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羊绒

搜索文档
60年,雪域高原活力迸发!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04
核心观点 - 西藏依托高原资源禀赋发展九大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上半年GDP达1382.72亿元且同比增长7.2% [1] - 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发电量占比超99% 累计外送电力161亿千瓦时 [3] - 立体交通网络支撑产业扩张 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货运量前7月达350.84万吨 [5] - 科技赋能特色农牧业与现代化物流 带动居民收入提升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5% [7] 产业发展 - 九大产业涵盖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特色农牧、藏医药、高新数字、边贸物流和通用航空 [1] - 清洁能源外送规模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86万吨 且聚焦水、风、光、热等多类型项目建设 [3] - 绿色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上半年羊毛羊绒、鲜苹果等绿色产品出口额近3000万元 [4] - 牦牛产业通过科技升级实现转型 包括克隆技术应用和实时动态监控系统 [1] 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1382.72亿元 同比增长7.2%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8% [1] -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同比增长6.3% 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列 [4] -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8元 上半年同比增长7.6% [1][7] 基础设施 - 公路网络覆盖率达100% 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196公里 乡镇通畅率97.99% [5] -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通过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货物9639.11万吨 旅客4002.79万人次 [5] - 新开通拉萨-鄂州全货机航线 首班货运量进港16.7吨、出港6.9吨 [5] - 每月通过铁路托运进藏汽车约千辆 推动高原自驾游发展 [6] 民生与就业 - 特色农牧业带动增收 藏鸡养殖项目使每村年增收23万元以上 [7] - 科技农业产业园培养本地种植技术人员 日收入达200元 [7] - 现代化物流实现商品当日达、次日达 智能仓储系统动态调库 [7] - 2019年底实现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7]
雪域高原驶入发展快车道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01
核心观点 - 西藏自治区通过发展九大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上半年GDP达1382.72亿元同比增长7.2% [1] - 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发电量占比超99% 外送电力161亿千瓦时 [3] - 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 铁路货运量350.84万吨 [5] 产业发展 - 九大产业包括文化旅游 清洁能源 绿色工业 现代服务 高原特色农牧 藏医药 高新数字 边贸物流 通用航空 [1] - 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涵盖水 风 光 热等多种类型 [3] - 绿色产品出口表现突出 上半年羊毛羊绒 鲜苹果等绿色产品出口近3000万元 [4] - 牦牛产业技术升级 实现克隆技术突破和数字化管理 [1] - 藏鸡养殖带动20个村参与 每村年增收23万元以上 [7] 经济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 [1] -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65亿元 同比增长6.3% [4] -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58元 脱贫人口收入增12.5% [7] 基础设施 - 公路网络全覆盖 乡镇通达率100% 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 [5] - 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通过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货物9639.11万吨 [5] - 航空物流能力提升 新开拉萨-鄂州全货机航线 单班货运量23.6吨 [5] - 电力基础设施完善 建成4条"电力天路" 清洁能源占比超99% [3] 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应用成效显著 阿里生态农业产业园培养新型农牧民 [7] - 物流数字化升级 京东智能仓储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7] - 牦牛产业数字化管理 通过手机APP实现实时监控 [1]
上半年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4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8 05:48
西藏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西藏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4亿元 同比增长14.1% 增速较前5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 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1] - 出口37亿元 增长15.4% 进口6.4亿元 增长7% [1] - 西藏外贸实现历史性跨越 贸易总值从1965年的693万元跃升至年均百亿规模 贸易伙伴拓展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外贸结构与区域分布 - 对尼泊尔进出口21.9亿元 增长22.1% 占中尼贸易总值25.9% [2] - 对东盟 美国 新加坡分别进出口5.7亿元 3.1亿元 2.4亿元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7亿元 增长18.1% [2] - 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9亿元 增长12.5% [2] 重点产业与产品表现 - 新能源汽车 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9.1亿元 [2] - 特色农产品出口近3000万元 [2] - 西藏苹果出口量同比增长4.5倍 羊毛羊绒 藏香等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 民营企业主导作用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42.5亿元 增长14% 占外贸总值的97.9% [3] - "十四五"期间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总值340.6亿元 占同期外贸总值的93.2% 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1倍 占比提升23.6个百分点 [3]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形成由5个国家级正式开放口岸 综合保税区 国际陆地港等组成的开放平台矩阵 [1] - 进出口整体物流效率提升50% 日喀则市进出口增长49.8% [2] - 31个省区市企业通过西藏口岸开展南亚贸易 [2]
中尼口岸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新华社· 2025-06-25 10:33
中尼口岸双边贸易增长 - 里孜口岸于2023年11月开通,成为西藏第四个陆路口岸,边贸市场配套设施完善,商户无需支付租金[1] - 樟木口岸在2015年地震后逐步恢复,2023年重启双向货运及人员往来,带动边贸繁荣和就业机会[1][2] - 吉隆口岸2023年4月恢复双向人员往来,尼泊尔货车频繁往来装卸货物[5] 企业出口与产品创新 - 西藏吉隆瑞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针对尼泊尔山区需求研发新能源车辆,2024年预计出口突破2000辆[6] - 公司采用一体化生产流程,产品适配尼泊尔地形特点,工人收入提升且能兼顾家庭[6] - 通过"公铁联运"模式,新能源汽车从产地10日内可运抵尼泊尔[7] 贸易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4年1-5月西藏对尼泊尔进出口额17.95亿元,同比增长14%,尼泊尔占西藏外贸87%[8] - 拉萨综合保税区采用"一箱到底"监管模式出口日用品、新能源汽车等,海关提供绿色通道和24小时预约服务[8] - "十四五"以来西藏与南亚联盟贸易总值149.2亿元,印度、巴基斯坦分列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