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二锅头

搜索文档
千余种地标产品集中展示,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在京举办
新京报· 2025-09-19 13:01
核心事件概述 - 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在北京顺义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展示千余种地标产品包括牛栏山二锅头 周至猕猴桃 金华火腿 法国干邑 罗马尼亚锡比乌羊奶奶酪 爱尔兰奶油利口酒 捷克布杰约维采啤酒等 [1] - 博览会以"地理标志引领高质量消费"为主题 恰逢中欧建交五十周年和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四周年 是中国乃至全球地理标志领域里程碑式国际盛会 [1]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博览会前身为"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 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 [1] - 设主宾国罗马尼亚馆 中欧地标馆 国家馆 省份馆等多个特色展馆 汇聚欧洲与中国优质地理标志产品 [1] - 罗马尼亚担任本届主宾国 展会着力打造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展示与交流的核心平台 [1] 配套活动安排 - 举办主宾国罗马尼亚开馆仪式 中欧地标馆开馆仪式 "走进顺义"暨"巴尔干之魂"探索波黑风味等系列特色活动 [1] - 顺义区举办"欧洲使节走进顺义"专场活动 为深化与欧洲多领域合作 拓展中德产业园朋友圈搭建桥梁 [2] 区域参与情况 - 顺义区作为会址所在地 依托区位优势携手主宾国罗马尼亚打造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通互认平台 [2] - 顺义区展示牛栏山酒 燕京啤酒(000729) 非遗火绘葫芦等代表区域特色的产品 [2] 行业意义 - 博览会系统展示中外各国及中国各省市地理标志发展成果 [1] - 为地理标志行业提质增效 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1] - 积极构建"消费拉动 产业提升 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体系 [2]
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在京开幕
北京商报· 2025-09-19 12:16
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前身为"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本届活动由罗马尼 亚担任主宾国,设主宾国罗马尼亚馆、中欧地标馆、国家馆、省份馆等多个特色展馆,汇聚了欧洲与中 国优质地理标志产品,集中展示牛栏山二锅头、法国干邑、罗马尼亚锡比乌奶酪、金华火腿、捷克啤酒 等千余种地标产品,为观众提供"一站式"体验全球特色产品的平台。 本届博览会不仅深化了中欧在地理标志领域的互认互通,也为促进"双循环"新发展和区域经济国际合作 注入新动能。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9月19日,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在北京顺义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 开幕。本次博览会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主办,欧盟驻华代表团等重点支持,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及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4周年,以"地理标志引领高质量消费"为主题,成为中外地理标志领域一项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300余位中外方嘉宾出席开幕式。 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崔小浩表示,顺义作为北京市会展产业集聚区,正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与推广,助力本土优质产品走向国际。展会期间还举办"欧洲使节走进顺义"等专场活动,进一步推进中 欧产业合作与文化对接。 ...
牛栏山二锅头销量萎缩,顺鑫农业净利连降
国际金融报· 2025-09-15 13:44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45.93亿元同比下滑19.24%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滑59.09% [1] - 白酒业务收入36.06亿元同比下滑23.25% 收入占比从82.61%降至78.51% [4] - 猪肉业务收入8.8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收入占比不足20% [3] 白酒业务 - 高档酒收入5.29亿元同比下滑12.32% 毛利率69.32% [7][10] - 中档酒收入4.98亿元同比下滑21.87% 毛利率42.12% [7][10] - 低档酒收入25.78亿元同比下滑25.41% 毛利率36.91% 收入占比超70% [7][10] - 公司通过产品焕新、数字化营销及阿里生态联动试图提振业务但效果未达预期 [6] 猪肉业务 - 毛利率降至0.01% 较上年同期下滑2.52个百分点 [3] - 通过动态调整生产节奏、开设工厂店强化品牌营销实现总体减亏 [3] 行业竞争 - 头部酒企纷纷布局光瓶酒赛道:山西汾酒玻汾产品年收入93.4亿元 单价约48元/瓶 [10] - 泸州老窖推出55元光瓶酒 targeting年轻客群 五粮液/舍得/郎酒等相继入局 [10][11]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渠道精细化运营强化竞争优势 [11]
