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现货市场

搜索文档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迈入关键阶段
经济日报· 2025-09-25 00:16
从试点探索到全面铺开,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已迈入关键阶段。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山 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浙江7个省级现货市场已正式转入运行;江苏、陕西等6个省级及 南方区域现货市场开启连续结算试运行;省间现货市场同步正式运行,"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框架基 本成型。 随着新能源装机迅猛扩张、午间时段可能出现的"弃光"现象、晚高峰时期的保供压力以及部分区域偶发 的负电价等情况,反映出市场机制与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适配性仍需进一步优化。需要持续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规则、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转自:经济日报 现货市场对新能源消纳的引导作用已初步显现。董昱提到,今年前8个月,省间现货市场新能源成交电 量达77.5亿千瓦时,占比36.5%;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火电下调能力提升9个百分点,为风电、光伏腾 出更多消纳空间。 作为长三角首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现货市场,浙江的实践成为典型样本。国网浙江电力副总经理杨玉强 说,通过"5分钟滚动出清""电能量与调频联合优化"等机制,浙江在迎峰度夏期间通过市场化价格信号 引导用户错峰300万千瓦,挖掘用户侧无感调节能力超350万千瓦,有效助 ...
政策解读丨《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在山东的实践探索
国家能源局· 2025-09-21 13:21
二、山东实践验证核心任务落地见效 在能源结构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山东面临独特矛盾,新能源装机规 模超过煤电装机(占比总装机 49.63%) 及 "多光少风"的结构特点 ;高比例新 能源导致时段性供需错位,午间弃电与晚峰保供压力并存;大部分地区低压分布 式光伏引发电网反向重过载, 30%县区成为接入"红区"等等。针对这些难题,山 东在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 功效,用实践充分验证了《指引》提出的方向目标在省级市场落地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指引》作为指导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连续运行的重要文 件,提出了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下的现货市场机制、优化中长期交易组织方式、建立 可靠容量补偿机制等核心原则和方向。山东是新能源装机大省(新能源装机1.23亿千 瓦,其中光伏装机9118万千瓦),作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省份,将按照 《指引》设计的市场建设目标、路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 效率。 一、顶层设计明确市场建设目标方向 《指引》围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连 ...
两部委印发现货市场建设指引 机制创新破解高比例新能源入市难题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09:22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 引》(以下简称《指引》),针对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明确九大指引方向,重点围绕新能 源全面入市后的市场机制适配、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等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从9月11日-12日举办的2025电力市场秋季论坛了解到,《指引》中的多项机制设计与论 坛专家观点高度契合,与会专家围绕现货市场优化、新型主体激活、辅助服务完善等议题的 讨论,为《指引》落地提供了实践参考。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办,联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电力市场专委会、电力系统专委会,及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电科院、中国电科院、国 网能源院、能见科技等七家单位共同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论坛以"加快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促 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主题,深度破解电力市场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实操难题、新型 主体培育、安全保供等关键议题。 现货机制精准化:锚定供需调节核心 《指引》明确提出"支持各地探索完善新能源全面入市下的现货市场机制,优化现货市 场出清机制,形成反映供需关系和调节成本的分时价格信号",同时要求通过日前交易价格 激励用户参与系统调节,保障电力安全 ...
