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搜索文档
汇得科技: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Shanghai Huid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证券代码603192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注册资本14,113.2667万元 成立日期2007年6月25日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春华路180号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品 [3]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危险化学品生产与经营、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新化学物质生产以及涂料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化工产品生产等一般项目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总股本为14,115.37万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48.70万股(占比1.76%) 无限售条件股份13,866.67万股(占比98.24%)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建中、颜群夫妇 两人合计控制9,75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69.08%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1,069.83万元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67,092.29万元 2023年为230,448.14万元 2022年为271,189.89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33.76万元 2024年全年为12,455.98万元 2023年为6,387.58万元 2022年为6,191.76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2.83% 2024年全年为13.72% 2023年为10.50% 2022年为9.61% [4]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净利率为3.17% 2024年全年为4.66% 2023年为2.36% 2022年为2.05%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225,083.43万元 负债总额为67,514.84万元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0.00% [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69万元 2024年全年为2,791.44万元 2023年为23,911.57万元 2022年为5,732.90万元 [4]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发行数量不超过4,233.98万股 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3][16]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等 [17] - 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0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17][18] -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2][13] - 发行完成后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14]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聚氨酯工业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及制品生产中心 行业正迎来绿色变革浪潮 功能更强、性能更高且具备生态环保特性的聚氨酯产品应用占比持续提升 [27] - 聚氨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建筑、汽车、家电、鞋服等领域 向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延伸 [28] - 绿色环保型聚氨酯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生物基、水性、无溶剂等环保型产品在聚氨酯行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28] - 国际市场上对聚氨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东南亚的不断转移 将会带动聚氨酯制品的出口需求增长 [28] - 合成革产品在汽车内饰应用领域具有增长潜力 新能源汽车对于汽车减重和空间规划等性能指标的要求日益提升 更偏向选用聚氨酯树脂合成革 [29][30]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前瞻性研发和市场应用性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作为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基于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上海市专家工作站 持续开展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开发 [30] - 公司已建立覆盖国内外主要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 不仅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同时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美洲等海外市场也稳步增长 [31] - 公司持续优化升级组织架构 构建集团管控下"1+N"多工厂矩阵制运行模式 推动以产品为单元的内部独立核算事业部机制 [32] - 公司建设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体系 利用SAP-ERP、OA、MES、BATCH、HRM和RDM等管理系统 实现了高效管理 [33] - 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和国家第五批绿色工厂 [34]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产品不仅优化产品整体性能 改进生产工艺流程 形成了特有的技术壁垒 [18] - 项目面向中高端市场群体 垂直领域推广具有更显著的市场拓展潜力及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通过强化资源配置 放大产业链协同效应 [18] - 公司专注于聚氨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产品矩阵涵盖聚氨酯树脂(含无溶剂聚氨酯和水性聚氨酯)、聚氨酯胶、共聚酯等多元品类 [18]
