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营业执照
icon
搜索文档
【优化营商环境】从“纸上”到“掌上” 电子营业执照开启我市企业“数字身份”新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9-28 22:25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动涉企服务全流程无纸化应用,企业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免费下载电子营业执 照。依托宁夏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宁夏政务服务网等线上载体,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表单信息自动填、营业执照免提交,助力企业办事"零材 料"。截至目前,灵武市已发放电子营业执照2.2万余件次,新设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实现100%,提交材料精简20%以上。 手机亮证、扫码通行,电子营业执照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数字身份证"。今年以来,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着力推动企业主体资格证明由"纸质营业执 照"向"电子营业执照"转变,应用场景覆盖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为各类经营主体带来全新的办事体验。 推行"亮码经营""扫码监管",企业证照信息一码集成,"企业码"与"电子营业执照"数据同源、同步更新。企业可将自行打印的"电子营业执照"PDF图片 或"企业码"置于住所或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监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行政执法等活动时,企业不必出示纸质证照,通过扫"企业码"核查企业登 记注册、取得行政许可等情况,以"亮码"代替"亮照",实现"一码通行"。 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以 ...
北京“登记注册新20条”出成效,一年新设经营主体突破40万户
新京报· 2025-09-16 08:51
市场活力表现 - 北京市新设经营主体达40.68万户 同比增长10.27% [1] - 新设外资企业3505户 同比增长13.03% [1] - 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超238万户 占经营主体总数87.9% [2] 政务服务创新 - 推出20条高品质登记注册服务举措 覆盖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风险防控四个维度 [1] - 应用DeepSeek大模型技术推出智能服务"市监小e" 累计服务36.5万次 [1] - 外资企业设立周期由2-3个月压缩至最快1天 通过境外投资者在线认证等改革实现 [1] 数字化建设进展 - 电子营业执照接入30余个政务系统和自助终端 累计应用量逾2.4亿次 [2] - 支持认证登录和事项办理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量稳居全国第一 [2] 市场机制优化 - 全市注销企业16.5万户 其中简易注销占比63.32% [2] - 858户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完成退出 优化吊销主体变更与注销流程 [2] - 畅通破产企业股权处置程序 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2]
北京新设科技型企业13.99万户
北京商报· 2025-09-16 06:18
经营主体增长表现 - 截至8月底北京市新设经营主体40.68万户 同比增长10.27% [1] - 新设外资企业3505户 同比增长13.03% [1] - 新设科技型企业13.99万户 占新设企业总数34.39% [1] 数字化政务服务进展 -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覆盖238万户存续经营主体 占总户数87.9% [2] - 电子营业执照累计应用量超2.4亿次 稳居全国首位 [2] - 30余个政务系统支持电子营业执照认证登录 [2] 行政服务效率提升 - 外资企业设立周期由2-3个月压缩至最快1天办结 [1] - AI智能服务"市监小e"累计提供咨询36.5万次 [1] - 外资在线身份认证渠道拓展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1] 市场退出机制优化 - 截至8月底全市注销企业16.5万户 [2] - 简易注销占比63.32% 达10.47万户 [2] - 858户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程序完成注销 [2] 制度改革创新举措 - 推出20条高品质登记注册服务举措 [2] - 实施境外投资者身份认证流程简化 [1] - 支持被吊销主体合并办理变更与注销登记 [2]
威海实现30多个领域“一照通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2:04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成效 - 电子营业执照已在行政许可和银行开户等30余个领域实现"一照通用" [1] - 服务效能因系统自动调取企业信息而提升40% [1] - 电子营业执照累计下载企业户数达13.18万 [1] -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次数达到365.67万次 [1] 场景优化与流程改革 - 针对银行开户和公积金缴存等6类高频场景解决"纸质依赖"问题 [1] - 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和优化合并流程实现多行业深化应用 [1]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企业年报和社保医保等数十项高频涉企服务场景 [1]
威海|威海实现30多个领域“一照通用”
大众日报· 2025-09-12 01:13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成效 - 电子营业执照在行政许可和银行开户等30余个领域实现"一照通用" 系统自动调取企业信息后服务效能提升40% [1] - 重点解决银行开户和公积金缴存等6类高频场景的"纸质依赖"问题 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和优化流程实现多行业深化应用 [1] - 企业通过手机电子营业执照可办理银行开户和社保医保等数十项高频涉企服务 累计下载企业户数达13.18万 应用次数达365.67万次 [1] 政务服务优化措施 - 行政审批服务局协同相关部门系统梳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 采用流程优化合并等方式提升跨部门服务效率 [1]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从企业开办到车辆管理的全链条服务场景 实现"亮码"办事模式替代传统纸质材料 [1]
一图读懂丨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及使用指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18 13:57
电子营业执照管理 - 首次登记或变更登记后,电子营业执照需由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投资人等指定人员领取和下载,合伙企业需协商确定一名执行事务合伙人操作 [3] - 下载流程通过微信小程序完成:搜索"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名认证(姓名、身份证号、人脸识别)→选择登记地→下载执照,需确保微信支付绑卡信息与实名信息一致 [3][5] - 下载前需阅读并同意《执照下载声明》,若修改过密码则需输入新密码,成功后支持多执照下载及密码管理 [5]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 - 具备经营主体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功能,适用于电子政务场景如网上身份认证、电子签章、亮照等 [7] - 具体应用包括:登录山西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登记注册/行政许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西)报送年报、查询企业电子档案等 [8][9] 涉税专业服务监管 - 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涉及四大类业务(专业税务顾问、税收策划等)需在次年3月31日前完成专项业务报告信息报送 [16] - 报送流程: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填写业务完成时间、签署人、收入金额等四项内容→提交后支持更正和下载 [17][18] - 政策依据包括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第49号、2019年第43号公告 [19]
电子证章赋能“零跑动” 上海农商银行荣获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奖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03
