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蜂糖李
icon
搜索文档
蜂糖李借“道”出山
金融时报· 2025-08-26 02:45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联合多方通过优化支付服务与金融创新 支持农产品销售和文旅产业发展 实现金融普惠与产业联动 [1][2][3] 支付服务优化 - 银行为电商平台定制支付解决方案 整合第三方团购链接与网银支付接口 实现直销渠道贯通 [2] - 同步推出网银支付立减金等优惠活动 满足不同支付习惯消费者需求 [2] - 专项补贴资金通过两种模式配置:网银商城支付立减 直播平台优惠满减 有效激发消费活力 [2] 信贷支持与产业协同 - 针对蜂糖李产业周期特点 创新推出"蜂糖李e贷"产品 5月至6月为种植大户提供700万元信贷支持 [2] - 支付服务产业联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央行与商务局负责顶层设计 银行负责支付对接与资金清算 电商负责品控与物流 [1] - 建立联络员制度和督办机制 形成支付服务、产业发展与数字经济协同平台 [1] 宣传覆盖与跨区域销售 - 向全省近400万客群宣传推广 拓宽活动覆盖面 [2] - 通过银行端支付渠道 3天内实现蜂糖李销售至15个城市 销售额近5万元 [1] 模式扩展与持续应用 - 首轮成功经验将延伸至文旅产业 与文旅部门及旅游集团合作 覆盖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等全链条支付服务 [3] - 当前正推动第二轮产业联动合作项目 紧密结合安顺市旅游城市建设目标 [3]
蛋挞现虫、水果腐烂,奥乐齐V3会员维权遭店长“手撕协议”
国际金融报· 2025-07-29 15:51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在奥乐齐购买的水果出现严重腐烂 蛋挞中发现虫子 [1][3] - 涉事产品为奥乐齐经典葡式蛋挞(4个装) 来自上海永新坊门店 [7] - 黑猫投诉平台存在139起关于奥乐齐的投诉 多为食品腐烂变质和吃出异物问题 [15] 公司应对措施 - 门店店长最初提出赔偿100元优惠券 后提升至500元优惠券和800元现金 [8] - 区域经理最终提出1000元现金赔偿且无须签协议的方案 [10] - 公司对当事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并致电消费者致歉 [11] 法律依据 -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消费者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不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 [8][13] - 律师认为腐烂水果和含虫蛋挞明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适用该法律规定 [13] 公司经营状况 - 奥乐齐中国2024年销售额20亿元 较2023年翻倍 [16] - 门店数量55家 平均单店销售额达3636万元以上 [16] - 全国门店数量达78家 其中72家位于上海 [15] 商品策略 - 自有品牌占比达90%左右 远超多数商超连锁品牌 [16] - 已开发13个自有品牌 涵盖超值 Marketplace Urban Eaters等多个系列 [16]
南农晨读 | 龙眼季来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7-24 10:31
龙眼产业 - 高州石砖龙眼果园开始采收 该品种具有皮薄 味甜 早熟特点 成熟期领先广东其他产区 [4] - 高州龙眼产业推进"双提升"战略 会议指出龙眼是特色农业体系重要支柱 需提升品牌影响力 [30][31][32][34][35][36][37] - 高州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 国内外龙眼加工销售重要集散地 [36] 新职业发布 - 上半年发布17个新职业 42个新工种 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等 [6][7][8][9] - 评聘首席技师 特级技师1600余人 [8] 特色农产品 - 清远麻鸡入选"清远吃鸡榜" 以金黄皮色 爽滑肉质著称 采用粤式经典烹法 [11][12][13][14][15] - 广西崇左桂花梨直供江门 果实圆润饱满 果肉多汁清甜 具独特清香 [24][25][26][27][28] - 贵州蜂糖李通过"深标"A+级评定 由两家企业生产获得质量分级证书 [40][41][42][43][44] 乡村振兴案例 - 斗门村民利用竹编手艺创收 制作果篮 灯罩等吸引游客 [17][18][19][20] - 粤桂协作通过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桂花梨销往广东 [26] - 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评选十佳 传播农业实用技术助力"百千万工程" [46][47][48][49][50][51] 天气影响 - 第7号台风"范斯高"生成 中心风力8级 预计25-26日趋向浙闽沿海 [55][56][57][58][59] - 粤东市县将有中雷雨局地暴雨 其余地区多云到晴 最高气温34-36℃ [60][61]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河南蒿坪村:从“烦心村”到“暖心窝”
新华网· 2025-07-04 12:39
