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 V13

搜索文档
关于理想VLA新的36个QA
理想TOP2· 2025-08-13 05:10
技术架构与研发方向 - 强化学习在VLA架构中起关键作用 公司已增加大量推理卡资源支持强化训练[1] - VLA采用串联设计整合视觉-语言-动作模块 相比并联的VLM架构具备自主思考能力[3] - Diffusion模型被应用于轨迹生成 借鉴机器人领域经验但非完全跟随特斯拉方案[4] - 3D空间理解+2D全局语义构成VLA感知核心 解决传统VLM缺乏空间感知的痛点[7][29] - 基座模型团队专门设计8×0.4 MoE架构 优化芯片部署效率[28] 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 - EID界面仿真视频级渲染需更高算力支持 当前受限于驾舱芯片性能[2] - 语音控车功能支持复杂连续指令 规则引擎方案难以实现组合任务[25][26] - 三点掉头功能需Diffusion模型支持多模态轨迹拟合 配合决策思考能力[6] - 高速场景研发重点在超视距问题 事故后果严重性高于城区场景[22][23] - 人机共驾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底层能力 优于方向盘信号干预方案[36][37] 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 - 单芯片部署通过int4量化压缩带宽 结合FP8计算精度优化[12][13] - 模型规模扩展遵循Scaling Law 7B参数可通过蒸馏和数据优化提升智力[9][10] - 3D数据标注需全部重刷 标注内容与端到端阶段存在本质差异[32] - 极端工况识别受限于摄像头分辨率 需视觉与激光雷达前融合提升置信度[33][34] - 仿真数据占比约10% 主要用于特殊场景补充而非过拟合测试[23] 行业对比与发展路径 - L2渐进式路线与Robotaxi直接L4方案差异显著 前者强调全场景覆盖能力[10][11] - 特斯拉FSD V13未采用Language模型 漫游能力依赖端到端而非寻路逻辑[26][27] - 大模型公司缺乏3D数据资产 业务需求决定三维场景理解能力发展[30][31] - 关键人物推动技术迭代 但行业大势依赖基础设施与工程师群体[38] 法规与商业化 - 拍照功能受法规限制暂未全量发布 需与监管部门协同推进[15] - 召唤功能面临严格法规约束 能力储备先于政策放开[16][17] - 商业化路径强调用户规模普及 高精地图方案难以满足百万级车辆需求[25]
地平线吕鹏:智能驾驶发展注重节奏,应踩准“甜点位”
观察者网· 2025-07-16 04:57
行业趋势 - 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将大幅改变汽车用户的习惯和出行方式,成为汽车行业下半场的重要战场 [3] - 汽车行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向ICT产业发展,关键在于了解用户需求并快速迭代 [3] - 智能化普及是行业合力推动的结果,缺乏辅助驾驶功能会影响品牌形象 [3] 智能驾驶发展 - 智能驾驶发展注重节奏,需踩准"甜点位"即软硬件同时兑现能力的时机 [1][5] - 算力和算法是制约智驾发展节奏的两大要素,算力决定体验上限,算法决定兑现能力 [5] - 2026下半年到2027年的算力平台将成为新的"甜点位",头部玩家已开始带动节奏 [5] 市场竞争 - 电动化差异性变小,同质化明显,智能化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3] - 比亚迪"天神之眼"和特斯拉FSD V13进入中国推动行业由营销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 [3] - 15万元以下车型如小鹏MONA M03已配备高阶智驾能力,比亚迪B级车可能进一步下探 [5] 技术迭代 - 智驾发展需"快打慢",快速规模化迭代才能满足竞争需求 [4] - 地平线征程6芯片从量产到上车100万套,依靠历代芯片技术积累并踩准行业"甜点位" [5] - 智驾方案过度降本将影响用户体验、安全性和产业发展 [5] 用户需求 - 当前智驾尚未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理想状态如全自动长途驾驶仍需长期发展 [3] - 行业处于快速迭代期,需像ICT产业从PC到手机的发展一样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3]
莲花跑车中国总裁卸任、副总裁离职,转向战略收缩;腾讯元宝连夜修改用户协议,高管道歉;美团王兴:食杂零售、国际化、AI成关注新方向
雷峰网· 2025-03-06 00:29
莲花跑车战略收缩 - 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卸任并调整至海外市场 副总裁陆昱霖本月底离职 极星科技CMO贾小卉已入职 [2] - 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0%至1.21万辆 但中国市场仅贡献25% 月均销量约250辆 [4] - 母公司路特斯科技2月23日美股上市后股价从17.99美元跌至不足2美元 前驱升级项目因研发费用被砍而中止 [4] - 正考虑出售参股的电驱供应商无锡星驱股份 被视为大规模收缩信号 [4] 腾讯元宝用户协议争议 - 原协议条款被指"霸王条款" 要求永久免费授权用户内容用于模型优化等商业用途 [7][8] - 新版协议删除"不可撤销""永久"等措辞 但保留对用户内容在模型训练等领域的使用权 [9] - 公关总监张军公开致歉 承诺输入输出内容不用于模型优化且不改变权利归属 [9] 具身智能领域动态 - 中科院孵化企业「智往未来」成立 主打轮臂机器人 由地平线前高管孙浚凯任CEO [10] - 地平线前副总裁余轶南创立消费级机器人公司「维他动力」获近亿元种子轮融资 [10] - 自动驾驶人才加速向具身智能领域流动 地平线持续布局该赛道 [10] 智能驾驶技术对比 - 理想AD Max V13在国内测试中平均接管次数5.4次 显著低于特斯拉FSD V13的11次 [11][12] - 懂车帝测试显示理想接管9次 特斯拉接管24次 其他媒体测试结果趋势一致 [11][12] - 理想已推送基于1000万Clips训练的AD升级模型 具备全场景端到端能力 [12] 科技企业投资布局 - 宇树科技在深圳成立智能机器人公司 注册资本10万元 已对外投资3家企业 [13] - 美团CEO王兴明确食杂零售、国际化、AI为三大战略方向 外卖业务Keeta目标千亿美元规模 [14] - 华为问界M9/M8即将上市 鸿蒙智行规划多款新车 或涉足15-20万元价位段 [14] 物流与无人机技术 - 顺丰订购100架ES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 探索支线无人机+干线运输机联运模式 [15] - 极兔速递2024年营收102.6亿美元 中国市场首次实现1.5亿美元经调整EBIT [22][23] - 东南亚市场市占率提升至28.6% 单票成本同比下降14.9% [23] AI领域发展 - 微软Copilot+PC将本地运行DeepSeek的1.5B/7B/14B蒸馏模型 采用int4量化技术 [27] - OpenAI投入5000万美元支持哈佛、牛津等15所高校的AI学术研究 [30] - 小米华为京东等企业高薪争夺AI人才 最高年薪达120万元 [24] 国际企业动态 - 桥水基金达利欧称中国制造业效率远超美国 在芯片生产和机器人应用领域领先 [26] - 越南VinFast获卡塔尔基金10亿美元投资 但海外市场拓展仍面临挑战 [28] - 蓝色起源年运营成本20亿美元 贝佐斯引入亚马逊管理模式加速发展 [33] 行业竞争与监管 - 多家搜索引擎敦促欧盟调查谷歌涉嫌违反《数字市场法案》垄断行为 [34] - ASML CEO警示下一代光刻机转换成本高昂 客户面临艰难选择 [31] - 亚马逊部署75万台仓库机器人 各业务深度整合生成式AI技术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