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钕磁体
icon
搜索文档
西方“全村的希望”摇头:认了吧!就该中国主导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24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周三(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一场稀土行业会议。会上,MP Materials、波士顿动力 公司、宝马等稀土相关行业的业界大佬悉数亮相。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 视频截图 据报道,Neo的业务涵盖化工与金属领域,在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及北美也设有运营机构,在全球设有 10家生产工厂,生产各类关键材料。 他接着说,"当一个行业试图寻求管控集中度风险时,我认为这是思考行业变革方向的正确思路,但坦 率地讲,当行业开始谈论'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时,我们认为这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众所周知,稀土供应链的复杂性在于其三大环节:开采、精炼和磁体制造。欧洲政策研究中心 (CEPS)的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91%的稀土精炼、87%的氧化物分离和94%的磁体生产。 对于已在中国深耕业务多年的Neo而言,恐怕没有几家企业能比它更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在稀土行业的 统治地位"。苏莱曼早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坦言,生产超纯镝(dysprosium)的100步化学工 艺,Neo在中国的炼厂就花了七年才掌握,而美国企业几乎从零开始。 在周三的采访中 ...
西方主要矿企CEO:中国有技术有专长,就应该继续主导稀土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25 08:00
而会议的核心议题,则围绕"如何构建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展开。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周三(2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一场稀土行业会议。会上,MP Materials、波士顿动力公司、宝马等稀土相关行业的业界大佬悉数亮相。 但对于这个会议主题,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Rahim Suleman)不敢苟同。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 视频截图 据报道,Neo的业务涵盖化工与金属领域,在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及北美也设有运营机构,在全球设有10家生产工厂,生产各类关键材料。 上周五,这家公司斥资7500万美元在爱沙尼亚打造的欧洲首座磁体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初期产能预计每年可满足多达100万辆汽车的磁体部件需求。 据美媒彭博社25日报道,作为西方主要关键材料制造商,这家总部位于多伦多的稀土企业更认同,凭借在技术专长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中国应该继续在全 球稀土产品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会议间隙,苏莱曼接受采访时表示,"坦白来说,中国仍将是,也应该继续是该领域的主导力量。" 他接着说,"当一个行业试图 ...
欧洲电动车争相“破局”稀土依赖 Neo耗资7500万美元磁体工厂正式投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7:04
稀土磁体供应格局 - 欧洲电动汽车行业高管争抢稀土磁体资源 该磁体在中国以外几乎难以获取且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1] - 加拿大Neo公司在爱沙尼亚建立年产2000吨磁体工厂 约占欧洲市场需求十分之一 初期产能可满足100万辆汽车需求[1][2] - 工厂原材料从澳大利亚采购 已签署多份5-7年协议 合同金额5000万至1亿美元 大规模交付将于2026年启动[2] 产能建设与扩张 - Neo公司投资7500万美元建设磁体工厂 未超预算且按时完工 计划2027年扩建至三倍产能[2][3] - 西方目前除Neo外尚无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磁体生产能力 爱沙尼亚是亚洲以外唯一具备稀土分离提纯能力地区[2][4] - 工厂建设周期不足500天 相比行业其他企业具有明显先发优势[5] 市场需求与客户情况 - 客户需求极为旺盛 德国舍弗勒集团为采购方之一 另有主要客户将于投产日公布[2] - 欧洲汽车制造商为遵守2035年停售燃油车规定 正全力提升电动汽车产量[1][3] - 福特汽车曾因磁体短缺暂停芝加哥工厂SUV生产达一周 凸显供应链脆弱性[2] 行业竞争态势 - 宝马、大众和奔驰在慕尼黑车展发布新款电动汽车 以应对中国竞争对手[3] - 通用汽车与美国诺维恩磁体公司、MP材料公司及德国真空熔炼子公司签订采购合同 计划实现本土化采购[3] - MP材料公司计划今年启动磁体商业化生产 但五角大楼资助项目完成前产能维持较低水平[4] 政策与地缘价值 - 欧盟委员会主席在G7会议展示Neo工厂磁体样品 加拿大总理称本国稀土供应潜力巨大[4][5] - 尽管德国总理支持放宽电动汽车转型规定 但欧洲向电动汽车转型大方向已毋庸置疑[3] - 工厂位于爱沙尼亚纳尔瓦 与俄罗斯隔河相望 为欧洲车企在贸易紧张局势下提供供应链保障[1]
美股异动 稀土概念股多数走强 USA Rare Earth(USAR.US)涨超24%
金融界· 2025-08-12 15:02
美股稀土概念股表现 - USA Rare Earth股价上涨超过24% [1] - American Resources股价上涨超过9.8% [1] - MP Materials股价上涨超过3.6% [1] 公司生产计划 - USA Rare Earth计划2026年初开始生产钕磁体 [1]
美股异动 | 稀土概念股多数走强 USA Rare Earth(USAR.US)涨超24%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4:30
美股稀土概念股表现 - USA Rare Earth股价上涨超过24% [1] - American Resources股价上涨超过9.8% [1] - MP Materials股价上涨超过3.6% [1] 公司生产计划 - USA Rare Earth计划2026年初开始生产钕磁体 [1]
稀土大战白热化!四国联手抗华,中国亮出29年最狠杀招
搜狐财经· 2025-07-12 01:52
稀土资源战略格局 - 全球70%稀土开采量和90%提炼能力集中在中国,中国在稀土供应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 - 美国联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组建"印太稀土联盟",目标是在五年内建立独立供应链,但面临诸多挑战 [3][5] - 中国启动29年来首次《矿产资源法》大修,强化对稀土资源的管控,包括中央集权管制、建立战略储备体系和实施资源换技术政策 [7] 各国稀土产业现状 -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全球第二,但受环保审查限制,2025年产量仅为中国的1/10 [5] - 日本在稀土提纯技术方面较强,但深海采矿技术尚未实现量产 [5] - 印度劳动力成本低,但基础设施落后,工人效率比中国低60% [5] - 美国建设精炼厂周期长,需时5年,难以快速解决供应链问题 [5]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稀土产业链完整,从开采到应用实现"一条龙",成本比澳大利亚低3倍,纯度更高 [11][16] - 中国掌握全球87%的稀土关键技术专利,四国联盟专利占比不足5% [11] - 赣州稀土集团年研发投入达百亿,离心萃取机专利占全球90% [9] - 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和技术锁喉策略,如对7种稀土加码管制,导致美国磁性材料进口暴跌40% [9] 全球市场影响 - 欧洲科技巨头如博世、西门子纷纷与中国签订订单,德国媒体承认依赖中国稀土 [12] - 美国军工企业受影响严重,F-35生产线因缺钕磁体停滞,预计2026年前缺口达50% [12] - 四国联盟内部矛盾加剧,日本抗议美国关税,澳大利亚矿企股价腰斩,印度项目因罢工烂尾 [12] 技术壁垒与产业差距 - 中国稀土提纯技术达到99.9999%纯度,澳大利亚企业仅能达到99.99%,且成本高出4倍 [14] - 中国建立全流程追溯系统,采用北斗+区块链技术防止偷矿 [9] - 日本专家承认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追上中国的炉温控制算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