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功能土
icon
搜索文档
【榆林】绿色低碳潮涌“煤城”
陕西日报· 2025-08-09 23:43
工业经济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拥有158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10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 采煤机械化程度超99% [2] - 智慧系统助力单队年节约材料费用约700万元 [2]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引进60个科研团队 立项50余项科研项目 形成12项可转化科技成果 [4] - 每年投入超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氢能储能和煤化工下游技术研发 [4] - 全球首创"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在府谷县发布 [4] 产业链升级与重点项目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凯越煤化建设50万吨/年甲醇制乙醇项目 采用甲醇羰基化工艺 [5] - 陕西榆能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10亿元建设100万吨/年高端化学品新材料项目 [5] -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项目投资238亿元 千吨级净化装置洗涤塔安装成功 [5] - 榆林市二季度集中开工53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238.5亿元 其中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189.66亿元 占比79.5%) [7] 新能源产业发展 - 远景零碳产业园实现风机研发-核心部件制造-整机装配全产业链 [7] - 单台风机年等效满发小时数超2500小时 可满足1.5万居民年用电需求 年减碳9000吨以上 [7] - 推动煤油气风光电氢多能融合 扩大新兴产业版图 [6] 固废资源化利用 - 2024年原煤产量6亿吨 煤矸石产量超6000万吨(占大宗固废总量61%) [8] - 碳基固废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将煤矸石转化为生态功能土/再生骨料/低热值煤 [9][10] - 建成万吨级生态功能土生产线 通过技术激活硅铝铁等元素用于生态修复 [10]
陕西:育好科创“生态林” 孵出产业“金凤凰”
陕西日报· 2025-07-17 00:09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 西科控股已投资孵化554家硬科技企业,企业市场总估值达6796亿元,并组建市场化运行的共性技术中试平台,为1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 - 空天院孵化7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估值超过490亿元,包括天回航天等企业,其85吨级火箭发动机"巧龙一号"完成200秒整机试车[2][3] - 陕西多地通过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产业发展[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每年投入营收6%进行研发,凹版印刷机国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超80%[5][6] - 陕西传梦匠美农农业科技打破电商思维定式,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2025年已达800万元[7]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 铜川承接"追光计划"建成光电子集成产业园,入驻30余家高科技企业,形成激光器、磷化铟材料等完整产业链[8] - 榆林中科环保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碳基固废中试基地,将煤矸石转化为生态功能土等产品,建成万吨级生产线[9] 产业链优化提升 - 陕西以"链长制"推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升级,形成多条"倍增式"产业链[8] - 铜川光电子产业实现从0到1突破,陕西澳威激光等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8]
(活力中国调研行)在中国首个碳基固废中试基地揭秘“废石变沃土”黑科技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03:26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 - 煤矸石含有钙、铁、锌等植物生长必需元素,但以矿物态存在难以被植物吸收,通过技术可转化为生态功能土、再生骨料及低热值煤三类产品 [1] - 煤矸石是煤炭伴生矿物,平均排放比例约20%,含碳量低、比煤硬、干基灰分大于50% [1] - 中试基地采用破碎、分选、分级选等多道工序实现煤矸石精准转化,建成万吨级生态功能土生产线 [1][6] 榆林地区煤矸石现状 - 榆林煤炭开采量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低于40%,煤矸石年产量超6000万吨,占工业固废总量50%以上 [3] - 传统处置模式存在成本高、市场消纳不足、经济效益小等问题,且部分煤矸石含硫化物和重金属易造成环保风险 [3][4]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 采用"煤矸石智能分选-微生物降解耦合全量利用新技术",实现废弃矿山修复与煤矸石大宗利用同步 [4][6] - 技术成果已吸引内蒙古、山西、宁夏、贵州等地相关单位洽谈合作,将拓展陕西碳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向 [6] - 项目验证生态功能土在国土空间修复、林业修复、防沙治沙等领域的应用效果,为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