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银行“十四五回望”之资负结构与息差变迁
招商证券· 2025-09-28 15:09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在"十四五"期间呈现出"资产端强对公,负债端强零售"的显著特征[6][12] - 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负债端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1个百分点至3.32%,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44个基点至1.85%,息差收窄70个基点至1.53%[6][14] - 城商行在资产端对公贷款占比提升幅度最大(8.15个百分点),负债成本下降幅度最大(56个基点),息差收窄幅度最小(60个基点)[6][18] - 未来银行息差企稳回升的高度取决于负债端下行空间,速度取决于3-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节奏[6][13] 资负结构变化 - 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2.31个百分点至56.49%,其中对公贷款占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63.22%[14] - 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小幅提升85个基点至73.21%,存款呈现定期化和零售化趋势[14] - 活期存款占比下降11.96个百分点至30%,个人存款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49%[6][14] - 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至5.28%,个人贷款占比下降6.13个百分点至30.37%[14] - 国有行存款脱媒现象明显,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下降4.18个百分点[18] 收益率与息差变化 - 生息资产收益率从4.43%下降至3.32%,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1.53个百分点[14] - 计息负债成本率从2.29%下降至1.85%,其中存款成本率下降38个基点[14] - 净息差从2.23%下降70个基点至1.53%,存贷利差收窄115个基点至2.04%[14]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下降70、75、60、81个基点[6] - 城商行负债成本下降56个基点,降幅最大,主要因前期高息揽储后利率下调[6][18] 各银行板块表现 - 城商行对公贷款占比提升8.15个百分点至69.26%,幅度最大[6][18] - 农商行存款占比提升5.06个百分点至84.23%,增幅最大[18] - 股份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117个基点至3.34%,降幅最大[18] - 国有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仅下降13个基点至1.65%,降幅最小[18] - 城商行净息差下降60个基点至1.53%,收窄幅度最小[6][18]
哈尔滨银行上半年净利高增 不良率仍处高位
新浪财经· 2025-09-23 20: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19.96% [1] - 营业收入73.86亿元,同比增长2.59%;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加1.46亿元,增幅17.28% [2]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22%,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2.07%,同比上升0.57个百分点 [2] - 利息净收入44.13亿元,同比减少5.66亿元,降幅11.4%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9.72% [3] - 金融投资净损益23.05亿元,同比增加16.40亿元,增幅246.4% [4] 盈利能力指标 - 净利差1.11%,较上年同期下降0.34个百分点 [2] - 净利息收益率1.10%,较上年同期下降0.26个百分点 [2] - 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大于负债成本率下降幅度 [2] 资产与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9275.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2.96亿元,增幅1.23% [1][5]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397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72亿元,增幅4.87% [5] - 客户存款总额6950.