光瓶酒冷热分化:牛栏山等失意,玻汾“封神”?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03:33
光瓶酒市场分化现象 - 光瓶酒市场呈现冷热分化态势 牛栏山等传统品牌营收利润大幅下滑 而汾酒玻汾等产品供不应求甚至需要限购抢购 [1] - 行业分析师指出分化本质是行业洗牌与消费升级叠加结果 头部品牌凭借品质品牌和渠道优势切入高线光瓶酒赛道 [1] - 中国酒类市场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竞争过渡 名酒下沉做光瓶酒形成对区域酒企的降维打击 [1] 顺鑫农业白酒业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45.93亿元同比下滑19.24% 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09% [2] - 白酒业务板块营收36.07亿元较去年同期46.99亿元下滑超20% 净利润3.41亿元较去年同期6.05亿元下滑超40% [2] - 低档酒(10元以下)营收25.78亿元同比下滑25.41% 占白酒营收比重达71.5% 50元以上产品毛利率下滑2.16个百分点 [5] 牛栏山产品线全面承压 - 牛栏山五大系列产品涵盖10元以下至50元以上价格带 所有产品线营收及毛利率均处于下滑态势 [4] - 分析师指出牛栏山主要消费对象为低收入人群 在大环境影响下消费需求明显减弱 [5] - 公司坦言光瓶酒领域竞争激烈 面临消费场景切换和人群习惯转变等多重挑战 [8] 高线光瓶酒表现强劲 - 汾酒玻汾产品频繁断货 被消费者称为"口粮酒之王" 在宴席市场接受度高 [5] - 玻汾所属"其他酒类"2024年营收达93.42亿元 毛利率53.15% 招商证券预测其2025年收入有望突破百亿元 [5] - 郎酒小郎酒年度销量超2.2亿瓶 按20元/瓶计算销售额超40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头部酒企纷纷发力高线光瓶酒赛道 洋河股份推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售价59元 线上预售48小时破万瓶 [8] - 泸州老窖明确表示将资源向中高端大众主流产品倾斜 积极布局光瓶酒赛道并推出全新二曲产品 [8] - 新零售巨头盒马牵手川酒集团推出光瓶酒系列 价格带覆盖27.9元至99元 [9] 新势力品牌快速发展 - 光良酒五年覆盖30多个省市 建立超100万个终端 累计销量突破3亿瓶 [9] - 谷小酒最高单日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显示新势力品牌增长势头强劲 [9] - 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产品酒鬼·自由爱单品 今年营收可能达10亿元 [9] 消费趋势转变 - 消费者从注重奢华包装的"面子消费"转向追求品质和性价比的"里子消费" [7] - 年轻群体成为光瓶酒消费主力 玻汾等产品被用于调制鸡尾酒和桂花酿等新饮用场景 [5] - 高端白酒市场增长乏力 酒企通过光瓶酒切入高性价比价格带寻找新增长点 [7]
牛栏山二锅头销量锐减,明星基金大举抛售顺鑫农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4: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5.9亿元,同比下滑19%,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滑59% [1] - 第二季度营收13.34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倍 [1] - 公司合同负债3.85亿元,同比下降33.5% [5] 白酒业务状况 - 白酒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下滑23% [1] - 42度"白牛二"产品销量同比下滑33%,产量下滑近60%,库存暴涨652% [4] - 金标陈酿销量同比下滑5%,产量同比下滑30% [4] - 对比五年前同期,白酒收入已萎缩40% [5] 股东变动情况 - 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减持超过2666万股,相比去年底持仓减持超过80% [6] - 招商安华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6]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减持87万股,减持比例30% [7]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4%,为白酒板块表现倒数企业之一 [8] - 白酒业务受行业挤压式增长及光瓶酒竞争加剧影响 [5] 其他业务情况 - 猪肉业务收入8.89亿元,仅为五年前同期的60% [5]