乡村治理与民生改善 - 蒿坪村通过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和每月召开民意恳谈会,有效化解邻里矛盾,改善村风[1] - 组建13支基层调解队伍,由网格长、党员和道德模范组成,活跃在田间地头解决群众问题[1] - 村民主动拆除违建棚屋,化解多年积怨,体现治理成效[1] 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 - 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54座蔬菜大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3] - 村民通过蔬菜大棚实现人均年增收约5000元,部分村民年收入增加超2万元[3] - 发展林果产业,蜂糖李种植预计今年收入翻倍[3] 文旅融合与品牌打造 - 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创作70多幅墙体彩绘,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3] - 举办乡愁文化节两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近16万元[3] - 再现三代婚礼现场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3] 教育与公益事业 - 希望小学129名学生中80多名为留守儿童,获赠电脑、校服等物资改善学习条件[4] - 重阳节"百家宴"活动激发乡贤回馈热情,在外人士捐资安装太阳能路灯[4] - 村干部协调爱心企业捐赠学习用品和牛奶,提升教育基础设施[4]
溧阳市溧城街道“统战+”赋能商圈发展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7-02 23:43
商圈统战融合模式 - 溧城街道以"同心同巷"商圈统战微家为核心阵地 开创"统战+商圈"融合发展新模式 整合统战资源并创新服务形式 [1] - 通过展板 电子屏 宣传手册等载体传递税收优惠 创业扶持 就业培训等政策 针对小微企业开设"政策速递"专栏 邀请部门人员定期解读 [2] - 创新推出"统战工作十二时辰"漫画展区和"有声图书馆" 扫码可收听统战历史 政策法规等内容 采用"听学结合"模式提升触达率 [2] 文化生态构建 - 定期举办民主党派 新阶层人士 商会企业主题活动 如本地漫画家漫画展吸引超万余名群众参与 增强统战社会价值认知 [2] - "MINI摇滚音乐会""亲子手绘大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 "星空夜肆"活动期间举办的音乐节吸引观众超2万人次 带动周边餐饮零售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4] - 通过漫画展 茶话会等形式拉近与群众距离 商户反馈统战工作"实实在在为商圈解决问题" [2][3] 民生服务创新 - 设立党群服务代办点 提供政策解读 社保代办等服务 推出"错时代办"满足商圈从业者碎片化时间需求 [3] - 免费开放休闲区 日均接待市民超百人 提供饮水 充电等服务 同时作为商户协商议事的"共享会议室" [3] - 解决步行街流动摊位升级改造问题 通过协商会议促成摆放规范化 兼顾经济效益与美观效果 [3] 经济动能激活 - 设立"优选商家展示"窗口 通过图文视频推介特色商户 举办新型餐饮行业座谈会助力企业发展 [4] - 直播间开展助农专场 为蜂糖李 乌米饭等农产品带货 商圈餐饮企业通过直播采购降低成本 形成"农户—商家—消费者"共赢链 [4] - 助农直播使农户收入翻番 商家提升菜品品质 实现产销双向通道高效对接 [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推动基层统战与商圈经济深度融合 探索"统战+"新落点 目标实现"一子落而全局新"的良性循环 [5]
瓜果飘香、产销两旺——水果盛宴激发夏日“甜蜜经济”
央广网· 2025-06-24 01:10
夏季时令瓜果集中上市 - 新疆轮台县白杏采摘面积3万亩 预计年产量约1.83万吨 [1] - 采购商预计收购150吨轮台白杏 采用航空运输36-72小时可达客户 [1] - 贵州镇宁县蜂糖李种植面积22万亩 覆盖13700多户群众 [2] - 镇宁县蜂糖李集散中心销售旺季日交易客商上万人次 集散量超1000吨 [2] - 广西北海合浦县被誉为"中国鸡嘴荔枝之乡" 正值采摘旺季 [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贵州蜂糖李种植首次采用无人机运输 1万斤货物1小时内可调运完成 [2] - 合浦县推动荔枝全产业链升级 依托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拓宽销售半径 [2] - 合浦县结合乡村旅游开发采摘体验和荔枝主题农家乐 促进三产融合 [2] 经济效益与产量预测 - 轮台白杏吸引大量客商采购 形成产销两旺局面 [1] - 镇宁县蜂糖李全年产值有望突破36亿元 采摘期持续至7月中下旬 [2]
长沙全方位夯实耕地保护责任,系统推进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创新
长沙晚报· 2025-05-06 09:38
"这些农田去年还种着苗木、养着鱼虾,如今已经全部恢复粮食种植。"看着曾经的耕地又重新变成了沃土粮田, 沿溪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唐晓军感慨万分。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近年来,长沙始终把"严守耕地红线"作为"头等大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 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系统推进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创新,切实保护好每一亩耕地、使用好 每一寸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沙特色的土地保护利用科学路径。近日,记者深入长沙的田间地头,见证耕地保 护制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耕地保护走出新路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通讯员 易路军)初夏时节,行走在浏阳市沿溪镇建设村,田间 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幅充满活力的耕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片地有58亩,之前是虾塘,养殖南美白对虾,耕作层已受到破坏,我们采取了土地培肥、灌溉系统重建等工程 恢复措施,结合实际针对性制定耕地恢复方案,及时恢复种植条件。"在沿溪镇建设村,唐晓军指着一片油菜花田 介绍道。 如今,昔日的虾塘摇身一变,成了油菜花海,油菜收割后再种上水稻,虾塘的水波重新变回起伏的稻浪,勾勒出 一幅满溢着希望与喜悦的美丽乡村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