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7亿元,增幅0.20% [5]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112.70亿元,不良贷款率2.8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1][6] - 拨备覆盖率209.95%,较上年末上升7.36个百分点;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率5.95%,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 [6] - 显著高于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城商行1.76%的平均不良贷款率 [1][6] - 2024年逾期贷款占比较高且贷款五级分类存在较大偏离度 [6] 资本充足性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2%,一级资本充足率12.23%,资本充足率13.47%,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6、0.14、0.14个百分点 [7] - 资本净额795.44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305亿元,降幅1.2% [7] 业务发展策略 - 构建以信贷投放驱动资产增长的良性发展模式,优化资产组合和信贷结构 [3] - 拓展低成本负债来源,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边际效益 [3] - 加强资本管理工作,提高内源性资本生成能力,建立多层次资本补充机制 [7] 外部评级与行业环境 - 联合资信维持主体长期信用等级AAA,相关永续债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 [4] - 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同业竞争激烈,净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继续承压 [3] - 商业银行行业不良贷款率1.49%,其中国有行1.21%、股份行1.22%、城商行1.76%、农商行2.77% [6]
中远海发:9月1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2:36
公司治理 - 公司第七届第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6日以书面通讯表决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调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等文件[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集装箱制造占比89.43%[1] - 航运及相关产业租赁占比29.8%[1] - 金融投资占比0.13%[1] - 分部间抵销占比-19.36%[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47亿元[1]
盘点中小行半年报:净息差普遍承压 有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21%
第一财经· 2025-09-11 09:57
中小银行资产规模与市场格局 - 上市城农商行资产总额达36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超3万亿元,在上市银行中占比从不足11%提升至11.21% [2][3]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资产规模超越北京银行(4.75万亿元)成为城商行新龙头,增速达21.16%为上市银行最高 [3][4] - 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俱乐部新增3家:西安银行(5391亿元)、兰州银行(5097亿元)、青农商行(5053亿元) [5] 盈利能力与区域分化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净利润202.38亿元,均领先北京银行(营收362.18亿元、净利润150.53亿元) [3] - 6家城商行净利润超百亿,新增杭州银行(116.62亿元) [5] - 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净利润76.99亿元领先沪农商行(70.13亿元),后者营收同比下滑3.4% [5] - 最赚钱银行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青农商行净利润(21.34亿元)显著高于西安银行(14.52亿元)和兰州银行(9.52亿元) [5] 净息差分化与变动 - 上市城农商行净息差首尾差达150BP,常熟银行2.58%最高,厦门银行1.08%最低 [7] - 西安银行净息差逆势上升34BP,重庆银行、齐鲁银行分别上升4BP、2BP [7] - 10家银行净息差降幅超10BP,紫金银行、长沙银行、江阴银行、贵阳银行降幅均超20BP [7] - 城商行平均净息差1.37%,农商行1.58%,分别有5家城商行和7家农商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7]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兰州银行不良率1.81%居首,郑州银行、青农商行、贵阳银行不良率均超1.7% [9] - 贵阳银行不良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主因房地产领域风险暴露 [10]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从7.17%骤增至21.32%,不良余额达21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61.54% [11] - 郑州银行、重庆银行、杭州银行房地产不良率分别达9.75%、7.19%、6.44% [11] 非上市银行经营状况 - 部分农商行资产规模大幅下降,宁波鄞州农商行降15.45%,山东莱州农商行降12.04% [12] - 多家中小银行金融投资占比超45%,陕西神木农商行达52.34% [12] - 株洲农商行不良率升至4.15%,大通农商银行达4.97% [12] - 厦门国际银行净息差仅0.72%,江苏东台农商行0.67%,湖北咸宁农商行0.3% [13] 资本充足与改革进展 - 仅1/3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上升,内源性增长难度较大 [13] - 山东审计发现8家农商行贷款占比低于监管要求,4家农商行16.93亿元抵债房产难以处置 [14]