牛栏山二锅头销量锐减,明星基金大举抛售顺鑫农业|酒业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4:1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5.9亿元,同比下滑19%,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滑59% [1] - 第二季度营收13.34亿元,同比下降18%,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倍 [1] - 白酒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下滑23%,对比五年前同期萎缩四成 [1][3] - 猪肉业务收入8.89亿元,仅为五年前同期的六成 [3] - 合同负债3.85亿元,同比下降33.5% [3] 核心产品经营状况 - 42度"白牛二"销量同比下滑33%,产量下滑近六成,库存暴涨652% [3] - 金标陈酿销量同比下滑5%,产量同比下滑三成 [3]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白酒业务受行业挤压式增长及光瓶酒竞争加剧影响 [3] - 光瓶酒领域众多酒企开展布局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3] 资金动向与市场表现 - 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减持超过2666万股,相比去年底持仓减持超过八成 [4] - 招商安华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 [4]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减持87万股,减持三成 [6] - 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下跌14%,为白酒板块表现倒数企业之一 [6]
7800%利润蒸发!21家消费龙头业绩集体崩塌,白酒零食全沦陷了
搜狐财经· 2025-08-28 05:44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消费板块21家龙头企业中报业绩集体大幅下滑 涵盖白酒 休闲零食 饮料等品类[1] 白酒行业 - 飞天茅台批发价从3000元跌至1780元 五粮液实际成交价跌破900元 渠道价格普遍倒挂[2] - 酒鬼酒净利润暴跌93% 收入缩水44% 二季度利润仅896万元[2] - 水井坊销量增长14%但收入下降12% 二季度亏损8500万元 商务宴请需求断崖式下跌[2] - 牛栏山二锅头净利润腰斩53% 低端市场抗周期性失效[2] - 白酒行业库存达1500亿元 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高达900天[2] - 年轻人对白酒偏好度仅19% 转向啤酒和果酒[2] 休闲零食行业 - 良品铺子上半年亏损1亿元 关闭223家直营店和366家加盟店 对300款产品降价22%[3] - 良品铺子毛利率从27.75%跌至24.64% 陷入越卖越亏循环[3] - 来伊份三年关闭600家门店 计提8000万元库存跌价损失[3] - 洽洽食品净利润暴跌76% 创十四年来最差业绩[3] - 洽洽葵花籽因内蒙古暴雨减产50% 原料价格暴涨[3] - 元祖股份礼盒收入大跌15% 香飘飘亏损9700万元 桃李面包净利润下滑30%[3] - 零食行业销售费率飙升至30% 传统烟酒店成片倒闭[3] - Z世代转向折扣店购买散装零食 元祖线上增速仅4.2%[3] 成本与转型挑战 - 棕榈油涨价导致甘源食品毛利率收窄 桃李面包面粉油脂成本上升8%但终端未提价[4] - 南侨食品净利润暴跌86% 下游面包店改用便宜替代品[4] - 洋河押注低度酒但面临技术难题 茅台43度酒曾因风味失衡停产[4] - 洽洽电商增速仅8%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渠道转型滞后[5] - 洽洽拓展东南亚市场同时推出瓜子味冰淇淋 转型策略凌乱[4][5] 行业亮点企业 - 青岛啤酒净利润增长7%至39亿元[5] - 安记食品净利润暴涨59%[5] - 盐津铺子通过绑定零食量贩店 下沉市场占比提升至40%[5] - 伊利计划将原奶自给率从35%提至45%以控制成本[5] 市场趋势 - 消费者更加理性 消费习惯发生巨大变化[7] - 传统商超渠道被年轻人抛弃 客流转向零食折扣店[3] - 股东套现离场加剧市场情绪脆弱性[7]
荣续ESG智库:2025年白酒行业ESG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24 04:51
白酒行业概览 - 白酒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生活的独特符号,历经千年传承,从作坊式酿造发展到工业化生产,从区域消费拓展至全国化、全球化布局,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中地位特殊[1][7][8] - 行业已形成贯穿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涵盖上游农业种植、中游酿造生产、下游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内需消费增长的三重战略价值[15] - 行业呈现强资源约束性和产业链延伸性显著两大特征,生产具有自然禀赋依赖性,品质核心取决于优质水源、特种粮食原料及专属微生物菌群三大关键要素,且呈现不可复制的地域独占性特征[16] 行业生产特征与分类 - 白酒行业属于高环境负荷型生产行业,能耗方面传统酿造依赖化石能源,每生产1吨白酒需消耗1.5-5吨柴油,易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17] - 废气排放层面,蒸煮工序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和酒精挥发问题,废气成分复杂,且乙醛等有害物质浓度高,对大气环境带来极大挑战[17] - 水资源利用方面,行业面临用水量大和废水处理难双重压力,每生产1吨白酒产生15-25立方米废水,混合废水COD浓度高达10000-50000mg/L,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成本高昂达60元/吨[17] - 按香型分类,浓香型市场份额约占50%,代表品牌为五粮液、泸州老窖;酱香型市场份额约35%,代表品牌为茅台、郎酒;清香型市场份额约12%,代表品牌为汾酒、牛栏山;其他香型市场份额约占8%[20] - 