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膏

搜索文档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03:19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日前在南京开幕。作为中国香妆产业一年一度 的"超级会展",2025CAME也是中国香妆产业向全球展示实力、寻求突破、布局未来的重要平台。 备受关注的"百年品牌焕新计划"在开幕式上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助力那些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品 牌,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品牌重塑、营销模式创新等手段,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启动 仪式上,与会者共同见证了一个经典品牌的新生——"金芭蕾"。"金芭蕾"创立于1932年,其经典产品珍 珠膏、貂油膏和桂花香水曾风靡全国,远销30多个国家。在江北新区全力推动下,"金芭蕾"成功完成品 牌重塑,彰显了中国化妆品品牌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 多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为焦点。江苏省质量科创中心项目、化妆品功能植物成分研发和智造平台项 目,以及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纳爱斯集团、山东九鑫、片仔癀(600436)、歌锐娜、黄山荷 琇、梦娇兰6个项目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签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上海 皮肤病医院、南京集萃医工交叉研究院、南京谊元生物等完成了签约。 近年来,中国香妆产业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据中国香 ...
2025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在南京开幕
新华网· 2025-09-29 07:43
2025CAME开幕式上嘉宾云集,共话行业未来。开幕式由养生堂化妆品总经理吴依凡主持。 9月25日,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2025CAME)开幕式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 议中心开启。以高品质、高规格、高精尖和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著称的2025CAME不仅是中国香妆 产业一年一度的"超级会展",更是中国香妆产业向全球展示实力、寻求突破、布局未来的关键契机。 在开幕式上,南京市江北新区重点打造的"美丽健康医研企转化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打通"研发- 生产-应用"的转化壁垒,致力于成为中国香妆产业的创新孵化基地,有望成为南京香妆产业创新转化 的"新引擎"。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颜江瑛在开幕式上做了精彩致辞,并强调中国香妆协会作为行 业引领者,始终秉持"四个服务"宗旨,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相信今天的相聚必将为香妆行业高质量发 展注入新动能。 国际组织代表带来全球行业最新动态与趋势,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主席Alexander Mohr、美 国个人护理产品协会(PCPC)全球战略副总裁Natalie Obermann、欧洲化妆品协会(CE)总干事John Chave、欧盟化妆品原料联合 ...
“大牌”集体亮相、“老牌”焕新升级,这场博览会掀起“美丽经济”热潮
扬子晚报网· 2025-09-25 09:54
国内外知名化妆品牌集体亮相,祖辈、父辈用过的老牌国货焕新升级,9月25日,2025年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精品博览会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盛大 开幕,活动不仅集聚了院士专家、行业从业者沟通交流,也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逛展、打卡、买买买,掀起"美丽经济"热潮。 作为东道主,江北新区借此次盛会发布重磅平台、促成多项签约、推动品牌焕新,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香妆产业从"产品竞争"向"体系竞争"、从"规模增 长"向"创新引领"转型。 产业沃土形成:香化品牌集体亮相,共襄行业盛举 此次博览会以"科技品牌共进"为主题,坚持"高品质、高规格、高精尖"标准,以"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为特色,吸引了上百家头部企业、500多个中 外品牌、1000多款产品、14个国际组织。江北新区天纵生物(益肤)、海智生物、江苏科德等众多企业集体亮相"玩"美香妆集,与国内外品牌共襄盛举。 据悉,江北新区自布局香料香精化妆品产业赛道以来,积极推动美丽健康产业发展,国家级新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南京生物医药谷、新材料科技园等专 业园区提供一流基础设施,高校与科研机构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已初步形成"原料供给-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率先提出"药、械、 ...
