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焕新贷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链式支持以旧换新
金融时报· 2025-07-22 02:40
金融链式支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 - 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在广东省率先出台金融链式支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方案,依托以旧换新消费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企业名录库和以旧换新活动商户名录库,组织银行机构开展银企对接 [1] - 专项行动开展仅一个月,银行机构已完成名录库内企业和商户的走访工作,共向库内企业和商户投放贷款3.46亿元,其中23家以旧换新活动商户获贷款4637万元,58家消费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企业获贷款3亿元 [1] 金融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 - 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为某电器(广东)有限公司发放100万元贷款,利率优惠120个基点,中国银行江门分行为该企业存量贷款提供20个基点的减息降费 [1] - 该企业是对美出口贸易占比较大的外贸企业,在关税政策背景下出口受限,贷款支持和利息减免帮助其维持正常运转并将更多生产销售计划放在国内市场 [1] 政策工具支持消费领域企业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创设"焕新贷"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为消费领域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资金支持 [2] - 江门农商银行为某家装公司提供2000万元融资,包括专项授信、优惠利率、绿色通道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支持其推出"超级厂购节"促销活动 [2] 金融支持市民消费升级 - 银行推出"理想之家·焕新家"信贷产品,为市民提供金额50万元、优惠利率3%的消费贷款方案 [3] - 市民可通过手机银行提款并自主支付给家装公司,结合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降低整体换新成本 [3]
广东科技、消费、外贸领域迎金融“活水”!“三个100亿”再贷款再贴现专项资金带动贷款929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7-16 16:29
货币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创设"三个100亿"专项额度,包括"粤科融"、"焕新贷"、"粤贸贷",重点支持科创、消费、外贸领域 [1] - "三个100亿"专项额度带动金融机构向科技、消费、外贸领域发放贷款929亿元 [1] 科创领域支持 - "粤科融"专项额度100亿,旨在为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政策资金支持 [1] - 截至6月末,"粤科融"累计发放90亿元,带动金融机构向科创领域投放信贷资金364亿元 [1] 消费领域支持 - "焕新贷"专项额度100亿,引导金融资源优化消费供给 [1] - 截至6月末,"焕新贷"累计发放100亿元,带动金融机构向消费品制造和服务消费领域投放信贷资金465亿元 [1] 外贸领域支持 - "粤贸贷"累计发放50亿元,带动金融机构向外贸领域投放信贷资金100亿元 [2] - 金融机构认为多方联动支持体系为外贸企业纾困与转型提供了系统性金融支撑 [2] 未来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根据市场需求优化政策资金投放模式,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政策动能 [2]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金融之力 访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
金融时报· 2025-07-08 03:18
政策引领与机制保障 - 联合广东省科技厅等部门起草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科金15条"政策,涵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领域 [2] - 印发《广东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31项具体举措,形成科技金融发展路线图 [2] - 修订《广东省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管理办法》和《广东省金融机构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办法》,优化指标体系并扩大评估结果运用,激励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2] 资金供给与服务创新 - 落地全国首笔科创领域有限追索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支持力度 [3] - 创设"三个100亿"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100亿元"粤科融"支持高端制造和新能源产业,100亿元"焕新贷"支持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100亿元"粤贸贷"支持外贸领域 [3] - 截至2025年4月末,全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签约352个,签订贷款合同1772亿元,发放贷款425亿元 [3] 境内外融资渠道拓展 - 推动4家科技型企业和2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48亿元 [4] - 东莞银行成功发行15亿元5年期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 [4] - 推进QFLP试点,南沙自贸区12家基金管理企业取得资格,投资规模约284亿元 [4] 服务模式创新 - "益企共赢计划"为19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65亿元签约融资,采用"前低后高"利率定价和灵活偿付方式 [5] - "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整合银行、保险、担保等资源,为2200家科技企业提供380亿元融资 [5] - "认股权+"服务模式缓解科技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叠加"粤科融"支小再贷款等政策支持 [5] 金融产品创新 - 研发阶段推出"科技人才贷"和"科技研发贷",将人才和研发投入作为授信依据 [6] - 转化阶段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和广东首笔"中试贷" [6] - 应用阶段推出"创新积分贷"和"评级贷",累计为1000家企业提供1200亿元授信 [6] 未来工作重点 - 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粤科融"专项额度,提高政策精准性 [8] - 推广"创新积分贷"和"技术合同贷",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投贷联动业务 [8] - 加强部门协同,用足"南沙金融30条"等区域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8]
降准降息将择机而动!一批储备政策在路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14:30
货币政策应对策略 - 央行可能提前实施"择机降准降息"政策以应对美国关税冲击 预留充分调整空间随时可出台[2] - 财政政策将加大支出强度和进度 同时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 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储备政策[2] - 央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增持股票指数基金 必要时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 降准降息预期分析 - 降准有望在二三季度实施两次 降息可能稍晚但不会缺席 预计二季度末或三季度下调政策利率20-50bp 推动LPR下行30-60bp[6] - 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变化 降准降息时机已成熟 可能提前至4月实施 预计降息幅度0.3个百分点 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长期资金[7] - 货币政策重心将从一季度"防风险"转向二季度"稳增长" 降准有望先行 降息随后跟进 结构性工具也将较快出台[8]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约7万亿元 再贷款利率1.75% 未来可能下调25bp以强化激励效果[11] - 央行研究创设支持科技创新 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的新结构性工具 探索设立与消费相关的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11][12] - 广东首创"再贷款+超长期国债+焕新贷"模式 实现货币政策工具资金 国债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协同联动[12][13] 经济基本面分析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际影响相对可控 中国出口产业展现较强抗风险能力 但部分行业仍面临阶段性压力[6] - 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减弱对人民币汇率的牵制 降低对中国政策的约束[3] -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需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调整 当前亟需内需发力形成支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