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阻放大器芯片(TIA)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科创板第三家IPO被暂缓审议企业!报告期内毛利率持续下降,上会前取消募资补流计划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40
公司基本情况与IPO审核状态 - 优迅股份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26日获上交所受理,同年9月19日被暂缓审议,为年内科创板第三家暂缓审议企业,拟募资8.09亿元 [1][2] - 审核期间完成两轮问询答复,核心关注点包括市场空间及成长性、业绩可持续性、募投项目合理性,公司于上会前取消8,000万元募资补流计划 [1][2][25] - 上市委现场问询聚焦毛利率持续下滑风险、实控人控制权稳定性及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合规性 [3][4][5] 产品结构与市场竞争地位 - 公司为光通信电芯片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市占率中国第一、全球第二,25Gbps及以上速率产品全球市占率仅7% [6][7] - 产品结构单一,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占比超80%(2025年1-6月占比86.74%),25Gbps及以上产品仍处渗透初期 [6][7][10] - 25Gbps及以上产品2025年1-6月销售额167.08万元,1-8月增至329.91万元,超过2022-2024年总和,但规模仍较小 [9][12] 技术研发与成长性论证 - 公司称25Gbps及以上产品性能指标与国际厂商相当或更优,多款产品通过客户验证,量产进度在境内独立芯片供应商中领先 [9][11][12] - 研发投入累计2.16亿元(2022-2024年),募投项目聚焦下一代数据中心芯片、车载芯片及800G硅光组件研发 [21][22] - 根据ICC数据,10Gbps及以下产品至2029年仍稳定增长,FTTR、车载互联等新应用提供市场空间 [13] 财务表现与经营风险 - 报告期业绩波动: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39亿元、3.13亿元、4.11亿元,净利润8,139.84万元、7,208.35万元、7,786.64万元 [13]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26%、49.14%、46.75%,主因产品降价(如TIA芯片单价降39.6%)及晶圆成本上升 [14][16] - 2025年1-6月营收2.38亿元(+20.19%),但增速低于主要下游客户(超50%),公司称系应用领域及国产化进度差异所致 [18][19] 募投项目与资金规划 - 原募资方案含补流8,000万元,后因资产负债率降至7.15%(2025年6月)及经营现金流改善(2025年1-6月净流入9,047.10万元)取消补流计划 [24][25][26] - 调整后募资8.09亿元全部投向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下一代数据中心芯片(4.68亿元)、车载芯片(1.69亿元)及800G硅光芯片(1.72亿元) [21][26]
优迅股份IPO隐忧:毛利水平“两连降”,研发费用率不及行业均值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49
公司概况 - 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是中国首批专业从事光通信前端高速收发芯片的设计公司,现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参与制定数十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3] - 公司在光通信电芯片设计领域形成完备核心技术体系,实现155Mbps至100Gbps速率产品批量出货,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第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13亿元(同比下滑7.65%)、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9.84万元、7208.35万元(同比下滑8.02%)、7786.64万元 [9] - 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从2022年55.26%降至2024年46.75%,主要受原材料涨价(晶圆采购单价三年上涨40.19%)和产品售价下降(收发合一芯片单价从2.66元/颗降至2.49元/颗)双重挤压 [13][15][1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93.24%至391.3万元,占净利润比例从80.34%降至5.03%,存货账面价值达1.75亿元占流动资产32.55% [17][19][20]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2.16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14%、21.09%、19.10%,低于行业平均值31.65%、31.45%、21.74% [7][8] - 公司解释研发费用率差异主要因裕太微异常值影响,剔除后行业均值为19.38%-22.93%,但Macom、盛科通信等同行仍显著高于公司 [8][9] 产品与市场 - 2023年核心产品销量下滑:收发合一芯片8266.58万颗(-3.04%)、限幅放大器477.43万颗(-16.87%)、激光驱动器116.73万颗(-53.37%) [11] - 2024年跨阻放大器芯片销量增长133.17%,收发合一芯片增长27.88%,受益于运营商"千兆+FTTR"升级需求 [12] - 25G以上速率芯片国产化率极低,公司正布局50G PON收发芯片、车载光通信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 [6]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柯炳粦直接持股10.92%并通过科迅发展间接持股4.59%,其子柯腾隆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1.63%,合计控制27.13%股权 [22] - IPO后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比例将稀释至20.35%,存在控制权变动风险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