【片仔癀(600436.SH)】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更新点评(王明瑞/黄素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2 00:03
事件概述 -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片仔癀以"中医药+大健康"为主题参展 携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多款核心产品亮相[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坚持"做优片仔癀、做强大品种、做大化妆品"战略 培育复方片仔癀含片、茵胆平肝胶囊等系列产品 构建"大单品"矩阵[5] - 化妆品子公司推行超额利润分享激励机制 打造珍珠霜、珍珠膏等多款年销售过亿单品[5] - 2024年以来参与设立三支基金 每支规模10亿元 持股比例20%-30% 投资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5] 国际化布局 -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大会等国家级活动 2025年连续参加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亚欧商博会等四大国际展会[5] 研发进展 - 2024年推进11项中成药二次开发临床研究 23项药理药效毒理研究 1项中医理论研究[6] - 新增2个中药1.1类新药和2个中药3.1类古代经典名方 在研14个新药项目[6] - 1.1类新药温胆片进入Ⅲ期临床 肠激安胶囊完成Ⅱb期临床[6] - 化药1类新药PZH2107完成Ⅰ期临床 PZH2108启动Ⅱa期临床 PZH2113获临床试验批准[6] - 2025年中药1.1类新药养巢颗粒获批临床 收购"温肺定喘颗粒"知识产权[6]
片仔癀遭原材料“狙击”:提价难抵成本压力,去年营收增速创9年新低,“第二增长曲线”遇瓶颈
证券之星· 2025-06-19 03:02
品牌价值与业绩表现 - 片仔癀连续五年位居"胡润品牌榜医疗健康品牌价值榜"榜首,但2024年业绩显著下滑,Q4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1] - 2024年全年营收107.88亿元(同比+7.25%),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6.42%),增速创2016年以来新低 [2] - Q4单季营收23.38亿元(同比-4.92%),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6.07%),拉低全年增速 [2][3] 财务数据拆解 - 2024年Q1-Q4营收同比变动分别为+20.58%、+2.65%、+9.6%、-4.92%,呈现逐季下滑趋势 [2] - 全年销售费用5.18亿元(同比-33.88%),研发费用2.7亿元(同比+16.0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22% [3] - 2025年Q1营收31.42亿元(同比-0.92%),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2.59%),增速进一步放缓 [3] 原材料成本压力 - 核心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1月的6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1月的165万元/公斤 [4]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49.67亿元(同比+47.01%),其中原材料32.07亿元(同比+60%),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40.47% [5] - 麝香、牛黄等关键药材价格长期看涨,公司采取战略性囤货策略应对成本压力 [5] 产品提价与销量 - 2023年5月片仔癀锭剂国内售价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粒(涨幅28.8%),但2024年医药制造业营收增速从25.94%降至17.94% [6] - 肝病用药销量同比下降7.63%至418.86万盒,毛利率减少10.88个百分点至67.91% [7] - 心脑血管用药销量同比下降20.6%至82.97万盒,毛利率减少24.55个百分点至14.16% [7] 区域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69.96亿元(同比+0.79%)增速最慢,毛利率减少4.16个百分点至40.81% [7][8] - 华北地区收入8.21亿元(同比+46.19%)增速最快,但毛利率减少8个百分点至39.88% [8] - 境外地区收入4.24亿元(同比-7.25%),毛利率减少6.14个百分点至73.02% [8] 化妆品业务 - 2024年化妆品业务收入7.52亿元(同比+6.41%),占比不足7%,营业成本增长10.29%导致毛利率下降1.38个百分点 [9] - 该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9.05亿元回落,四年间呈现滞涨状态 [9] - 化妆品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目前难担重任,在公司整体战略中占比仍然较低 [9]
China Travel爆火背后:外国游客组团扫货义乌,中国购物潮如何征服全球钱包?
搜狐财经· 2025-05-22 05:17
行业趋势 - 外国游客购物偏好从传统奢侈品转向中国制造的电动牙刷、汉服、珍珠膏等商品,形成"反向代购"潮流[1][3] - 2025年Q1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带动消费升级[3] - 免税店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从5%飙升至35%,完美日记、徕芬吹风机成为新宠[5] 区域热点 - 义乌国际商贸城出现多语言砍价场景,游客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单场销售额堪比小型外贸公司[4] - 海南免税店外国游客排队购买花西子雕花口红,深圳华强北欧美背包客抢购小米扫地机器人[5] - 杭州河坊街汉服体验馆吸引俄罗斯游客试穿马面裙,北京同仁堂日本游客囤积珍珠膏[6] 驱动因素 -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60个城市,支付宝推出TourPass服务解决支付障碍[7] - 中国商品性价比优势显著,义乌蓝牙耳机单价3欧元vs亚马逊29.99欧元[8] - TikTok上ChinaTravel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文化输出带动消费[9] 商业模式创新 - 供应链从OEM转向OBM,外国客商要求定制自有品牌,附加值提升300%[10] - 老字号品牌进行本土化改造,百雀羚推出英文版白皮书,片仔癀增加英文注解[11][12] - 杭州测算显示外国游客每消费1万元可带动周边间接消费3.2万元[13] 发展瓶颈 - 部分景区存在假货问题,70%中小商家缺乏外语服务能力[14] - 上海推出"购物+非遗体验"线路,成都打造"火锅+川剧+采耳"套餐提升体验[15] - 行业目标是将"中国购物"打造成类似日本药妆店的文化I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