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操作机器人

搜索文档
西交大校友,“闯关”港股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0:52
公司概况与上市计划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企业 核心团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 能源化工 锂电池 3C等多个工业场景[1] - 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通过18C章程在主板挂牌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由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张朝辉与实验室四位同学联合创立 导师梅雪松教授出任首席科学家提供技术支持[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0.8亿元 2023年1.1亿元 2024年2.5亿元[6]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2年11.2%升至2023年26.1% 2024年达到35.2%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38.1%[6][7] - 尚未实现盈利:2022-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近8.4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2.35亿元 2023年2.6亿元 2024年2亿元 2025年上半年1.4亿元[11][12]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两大解决方案:工业物流占比从2022年59.9%降至2024年54.2% 巡检运维保持45%左右 2025年上半年工业物流占比回升至61.3%[7][8] - 行业收入结构持续变化:2022年3C领域贡献40.7%收入 2023年半导体业务跃升至33.5% 2024年能源化工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占比37.6% 2025年上半年能源化工占34.9% 半导体27.1% 锂电池业务快速崛起贡献25.2%[9][10]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研发投入累计超2.5亿元:2022年0.81亿元 2023年0.67亿元 2024年0.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0.43亿元[12] - 研发团队144人 占员工总数34.6% 核心成员曾入选福布斯中国U30榜单和36Under36科学家型创业者[12] - 全球市场份额领先: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市场份额6.1% 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份额7.1%[14][15]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已进入全球超300家知名企业供应链 包括超过50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 客户复购率超过70%[15] - 与全球前三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中的两家达成合作 与国内头部电网 能源集团存在紧密合作[15] - 海外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设立东京子公司增强本土化运营能力[15] 融资历程与估值 - 完成9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SIG 蓝驰创投 松禾资本 IDG 软银亚洲等知名风投及地方产业投资[6] -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20.8亿元人民币[6] - 早期获得母校投资基金支持 2017-2018年完成种子轮与天使轮融资 西交一八九六资本持续加注[4] 行业地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战略聚焦工业具身智能中的移动操作机器人[14] - 选择港交所18C章程上市 需接受比传统IPO更严苛的技术成色审视[13] - IPO募资将用于具身智能技术研发 多功能中心建设 国际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16]
新股消息 | 优艾智合递表港交所 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10:18
公司上市与股票信息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0.10元 [2] 业务定位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领域 [4] - 业务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制造及公用事业等行业 提供"一脑多态"机器人解决方案 [4] - 产品已销往中国、日本、韩国、德国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 [4]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 [5] - 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排名第一 在能源及化工产业排名第二 [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7789.6万元 2023年1.08亿元 2024年2.55亿元 2025年上半年1.27亿元 [5] - 2022年亏损2.35亿元 2023年亏损2.6亿元 2024年亏损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4亿元 [5]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2年11.2% 2023年26.1% 2024年35.2% 2025年上半年38.1% [6] - 研发开支占比显著下降:从2022年103.6%降至2024年24.5% [6]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2017年即实现产品销售 [4] - 在半导体和能源化工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 这两个领域具有要求严苛、技术壁垒高的特点 [4]
优艾智合递表港交所 冲击“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01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9月26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按2024年收入计) [1] - 公司在中国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中位居第一(按2024年收入计) [1] 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率先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1] - 公司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1]
优艾智合赴港IPO :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53
公司上市动态 - 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冲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1]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第一的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1] - 公司在中国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中位居第一 [1] - 公司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率先实现规模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 [1]
一个月大涨近150%,大牛股实控人生变,国资转让16.2亿元基金份额,52岁知名大咖接盘,公司原董事长已辞职
36氪· 2025-08-28 01:00
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淄博市财政局变更为自然人韩永光 通过16.2亿元基金份额转让实现 [1][2][3] - 交易涉及淄博市财金控股集团将淄博展恒鸿松股权投资基金99%份额转让给海南鹤平投资有限公司 [3] - 控股股东仍为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 但上层股权结构变化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3] 新实际控制人背景 - 韩永光出生于1973年 研究生学历 在机器人产业领域拥有深厚技术与产业资源 [2][7] - 担任遨博智能董事 易嘉油智能机器人董事 电科北方电子科技董事长等职务 [7] - 遨博智能为全球领先协作机器人提供商 实现核心部件全栈自主研发 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 [7][8]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 同比增长24.90% [4] - 归母净利润594.54万元 同比增长113.96% 实现业绩扭亏 [4] - 控制权变更消息曾引发股价异动 7月31日至8月5日连续大涨 一个月内累计涨幅约150% [4][5] 战略发展方向 - 新实际控制人将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赋能现有产业迭代升级 [9] - 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智慧仓储物流行业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9] - 计划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拓宽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业务版图 [9] 治理结构调整 - 韩永光当选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原董事长邢成亮因工作调整辞职 [9] - 人事变动进一步巩固新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控制力 为战略实施提供管理基础 [9] - 此次易主不涉及要约收购和关联交易 不会导致公司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4]
大牛股!东杰智能(300486),拟易主!
