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稳定币(USDC)

搜索文档
稳定币的技术原理与信任逻辑 | 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7 09:23
稳定币核心特征与现状 - 稳定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资产 通过锚定机制维持相对于法币的价格稳定 早期作为加密货币交易媒介 后发展为参与借贷和质押等类金融活动的基础资产[5] - 稳定币具备近乎实时的结算速度 低廉的交易成本和7×24小时无国界流转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和贸易结算等领域[5]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800亿美元 其中USDT以约60%份额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USDC等其他稳定币紧随其后[7] - 稳定币市场高度依赖主流公链生态 以太坊 波场和Solana三大公链承载大部分市值和交易量 截至2025年8月以太坊上稳定币市值超过1370亿美元[7] 稳定币发展历程 - 2014年泰达公司推出USDT 以1:1法币抵押为目标 将美元价值引入加密货币市场[6] - 2017年MakerDAO发行DAI 首创超额加密资产抵押加智能合约清算模式 推动去中心化稳定币发展[6] - 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热潮带动稳定币需求激增 为高风险加密市场引入稳定概念[6] - 2022年算法稳定币UST因算法失灵崩盘 引发全球监管关注[6] - 2025年美国推出《GENIUS法案》和中国香港实施《稳定币条例》等监管法规 为行业奠定合规化基础 稳定币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6] 稳定币技术原理 - 根据锚定机制不同分为链下资产抵押型 链上资产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币三大类[10] - 链下资产抵押型通过链下储备等值法币或等价资产支撑币值 技术实现包括资产托管 审计验证和赎回机制三个环节 USDT和USDC是代表[10] - 链上资产抵押型通过超额抵押链上资产支撑币值 以MakerDAO的DAI为例 用户需抵押以太坊等加密资产到智能合约中 系统根据抵押率要求生成稳定币 抵押率不低于150%[10][15] - 算法稳定币通过算法驱动的供需调节机制支撑币值 核心原理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调节供应量[11] - 区块链为稳定币运营提供信任基础设施 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密码学哈希保障数据完整性[11] -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核心机制 以太坊采用权益证明PoS 波场和Solana采用委托权益证明DPoS[12] - 智能合约是稳定币运营的自动化中枢 实现铸币和销毁功能自动化 管理抵押资产锁定与清算[13] 稳定币信任逻辑 - 链下资产抵押型稳定币依赖储备资产真实性 流动性及发行机构合规运营与透明审计 USDC储备以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为主 每月经第三方验证[15] - 链上资产抵押型稳定币依托超额抵押与自动化清算双重防护 DAI设置不低于150%抵押率 为价格波动预留缓冲空间[15] - 算法稳定币价格稳定机制存在结构性缺陷 稳定性完全依赖供需调节算法与市场套利行为有效性[15] - 区块链透明性让稳定币关键数据可查 智能合约开源性让机制规则可审 全球开发者可共同审计代码漏洞[16] - 监管法规为信任提供制度保障 美国《GENIUS法案》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和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从发行人准入许可 储备资产管理 用户权利保障和全面信息披露等方面构建规则框架[16][17] 稳定币挑战与展望 - 监管技术面临挑战 许多稳定币交易发生在去中心化平台或个人钱包之间 缺少面向全球范围的稳定币及链上交易的大规模监管基础设施[17] - 币值稳定存在挑战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高度依赖储备资产透明度与定期审计 但市场多次出现储备信息不透明和价格脱锚事件[17] - 制度和治理存在挑战 稳定币全球化运营特征与各国分而治之的监管现状矛盾 国际监管协调机制缺失[18] - 展望未来稳定币供应量或将从当前数千亿美元规模大幅攀升至数万亿美元 逐步渗透至供应链金融和房地产代币化等领域[18] - 监管环境日趋成熟 美国 欧盟和中国香港等主要经济体监管框架将为发行商提供清晰合规指引[18] - 技术创新加速突破 有效提升底层网络可扩展性与能兼顾监管的隐私保护能力的解决方案有望落地[18]
稳定币合规新纪元:香港稳定币监管的“立”与“破”
搜狐财经· 2025-08-08 05:51
