2] - 夏季陆地营养物质随降雨入海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为鱼苗 虾蟹幼苗提供天然育婴房 温暖海水与充足饵料使幼鱼快速生长 处暑时大黄鱼 带鱼等幼鱼体长达5-10厘米 可逃脱普通渔网网眼 实现捕鱼与资源保护的平衡 [2] 现代渔业管理机制 - 现代渔业通过建立综合性渔业资源监测网络动态追踪带鱼 小黄鱼 银鲳鱼 梭子蟹等关键经济物种的种群数量 洄游路线 产卵场分布及幼鱼补充状况 基于大数据模型科学应对产卵期偏移并优化休渔时间窗口 [3] - 休渔期为渔民提供修船补网时间 处暑开渔迎来秋季鱼汛(如舟山渔场因冷暖流交汇形成高产)形成休养-丰收的可持续循环 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3] 时令水产供应特征 - 处暑前后东海梭子蟹膏满肉肥大量涌入市场 红虾 竹节虾 滑皮虾弹嫩鲜美 东海带鱼 小黄鱼 鲳鱼经历休养后肉质细腻饱满 凉拌海蜇与崇明黄鳝同步上市 [4] - 大闸蟹处于育肥期待秋分后膏黄丰盈 时令水产兼具风味与顺时而食的养生价值 成为尝鲜与秋补的重要选择 [4]
赣榆“海上粮仓”向深海挺进
新华日报· 2025-08-04 23:35
三文鱼养殖技术创新 - 连云港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用水量减少90%,渔药使用量降低80%,养殖成功率提高20个百分点 [1] - "循环水+活菌净化"技术使产量提升3至5倍,节水10倍以上,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年产南美白对虾5500吨、三文鱼苗种200万尾、名优鱼苗1000万尾 [2] - 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可载8.3万立方米水体,全年满载养殖可产出3200吨约80万尾三文鱼 [3] 深远海养殖设施建设 - HDPE重力式网箱能抵御12级台风和3米高海浪冲击,使用寿命10-15年,在-20℃至40℃温差范围内稳定工作 [4] - 赣榆计划投放12个周长60米级HDPE重力式网箱,目前已组装完成6个,预计8月初完成8个网箱投放 [3] - 海洋牧场示范区已投放立方体人工鱼礁1900个、六边形人工鱼礁200个,多功能监测管理系统同步建成 [4] 产业链布局与经济效益 - 赣榆区构建"陆基育苗—近海驯化—深远海养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202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83.66亿元 [5] - "苏海1号"养殖工船可实现"即捕即加工、24小时直达市场",首批产品上市后国产三文鱼价格有望更亲民 [3] - 总投资15亿元的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加速推进,前期建成的20栋工厂化养殖车间已投入使用 [4] 科技赋能海洋经济 - 养殖车间采用智能系统精准调控环境,使南美白对虾、银鲳鱼、三文鱼等优质品种茁壮成长 [2] - "苏海1号"配备先进水质监测、自动投饲等智能系统,可随季节移动规避自然风险 [3] - 大型智能深海桁架网箱平台计划投资6500万元,养殖水体达4万多立方米,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