证券时报· 2025-08-27 01:1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淄博市财政局变更为自然人韩永光[1] - 控股股东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的基金份额发生转让 交易价格16.2亿元[1]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仍为淄博匠图 但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1] 新实际控制人背景 - 韩永光系遨博智能董事 并担任易嘉油智能机器人及电科北方电子科技董事长[4] - 韩永光拥有多项地方荣誉称号 包括2023年"山东十大财经风云人物"[4] - 韩永光当选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原董事长邢成亮辞职后留任董事[5] 战略发展预期 - 新实际控制人将赋能公司产业迭代升级 提供具身智能解决方案[4] - 计划为智慧仓储物流行业研发新技术 培育新利润增长点[4] - 进一步拓宽公司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业务版图[4] 关联企业情况 - 遨博智能为全球领先协作机器人提供商 实现核心部件全栈自主研发[4] - 遨博智能注册资本1.03亿元 第一大股东山东齐康智合持股33.18%[5] - 公司经历7轮融资 创始人陶宁现任董事兼财务负责人[5]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7月初8元/股附近横盘后大幅上涨[6] - 8月初出现连续多天20%涨停行情[6] - 停牌前收盘价达23.03元/股[6]
大牛股300486,拟易主
证券时报· 2025-08-26 14:1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淄博市财政局变更为自然人韩永光,控股股东淄博匠图恒松控股有限公司保持不变 [1] - 交易通过淄博展恒鸿松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份额转让实现,交易价格16.2亿元 [1] - 公司股票将于8月27日复牌 [1] 新实际控制人背景 - 韩永光系遨博智能董事、易嘉油智能机器人董事、电科北方电子科技董事长,并拥有多项地方荣誉称号 [5] - 韩永光1973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曾获2023年"山东十大财经风云人物"等荣誉 [5] - 韩永光当选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原董事长邢成亮辞职后保留董事职务 [6] 战略发展预期 - 新实际控制人计划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资源赋能公司智慧仓储物流产业迭代升级 [5] - 公司将研发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培育新利润增长点,拓宽高端智能制造业务版图 [5] 关联企业遨博智能 - 遨博智能为全球领先协作机器人提供商,拥有全栈自主研发能力,连续多年领跑国内协作机器人市场 [5] - 遨博智能注册资金1.03亿元,第一大股东山东齐康智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18%,其余股权由31家股东持有 [6] - 公司创始人为陶宁,经历7轮融资,魏洪兴任董事长,韩永光任董事兼经理 [6]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7月初8元/股附近大幅上涨,8月19日停牌前收盘价23.03元/股,期间出现连续多天20%涨停行情 [6] - 停牌前市盈率871.75倍,市净率7.11倍,每股收益0.013元,每股净资产3.24元 [7] - 营业总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24.90%,归母净利润595万元,同比增长113.96% [7]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工业经济向稳向新向优发展(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8 21:31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 [1][2]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基本保持稳定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1] 重点行业表现 - 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35.5%和16.4% [2] - 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10% [2] - 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2万户,较上年底增加0.8万户,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4% [2] - 累计培育超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 [4]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4.2%,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 [4] - 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向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渗透,首型纯电无人矿卡投入运营 [4]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中心,重点培育241家中试平台 [4] - 计划2025年底前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5] 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 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6.2% [7]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7] -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 [8]
机器人 硅基驱动,具身智跃 - 2025年中金公司中期投资策略会