核心观点 - 上海农商银行凭借电子证章应用创新荣获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体现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普惠金融服务领域的领先实践 [1][2] 营商环境建设 - 上海市连续八年迭代更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累计发布60件典型案例 [1] - 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440余件申报 最终遴选出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2] 技术创新应用 - 公司将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加密认证功能应用于企业预约开户、银企对账、证照更新、账户查询等金融服务场景 [1] - 通过电子营业执照线上动态认证和工商信息实时比对技术 实现风控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1] - 创新构建全流程线上化对公服务新模式 实现"数据多跑路 企业少跑腿"的服务宗旨 [1]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拓展"电子证章+金融服务"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深化数字金融与政务服务融合创新 [2] - 作为上海国资金融机构 公司坚持金融为民理念 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 [1][2] - 数字化转型成果主要应用于普惠金融领域 展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实践 [1][2]
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即墨“26条”新政为营商环境“提温”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11:24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青岛市即墨区出台《青岛市即墨区2025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措施》,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提出五大方面26条具体措施 [1] 市场公平与准入 - 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确保政策不排除、限制竞争 [3] -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市场准入退出规范化 [3] - 推进经营主体登记改革,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 [3] - 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流程,推行跨省远程异地评标,计划年内签约10个以上省内城市、5个以上省外城市 [3] 政务服务便利化 -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即墨特色服务场景 [3] - 在产业聚集区增设政务服务e站,开展基层政务服务"揭榜挂帅"活动,构建"1530"政务服务圈(主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 [3] - 提升税收、工程建设项目等领域服务质效,提高环评审批效率 [3] - 完善12345即诉即办涉企诉求闭环解决机制,重点解决久拖不决、反复投诉问题 [3] 要素保障 - 优化土地要素供应,持续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 [5] - 开展"金融+"银企对接行动,搭建企业上市挂牌服务体系,建立银企直连金融服务机制 [5] -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健全用工保障体系,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 [5] 法治环境优化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优化升级"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减少重复检查 [5] - 健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破产办理质效 [5] -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全链条服务 [5] 产业体系与企业培育 - 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体系等重点领域细分赛道,重点突破"2+4+3"产业领域 [5] - 靶向锁定目标企业清单,加快打造新型产业体系 [5] - 持续培育优质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壮大跨境电商新业态 [5] - 促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成长,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5]
去年北京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新京报· 2025-06-30 07:56
经营主体增长与登记便利化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经营主体实有268.62万户同比增长5.08% 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1] - 全国首个"一标四维"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落地 外资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发布首套中英文双语版外商投资登记指南 [2] - "e窗通"平台网办功能升级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30余个 2024年全程网上办理登记业务占比达79.87% [2][3] 智能餐饮与自动化设备发展 - 北京智能餐饮经营许可备案超300家 制定自动制售设备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 推动首个持证餐饮AI机器人在亦庄落地 [2] - 截至2024年5月48家企业获批利用自动设备进行食品制售 设备布设300余个点位 智能餐饮机器人覆盖图书馆、动物园等公共场所 [3] 公平竞争与反垄断执法 - 推动退还企业费用6500多万元惠及1.02万户企业 检查收费主体480余户 罚款金额1827余万元 [4] - 建成240家涉企收费监测点位 检查反不正当竞争单位2.3万余家 2025年将常态化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4][5] - 重点查处限定交易等垄断行为 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加大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政策的整改力度 [5][6] 监管机制创新与企业减负 - 2024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38.6% 扫码检查减少重复检查6510次 警示成功率89% [7] - 10.5万户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 首批被检查量环比下降79.1% 2025年计划将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50%以上 [7][8] - 54万余户企业通过"多报合一"年报公示减少填报数据超1100万条 为5.1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7] 质量提升与标准建设 - 建设5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 建立41条质量强链 培育23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 [9] - 发布5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11项产业计量成果入选国家库 全国率先施行统一公平秤标识 [9] - 为637家小微企业减免认证费用198万余元 发放CCC免办证明2.1万余张货值21.9亿元 [10]
聊城经开区打造“电子营业执照+N”融合应用
齐鲁晚报· 2025-06-30 04:19
政务服务数字化 - 电子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办理业务的核心工具,实现查档案、办许可、签合同授权等功能,显著提升效率并减轻企业负担 [1] - 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成为趋势,电子证照作为信息共享桥梁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实现从"少带证"到"不带证"的转变 [1] - 聊城经开区打造"电子营业执照+N"融合应用服务体系,通过数据与场景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与便捷性 [1]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 - 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登记档案绑定,企业可在线完成身份认证后随时查询、下载、打印官方档案,服务覆盖1065户企业,打破时空限制 [2] - 涉企电子许可证与电子营业执照实现"联展联用",首批集成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高频证照,企业无需重复提交纸质材料 [2] - 经开区加速扩大"一照集成"范围,推动更多电子许可证纳入系统,目标实现"一照走天下" [2] 服务优化与效率提升 - 构建"1个区级中心+3个便民站点"服务体系,配备专业帮办人员,累计提供超万次企业咨询服务 [3] - 在企业变更注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集成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现身份认证、材料免交等功能,办事环节平均压缩40% [3] - "电子营业执照+N"模式实践"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改革,通过数字技术重塑政务服务流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