国电南瑞(600406)2025年半年报点评:新签合同保持增长 国际业务拓展取得新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03 00: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43亿元 同比增长19.5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 同比增长8.82%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8.04亿元 同比增长6.94%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53.48亿元 同比增长22.50%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2.72亿元 同比增长7.33% [1]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1.95亿元 同比增长5.84% [1] 业务结构 - 电网行业营业收入130.71亿元 同比增长15.56% [1] - 新签合同354.32亿元 同比增长23.46% [1] - 国网系统外业务合同占比超50% [1] - 国际合同同比增长超200% [1] - 电网外业务营业收入111.41亿元 同比增长24.72% [3] - 海外收入19.87亿元 同比增长139.18% [3]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49亿元 同比增长2.8% [1] 核心业务板块 - 智能电网板块收入122.25亿元 同比增长28.37% 毛利率30.34% [1] - 数能融合板块收入39.00亿元 同比增长4.43% 毛利率23.40% [2] - 能源低碳板块收入65.41亿元 同比增长29.49% 毛利率21.59% [2] - 工业互联板块收入12.45亿元 同比增长2.94% 毛利率20.00% [2] - 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65% [2] 市场拓展 - 新一代调度 电力现货市场 配电自动化 新一代用采 智能量测等领域核心产品广泛部署 [2] - 电网内业务市场份额巩固提升 落地山东辽宁新一代调度 山西甘肃电力现货市场 江苏北京配电自动化等重大项目 [2] - 网外业务中标华能乌兰察布 国电投海西州等储能项目 陕西佛坪 福建仙游等抽蓄项目 四川成眉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等重大项目 [3] - 国际业务沙特南美市场放量增长 落地沙特柔直换流阀及ADMS 印尼SVC供货等重大项目 [3] - 智能用电采集整体解决方案及调相机业务进入巴西市场 配网运维业务应用于智利市场 变电站保护及自动化产品进入尼加拉瓜市场 [3]
今年底将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电改迈入更深更广全面加速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3 00:20
政策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标志着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入加速阶段 [1] - 政策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全面加速 [1] 市场建设时间表与目标 -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浙江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 [2] - 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网、江西、河南、上海、吉林、黑龙江、新疆、蒙东、青海启动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 [2] - 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京津冀电力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省间现货市场实现发电企业参与省间现货购电 [2] - 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发挥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和供需调节作用 [2]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成效 - 已有5个省电力现货市场和1个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现货市场试点稳步推进,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 [4] -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参与用户从5家增至380余家,月度用电规模达51亿千瓦时,覆盖全省用电量51% [4] - 甘肃创新新能源报量报价、用户参与市场等模式,解决新能源负电价困境,通过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 [4] - 甘肃新能源场站大规模入市,水电机组2025年全面入市,市场化程度为全国最高 [6] 区域协同与跨省交易 - 南方区域、京津冀等跨省市场试点推进,为区域间电力交易规则统一、利益协调提供实践基础 [6] - 省间现货市场将研究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直接参与机制,打破省间交易壁垒,促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6] 未来挑战与建议 - 需细化市场规则与监管体系,确保公平公正,明确第三方评估标准,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价格垄断 [7] - 深化区域协同机制,解决省间交易壁垒,加快研究售电公司、用户直接参与机制,协调区域间利益分配矛盾 [8] - 完善中小型发电企业、用户参与市场的风险对冲工具,如电力期货,加强市场力监测,防止价格操纵等垄断行为 [8]
中信证券: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灵活性资源价值发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02:00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提速 - 电力现货市场经过试点省份运行已积累较多经验 具备提速基础 政策提出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的目标 [1] - 现货市场是电力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 反映电力商品的真实价格信号 引导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为中长期市场价格形成提供参考 [1] - 国内已有山西 广东 山东 甘肃 蒙西5处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在现货市场运行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一定经验 [1] 各区域建设目标与时间节点 - 《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 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 [2] - 安徽 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 2025年底前 福建等16个省区要启动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 [2] - 跨省区现货市场建设方面 2025年底前 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要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京津冀电力市场要创造条件启动模拟试运行 [2] 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 调节性能优异的大水电能够受益 灵活性改造后煤电有望拓展其盈利来源 储能 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商业模式有望逐步理顺和建立 [1] - 电力现货市场扩容和完善有助辅助服务等需求的市场化定价 提振市场主体推动抽蓄 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建设投资 加强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意愿 [3] - 发展电力现货市场能够更加有效和及时完成价格发现 推动电力市场化进展和引导行业投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