美瑞新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007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增0.02%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12.21万元,同比增长25.25%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同比增长12.5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6亿元,同比大幅改善169.75% [3] - 总资产达到42.09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3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24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48% [3]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聚氨酯新材料和功能化工品原料两大板块 [4] - 聚氨酯新材料产品包括TPU、PUR、PUD、PBS,其中TPU产品销售占比超过90% [4] - 功能化工品原料包括特种异氰酸酯(HDI、CHDI、PPDI)和特种胺(PNA、PPDA、CHDA) [4][7] - 河南鹤壁基地的功能化工品原料产能目前处于试生产中,部分装置已实现稳定运行且小批量对外供应产品 [1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TPU产品具有硬度范围广、机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温、加工性能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领域 [4] - 特种异氰酸酯HDI设计产能1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套产能最大的HDI装置 [7] - CHDI和PPDI设计产能合计2万吨,CHDI装置为全球首套工业化装置,PPDI装置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化装置 [7] - 公司开发出耐高温、低内生热的PPDI级TPU材料和CPU材料,满足密封传动行业高端需求 [14] - 成功将特种脂环原料应用于PUD产品,构建"多元醇-异氰酸酯-PUD"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14] 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365.35万元 [16] - PUR产品成功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14] - 开发出透湿胶粘剂材料,与防水透湿TPU协同提升成衣透湿性能 [14] - 依托产业链优势推出ETPU、EPUR、PU预聚体等新产品,拓展高端涂料、胶粘剂、鞋底等应用领域 [13] 产能建设进展 - 年产1万吨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于2024年四季度开工建设,正在进行设备管道安装 [14] - 年产3万吨水性聚氨酯项目于2024年四季度开工建设,已完成钢结构施工,正在进行设备管道安装 [15] - 上述项目主要原材料之一为美瑞科技自产的特种异氰酸酯,可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 [14][1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以TPU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4] - 通过中间体分子结构设计和功能化助剂复配技术,形成产品配方核心技术信息池 [11] - 独立开发CRM信息平台,实现排产、仓储、QC、选发货等全流程打通 [11] - 核心技术人员在TPU行业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创业团队参与了中国TPU产线引进和国产化早期工作 [11]
2025年中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呈现“二超多强”的格局[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23:42
核心观点 -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行业在传统应用领域(如鞋材、汽车)需求稳定增长,同时新兴领域(如3D打印、智能穿戴、医疗)带来新增长空间 [1][16] - 2024年中国TPU消费量达72万吨,产能15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9.70% [1][16] - 行业竞争呈现"二超多强"格局,万华化学和华峰集团为国内领军企业,国际巨头仍主导高性能市场 [19] - 未来行业将向环保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生物基TPU、可降解TPU等产品研发加速 [2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TPU消费量72万吨,产能150万吨,产能利用率59.70% [1][16] - 鞋材为最大消费市场,占比近30%,2023年中国鞋类需求量46.08亿双,制鞋行业市场规模5311.18亿元,同比增长7.9% [14] - 汽车行业应用包括内饰件、密封件、软管等,汽车产业发展带动需求增长 [1][16] - 新兴应用领域快速拓展:3D打印(柔韧性和可定制性)、智能穿戴(表带、柔性屏保护材料)、医疗(医用导管、伤口敷料) [1][16] 产品特性 - 按硬段分类:芳香族TPU(MDI等)、脂肪族TPU(HDI等) [3] - 按软段分类:聚酯型、聚醚型、聚己内酯型、聚碳酸酯型等 [3] - 核心优势:硬度范围广(邵氏A50-D85)、机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温(-40°C至高温)、加工性能好(注塑/挤出等)、环保可降解、可与其他材料共混改性、透明度高、耐油耐水 [5][7] 竞争格局 - "二超"企业:万华化学(国内最大TPU生产商,MDI规模化生产,2024年营收1821亿元,聚氨酯系列收入758.4亿元占比41.65%)、华峰集团(原材料优势) [19][21] - "多强"企业:美瑞新材(专注TPU研发,2024年营收16.58亿元,聚氨酯新材料收入16.53亿元占比99.70%)、汇得科技、一诺威、道恩股份等 [19][23] - 国际巨头: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等在高性能TPU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1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煤、原油、苯、小分子醇、乙二酸等原料,核心包括MDI、多元醇、BDO、己二酸 [12] - 中游:TPU生产 [12] - 下游:鞋材(最大应用)、薄膜、密封材料、软管、汽车、3D打印、智能穿戴、医疗等 [1][12][16] 未来趋势 - 市场供应保持宽松,产能扩张放缓,出口量有望提升 [25] - 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25] - 环保方向:生物基TPU、可降解TPU研发加速 [25] - 多功能化发展:通过纳米技术、复合材料提升阻隔性、导电性等性能,拓展包装、传感器、组织工程等领域 [25]
汇得科技: 汇得科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0:3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价格在2025年05月28日、05月29日及05月3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公司自查及问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后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2] 生产经营与重大事项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 媒体报道与股价敏感信息 - 公司未发现可能或已经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影响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或涉及热点概念的事项 [2]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且其持股无质押、担保或冻结情形 [2]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产品应用于车辆内饰、家具、纺织等领域 [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6.71亿元(同比下降1.51%),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上涨84.86%) [3][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11亿元(同比下降8.92%),扣非净利润1823.67万元(同比上涨29.77%) [4] 董事会声明 - 公司董事会确认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等,也未获悉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5]