按价格带分类,超高端价格区间2000-3500元,代表产品飞天茅台;高端价格区间800-1500元,代表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次高端价格区间500-800元,代表产品剑南春水晶剑、汾酒青花20;中端价格区间300-500元,代表产品泸州老窖特曲、茅台王子酱香;大众消费价格区间100-300元,代表产品分酒玻治、海之蓝;低端价格区间10-100元,代表产品牛栏山二锅头、绿脖西凤[21] 行业价值链分析 上游产业构成 - 原材料是白酒行业的根基,包括酿造原材料和包装原材料,酿造材料以优质高粱、小麦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24][25] - 高粱是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原料,占比达60%-70%,小麦主要用于制曲,为发酵过程提供糖化发酵剂[28]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中谷物产量65229万吨(13046亿斤),谷物产量的提高为白酒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充足保障[25] - 行业普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头部酒企建设自有种植基地,提供专业农技指导服务,保障原料品质和标准化生产[26] - 在包装材料领域,玻璃/陶瓷瓶与纸箱是主要包装物,占比超8%,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白酒包装呈现出减量化、绿色化趋势,包装层数严格限定为2层,可降解酒盒材料和再生玻璃瓶得到推广应用[27] 中游生产与品质把控 - 白酒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制曲→酒精发酵→蒸馏取酒→陈酿→勾调定型,其中制曲是提供微生物和酶系的关键前置环节,发酵和蒸馏是产酒的核心步骤,而陈酿与勾调则决定了白酒的最终品质和风格[29] - 原料处理环节,领先酒企通过建立多粮配比的"黄金比例"模型,实现了对白酒风味的精准调控,酱香型白酒核心原料红缨子糯高粱以其62-65%的高淀粉含量(其中支链淀粉占比超90%)、1.5-2%的适宜单宁含量以及7-9%的蛋白质含量,构成了酱酒独特风味特质的物质基础[30] - 制曲分为大曲制作和小曲制作,大曲以小麦、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适用于酱香、浓香、清香等主流香型白酒;小曲以米粉、米糠为主要原料,适用于米香、豉香型等白酒[32] - 发酵是白酒酿造中微生物转化的核心阶段,现代酒企通过窖龄梯度培育技术,在窖池中建立了包含3000多种微生物的复杂生态系统,通过智能制曲系统将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0.3℃,使30年以上老窖池的基酒优级率达到80%以上[34] - 不同香型发酵特征不同,酱香型发酵容器为石窖,发酵周期30天×8次,温度控制35-42°C;浓香型发酵容器为泥窖,发酵周期45-90天,温度控制28-32°C;清香型发酵容器为地缸,发酵周期21-28天,温度控制20-25°C[35] - 蒸馏分固态蒸馏和液态蒸馏,随着技术进步,行业通过多级精馏技术将酒头中甲醇含量严格控制在≤0.04g/L的安全标准内,优质基酒产出率得到显著提升[36] - 在储存陈酿环节,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头部企业基酒储存3年以上比例达72%,通过温湿度精准控制技术,年蒸发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基酒储存5年可获得120-150%的市场溢价,而15年以上老酒溢价幅度超300%[37] - 勾调定型将不同批次、轮次、年份或风味特征的基酒进行科学配比,数字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变革,AI勾调系统使传统需要30天的基酒组合决策过程缩短至4小时内完成,显著提升勾调效率和精准度[37] - 质量管控方面,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NFC芯片和区块链溯源码的双重覆盖,"一物一码"技术使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信息透明化,假酒溯源准确率提升至92%[38] 下游流通网络 -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白酒流通体系正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方向演进,2021年商务部《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酒类流通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39] - 绿色物流方面,泸州老窖采用PBAT/PLA复合膜,降解周期缩短至6个月,年减少塑料使用量2000吨,其"共享周转箱"模式覆盖西南地区,包装回收率达95%;水井坊在包装环节推行"减量化+循环化"策略,2024年通过简化设计减少ABS塑料70吨、PE塑料1.7吨[40]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白酒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渠道融合方面,洋河股份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模式,基于消费者大数据分析的区域化产品定制策略成效显著[41] - 供应链管理上,五粮液构建"云店"系统,实现渠道库存可视化,节损耗降低带动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15%;消费者体验方面,通过沉浸式体验场景强化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联结[44] - 