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纤维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雪天盐业布局智能纤维,编织未来新质生产力
江南时报· 2025-09-26 02:33
公司战略布局 - 雪天盐业首期出资5100万元持股51%与复旦大学共建智能纤维新能源材料研究院 跨界进入纤维电子领域 [1] - 合作旨在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八大研发方向和年内落地中试线计划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6] - 该转型被视为传统资源型企业向高科技新材料企业转型的参考样本 反映产业界对智能纤维材料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共识形成 [6][7][11] 技术平台特性 - 纤维电子器件通过纺织工艺集成发电 储能 传感 计算 通信等功能于单根纤维 实现材料科学高度集成化 柔性化 智能化的飞跃 [2] - 技术研发从单一性能优化转向构建多功能集成的系统级材料平台 具有重新定义多个产业形态的潜力 [2][5] 应用场景前景 - 新能源领域:纤维锂电池支持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显示服装的柔性能量存储与供给 [3] - 人形机器人产业:纤维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神经和皮肤 实现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 [3] - 医疗健康领域:纤维器件在脑机接口 血糖监测 小儿黄疸治疗等领域具备便携 高灵敏度和生物相容性优势 [3] - 空间探测等极端环境:轻质柔性纤维电子系统具有独特应用价值 [4] 行业发展挑战 - 技术成熟度存在瓶颈 包括材料稳定性 批量生产良率与成本控制问题 [8] - 需构建全新产业链生态 涵盖关键材料 专用设备及下游应用整合 [9] - 医疗等严肃应用领域缺乏标准与安全认证体系 [10] 产业竞争格局 - 全球纤维电子研发竞争已启动 中国凭借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和产业资本有望占据前沿赛道有利位置 [11] - 技术突破后纤维电子可能成为半导体式的基础性技术 渗透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各方面 [10][11]
泰和新材:纤维锂电池中试线已建成 正与客户共同开发应用场景
格隆汇· 2025-09-25 11:57
纤维锂电池业务进展 - 纤维锂电池产品已建成中试生产线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1] - 公司正与相关客户共同开发应用场景 [1]
雪天盐业:向“新”而行 培育新材料领域核心竞争力
江南时报· 2025-09-24 11:38
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板块作为核心增长极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延伸培育新质生产力 涵盖高倍率正极材料 高电压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大技术路线 并联合成立智能纤维研究院拓展前沿应用领域 [1][2] 技术路线进展 - 高倍率正极材料面向消费电子领域 广泛应用于电子烟 耳机 音箱等小型电器 [1] - 高电压正极材料面向下一代储能技术 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已完成研发 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公司计划紧抓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快速提升产能 [1]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于盐资源禀赋延伸发展 旗下美特新材与中南大学共建湖南省首个钠电研究院 开发材料已实现吨级销售 [1] 产能与市场地位 - 美特新材在电子烟电池细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 [1] - 建成1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和2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 [1] - 5000吨钴酸锂扩产项目顺利投产 年产能达7500吨 [1] 智能纤维布局 - 公司与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纤维新能源材料研究院 首期出资5100万元持有51%股权 [1] - 研究院聚焦材料定向合成 智能纤维材料 能量转换器件等八大方向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2] - 纤维电子技术可通过纺织方法将发电 储能 传感等功能集成于织物 应用于可穿戴设备 新能源 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等领域 [2] 应用前景与战略规划 - 纤维锂电池 纤维传感器有望作为新型结构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提供轻量化 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 [2] - 纤维电子器件在医疗健康领域因便携 灵敏度高 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 - 相关中试线预计年内加速落地建设 [2] - 公司计划五年内实现产业规模翻倍 正与多家潜在标的企业洽谈并购 以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和研究院成果产业化 [2]
泰和新材:纤维锂电池产品已建成中试线
证券日报· 2025-09-10 11:36
公司技术进展 - 纤维锂电池产品已建成中试线 [2] - 目前正在进行市场开发 [2] - 已与若干标杆客户建立应用场景联合研发项目 [2]
泰和新材:纤维锂电池已建成中试线,目前正在进行市场开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7:53
纤维锂电池业务进展 - 产品已建成中试生产线 [2] - 目前正在进行市场开发工作 [2] - 已与若干标杆客户建立应用场景联合研发项目 [2]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22:34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业务横跨绿色化工、高端纺织、高性能纤维、新能源材料等众多产业领域,是中国首家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生产企业和全球首家智能纤维生产企业 [3] - 公司芳纶产能约3.2万吨,居全球第三位 [15] - 公司目前氨纶产能居国内前五位,分布于烟台及宁夏两个基地 [8] 氨纶行业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氨纶产能达143万吨,较2024年年底增加7.6万吨,需求端增幅较窄,市场供需失衡格局加剧 [5] - 氨纶价格持续下行,年初至今跌幅在5%以内,市场呈现窄幅震荡中持续探底的特征 [6] - 氨纶上游原料PTMEG年产能在151.1万吨,较2024年末增长11.8%,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8] 芳纶行业状况 - 芳纶是全球化的商品,全球名义产能约16-18万吨,需求约12-14万吨 [15] - 2025年受新增产能释放及传统工业领域需求影响,芳纶行业竞争压力加剧,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行,利润空间收窄 [16] - 全球芳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维持在5%-10%区间,安全、环保、节能是主要应用方向 [18] 新能源产业与芳纶纸业务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20] - 芳纶纸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通讯等重要领域,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兴应用领域带动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21] - 2025上半年公司芳纶纸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增长,变压器、蜂窝芯材等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22] 芳纶涂覆隔膜业务 - 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耐高温、易浸润、抗穿刺等优异性能,破膜温度可达400℃以上,电解液吸收速度快3倍且吸收量高25%,抗锂枝晶穿刺时间延长3倍以上 [24] - 公司SAFEBM?电池芳纶涂覆隔膜中试项目于2023年3月建成投产并实现批量产品交付,产业化项目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投料试车 [25] - 芳纶涂覆隔膜成为锂电池隔膜涂覆市场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品,能够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终端用户的安全焦虑与里程焦虑 [24] 绿色印染与智能纤维业务 - 公司Ecody?系基于材料技术对传统印染技术进行革新与优化,从源头削减高盐废水排放,实现生产用水及燃动力消耗大幅下降 [10] - 公司莱特美?发光纤维、纤维锂电池系全球首创产品,属于智能纺织品范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 [11] - 公司联合十余家汽车品牌及供应链企业,将智能纤维融入汽车内饰、智能车载配件等创新场景,同时在智能服饰、工艺礼品、玩具饰品等领域完成终端产品整合设计 [11][12] 公司经营举措与成效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生产改造、管理提升、市场营销、工程迭代、品质提升等多措并举提升盈利能力,二季度以来产销率得到有效提升,产品价格实现逆势上涨 [9] - 芳纶业务通过精准定位开发,客户粘性明显增加,存量业务销量同比增长超30%,2025年上半年芳纶及其制品出口量实现同比增长 [19] - 公司收购烟台泰达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15,049.46万元,旨在推动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联动升级,从租赁厂房土地模式转变为自主持有生产所用厂房土地 [41][54]
泰和新材:与复旦大学团队联合开发的纤维锂电池项目正处于中试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9:48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与复旦大学团队联合开发纤维锂电池项目 [1] - 项目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1] 技术合作 - 合作方为复旦大学专业研发团队 [1] - 开发产品为纤维锂电池新型技术 [1] 项目阶段 - 技术开发已完成实验室研究阶段 [1] - 当前推进至中试阶段产业化准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