你追我赶!长三角头部城商行业绩背后:新排序靠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2:5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头部城商行业绩整体增长但增速普遍放缓 分化加剧 江苏银行总资产、营收、净利润均居全国城商行首位 上海银行营收排名下滑 杭州银行通过拨备释放实现净利润高增长 低利率环境下各行资产配置策略分化 金融投资占比普遍较高 [2][3][4][5][8][9][10][11] 业绩表现 - 江苏银行营收448.6亿元(同比+7.8%)净利润210.6亿元(同比+8.5%)均位列第一 [2][3][4] - 宁波银行营收371.6亿元(同比+7.9%)净利润148.4亿元(同比+8.4%) [3][4] - 南京银行营收284.8亿元(同比+8.6%)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9.0%)营收超越上海银行 [2][3][4] - 上海银行营收273.4亿元(同比+4.2%)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2.0%)营收排名降至第四 [2][3][4][5] - 杭州银行营收200.9亿元(同比+3.9%)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16.7%)净利润增速最高 [2][4][5] 收入结构 - 净息差普遍承压:南京银行1.86%(同比-0.10pct)江苏银行1.78%(同比-0.12pct)宁波银行1.76%(同比-0.11pct)杭州银行1.35%(同比-0.07pct)上海银行1.15%(同比-0.04pct) [5][6] - 利息净收入增长分化:南京银行+22.13% 江苏银行+19.1% 宁波银行+11.1% 杭州银行+9.4% 上海银行+1.7% [5][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升1降":杭州银行+10.8% 南京银行+6.7% 江苏银行+5.1% 宁波银行+4.0% 上海银行-6.0% [6][7] 资产配置 - 金融投资占比均值42.8% 接近贷款占比均值45.8% 显著高于A股上市银行均值33.7% [8][9] - 杭州银行金融投资占比最高达46.8% 超过贷款占比43.4% [8][9] - 江苏银行金融投资同比+35.8% 增速为贷款增速18.8%的近两倍 [9] - 宁波银行贷款同比+19.1% 高于金融投资增速12.7% [9][10] - 上海银行总资产增速仅2.2% 显著低于其他四家双位数增长 [9][11] 资产质量与资本 - 不良率普遍低于1%:宁波银行0.76% 杭州银行0.76% 江苏银行0.84% 南京银行0.84% 上海银行1.18% [12][13] - 拨备覆盖率:杭州银行520.89% 宁波银行374.16% 江苏银行331.02% 南京银行311.65% 上海银行243.64% 均较去年末下降15-27个百分点 [13][1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海银行10.78% 杭州银行9.74% 宁波银行9.65% 南京银行9.47% 江苏银行8.49% [13][14]
农业银行(601288):如何理解农行规模和业绩?
新浪财经· 2025-08-31 06:32
业绩表现 - 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85% 归母利润同比增长2.66% 增速较25Q1分别提高0.49和0.47个百分点 [1] - 业绩正贡献来自规模扩张、中收增长、其他非息收入提升、拨备计提减少和有效税率下降 负贡献来自息差收窄和成本收入比上升 [1] 资产规模与结构 - 二季度生息资产增速环比提升5.34个百分点至11.60% 主要受存放央行和买入返售等短久期流动性资产驱动 [2] - 上半年贷款同比增速9.63% 金融投资同比增速12.35% 延续放缓趋势 [2] - 存款同比增长8.29%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5.21个百分点 个人和对公存款均明显恢复 [2] 收入结构 - 二季度中收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10.1% 代销、托管、担保承诺等业务因资本市场回暖而提升 [3] - 其他非息收入上半年同比增长23.2% 与大行平均水平趋同 [3] 资产质量 - 25Q2末不良率1.28% 环比持平 关注率1.39% 较年初下降1bp 逾期率1.22% 较年初上升4bp [3] - 对公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3bp至1.45% 零售不良率上升15bp至1.18% 但涨幅趋缓 [3] - 拨备覆盖率295% 环比下降2.81个百分点 [3] 分红与估值 - 2025年中期分红为每10股1.195元 占归母净利润30% [4] - 超额拨备视角下相对估值存在提升潜力 AH溢价扩大隐含市场对管理层短期市值管理和中长期价值实现的期待 [5] 战略展望 - 规模扩张节奏领先利率下行周期 金融投资增速较高实现跨年度早投资早收益 [2] - 资产质量领跑大行 若存款和中收持续改善将进一步提升基本面优势 [6]
农业银行(601288):如何理解农行规模和业绩?