洋河股份开放酿酒生产全流程,设置"碳足迹计算器"互动装置,使年轻客群占比提升15%;泸州老窖推出"窖池认养"计划,高端客户可参与酒糟资源化项目[44] 行业市场格局 - 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35%快速提升至50%,头部企业市场控制力增强,加速对市场的整合[50] - 产区集聚效应凸显,中国白酒产业已形成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酱酒产区,2024年仁怀市白酒工业总产值达1157亿元,浓香型形成宜宾-泸州"双中心格局",清香型则以汾阳为枢纽[50] - 企业层级加速分化,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超高端与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等全国性龙头垄断,合计市占率超过85%[50] - 2024年前三季度白酒龙头企业财务表现呈现出明显的梯队分化特征,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207亿元,净利润608亿元;五粮液营业收入679亿元,净利润249亿元;山西汾酒营业收入313亿元,净利润113亿元;泸州老窖营业收入243亿元,净利润115亿元;洋河股份营业收入275亿元,净利润85亿元;古井贡酒营业收入190亿元,净利润47亿元[53] - 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份额分析显示,行业CR2(贵州茅台、五粮液)合计市占率达30%,其中贵州茅台以20%的份额居行业首位,五粮液则以10%的份额保持第二[54] - 行业集中度CR4提升至38%,除茅台、五粮液外,洋河股份(4.3%)和山西汾酒(4.2%)分列第三、四位;CR8为47%,包括泸州老窖(4%)、古井贡酒(2.75%)、今世缘(1.8%)等区域龙头企业[57] - 从市场格局演变趋势来看,白酒行业呈现出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次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区域龙头全国化步伐加快三个显著特征[58]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场景多元化,白酒消费场景正从传统的商务宴请(占比40%)向日常消费场景拓展,家庭聚饮、休闲社交、旅游餐饮等大众消费场景贡献率已提升至35%,高端白酒在节庆礼品市场的渗透率持续增长[59] -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产品创新,行业面临核心消费群体老龄化与年轻化转型的双重挑战,20-35岁年轻消费者对传统白酒的接受度偏低,代际差异导致消费行为分化,20-50°vol的轻口味白酒及果味酒年增速超25%[59] - 数字化营销与渠道变革,2024年直播电商已成为白酒第三大销售渠道,茅台、洋河等头部企业通过抖音等平台实现亿元级单场销售额,"酒文旅融合"模式通过酿造体验、定制酒服务等项目吸引年轻客群[60] - 国际化进程加速,在东南亚市场,头部企业依托免税渠道与文化相近性快速扩张,茅台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强化泰国布局,市占率达17%;在欧美市场,汾酒主导制定ISO20714清香型国际标准,为欧盟出口扫清技术障碍[61] 白酒行业ESG发展 - 在双碳目标推进、ESG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ESG理念为白酒产业发展注入新维度,研究白酒企业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公司治理完善的要求下,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通过ESG实践提升长期竞争力[2][8] - 白皮书重点剖析了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珍酒李渡等龙头企业的ESG路径,部分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核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结合园区现状与规划形成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和减排方案,还引入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并依据相关条例和办法,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2] - 茅台、五粮液等龙头企业年均环保投入超10亿元,茅台废水回收率达90%,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五粮液积极布局低碳技术,生物质燃料覆盖率达30%,减排成果显著[55] - 供应链透明度上,茅台、泸州老窖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流程溯源系统,原料采购与生产过程可追溯率超95%,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任;中小酒企供应链数字化率不足30%,难以有效监控原料质量,存在较大质量风险[55] - 行业正面临成本攀升、竞争加剧与政策收紧三重压力,2024年新规要求废水处理达标率100%,中小酒企因环保技术落后面临停产风险;企业出海方面,欧盟碳关税(CBAM)将增加出口成本,沃尔玛(Walmart Corp)提高了供应链透明度门槛,区域性酒企因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难以达标[50]