中金· 2025-07-01 0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人智能化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大模型重构硬件体系,算力平台从工控走向GPU超算,架构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灵巧手和新型传感器等零部件推动硬件体系演变,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通用、泛化和具成本效益,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渐显 [1][7][10] 各公司情况总结 智屏方 - 2023年4月成立,专注具身机器人行业,采用主机厂模式交付机器人整机,提出空间感知路线和端到端VLA技术,与吉利金能微电子、东风柳汽等合作,在汽车制造、半导体等高端制造环节商业化落地,在民航机场提供行李收纳服务,未来目标推广至家庭,但商业模式仍在探索 [1][2] 优爱智和 - 2017年成立,专注移动操作机器人,创始团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款产品结合视觉和机械手臂模拟人类状态,服务太极电、中芯国际等半导体客户及苹果供应链、新能源企业,2019年开拓能源行业巡检运维场景,是移动操作机器人标准制定者,连续三年出货量排名第一,2024年与西安交大成立联合研究院,推出7款产品 [1][4] 复兴电机 - 2001年成立,专注控制类马达设计、制造和销售,年产600多万台马达,超50%出口欧美,提供空心杯电机、关节模组及无框电机等全套方案,是国内最早且系列最全的供应商之一,希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1][5] 行业发展相关总结 硬件迭代与通用型机器人 - 具身机器人硬件迭代可借鉴自动驾驶领域汽车形态变革,实现通用型机器人需先广泛应用专用型机器人积累经验和完善技术,选择汽车产业作为切入口是因其自动化需求强烈、应用前景广 [6] 智能化对产业链的影响 - 智能化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大模型重构传统汽车和机器人硬件体系,算力平台从工控走向GPU超算,架构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新型零部件推动硬件体系演变 [7] 不同领域机器人应用 - 半导体制造领域需满足高洁净度、高可靠性和精度要求,电力巡检领域需收敛产品线、提升技术与算法、理解客户需求;工业场景需确保高可靠性,通过分析软硬件及过程问题提升整体可靠性 [8][9] 电机发展方向 - 电机发展方向集中在集成化、小型化和散热能力方面,客户需要集成一体化电机,小型化可提高灵活性和降低惯量 [14] 软件与硬件耦合 - 机器人软件与硬件难以完全解耦,工业场景中多台机器人调度涉及复杂问题,优爱智和未来将注重成为综合性系统方案供应商 [16] 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挑战 - 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面临任务调度、管控及与其他系统对接问题,需开发配套调度软件,优爱智和推出UIFleet调度系统和UITMS场内物流管控系统 [17] 机器人软件发展变化 - 机器人软件发展使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认知能力,未来软硬件将逐步走向模块化和解耦化,降低实施成本、提高效率 [18] 应对市场变化与创新 -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软件厂商合作、开放接口等措施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推动技术创新,拥有400多名员工,200多人从事研发 [22] 数据与模型解耦 - 数据与模型相互依存,机器人操作领域缺乏操作类数据,通过多种方式采集数据,需探索商业模式支持数据获取以形成商业闭环 [24] 电机供应商与主机厂配合 - 电机供应商追随客户需求,与不同客户交流确定价格、性能标准等,对于通用产品需参与软件研发,复兴电机已能提供软硬结合方案 [25] 智能化零部件发展趋势 - 零部件智能化需场景与技术牵引,机器人公司发展需智能零部件公司推动,未来ToB to C市场将打通 [26][27] 中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 -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渐显,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向20多个国家出口产品,完成重大部署,中国有望诞生影响世界的机器人公司 [29] 中国制造业对机器人产业影响 - 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为国内机器人企业创造大量应用场景和试错机会,推动技术进步,使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移动机器人生产基地 [31] 复兴电机助力智能制造 - 江苏复兴电机致力于为中国智能制造赋能,计划2025年产值翻倍,希望通过与各行业合作推动机器人产业及其他领域发展 [32]
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苏州日报· 2025-06-29 22:49
大赛概况 - 国内首个聚焦具身智能产业的标杆赛事将于7月29日至8月1日在昆山举办 旨在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 [1] - 大赛设置机器人 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飞行器三大前沿赛道 共9个应用场景13个赛项 [1] 机器人赛道 - 覆盖工业制造 物流 仓储 商用和表演4个场景 包含上下料 车间巡检 货物运输等8个赛项 [1] - 重点考查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下的上下料能力 车间巡检能力 物流仓储场景下的货物运输能力 库存盘点能力 以及商用场景下的抓取和识别能力 [1] - 参赛机器人形态不限 包括多足机器人 移动操作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 以落地场景价值为导向 [1] 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 覆盖无人运输 自动泊车 综合场景3个类别 考查无人驾驶车辆的路线规划 自动泊车及动态避障能力 [2] 低空飞行器赛道 - 涵盖智能智慧物流和工业巡检两个场景 包含城市定点投放 河道巡检两个赛项 [2] - 考查无人机避障能力 定位精度 任务效率和数据采集及巡检能力 [2] 参赛与评审 - 国内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 创新团队均可报名参赛 [2] - 评审团队由院士领衔的20余位顶尖专家组成 从任务完成时间 创新性 场景适配度 使用价值 展示效果等维度综合评分 [2] 产业配套活动 - 同期举办昆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会"机器人+电子信息制造"区域专场活动 [2] - 召开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会议 [2] - 成立昆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升级与跨越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