招商证券· 2025-08-31 05:56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5][9]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增速领先同业,主要受益于规模扩张、中收改善、其他非息收入增长及拨备计提下降[1][9] - 资产规模增速反弹至11.60%,主要由短久期流动性资产驱动,信贷增速保持平稳(9.63%),金融投资增速放缓至12.35%[2] - 存款增速回升至8.29%,个人及对公存款均改善,但仍低于资产和信贷增速[3] - 中收增速由负转正至10.1%,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3.2%,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及浮盈兑现[3] - 资产质量稳定,不良率1.28%环比持平,零售不良率上升趋缓,对公不良率下降[4] - 中期分红每10股1.195元,占归母净利润30%[4]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85%,拨备前利润同比持平(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1][15]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88%,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5.10%,其中手续费收入增长10.07%,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3.15%[16] - 单季度业绩改善,Q2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5%、0.29%、3.16%[17][20] - 累计业绩驱动正贡献:规模(+9.9%)、中收(+3.3%)、其他非息(+3.2%)、拨备计提下降(+2.2%)[24][27] - 负贡献:息差收窄(-4.0%)、成本收入比(-1.8%)[24][27] 非息收入 - 中收结构改善:代理业务增长62.32%,托管业务增长10.46%,担保承诺业务下降9.42%[33] - 其他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增长52.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下降5.6%,汇兑损益下降49.6%[34] - 非息收入占比提升,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收13.91%,净其他非息收入占9.74%[34] 息差及资产负债 - 净息差收窄至1.32%(披露值),净利差1.20%[15][37]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至2.80%,计息负债成本率降至1.60%[37] - 贷款收益率下降:公司贷款收益率2.96%,个人贷款收益率3.27%,票据贴现收益率0.93%[38] - 存款成本率下降:对公存款付息率1.48%,个人存款付息率1.38%[38] - 资产结构:贷款占比56.93%,投资类资产占比30.82%,同业资产占比5.20%[39] - 负债结构:存款占比68.08%,同业负债占比15.16%,发行债券占比6.63%[41] 资产质量 - 不良率1.28%,关注率1.39%,逾期率1.22%,拨备覆盖率295%[4][44] - 对公不良率下降13bp至1.45%,零售不良率上升15bp至1.18%[4] - 零售不良细分:按揭不良率上升4bp至0.77%,消费贷不良率上升0bp至1.55%,经营贷不良率上升31bp至1.70%[48] - 不良生成率0.60%,核销转出率34.54%[45] - 拨贷比3.77%,总拨备/总资产2.24%[44][46] 资本及股东 - 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11.11%,一级13.04%,总资本17.45%[15][51] - 年化ROE 10.16%,风险加权资产增速8.74%[15][53] - 前三大股东持股稳定:中央汇金(40.14%)、财政部(35.29%)、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8.73%)[56]
中信证券(600030):券商龙头利润超预期 国际业务高歌猛进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2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增长20.4% [1] - 1H25归母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增长29.8% [1] - 加权平均ROE(未年化)4.91%,同比提升0.95个百分点 [1]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27.9%,环比增长9.6% [2] 业务收入结构 - 证券主营收入326.0亿元,同比增长21.2% [2] - 净投资收入172.3亿元(占比52.9%),同比增长27.1% [2] - 经纪业务收入64.0亿元(占比19.6%),同比增长31.2% [2] - 资管业务收入54.4亿元(占比16.7%),同比增长10.8% [2] - 投行业务收入21.0亿元(占比6.4%),同比增长20.9% [2] - 其他手续费收入8.8亿元(占比2.7%),同比增长82.7% [2] - 净利息收入2.2亿元(占比0.7%),同比下降80.1% [2] 国际业务发展 - 境外营收69.1亿元(占比20.9%),同比增长13.6% [3] - 境外资产规模4219亿元(占总资产23.3%),较年初增长12.9% [3] - 中信证券国际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3] - 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5.9%,占公司净利润比重20.0% [3] 资产与投资能力 - 总资产18077亿元,较年初增长5.7% [4] - 净资产3054亿元,较年初增长4.2% [4] - 投资资产规模9186亿元,较年初增长0.9% [4] - 投资收益率3.77%,同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4] - 权益衍生工具名义本金5591亿元,较年初增长3.3% [4] 财富管理业务 - 客户总数突破1650万户,较年初增长4.0% [5] - 托管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0% [5] - 代买业务净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41.7% [5] - 代销业务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18.2% [5] - 境外财富管理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5] 投行业务表现 - A股主承销规模1485亿元,同比增长366%,市场份额19.2% [6] - 债券承销规模10387亿元,同比增长11.6%,市场份额6.65% [6] - 境外股权承销规模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完成30单项目 [6] 资管业务发展 - 华夏基金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16.1% [7] - 华夏基金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5.8% [7] - 非货AUM规模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0% [7] - 券商资管规模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9% [7] - 私募资管业务市占率12.83%,排名行业第一 [7]