23家消费龙头集体爆雷!白酒零食全崩了,19家企业半年巨亏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4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3家消费龙头企业中报业绩中19家陷入亏损 白酒 零食 乳制品等多个细分领域无一幸免 [2] 高端白酒行业 - 酒鬼酒净利润暴跌93% 收入缩水43% [4] - 金种子酒从盈利千万元转为亏损9000万元 [4] - 顺鑫农业旗下牛栏山二锅头净利润腰斩53%以上 [4] - 茅台散瓶价格从3000元跌至1780元 五粮液普五成交价从1019元指导价跌至800元 价格倒挂成行业常态 [4] - 水井坊销量增长14%但收入下跌12% 二季度亏损8500万元 [4] - 商务宴请需求锐减八成 传统旺季无法刺激销量回升 [4] - 四年扩张1200家经销商导致库存积压长达900天 管理层20年更换8任董事长 [4] - 五粮液直播价跌破800元 经销商利润受挤压 传统烟酒店大片倒闭 [4] - 底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顺鑫农业二锅头销量不增反降 20元价位酒面临销售困境 [4][5] - 白酒企业集体押注低度酒但技术难题难以克服 低度酒毛利率远低于高度酒 [7] 零食行业 - 洽洽食品葵花籽销售遇冷 净利润暴跌76% 8000万元利润创十四年最差纪录 [5] - 内蒙古暴雨致葵花籽减产50% 价格飙升超50% [5] - 美国巴旦木关税上调 越南腰果干旱推高成本涨幅达15% [5] - 洽洽85%营收依赖传统经销商渠道 电商增速仅8%落后消费趋势 [5] - 年轻消费者转向折扣店和直播间低价商品 超市货架商品积压 [5] - 良品铺子上半年亏损1亿元 陷入销量下降价格下降双降困局 [5] - 良品铺子砍掉223家直营店和366家加盟店 对300款产品降价22% 部分产品五五折促销 [5] - 降价未带来销量增长 毛利率从27.75%跌至24.64%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5] - 来伊份三年关闭600家门店 上半年亏损7000万元 库存积压商誉减值问题加剧 [5][9] - 元祖股份核心节日礼盒收入下跌15% 扣非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 线上增速仅4.2% 关闭12家门店 [5] - 香飘飘奶茶销量下滑 上半年亏损9700万元 惠发食品火锅料滞销亏损3300万元 [5] 企业战略转型 - 洽洽烧钱拓展东南亚出口市场 推出瓜子味冰淇淋 坚果品类拓展未见成效 [8] - 良品铺子大股东甩卖21%股权套现10亿元 来伊份控股股东持续减持 洽洽股东自嘲"业绩差才有上涨空间" [9] 消费市场趋势 - 以旧换新难以刺激家电消费 厨电大件依然滞销 [9] - 城市更新改造未能提振黄金周零售数据 [9] - 消费寒冬波及整个市场 深度和持续时间仍是未知数 [9]
淬炼“民酒”初心 铸造“北京名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5 21:07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北京二锅头清香型白酒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1] - 牛栏山二锅头作为北京二锅头品类核心代表,2008年其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 - 2025年牛栏山二锅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是十二个案例中唯一的酒类产品 [7] 历史文化与工艺传承 - 牛栏山酒文化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西周青铜酒器,二锅头酿造历史至少三百年 [1][3] - 二锅头是首个以工艺命名的白酒品类,"掐头去尾取中段"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 [3] - "清蒸清烧、地缸发酵"工艺对原料、水质、发酵环境有严苛标准,潮白河地下水赋予酒液清雅柔和特质 [6] 品牌发展与市场表现 - 2019年母公司顺鑫农业白酒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2024年牛栏山品牌价值达764.67亿元 [7] - 拥有在册活跃终端253万余家,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白酒销售区域 [7] - 产品线从1984年"北京特曲"到2022年"金标陈酿"持续迭代,满足市场需求 [7] 科技创新与品质保障 - 微生物实验室已分离2万余株酿酒微生物,其中30余株应用于生产,建立北京领先的白酒菌种资源库 [9] - 2012年"牛栏山大曲一号"通过神舟九号开展太空实验获得技术数据 [9] - 运用数字化车间、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2024年获"北京市绿色工厂"称号 [10] 市场营销与年轻化策略 - 推出原创IP形象"NIU2"及文创周边,通过动漫短视频实现"老品牌+新媒介"融合 [12] - 抖音"京味酒文化"直播间单场带货超500万元 [12] - 2023年"金标牛烟火气餐厅榜"活动覆盖16城,影响20多亿人次 [12] 文旅融合与国际拓展 - 2023年牛栏山二锅头文化苑开馆,采用"一苑双馆"模式,年接待游客近12万人次 [14] - 工业旅游服务入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 [14] - 核心产品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等国际奖项,协办中国白酒鸡尾酒世界杯大赛 [15] 地理环境与产品特性 - 北京较高纬度和较低年平均气温影响微生物群落,形成独特微量风味成分 [4] - 牛栏山镇特殊地理气候赋予二锅头独特风味,潮白河西侧地下水富含微量元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