汇得科技: 汇得科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11:29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价格于05月23日及05月26日连续二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2025年5月20日至5月26日区间累计涨幅达48.06%,5个交易日内有4天以涨停价收盘,成交量及换手率显著提高 [2] - 同期上证指数同比下跌0.62%,聚氨酯(申万)行业7家成份公司(剔除汇得科技后)同比平均上涨1.84%,公司股票走势与市场及行业明显偏离 [2] 公司估值水平 - 截止2025年5月26日,公司动态市盈率为47.28倍(滚动市盈率为28.31倍),聚氨酯(申万)行业滚动市盈率平均值约为16.73倍,公司估值高于行业水平 [2] 主营业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原液、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多元醇及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材料制品 [5]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1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5.58%),同比下降1.51% [2][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1亿元,同比下降8.92%,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2] 新增产能项目 - 全资子公司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已获得项目建设用地,目前尚在行政审批阶段,尚未开展实质建设 [3] - 该项目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产能和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未来可能面临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效益存在不能如期实现的风险 [3][5] 公司自查情况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3] - 除已公开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重大事宜,包括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等 [4] - 未发现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影响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或涉及热点概念的事项 [4]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其持有股份均未质押、担保或冻结 [4][5]
4连板汇得科技:全资子公司“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已获得项目建设用地 目前尚在行政审批阶段
快讯· 2025-05-26 10:27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在5月20日至5月26日的区间累计涨幅达48.06%,短期波动幅度较大 [1] - 公司估值高于行业水平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是聚氨酯树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以及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材料制品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辆内饰、家具、纺织、鞋帽、包装及电子材料领域 [1] 新项目进展 - 全资子公司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项目主体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 [1] - 项目已获得项目建设用地,目前尚在行政审批阶段 [1] - 项目尚未开展实质建设,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产能和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21: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氨酯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产品包括合成革用聚氨酯(PU浆料)、聚氨酯弹性体原液、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酯多元醇和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材料制品 [4] - 聚氨酯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具有性能范围广、适应性强、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应用领域广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 [4] -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上海金山、福建福鼎、浙江平湖三地,销售范围主要覆盖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产品销往海外 [5] 行业发展趋势 - 聚氨酯行业呈现绿色化、高性能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低VOC、环保型产品需求逐步扩大 [4] - 传统终端市场需求回暖乏力,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影响,但新能源汽车、高端软体家具、冷链物流等行业快速发展为聚氨酯应用拓展提供新增长点 [4] - 行业竞争向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整合方向倾斜,预计未来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 [4] 2024年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71亿元,同比下降1.5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5.53亿元,同比增长1.17%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95.00%,扣非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84.86% [10] - 主营业务毛利率14.24%,同比增长2.89个百分点 [10] - 总资产22.36亿元,同比下降4.46%,净资产15.52亿元,同比增长7.57% [10] 产品销量情况 - 革用聚氨酯业务实现销量17.80万吨,同比略有下降,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保持稳定发展 [5][6] - 弹性体及原液销量2.13万吨,同比增长39.88%,主要得益于TPU产品在鞋材、服装、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7] - 聚酯多元醇销量3.45万吨,同比增长11.94%,主要依靠环保型增塑剂、共聚酯等产品的优化突破 [7] - 新能源电池用聚氨酯制件产品业务健康发展,新增26家大客户,主要分布在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家电行业 [8]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293.26万元,占净利润的42.50% [32][99] - 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转入下一年度 [32][99] 公司治理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同步修订《公司章程》 [58][92] - 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名钱建中、颜群、钱洪祥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贾建军、王新灵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70][73] - 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3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为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3亿元的融资担保 [44][48]