金融投资拉动业绩!渤海银行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3:4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2.15亿元 同比增长8.14% [1][2] - 净利润38.30亿元 同比增长3.61% [1][2] - 业绩增长主要受金融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61.16%驱动 [3]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18238.0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1.09% [1][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9544.2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1% [2] - 负债总额17104.86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1.34% [2] - 吸收存款总额10041.85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01% [2] 收入构成分析 - 利息净收入80.46亿元 同比下降0.43% [3] - 净利差1.20% 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 [3] - 净利息收益率1.32% 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3] - 非利息净收入61.69亿元 同比增长21.81%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74亿元 同比下降30.80% [3] 手续费收入明细 - 代理与资产管理业务收入5.75亿元 同比下降48.01% [4] - 结算与清算业务收入4.66亿元 同比下降4.58% [4] - 担保及承诺业务收入3.04亿元 同比下降14.20% [4] - 托管业务收入1.00亿元 同比下降34.93% [4] - 顾问和咨询费收入0.44亿元 同比下降40.72% [4] - 银行卡收入0.34亿元 同比下降38.04% [4]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81% 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1][2] - 拨备覆盖率159.70% 较上年末上升4.51个百分点 [2] - 逾期贷款291.61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30.07亿元 [6] - 重组贷款余额17.1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77% [6] - 上半年处置不良资产37.42亿元 [6] 贷款质量细分 - 公司贷款不良率1.12% 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5] - 个人贷款不良率4.43% 较上年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5] - 华中及华南地区不良率3.10% 较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 [5] - 华东地区不良率0.94% 较上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5] - 西部地区不良率1.52% 较上年末上升0.36个百分点 [5] - 华北及东北地区不良率1.83% 较上年末下降0.22个百分点 [5] 行业对比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为1.49% [2] -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平均水平为211.97% [2]
投资者行为系列之七:关于银行负债压力、债券投资和净息差
平安证券· 2025-07-21 09:32
银行负债端压力 - 2024年下半年以来上市银行资产平稳扩表,主要由存款增速回升和主动负债(债券融资和同业融资)贡献,存款占比约3/4[14][10] - 存款呈现定期化和个人存款占比提升趋势,公司活期存款增速24年下半年以来转负未修复[20] - 大行存款增速压力相对更大,24年2季度存款增速降幅最大,两轮调降利率后增速未回升[26] 银行债券投资布局 - 存贷增速差上升,银行主动增加金融投资,上市银行金融投资占资产比上升[34] - 各类银行配债交易属性上升,AC户占比下降,OCI户占比上升,TPL户相对稳定,交易属性排序为农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国有大行[48] - 金融投资交易成分对收入贡献波动提升,10Y国债收益率与交易部分收益对收入贡献率呈反比,2024年下半年以来OCI户和TPL户收益有反相关[53][57] 银行净息差演绎 - 净息差取决于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资产端走势主导净息差变化,整体滞后于基准利率[129] - 贷款收益率下降和存款成本率上升是净息差压缩主因,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和负债带来9.5BP以内边际影响[129][130] - 预计2025年净息差下行速度放缓,银行自发调升贷款下限、存款利率调降、央行呵护流动性降低同业负债成本率[4] 风险提示 - 银行代表性不足,采用上市银行和特定银行报表数据可能代表性不够[135] - 资产潜在信用风险可能未反映在报表,信用损失调节有弹性,资产质量观测指标不足[135] - 部分数据假设条件和真实情况可能存在误差,如不同银行投资债券数据明细拆分问题[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