加密货币市场中,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主要加密货币因价格波动剧烈,难以胜任日常支付及计价功能,为解决这一痛点稳 定币应运而生。本次香港《稳定币条例》将"稳定币"定义为基于分布式账本或类似存储库技术基础上,锚定单一或一篮子资产,可作为被 公众接受的交易媒介且可通过电子方式转移、储存或买卖的数字资产。稳定币从本质上既不属于传统商品范畴,也未被赋予法定货币地 位,仍然属于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的一种创新型支付代币。 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和参与主体主要有哪些? 近年来全球稳定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7月,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500亿美元,其中以泰达币(USDT)和美元稳定币 (USDC)为代表的美元稳定币占据超95%的市场份额[1],凸显美元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为巩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和Web3枢纽的战 略定位,同时强化其人民币离岸中心功能并探索稳定币的应用潜力,香港特区政府自2023年12月启动稳定币监管框架公众咨询。经过约一 年半的立法程序,香港立法会于2025年5月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终将稳定币纳入全面金融监管体系。该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 生效,与此同时,为维护金融稳定并防范洗 ...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 艾德金融领跑数字资产服务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7-24 17:18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发展 - 全球金融市场对数字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资本市场对加密资产的投资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1]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为稳定币市场提供明确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指引 [1] 香港虚拟货币ETF市场动态 - 香港交易所虚拟货币ETF产品加速扩容 艾德金融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未来的关键桥梁 [1] - 潘渡比特币ETF(02818HK)于2025年7月登陆香港交易所 成为今年香港首只获批上市的比特币ETF [1] - 艾德证券期货获委任为潘渡比特币ETF参与证券商 投资者可通过现金或实物申赎方式交易 [1] - 香港市场共有7只已上市虚拟资产现货ETF 均可在艾德金融的Eddid ONE应用程序上交易 [2] - 这些ETF保留了数字资产的成长潜力 同时纳入香港证监会严格监管 资金风险大幅降低 [2] 艾德金融的竞争优势 - 艾德金融凭借全牌照资质与技术积淀 成为香港市场少数覆盖所有已上市虚拟资产现货ETF的券商 [5] - 旗下艾德证券期货持有第1/2/3/4/5/9类受规管活动牌照 覆盖证券交易、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全链条业务 [5] - 公司通过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 在数字资产托管、结算、信息披露等环节的理解远超普通机构 [5] - 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提供数字资产存取服务 涵盖比特币、以太币、美元稳定币等多币种 [5] 稳定币条例与未来布局 - 《稳定币条例》生效进入倒计时 艾德金融业务布局将持续提速 [6] - 公司将持续为市场提供主流稳定币及其他数字资产的专业造市服务 并加速拓展稳定币、代币化实体资产等产品的分销布局 [6] - 通过科技赋能的创新能力与持牌合规的确定性 为香港数字资产市场树立标杆 [6]
国泰海通|固收:稳定币如何影响美债:有利化解短期债务,但需警惕“影子银行”风险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8 13:53
稳定币的本质与市场格局 - 稳定币的核心功能是通过锚定法定货币、商品或其他资产实现加密货币价格稳定性 [1] -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值突破2400亿美元,链上交易量持续攀升,在加密交易、跨境支付、DeFi等场景渗透率显著提升 [1] - 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格局,以泰达币(USDT)和美元稳定币(USDC)为主 [1] 稳定币相关政策进展 - 美国GENIUS法案在联邦层面确立系统性稳定币监管框架,Tether和Circle成为美债重要新买家 [2] - 2025年一季度Tether持有美债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占其总储备66%-81.5%,Circle的USDC储备中88%为美债和隔夜回购协议 [2] - 香港《稳定币条例》提升合规水平,为全球监管提供区域样板,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 稳定币对美债市场的影响 - 花旗预测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在基准情形下达1.6万亿美元,乐观情形达3.7万亿美元,悲观情形5000亿美元 [3] - 若稳定币市值达2万亿美元,将带来约1万亿美元短期美债新增需求,但仅限于93天以内到期的短期国债(T-Bill) [3] - 对长期债务问题影响较小,因GENIUS法案限制发行人储备金必须为现金或93天内到期美债 [3] 稳定币的潜在风险 - 发行机构承担银行部分中介功能但缺乏同等严格监管,可能面临脱锚、挤兑等系统性风险 [4] - 对银行体系存款基础产生"虹吸效应",可能影响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4] - 尽管GENIUS法案和香港条例提出高标准要求,风险传导链条和监管套利空间仍需持续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